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
“四阪”號海防艦
該艦屬于“日振”級海防艦,是“御藏”級海防艦的改進型。其武備和水線以下部分采用“御藏”級的配置,其他則采用“鵜來”級海防艦的設置,建造工時進一步縮短。該艦標準排水量940噸,滿載排水量1004噸,全長78.8米,寬9.1米,吃水3.1米;動力為2座艦本式22號柴油機,3132千瓦,航速19.5節(jié),續(xù)航力5000海里/16節(jié);武器裝備為 1座雙聯(lián)裝、1座單裝10年式45倍徑120毫米高炮,2座三聯(lián)裝、2座雙聯(lián)裝、2座單裝共12門96式25毫米高炮,反潛武器為94式深彈投射機4座,裝備深彈120顆;艦員編制150人。“四阪”號于1947年7月6日在上海移交,編號“接”4,后更名為“惠安”號?!盎莅病迸炗?949年4月23日長江突圍時由艦長吳建安中校率領(lǐng)全艦起義,28日被國民黨空軍炸沉于燕子磯,后于1953年12月24日被航務工程總局第二工程隊打撈起來送上海整修,1955年重新武裝成為護衛(wèi)艦,仍名“惠安”。1982年,人民海軍將該艦的火炮換裝為3門100毫米艦炮和4門37毫米高炮,并成為當時唯一的訓練艦,直到1990年“鄭和”號訓練艦服役后方才退役。
“對馬”號和“隱岐”號海防艦
這兩艘艦屬于“擇捉”級(甲型)海防艦,為1941年度0急計劃中列入的“占守”級海防艦的簡化版。其基本性能和參數(shù)與“占守”級近似,但預定完工后用于南方航線的運輸船隊護航,深彈搭載量增加到36枚,線性簡化以縮短工期,初期型的對空和反潛火力明顯不足,后期得到加強。該艦標準排水量870噸,滿載排水量1004噸,全長77.7米,寬9.1米,吃水3.1米;動力為2座艦本式22號10型柴油機,3132千瓦,航速19.7節(jié),續(xù)航力8000海里/16節(jié);竣工時裝備3座單裝10年式45倍徑120毫米主炮,2座雙聯(lián)裝共4門96式25毫米高炮,后來改裝時拆除1座 120毫米主炮,加裝1座80毫米迫擊炮,5座三聯(lián)裝、2座雙聯(lián)裝、2座單裝共21門96式25毫米高炮以加強對空火力;反潛武器為94式深彈投射機1座,6座深彈投放臺,深彈從18枚增至36枚。該艦還裝備有掃雷具可進行掃雷作業(yè),艦員編制147人。
“對馬”號于1947年7月30日在上海移交,編號“接”11,更名為“臨安”號;“隱岐”號于1947年8月30日在青島移交,編號“接”18,更名為“長白”號,兩艦接收時并無武裝?!芭R安”艦于1949年5月自上海拖去基隆后,在1953年裝備日式120毫米火炮1門、76毫米火炮1門以及8門25毫米高炮;后又改為美式76毫米火炮2門、4門40毫米博福斯機炮和4門20毫米高炮。國民黨海軍賦予該艦編號為PF-77,曾一度被改裝為布雷艦,于1957 年11月1日退役?!伴L白”艦原計劃是要以破冰艦的身份服役,所以按照勤務艦用山岳名命名,后來計劃改變并在1948年10月1日改名為“固安”號。1949年7月,該艦在泗礁東北角遇臺風擱淺損壞并最終于9月16日退役。也有說法認為,該艦早在停泊青島修理時就已經(jīng)被解放軍繳獲,后成為人民海軍編號“218”的護衛(wèi)艦但仍保留使用“長白”的艦名,并在1950年改裝了3門蘇制100毫米炮和3門37毫米高炮,隸屬于南海艦隊,后曾改裝為布雷艦使用,直到1982年退役。
“屋代”號海防艦
