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四海
1致命的是狀如蝴蝶的蠶豆花。那一年,開在異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坡地上,有一群蜜蜂從遙遠的故鄉(xiāng)飛過來,呼喊著你的名字:乾生哎——,你什么時候回家?——題記窗外,夜晚的天空一片漆黑。有人將油燈捻亮,桌上的那臺老座鐘指針,清晰地定格在1942年5月27日21:40。死亡的地點是確切的:四川省江津縣鶴山坪石墻院。導(dǎo)致死亡的原因是復(fù)雜的:七七事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一個月之后,步履蹣跚的你,走出監(jiān)獄,已是一身疾病,耳聞目睹到的,卻是一座座中國城池在日軍猛烈的炮火中失陷。舉目張望,兩行清淚為疾風(fēng)擊碎、墜落于地,你只能向潮濕的南方走去,最后經(jīng)友人幫助,才輾轉(zhuǎn)到這座清代老宅居住。在霧氣重重的巴蜀之地,面對生命的重壓和生活的窘困,你感到了從沒有過的感傷和孤獨,還有隨時會襲來的病痛。那幾年里,曾經(jīng)同一陣營中的藍血們,因為需要純潔,已將你逐出隊列;猛士的激情,因為一峰“獨秀”,而身陷于孤立無援的甕城。在石墻院內(nèi),你抬頭看天——天空只有石塊壘成的院墻那么大;你常常大聲嘆氣,感到胸部發(fā)悶、心跳加速,幾乎喘不過氣來。然而,你仍然要經(jīng)常疾書到午夜,也不敢停下手中的筆,那是守望人格尊嚴(yán)的你,不愿意吃嗟來之食,實在太需要用這桿狼毫小楷,為你掙下能夠養(yǎng)活一家人的柴米油鹽錢了。但誘發(fā)死亡最直接的原因,并非就是這些,也不是來自你尚未完稿的《小學(xué)識字教本》。這部文字語言學(xué)著述,雖然使你嘔心瀝血,但不足以奪走你的生命。奪去你生命的,是那些狀如蝴蝶,或紫、或白、或粉紅色的蠶豆花。2蠶豆花,開在一年又一年的春末夏初的日子里。但我不知道1942年的蠶豆花,是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飛翔在你的眼前。多少年以后,我也曾在你和我共同的家鄉(xiāng)安慶,看見這種形狀酷似蝴蝶的花朵,紛飛在稼穡人家房前屋后的坡地上。它們有著淡淡的清香,作為一種民間療病偏方,被貧困而無錢買藥的女人們摘下、曬干,然后用沸騰的水沖開,端到桌上,稍等片刻,待那碗湯水涼了,一飲而下——其作用是對勞傷、咳嗽、高血壓等諸種病患者具有涼血、降壓等功效。然而,又有誰能想到:這曬干的蠶豆花,在雨季的五月,會返潮、會發(fā)霉,將植物的霉變菌毒,險惡地帶入到一個人的血液里?雖然你不止一次飲用過蠶豆花泡開的湯水,并且喝完后,心里會覺得好受些,但這回它對你沒有任何效果,血壓不僅沒有降下來,反而使你開始腹瀉、惡心、嘔吐,然后,又開始發(fā)燒。在后來的幾天里,你再無氣力站起;幾次昏迷又蘇醒后,冷汗淋漓的你,看到的是:床邊的那面墻壁在起泡,斑斑點點地也在發(fā)霉,你的一呼一吸里,是彌漫在空氣中的霉味。或許你覺察到自己的生命時日不多,你想起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理名詞:安慶。是的,長江下游江邊小城安慶——它在遙遠的三千多里之外,那是你的出生地、你的故鄉(xiāng)。自你34歲那年(1913年)離開家鄉(xiāng)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也許你還記得你48歲那年,從武漢去上海,輪船經(jīng)過安慶時的情景:當(dāng)江邊那座著名的古塔離你越來越近時,你正站在輪船舷邊走廊上。