愛,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
我的親子書《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終于出版了!
一位16歲高中男生是我的親子專欄的忠實粉絲,他說:“咪蒙,我跟你的育兒觀念特別一致?!贝蟾攀且驗橄裎疫@樣不要臉的媽媽太稀有了吧,本人就是親兒子的高端黑。
有一天下班時間,電梯里有很多人,5歲唯唐誠懇地問我:“媽媽,你確定我們家窮得連一架私人飛機或者彈道導彈核潛艇都買不起嗎?”我惡狠狠地答:“老娘說了很多次了,你是杉菜,不是道明寺!”然后,我們這對奇葩母子在眾人的哄笑和復雜的眼光中走出了電梯。
以前唯唐誤以為自己是富二代,現(xiàn)在好了,他非要我配合地回答他:“寶貝啊,我們家剛買了艘航母,手頭有點緊?!蔽ㄌ剖冀K無法明白,我們家存折里并沒有幾十億存款的殘酷現(xiàn)實。
唯唐突然說:“我好想變成女生啊,這樣就可以跟我的好朋友Michael結(jié)婚了?!眱鹤影。瑸槟锊坏貌唤逃懔?,怎么能這么想呢?你不變成女生,也是可以跟Michael結(jié)婚的。
老實說,我偶爾也會良心發(fā)現(xiàn),問自己:我真的配寫親子專欄嗎?我們常常以為育兒是一場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更多的是教育家長自己。跟唯唐的相處,映照出我的人格,同時也在修正我的人格(高尚的人不會明白,一個在人格上千瘡百孔的人,修正起來是有多困難)。為了讓他有更多見識,我這個討厭旅游更討厭坐火車的嬌氣鬼,愿意陪他去坐長途火車,一路上吃吃東西看看風景;為了讓他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我這個理科白癡,跟著他讀各種版本的幼兒百科全書,把物理化學生物重新學了一遍;為了讓他變得信守承諾,我這個常常失言的人渣,努力做到—答應唯唐的事,拼了老命也要做到。我的人品至少從3 0分提高到40分了—好感人!
為了孩子,我們當父母的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這也許就是親子過程中最美好的事吧?!皭?,原來是一場自我教育”—這是讀木心《文學回憶錄》時,讓我感觸深刻的一句話。
寫這本書,不是因為我有很多經(jīng)驗,而是因為我有很多困惑。在《南方都市報》編輯教育版、親子版近10年,擔任過多次兒童選秀的評委,見識過各種天才兒童。見得越多,我的困惑變得越多。寫這本書,我試圖通過一個個問題的拆解,用一種實驗主義的姿態(tài),去探索別的可能性。我覺得,把孩子培養(yǎng)成德藝雙馨的主流寶寶、成功寶寶,這很好,但不是唯一選擇。我寫《我想養(yǎng)出個二逼小孩》,一次性把傳統(tǒng)家長嚇暈。我寫小孩在飛機上持續(xù)哭鬧困擾他人,家長要注意。某家長回復:“變態(tài),居然說孩子討厭,這點寬容都不能有?我們家孩子在商場,在政府大樓,在銀行,幾乎在任何地方尖叫,戲鬧,甚至有時候哭,我聽到的幾乎都是—Dont worry,she is just a kid?!蓖?,是不是該給你發(fā)面錦旗,感謝你全球巡回丟臉?
我的很多觀點都站在主流價值觀之外,比如通常認為父母愛談自己的孩子是愛的表現(xiàn),我寫《過度談論自己的孩子,就是沒修養(yǎng)》,把之前嚇暈的家長,再氣暈一次。其實呢,我自己寫了整整一本書談論孩子,這不是沒修養(yǎng),簡直就是缺德!
我在微博上感慨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才是最牛逼的親子書,有人留言夸我:放心,等唯唐長大了,你們也這樣寫一本書信集,應該也會很牛逼很轟動—你們一定會把無價的親情降格為各種無節(jié)操、無下限、毀三觀、路邊三塊錢一打賣的地攤貨。
真是太精準了。
不管是我,還是我的孩子,我們都謹遵奧斯卡王爾德的指示:就扮演你自己吧,別人都有人演了。
《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到底是本什么書呢?
這是一本有點奇葩但又實用的育兒書。
它的奇葩在于,你會看到“幼兒裝逼寶典”、“幼兒戀愛指南”、“成功地培養(yǎng)敗家子的秘訣”、“如果我兒子是gay,就讓他做快樂的gay”這類邪門話題,是正常人類寫出來的嗎?不管你有沒有孩子,都可以把它當成一本熊孩子和三俗媽媽的笑話集錦,看著玩。
它的實用在于,你會看到一些攻略性文章,比如《孩子坐飛機哭鬧,家長該怎么辦》,列舉了10種有效方法;《iPad里可以裝什么》,介紹了很多種有趣的益智游戲;《給孩子看什么動畫片》,推薦了十套優(yōu)質(zhì)動畫片。書的附錄中,還特別推薦了《80本最棒的幼兒繪本》和《20套最棒的科普書》,每一本都專門寫了推薦語。
其實,好媽媽都是發(fā)明家,每個家長都可以開發(fā)適合孩子也適合自己的創(chuàng)意育兒法,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于激發(fā)大家的創(chuàng)造力,去培養(yǎng)更有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的孩子。
(轉(zhuǎn)載自“女人乃最大”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