該艦屬于“御藏”級海防艦,曾一度被稱為乙型海防艦,艦體比甲型海防艦延長了1米,武器裝備也比甲型有所加強。該級艦標準排水量940噸,滿載排水量1004噸,船體比甲型延長1米,達78.8米,寬9.1米,吃水3.1米。上層建筑為節(jié)省人工,僅采用普通MS鋼板建造。該艦的反潛和防空火力比之前的甲型大大加強,但平均工期也延長到9個月,不利于大批建造。其動力為2座艦本式22號10型柴油機,功率3132千瓦,航速為19.5節(jié),續(xù)航力5000海里/16節(jié)。最初建成時的武器裝備為 1座雙聯(lián)裝、1座單裝10年式45倍徑120毫米高炮,2座雙聯(lián)裝96式25毫米高炮,后在改裝中拆除1座120毫米主炮,加裝1座80毫米迫擊炮,5座三聯(lián)裝、2座雙聯(lián)裝、2座單裝96式25毫米高炮,反潛武器為94式深彈投射機2座,2條深彈投放軌,共裝備深彈120枚。此外,該艦還裝備有掃雷具,具備掃雷能力,艦員編制150人。
“屋代”號于1947年8月30日在青島移交,編號“接”19,接收后最初命名為“雪峰”號,后又改名“威臺”號,1950年又再改名為“正安”號。“正安”艦原計劃也是要作為破冰艦使用,所以命名為“雪峰”號,但后來并未進行相關(guān)改造,所以改名“威臺”號,后再按照日制護航艦統(tǒng)一用“安”字號命名原則改名“正安”號。該艦服役后狀況不佳,多次被停航,1949年2月由青島拖至臺灣左營,1951年大修時換裝美式火炮,包括2門127毫米主炮、5門40毫米高炮和4門20毫米高炮,編號PF-76。該艦最終在1956年10月1日退役。
第一號型(丙型)海防艦
該艦是1943年初在“鵜來”級基礎上設計的船隊護航專用型海防艦,計劃編號E21b,進一步簡化了艦體結(jié)構(gòu)以便快速大量建造。艦體簡化后導致燃料搭載量減少和居住性奇差,所以通常該級艦不承擔遠洋航行任務。丙型海防艦都沒有艦名,而是以奇數(shù)編號來命名。各艦標準排水量745噸,滿載排水量797噸,艦身全長67.5米,寬8.4米,吃水2.9米;動力為2座艦本式23號乙8型柴油機,功率1417千瓦,航速16.5節(jié),續(xù)航力6500海里/14節(jié);艦員編制136人。該艦建成時裝備2座單裝10年式45倍口徑120毫米高炮,2座三聯(lián)裝、2座雙聯(lián)裝、2座單裝共12門96式25毫米高炮,1門80毫米迫擊炮,反潛裝備為3式深彈投射機12部,每部備彈10枚,另有1條深彈投放軌。被中國海軍接收后,“吉安”號、“營口”號保留了原來裝備的2座日制單裝10年式45倍口徑120毫米高炮,“潮安”號、“新安”號和“遼海”號則換裝為2門日制76毫米火炮,副炮為6門日制96式25毫米高炮或2門5式40毫米高炮。“黃安”號起義后,于1955年改裝了蘇式100毫米主炮2門。endprint
在這6艘艦中,有2艘起義加入人民海軍序列,4艘潰逃臺灣。其中,“黃安”艦上官兵65人由艦務官鞠慶珍率領(lǐng),于1949年2月12日在由青島開往連云港的途中起義,后改名“沈陽”艦。該艦也是國民黨海軍艦艇起義的第一艘,在我人民海軍一直服役到1980年才退役?!凹病迸炗?949年4月23日第二艦隊起義時,由艦長宋繼宏帶領(lǐng)起義,但在4月28日就被國民黨空軍炸沉于燕子磯,此后因艦體受傷破損過重而未再加以修復。
“營口”艦在1949年4月23日的長江突圍戰(zhàn)中成功逃到上海,后又逃到臺灣。1952年,“營口”換裝美制76毫米火炮1門、40毫米高炮2門、20毫米高炮8門,并改名為 “瑞安”號,編號PF-73,于1955年8月31日退役?!俺卑病碧栍?949年2月自青島被拖至基隆,整修后加裝美制76毫米火炮2門、40毫米高炮2門、20毫米高炮4門,編號為PF-74。該艦于1954年9月26日在澎湖失事觸礁沉沒,后于當年12月16日宣布退役。“長安”艦于1948年5月改名為“新安”號,因艦體設備狀況太差一直被列為保管艦編制,至1950年2月16日退役拆解。
此外,根據(jù)記錄“遼?!碧栐?948年曾交國民黨陸軍軍運使用,潰逃臺灣后于1953年方才改裝美制76毫米火炮2門、20毫米機炮6門,重新加入海軍服役,1955年退役,1960年拆解。由于抗戰(zhàn)勝利后物資緊缺,“新安”艦在接收后也沒有立即裝配武器裝備服役,而是于1949年5月自上海拖至基隆后才裝配了美國援助的76毫米2門、40毫米機炮2門、20毫米機炮4門并服役,編號PF-75。