雖然你知道客輪依照慣例,要在安慶碼頭??堪雮€多鐘頭,但你沒有下船,更沒有隨著那些下船的人流,向岸上的省城走去。盡管走出碼頭檢票口,你就能踏進這座城市,在你熟悉的那一條條街道上漫步,甚至能夠嗅到朱家坡西邊街道上胡玉美醬園大缸中蠶豆辣醬正在發(fā)酵的味道,但你最終只是站在船上眺望——眺望你旅程中經(jīng)過的一個地名。而這樣的眺望,無論發(fā)生在任何人的身上,那只是一種睹物思鄉(xiāng)的懷念,而不是真正到達過那個地址。3作為鄉(xiāng)黨,也許你和我們同樣拒絕不了蠶豆辣醬的誘惑。那種絳紫泛紅的醬色,滴滴辛香,而又微辣、微甜,卻如漲潮的江水,滾滾而來——散發(fā)著封缸酒浸潤過的氣息,在染紅了你的舌苔同時,會不會由此及彼地,與生長在川地的同一種植物——蠶豆莢果未結(jié)之前的那個花朵有關(guān)?你辭世后,蠶豆花照樣開在故鄉(xiāng)和異鄉(xiāng)的土地上。它們曬干后,很輕,又很重,對你出其不意地伏擊,你沒想到,你的家人、你的朋友都沒想到。那或許就是一個人的宿命,與蠶豆在哪個地方生長無關(guān),只與你喜愛并一直信任這種叫蠶豆的植物有關(guān),那只是發(fā)生在1942年5月底的一個偶然事件。2013年初夏,我自安慶出發(fā),經(jīng)武漢轉(zhuǎn)乘動車,到宜昌參加長江航道文聯(lián)一個文學(xué)座談會。期間,同行們知道我是從安慶來的,因而有人和我在交談中,說到了安慶的蠶豆醬,并由此聯(lián)想到因誤食霉變的蠶豆花,而身死異鄉(xiāng)的你。一位來自重慶航道局的朋友對我說,原來的四川江津現(xiàn)今是重慶市的一個區(qū),你寓居過的石墻院,如今是重慶市的一個景點。他還說,江津航道管理處的碼頭就在江邊,離你此地的舊居、墓地都不遠。他說的這些,我也知道。因為去年春天,我去過重慶。但我想知道的是:在你彌留之際,你最想說出來的一句話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顯然不應(yīng)該由他們來回答。因為這只是我向自己提出的一個問題。但在交談中,我又有這樣的疑惑:當(dāng)我們今天興致勃勃地談起你的事情時,你居住過的地方、你工作過地方、你長眠的地方,在你離世多少年后,為什么會成為這個年代的風(fēng)景?我老是覺得,你不會在供人參觀的風(fēng)景中出現(xiàn),你的靈魂更不愿意成為任何景區(qū)的一個景點。當(dāng)我走近這些景點時,即使我面對的是一座肅穆的石碑,那也不僅僅是我在看你,而是你走到了我的面前,正在審視著我,或者我們這樣的人。作為你的同鄉(xiāng),我做過這樣一種推測,在你生命最后的喘息中,你最想說出來的一句話,就是——我想回家。我的這個推測,沒有人會去證實,因為它發(fā)生在2013年的夏天。而我遍查浩如煙海有關(guān)回憶你的文章,也沒找到你在彌留之際,是否說過“我想回家”這句話。然而,這又并非是我一個人的臆想。我的這個推測被你的第三個兒子證實,松年曾經(jīng)說過,那天(指1939年3月22日),披麻戴孝的父親,對入殮的祖母(你的養(yǎng)母謝氏)說過,待抗戰(zhàn)勝利后,孩兒一定和松年一起帶你老人家回安慶……4然而1942年的那個夜晚,不僅是黑漆漆的,而且冰涼到冷酷,它無情地剝奪了一個人兌現(xiàn)承諾的權(quán)利,使承諾者不能在有生之年,扶著母親的靈柩返回故鄉(xiāng)安慶。