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0世紀的西方哲學界,影響力最大最廣的哲學家,應(yīng)當首推海德格爾。他的前后期思想轉(zhuǎn)變,也正是那個時代哲學由認識論轉(zhuǎn)向語言學的縮影。前期海德格爾通過他的成名作《存在與時間》奠定了其在哲學史上的地位,而本書中海德格爾對于“死”的理解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性的,海德格爾所講的存在主義往往讓人從中品出人生哲理,也正因為此。本文試圖透過《存在與時間》一書,厘清其提出死亡概念的邏輯路徑,并針對為何選取“死”這一維度來探尋“此在”與“存在”建立時間關(guān)系進行一些討論。
關(guān)鍵詞: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死;此在
《存在與時間》是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前期思想的代表作,它發(fā)表于胡塞爾與他的學生們一起創(chuàng)辦的現(xiàn)象學學術(shù)刊物《哲學與現(xiàn)象學研究年鑒》上。海德格爾原計劃是將它分為兩部分,每部分三單元,共六單元。但由于需要評馬堡大學正教授的職稱,故而只寫了第一部分的前兩個單元便倉促出版,之后又由于思想的轉(zhuǎn)變以及其他原因未能續(xù)寫,甚至他原本打算在正式提出他的基本存在論之前批判胡塞爾現(xiàn)象學的部分也沒有加入,因而通常被認為是一本“缺頭少尾”的著作,但正如海德格爾在第七版中所說,“《存在與時間》不因其思想轉(zhuǎn)變而失效,存在問題依然值得人們深思”。全書是在現(xiàn)象學方法的基礎(chǔ)之上,脫離傳統(tǒng)認識論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對為傳統(tǒng)形而上學所忽視的存在問題的一次全新的考察,其中海德格爾對“死”的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是十分深刻的,引人深思的。下面筆者將對海德格爾引入“死”這一概念的邏輯順序和“死”在海德格爾前期思想中的意義展開描述。
一
海德格爾首先批判了傳統(tǒng)形而上學中以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論方法為基礎(chǔ)的存在論,提出了“存在(sein)”、“存在者”和“此在(dasein)”三個概念。“存在”是“存在者”去存在的表現(xiàn),能夠去存在(即“能在”)的只有“此在”?!按嗽凇睋碛小叭ゴ嬖凇睂傩院汀跋蛭襾怼睂傩?,若“此在”堅持自身的“向我來”屬性去存在,那么“此在”的“存在”就變得“澄明(lichtung)”,這時“此在”就處于“本真狀態(tài)”這一理想的境域中。
然而,實際狀況往往相反,海德格爾認為,“此在”的本性是“煩/牽掛/操心”(Sorge)。這是一種對“生存”的畏懼、對“可能性”的畏懼、對脫離“常人”號令的畏懼。海德格爾說,“煩,是此在對于生存的承受和開展,本性上牽掛未來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著“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的負擔,逃避存在而沉淪于世”。正是這種本性,使“此在”自始沉淪。“此在”在這種“沉淪(Verfallen)”的“非本真狀態(tài)”中,在面對多重可能性時,受其他共在影響被提供的一種應(yīng)然的、應(yīng)許的、現(xiàn)成的可能性。“此在”通過聽從“常人”的號令使自己免于承擔責任,但“常人”永遠不會為“此在”承擔任何責任,即使“此在”不這樣認為。“此在”就在“沉淪”的引誘作用和安定作用下麻痹自身,免于“此在”面對無所在而又無所不在的、逃無可逃的虛無時產(chǎn)生出的那種“畏”的情緒,自身的“存在”,或者通俗地講,自身的存在價值,也由此被“遮蔽”了。
二
正因為此,海德格爾提出“死”的概念,將“此在”的存在納入時間的軌道進行考量。關(guān)于死亡,海德格爾說:
1、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包含有一種它將是的“尚未”,即始終懸欠在外的東西。
2、向來尚未到頭的存在者的臨終到頭(以此方式提盡懸欠)具有不再此在的性質(zhì)。
3、臨終到頭包括著一種對每一此在都全然不能代理的存在樣式。
也就是說,第一,海德格爾認為“此在”在“在世”狀態(tài)下永遠處于尚未完成的、懸欠的狀態(tài)。第二,“此在”的死亡是“此在”的終結(jié)而不是“存在”的終結(jié)。第三,“此在”的死亡是無法體驗且無法代理的。
海德格爾分析死亡,是為了喚醒沉淪中的“此在”,而這種方式,就是“向死而存在”,海德格爾說,正如只要此在存在,它倒始終就已經(jīng)是它的尚未,它同樣也總已經(jīng)是它的存在。死亡所意指的結(jié)束意味著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頭,而是這一存在者的一種向中介存在。死亡是一種此在剛一存在就承擔起來的去存在的方式?!皠傄唤瞪司土⒖汤系米阋匀ニ馈?。
海德格爾選擇“死亡”這一現(xiàn)象來喚醒“此在”,是因為“死亡”的特殊性。我們“被拋”入這個世界“去存在”,就會在“去存在”的過程中遇到無限多的可能性,面對可能性,我們可以通過進入“非本真狀態(tài)”去“沉淪”于“常人”來逃避可能性,規(guī)避責任。但是,唯獨死亡,是虛無的又是實在的,是無所在而又無所不在的,是可以僥幸回避但最終逃無可逃的,在時間層面上,死亡是最必然的可能,又是最可能的必然。死亡是“此在”無法通過任何方式“逃避”,或者換一個不恰當?shù)脑~,無法通過任何方式“解脫”的時間上的可能性與時間上的必然性的綜合。正是由于死亡這一獨特的性質(zhì),海德格爾希望通過“死亡”來喚起此在的“畏”,通過“畏”來喚起“此在”的能在,從而使此在從沉淪當中醒悟。
參考文獻:
[1]《存在與時間》 [德]馬丁·海德格爾著 陳嘉映、王慶節(jié)合譯 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87年版
[2]《海德格爾傳》 張祥龍 商務(wù)印書館2007年版
[3]《西方哲學史》(八卷本) 葉秀山、王樹人 總主編 鳳凰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西方美學史》(七卷本) 蔣孔陽 朱立元 主編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5]《向終結(jié)存在--<存在與時間>關(guān)于死亡的生存論分析》 張志偉 《現(xiàn)象學與倫理”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第十屆中國現(xiàn)象學年會會議論文集》
作者簡介:袁梓賢(199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