第二號型(丁型)海防艦
第二號型(丁型) 海防艦是1943年4月23日與丙型同期設計的船隊護航用海防艦,計劃編號E22。由于原計劃采用的和“天安”級相同的柴油機生產(chǎn)數(shù)量不足,主機改為使用蒸汽輪機。丁型海防艦沒有艦名,以編號偶數(shù)來命名。各艦標準排水量740噸,滿載945噸,艦身全長69.5米,寬8.6米,吃水3.1米;動力為2座艦本式蒸汽輪機,2臺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864千瓦,最高航速17.5節(jié),裝載240噸燃料,續(xù)航力4500海里/14節(jié);艦員編制145人;武器裝備為2座單裝10年式45倍口徑120毫米高炮,2座三聯(lián)裝、2座雙聯(lián)裝、2座單裝共12門96式25毫米高炮,另有1門80毫米迫擊炮;反潛武器為3式深彈投射機12部,1條深彈投放軌,深彈120枚?!俺砂病碧柕母迸谠诮邮蘸髶Q裝為11門美制20毫米高炮。丁型海防艦分別由日本橫須賀海軍工廠、日本三菱重工長崎船廠、日本石川島造船廠、日本藤永田造船廠、日本川崎重工神戶船廠、日本川崎重工泉州船廠、日本播磨造船廠建造,共建成67艘,62艘未完工,另有60艘未開工。
國民黨海軍接收的第二號型(丁型) 海防艦共有7艘,其中4艘加入人民海軍?!敖印? (“海防”14)、“接”12 (“海防”118)和“接”14 (“海防”198)等3艦于1949年5月在上海時未及拖走,被解放軍繳獲。3艦后被整修加裝蘇制火炮,加入人民海軍服役——“接”5改名“武昌”艦,舷號215;“接”12改名“長沙”艦,舷號216;“接”14改名“西安”艦,舷號220。3艦一直服役到1982年退役。 至于“威?!迸?,則是在1949年4月23日的長江突圍中被解放軍炮火擊毀,后被修復加入人民海軍服役,改名“濟南”艦,舷號217。
“泰安”、“成安”兩艦潰逃臺灣后,換裝美式127毫米火炮2門、3門40毫米高炮和3門20毫米高炮?!疤┌病迸炘诮夥艖?zhàn)爭中多次參戰(zhàn),并在封鎖大陸沿岸行動中捕獲原民生公司輪船“太湖”號押回高雄。1958年10月,“泰安”號退役,當時編號為PF-71。“成安”號亦曾在解放戰(zhàn)爭中及封鎖大陸攔截行動中多次參戰(zhàn),1958年10月退役,當時編號PF-72。兩艦同在1963年拆解。
至于“同安”艦,雖然在1949年5月被從上海拖至基隆,但因狀況極差從未重新武裝服役,最終于1952年報廢退役,零件拆卸下來作為同級艦備用。
第一號型掃海特務艇
掃海艇是日本海軍對于掃雷艇的特定稱謂,1920年4月1日在艦籍中的特務艇類別中新增,當初以一等、二等加以區(qū)別。1923年6月30日,掃海艇從特務艇類別中劃歸艦艇類別中,以前建造的掃海艇統(tǒng)一更名為掃海特務艇。1931年5月30日,掃海艇的等級廢除,不再有一等、二等之分,而統(tǒng)一稱為掃海艇。
日本海軍在建造專門的掃海艇之前,曾經(jīng)將一些老舊驅(qū)逐艦改裝為掃海艇,具體有舊“雷”級三等驅(qū)逐艦的“曙”號和“朧”號,舊“從云”級三等驅(qū)逐艦的“薄云”號和“不知火”號,舊“白云”級三等驅(qū)逐艦的“白云”號和“朝潮”號,舊“春雨”級三等驅(qū)逐艦的“村雨”號和“朝霧”號,舊“神風”級三等驅(qū)逐艦的“神風”號、“初霜”號、“如月”號、“朝風”號、“夕暮”號、“夕立”號、“潮”號、“子日”號、“若葉”號、“初雪”號、“磯波”號、“浦波”號、“綾波”號、“水無月”號、“長月”號和“菊月”號,舊“海風”級一等驅(qū)逐艦的“海風”號和“山風”號,舊“榎”級二等驅(qū)逐艦的“榎”號和“楢”號。這些驅(qū)逐艦在改裝成掃海艇時已經(jīng)非常陳舊,用了沒多少時間就被淘汰了。