而能夠兌現(xiàn)這個承諾的那個人,只能是承諾者的兒子松年,他的哥哥喬年、延年,已先于父親離開人世,只有他能夠把父親和祖母的靈柩,一起運回故鄉(xiāng)安葬。如今很難想象,在那一個時空中,逝者的三子松年,心情是有多么的焦急而又沉重。在我看來,立誓要完成那個承諾的本身,是一種更為艱難的承諾。但我仍然能想象得到,自1942年6月1日父親下葬江津縣鼎山之麓后,決心履諾者的松年,是以怎樣的心情,在苦苦等待著將父親的魂靈帶回故鄉(xiāng)的那個時間。這一等待,就等待了五年。可以想象,那五年中,每當(dāng)蠶豆花在風(fēng)中搖曳的時候,他那雙躲閃蠶豆花的眼神,在雨季里流露的,不僅是哀傷,還有被一場雨又一場雨濕透的憂慮。跪在父親的墓前,他決心帶父親和祖母一起回家的諾言,仿佛至今回蕩在我的耳邊。多年以后,他對女兒長璞說,“1947年辦理遷墳手續(xù)時,靈柩上要刻上先父的名字和接收人的姓名,我不敢在靈柩上刻‘陳獨秀三個字,怕在遷運途中有麻煩,只好刻上先父科考的名字‘陳乾生?!逼鋵崳M止是在靈柩上刻上了“陳乾生”。1947年夏天靈柩運回安慶后,城北葉家沖那方墓碑的銘刻,也是“先考陳乾生”這幾個字。然而,“陳乾生”這三個字,正是松年父親的本名。52013年的夏天異常炎熱,七月末到八月中旬,尤其熾烈,一切都是燙的:房間窗戶的玻璃發(fā)燙,空調(diào)主機吹出的熱浪發(fā)燙,柏油或水泥的路面發(fā)燙,陽光照在墻上,白晃晃的一片,刺疼了人們的眼睛。我頭戴草帽,一次次漫步在長江安慶大堤上,并從大堤一側(cè)防洪墻多個閘口走出,穿過沿江西路、沿江中路、沿江東路——人行橫道斑馬線,在這條道路的那一邊的城區(qū)大街小巷里,試圖找到1913年你離開家鄉(xiāng)后,就再也沒有回到故鄉(xiāng)的原因。但,終無結(jié)果。我能找到的,只是烈日之下與你有關(guān)的那些舊址——發(fā)燙的舊址:你出生的地方、你工作過的地方、你居住過的地方。但這些舊址,大部分已經(jīng)面目全非,僅剩下的幾處老房子的墻體和屋頂上的瓦片,也正經(jīng)受著這個酷暑的煎熬,在繼續(xù)地剝落,并碎裂,有的甚至早已被城市規(guī)劃后的泥土填埋,變得縹緲虛無,或者去向不明,讓今天的史學(xué)或文物專家的證實,左右為難,并且相互矛盾。我經(jīng)常走來走去的這條沿江大道,是這座城市最南端的一條主干道路,也是我上下班的必經(jīng)之路,它與江堤只有一道防洪墻之隔,如果此時我從沿江中路拾階登上4號至3號碼頭那段防洪墻,仿佛這個城市的天空是從我腳下開始的。站在四米多寬的防洪墻路面上,朝城區(qū)方向看,進入我視野的,首先是車流滾滾的沿江中路,然后是路那邊臨街的商鋪店家、機關(guān)單位;坐落于門牌55號處的安慶供水集團的辦公大院——那里的陳家老房子已于上個世紀(jì)80年代后期,在建造這個院內(nèi)建筑物的時候,順理成章地被拆除。因而,我不需要再走進院內(nèi),去尋找一個并不存在的老房子。即使你和你的一家人,在那座老房子中進進出出多年,演繹過許許多多尋常與不尋常的事情,但那棟老房子已經(jīng)不在原處,你的這些事情就像是沒有了來處,或者永遠駐留在舊時光里,被今天的一些人記住,或忘記。這會兒,沿江中路55號那道柵欄式電動門在慢慢地向右邊聚攏,我看見從沿江東路駛來的三輛小車,一輛接著一輛,緩緩地駛進院內(nèi),徑直向大院后面那棟大樓駛?cè)?。?dāng)電動?xùn)艡陂T慢慢地向左邊伸展,就要關(guān)上的時候,我看到大門后方豎立著一塊大理石碑刻:陳喬年陳延年烈士故居舊址。難道這里不是你的故居,只是先于你獻身的兩個兒子的那一個家?