日本海軍對于掃海艇的要求是能伴隨艦隊活動,為艦隊前進的道路掃清水雷障礙,若遇上敵方掃海艇也能進行交戰(zhàn),因此在設計上強調(diào)重兵裝。此外,還要能攜帶水雷對要地進行布雷工作,因此日軍掃海艇更像是小型驅(qū)逐艦。
此級掃海艇為日本海軍在戰(zhàn)時用漁船船體建造的掃海艇。日本在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后,深感掃海艇數(shù)量的不足,只得征用民間漁船改裝成特設掃海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因此,日本海軍決定采用標準漁船船體建造掃海艇。1940年度第二次艦艇追加計劃列入6艘、1941年度0急計劃再次列入16艘,由于各大船廠的建造任務已經(jīng)排滿,這些掃海艇全部在中小造船廠建造。1942年1月,第1號艇竣工,到1943年10月,所有22艘艇均告完成。太平洋戰(zhàn)爭中有8艘戰(zhàn)沉,殘存的艦艇在執(zhí)行完戰(zhàn)后掃雷工作后賠償給各交戰(zhàn)國。該級艇標準排水量215噸,滿載排水量222噸,艇體全長33米,寬5.92米,吃水2.29米;動力裝置為1臺赤坂式柴油機,功率224千瓦,航速9.5節(jié),續(xù)航力1500海里/9.5節(jié);武器裝備為 1座單裝5年式23倍徑76毫米高炮,1挺7.7毫米機槍,大型掃海具2組,小型掃海具2組;3式深彈投射機1座,深彈12枚,艦員編制43人。endprint
掃海14號由日立造船所彥島廠建造,1943年5月14日完工;掃海19號由佐野安船渠建造,7月1日完工;掃海22號由名村造船所建造,10月4日完工。 3艇于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中國海軍,接收編號分別為“接”32、“接”33和“接”34,接收后被重新命名為“掃”201、“掃”202和“掃203”,艇長為中尉軍銜。其中,隸屬于煙臺巡防處的“掃”201號于1949年2月13日在山東長島被輪機兵萬成岐駕駛到煙臺起義,后改名“秋風”號在我人民海軍服役,直到1976年退役?!皰摺?02和“掃”203兩艘留在國民黨海軍服役, 曾參加支援古寧頭對抗我軍登陸的行動。兩艇于1950年7月1日依新命名規(guī)定分別改名為“江毅”號和“江勇”好, 編號也相應改為MSC-401、MSC-402。 兩艇后于1952年7月又變更為港巡艇,劃歸基隆第三巡防艇隊管轄,編號改為YP-541和YP-542。 兩艇服役到1962年,從基隆第三巡防艇隊退役后撥借給情報局,一直使用到1968年。
“測天”級敷設艇
在首艦“測天”號1936年退役后,有時也被稱為“戶島”級,是日本海軍在1913年開始服役的一級敷設艇。開工之初,因為艦籍中沒有敷設艇這一級別而以雜役船定級,艦名也在正常的艦名后加一個“丸”字。1920年4月1日,艦籍中增加敷設艇后該級艇被列為二等敷設艇,艦名中的“丸”字也被去掉。本級艇共建成12艘,除首艦“測天”外,其余11艘艇均參加了太平洋戰(zhàn)爭,從事海港的警備工作,戰(zhàn)后殘存的艦艇則從事復員輸送和掃雷工作,后賠償給各國海軍。其中,“加德”號作為民間客輪一直使用到20世紀70年代。
該艇標準排水量405噸,艇體全長45.7米,寬7.6米,吃水2.3米;動力裝置為2臺直立式3段膨脹往復式蒸汽機,1臺艦本式燃煤鍋爐,功率為447千瓦,航速12節(jié),載重油35噸,續(xù)航力1040海里/10節(jié);武器裝備為1座單裝41式40倍徑76毫米主炮(“測天”為2座),戰(zhàn)時增加了2挺93式13毫米機槍,攜帶5號水雷82顆,裝備94式深彈投射機2座,深彈18枚;艦員編制40人。
1947 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的有1艘“測天”級敷設艇“黑島”號,編號“接”29,由日本海軍舞鶴工廠建造,1915年4月25日完工,曾在長江服役過。 該艦在接收后并未立即命名服役,原計劃改裝為運輸艦使用,但1949年2月22日在青島大修時,代艦長劉建勝與部份艇員欲率艦隨“黃安”艦一同起義。由于這艘老爺艇航速太慢,被國民黨海軍攔截追回,艦體也受創(chuàng)嚴重,代艦長劉建勝等人被送往上海槍決。該艇后于1949年2月自青島被拖到定海,在定海工廠再度檢修時發(fā)現(xiàn)鍋爐水管損壞太過嚴重,而當時由于物資缺乏無法修復,于是將其設備拆下裝于“接”30號 (即后來的“雅龍”艦)。該艇于1950年5月1日退役, 5月16日國民黨自舟山撤退時,將其艇體沉塞于長涂港。
“平島”級敷設艇
該級艇可以看成“測天”級的準同級艇,最大的區(qū)別是用40毫米高炮代替1門76毫米高炮,同時在建成時就裝備聲吶,提高了對潛艇的探測和攻擊能力。1939年的04艦艇補充計劃列入10艘,1940年的0急計劃又改為9艘,中途島海戰(zhàn)后的改5計劃列入12艘,但只有1艘開工建造完成。太平洋戰(zhàn)爭中,該級艇主要負責港灣的布雷和為運輸船隊護航的任務。但由于續(xù)航力的不足,執(zhí)行為運輸船隊護航的任務時備受指責,后來加以改裝后才得以改善。1944年以后,各艇均加裝了雷達和大量防空炮火以提高生存能力。該級艇的標準排水量720噸,滿載排水量750噸,艇體全長74.7米,寬7.85米,吃水2.6米;動力裝置為2臺MAN式3號柴油機,功率2685千瓦,航速達到20節(jié),改裝前的續(xù)航力為2000海里/14節(jié),改裝后達到3500海里/14節(jié);武器裝備為1座105毫米主炮、1座單裝40毫米高炮、7門96式25毫米高炮、1座雙聯(lián)裝13毫米機槍,攜帶93式水雷120顆或14式防潛網(wǎng)2組,裝備94式深彈投射機2座,深彈36枚;艦員編制67人。
“濟州”號于1941年1月15日在日立櫻島船廠開工,1941年11月15日下水,1942年4月25日竣工,該艇裝備有22號電探1座,而該級其他艇則裝備的是13號電探。服役后,該艇先是在對馬海峽擔任警戒、護航任務,1944年增加了4座雙聯(lián)裝、7座單裝共15門96式25毫米高炮以加強對空火力,94式深彈投射機也由2座增加到4座,反潛火力也得到加強。進行了上述改裝后,“濟州”號于6月15日編入第4海上護衛(wèi)隊,擔負為運輸船隊護航的任務,一直幸存到戰(zhàn)爭結(jié)束,1945年10月22日用作復原艦擔任復原任務,1947年10月3日賠償給中國,后更名為“永靖”號,編號MMC-70(后改為75)。該艇于1948年10月1日繼續(xù)服役,在解放戰(zhàn)爭中比較活躍,后來還參加了防衛(wèi)大陳島的戰(zhàn)斗。潰逃臺灣后,國民黨海軍對其進行了改裝,主炮換成1門美制76毫米高炮,另外加裝了3門40毫米機炮、5門20毫米機炮。該艇雖為敷設艇,但在1953年卻被列為護衛(wèi)艦,1960年5月1日退役。
第一號型一等輸送艦
輸送艦是日本海軍于1944年1月31日在艦艇類別中新設的等級,標準排水量1000噸以上的稱為一等輸送艦,不滿1000噸的稱為二等輸送艦。
瓜島戰(zhàn)役的失敗,充分暴露出在沒有制空權(quán)的情況下,低速輸送艦很容易受到攻擊損失,而客串輸送艦的高速驅(qū)逐艦運輸能力又有限,因此有必要建造專門的高速輸送艦。第一號型一等輸送艦于1943年開始設計,1944年1號艦竣工。前甲板裝有自衛(wèi)用127毫米高炮,后部甲板采用傾斜設計,艦尾有十分特殊的斜坡直沒入水中,上面鋪設有軌道,可用來施放載運物資的浮筒、“大發(fā)”大型登陸艇和“特型內(nèi)火艇”(水陸坦克)。太平洋戰(zhàn)爭后期,第一號型一等輸送艦更是稍加改造以運載“回天”人操魚雷和“甲標的”袖珍潛艇,同樣還能執(zhí)行布雷任務。該級輸送艦一共計劃建造46艘,但只有21艘建成,1艘未完工。建成的21艘中16艘戰(zhàn)沉。endprint
1944年1月31日艦籍制定后,第一號型輸送艦列為一等輸送艦。該級艦標準排水量1500噸,滿載排水量1800噸;艦體全長96米,寬10.2米,吃水3.6米;動力裝置為1座艦本式蒸汽輪機,2臺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功率7084千瓦,單軸推進,航速達到22節(jié),載重油415噸,續(xù)航力為3700海里/18節(jié);武器裝備為1座雙聯(lián)裝89式40倍徑127毫米高炮,3座三聯(lián)裝、1座雙聯(lián)裝、4座單裝共15門96式25毫米高炮,5挺13毫米機槍,94式深彈投射機2座,配備深彈18枚。1944年,該級艦加裝了1部二號二型對海搜索雷達。該雷達波長10厘米,功率2千瓦,全重1320千克,探測距離為:戰(zhàn)列艦一類的大型目標35千米、驅(qū)逐艦一類的目標為17千米、潛艇潛望鏡5千米,測距精度100米,測角精度0.5°。1945年,第一號型一等輸送艦又加裝了3式一號三型對空搜索雷達1部,該雷達的探測距離為單機50千米、編隊100千米,最大探測距離150千米。從強大的武器裝備可見這種輸送艦的戰(zhàn)斗能力不亞于驅(qū)逐艦,其運載量為貨物260噸,4艘“大發(fā)”登陸艇,艦員編制148人。
第16號(T16) 第一號型一等輸送艦于1944.12.31在三菱重工橫濱船廠竣工,幸存到戰(zhàn)爭結(jié)束,1947年8月30日在青島移交給中國,編號“接”24,后更名“武彝”號。該艦接收后隸屬于國民黨海軍總部,作為直屬供應艦, 但因艦體狀況太差(僅鍋爐管就需新?lián)Q3000余根), 所以始終列入保管艦編制而未裝配火炮服役。該艦于1950年2月15日退出現(xiàn)役,11月10日在遭遇臺風后漂流至至四角嶼擱淺,由于船底破損而于1950年2月1日報廢退役。
二等輸送艦103號型(SB艇T型 )
日本海軍的二等輸送艦在前部有可開啟的首門,外形與功能都與美軍裝備的坦克登陸艦(LST) 類似。日軍在二戰(zhàn)中一共建造了兩個級別二等輸送艦(第101號型SB艇D型和第103號型SB艇T型),它們在外觀上相同,區(qū)別在于D型的動力采用柴油機。由于戰(zhàn)時柴油機供應嚴重不足,以柴油機為動力的SB艇只建造了區(qū)區(qū)6艘(第101、102、127、128、149和150)。T型的動力則采用大量生產(chǎn)的蒸汽輪機,適合量產(chǎn),但由于開始建造的時間晚,加之各船廠建造任務繁重,戰(zhàn)時物資匱乏。T型至二戰(zhàn)結(jié)束總共也只建造了39艘,另外還有4艘未完工。
該級輸送艦標準排水量950噸/870噸(D型/T型),滿載排水量994噸/1004噸(D型/T型),艦體全長80.47米,垂線間長72米,寬9.1米,吃水2.94米。D型動力裝置為3座中速400馬力柴油主機,總功率895千瓦; T型的動力裝置為1座艦本式甲25型蒸汽輪機,2臺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945年以后換成燃煤鍋爐),功率1864千瓦,單軸推進,由于動力不同,航速也相差較大,D型為13.4節(jié),T型為16節(jié)。續(xù)航力也差別明顯,D型為3000海里/13.4節(jié);T型載重油208噸,滿載時續(xù)航力為1000海里/16節(jié),空載時為1700海里。武器裝備為1座單裝三年式40倍徑76毫米高炮、2座三聯(lián)裝共6門96式25毫米高炮。D型運載量為貨物250噸或97式中型坦克9輛,全副武裝士兵320名和貨物26噸;T型運載量為貨物220噸或97式中型坦克9輛,如果運輸95式輕型坦克可以裝載14輛,換成較長的特2式內(nèi)火艇的話,可以裝載7輛,全副武裝的士兵120名和貨物22噸。D型艦員編制90人;T型艦員編制100人。
二等輸送艦103號型(SB艇T型 )第172號艦由日本川南工業(yè)浦崎造船所建造,1945年3月10日完工,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中國,接收后編號“接”26,后更名“廬山”號繼續(xù)服役。根據(jù)資料,1949年2月該艦自青島潰逃至臺灣左營后因缺乏零件修復而停航,1951年3月1日報廢退役。
“白埼”號給糧艦
“白埼”號是“杵埼”級給糧艦的3號艦。該級艦為中型冷凍船,1939年度(昭和14年)04艦艇補充計劃中列入1艘,1940年度(昭和15年)0急計劃又追加3艘,1943年(昭和18年)全部建成。第1艘按雜役船開工,后變更為給糧艦,艦名也更名為“杵埼”號?!拌茍巍碧柵c“野埼”號同時設計,日軍比較后決定采用1000噸型的擴大船體以提高運載量,糧食搭載量是“野埼”號的2倍,與“間宮”號和“伊良湖”號相同。并且該級艦還配備有冷凍設備、生鮮食品加工設備,使其也具有作為遠洋漁船的功能。
“杵埼”級4艘艦竣工后整日為日薄西山的大日本帝國奔波于各地的戰(zhàn)場之間從事運輸補給活動,除首艦“杵埼”號于1945年3月1日在奄美大島附近被擊沉外,其余3艘都幸存到戰(zhàn)爭結(jié)束。其中,“早埼”號賠償給蘇聯(lián),“白埼”號賠償給中國。而“荒埼”號與原本準備賠償給美國,后返還給日本,1948年4月被移交給水產(chǎn)大學作為練習船,并更名為“海鷹丸”,1956年又再度更名“高知丸”并移交民間,1967年解體?!拌茍巍奔壗o糧艦的標準排水量910噸,滿載排水量1500 噸,艦體全長62.29米,垂線間長58米,寬9.4米,吃水3.11米;動力裝置為2座艦本式23號甲8型柴油機,功率1193千瓦,雙軸推進,航速達15節(jié),載燃料57噸,續(xù)航力為3500海里/12節(jié),武器裝備為 1座單裝3年式40倍徑76毫米高炮、1座雙聯(lián)裝13毫米機槍、8枚深彈;貨艙運載量為糧食84.6噸(“杵埼”號為82噸),淡水71.7噸,艦員編制67人。
“白埼”號于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中國, 接收后編號“接”27,后來更名為“武陵”號繼續(xù)服役,編號AKL-311。接收后,該艦裝備了美制76毫米火炮1門、40毫米高炮1門。該艦由于具有大型冷藏設備,故主要擔任運送果蔬肉類補給外島的任務。其在所有接收的34艘日艦中狀況最佳,接收后在1948年12月1日即服役,1949年4月23日第二艦隊起義時成功從長江突圍逃往臺灣,在臺灣國民黨海軍一直到1970年5月1日退役。endprint
驅(qū)潛艇9號
驅(qū)潛艇9號屬于日軍第4號型驅(qū)潛艇,是日本海軍1937年度03艦艇補充計劃中規(guī)劃的,采用第一號型的設計,艦橋小型化,上部結(jié)構(gòu)也被縮小,采用高強度鋼以解決第一號型艦體強度不足的問題,同時提高艦首形狀以改善凌波性。由于后部艦體過重而采用傾斜設計導致量產(chǎn)性不好,太平洋戰(zhàn)爭中主要執(zhí)行南方的運輸船隊護衛(wèi)工作。該級艇的標準排水量291噸,艇體全長56.2米,水線長55.5米,寬5.6米,吃水2.1米;動力裝置為2臺艦本式22號6型柴油機,功率1939千瓦,雙軸推進,航速達到20節(jié),載燃料20噸,續(xù)航力為2000海里/14節(jié);武器裝備為1座雙聯(lián)裝毗式40毫米高炮,1944年各艦基本了加裝13號雷達,3門96式25毫米高炮,同時增加2座95式深彈投射器,深彈投放軌1條,配備深彈36枚,艦員編制59人;對潛搜索裝置為93式水中聽音機1部,93式水中探信儀1部。
驅(qū)潛艇9號由日本三菱重工橫濱造船廠于1939年5月9日建造完成,一直幸存到戰(zhàn)爭結(jié)束,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我國,接收編號“接”31。該艇先是交給山東保安司令部,1948年后改調(diào)第一炮艇隊,后在1949年9月改名為驅(qū)潛11,1950年1月又再依新規(guī)定改名為“海宏”號(編號SC 401)。直到1951年1月該艇才整修完畢,并再次將艇名由“海宏”號改為“雅龍”號,編號PC-106。 到了1954年美援反潛艦艇大批服役后,統(tǒng)一以“江”字號命名,該艇再次改名為“渠江”號,1956年10月1日退役,后被賣給唐榮興光華鐵工廠拆解。
1954年5月17日,該艇潛入浙江三門灣鯁門島接應臺灣特務時與我人民海軍爆發(fā)激烈的海戰(zhàn)?!把琵垺迸炘趩闻灀魝嗨椅臆娕炌Ш髢e幸安全返航,艦長梁天價上尉因此獲得國民黨海軍有史以來的第二枚青天白日勛章(第一枚為長江突圍有功的“永嘉”艦長陳慶少校所獲得) 。事實上,這次海戰(zhàn)起因是臺灣情報部門在我軍登陸鯁門島時忘了撤出包含2名美國情報人員在內(nèi)的特務,最后只得由海軍特種艦隊司令劉廣凱收拾殘局,派“雅龍”艦冒死在夜間潛入鯁門島接應,才會爆發(fā)這次海戰(zhàn)。而事實上“雅龍”艦并未真正接到人,是特務利用雙方忙于激戰(zhàn)時的混亂自行用小艇逃脫。 事后,為了保全上級的顏面,頒發(fā)青天白日勛章如此隆重之事竟然全面封鎖消息,由馬紀壯總司令在艇上草草頒發(fā)了事。
驅(qū)潛艇49號
驅(qū)潛艇49號屬于日軍第28號型驅(qū)潛艇,基本可以看成是第13號型的同級艇。二者最大區(qū)別是,第28號型驅(qū)潛艇將船尾部的側(cè)面設計成垂直面,以便在戰(zhàn)時簡化工時大量生產(chǎn)。戰(zhàn)爭中后期,該艇在探照燈的位置上加裝了雷達、3座96式25毫米高炮,除了原有的2座深彈投射機、1條深彈投放滑軌外,在尾部又加裝了1條深彈投放滑軌。其在戰(zhàn)爭中主要從事運輸船隊的護衛(wèi)工作,同型艇一共生產(chǎn)了34艘,只有10艘幸存到戰(zhàn)爭結(jié)束。該級艇標準排水量420噸,滿載排水量435噸;艇體全長51米,寬6.7米,吃水2.63米;動力裝置為2臺艦本式23號8型柴油機,功率1268千瓦,雙軸推進,航速達到16節(jié),載燃料16噸,續(xù)航力為2000海里/14節(jié);武器裝備為1座單裝3年式40倍徑76毫米高炮、3座單裝96式25毫米高炮(1944年后加裝)、1座雙聯(lián)裝13毫米機槍、94式深彈投射機2座、深彈投放滑軌2條,配備深彈36枚;艦員編制80人;對潛搜索裝置為93式水中聽音機1部和93式水中探信儀1部,1944年后又加裝了1部二號二型雷達。
驅(qū)潛艇49號由日本函館造船廠于1944年1月3日建造完成,1947年10月4日在青島移交給我國,接收編號“接”30。該艇接收后一直沒有重新武裝服役,原計劃交給膠州海關(guān)作為緝私船,但海關(guān)因為艇體狀況不佳而拒絕接收,于是海軍又將“接”30劃撥第二巡防艇隊,后來在定海工廠裝配武器后再改調(diào)溫臺巡防處。1949年9月改名為驅(qū)潛11,1950年1月再依新規(guī)定改名為“海達”號(編號SC 402)。1951年1月,該艇整修完畢后改名為“富陵”號,編號PC-107。1954年美援反潛艦大批服役后統(tǒng)一以“江”字號命名,該艇再改名為“岷江”號,最終于1955年3月16日退役。
(全文完)
(編輯/弓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