……6仍然是在那段防洪墻上,當(dāng)我遠眺這條河流上游方向,想象著1947年夏天,有一艘順流而下,駛往安慶三北輪船分公司碼頭的客輪,按照逆流靠泊碼頭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駛過江邊古塔那片水域,再從那里轉(zhuǎn)彎,在江面上劃出一條優(yōu)美的弧線,將船頭對準(zhǔn)上游方向,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乜坎从诖a頭躉船時,我理解了一個人生前最后的心愿,或許就是他想說,但最終沒說出的那句話:我要回家。其實,“我要回家”也是任何一個逝者那一家人的愿望。在江邊小城安慶,于逝者的忌日,把他的魂靈接回家的習(xí)俗,雖然過程簡單,卻猶如儀式,至今既定不變,要在每年的夏天里進行,因為那是溺水者死亡或失蹤最多的月份。這個夏天,在清晨,或者上午,我漫步于江堤,總與那些到江邊去燒紙、去放鞭炮的人相遇。當(dāng)火光映亮了喊魂人的臉孔時,我聞到了黃表紙燃燒時的焦香。他們大都是上了年紀(jì)的老人,風(fēng)從對岸吹過來,掠過江面,刮在堤上,扯起他們沾滿紙灰的縷縷白發(fā),其情其景讓我頓生悲涼。但我也看到過兩位年紀(jì)只在45歲以下的夫妻,在那一個上午,神色木然地望著堤下的江水,兩人仿佛是相互喃喃低語,又像是向著滾滾東去的流水,用安慶方言小聲地喊著:“回g?。遥┌?,eá子(孩子);回gā吧,eá子哎——,你可聽到了哇?”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也許沒有人能夠消解喊魂者的痛苦。但我還是希望,秋天到來的時候,已經(jīng)比先前安靜了許多的一江秋水,能夠把他們心中的疼痛沖淡一些……感謝鄭立松老先生,讓我從他的《民國的那些回憶》中,得以知曉陳獨秀靈柩運抵家鄉(xiāng)時的一些情景。鄭先生的這篇文章近四千字,其中記錄到陳獨秀靈柩運抵安慶的那幾個段落只有幾百字。但我仍然相信少年時代的鄭立松,于1947年夏天的那個上午,在安慶江邊的所聞所見,要比很多人的同類回憶文章更為接近歷史中的那個真實。那一年,他正在安慶六邑聯(lián)立中學(xué)讀書。也還記得,去年秋天讀到那篇文章時,我有些驚訝。在1947年的夏天,有一個少年來到江邊,他所看到的、聽到的,為什么和很多人的“回憶”不一樣?比如:1、運送靈柩返回故鄉(xiāng)的是三北公司的客輪,其運送費用全部由三北公司資助,而不是眾多人所說的那樣,是雇了浙江幫一條木船順江而下抵達安慶江邊的。2、靈柩抬下客輪后,在那個少年和很多人的簇擁下,沿著堤岸前行,再折向城西馬山腳下的地藏庵,而不是抬到西門外太平寺內(nèi)存放。3、其時,岸上迎接靈柩的鞭炮轟響,煙霧彌漫中,那個少年清晰看到了掛在船舷上的“魂歸故里”、“入土為安”的白幡——這一點,我沒聽人提起過。其實我的這種“驚訝”,放在歷史那兒,什么也不是,簡直可以被忽略,因此已經(jīng)與那些歷史無關(guān)。7乾生回鄉(xiāng)的原初場景,只在1947年的夏天出現(xiàn)過一次。我要想目擊那一幕,只能與舊時光里的那個少年相約,并和他結(jié)伴,一起走進那個夏天,然后再悄悄地進入那個上午。這自然是我的想象。但我覺得,這仍然與那個夏日上午的誘惑有關(guān),甚至與那個夏天之前———1947年的蠶豆花,冥冥之中,存在著某種因果關(guān)聯(lián)。此刻,我從防洪墻階梯走下來,沿著墻內(nèi)堤道,向東步出250來米,正站在三北輪輪船公司碼頭的舊址上,試圖以想象的方式,站在1947年的夏天里,以那個少年的視角,努力“還原”乾生返回家鄉(xiāng)的情景。然而輪渡船靠泊碼頭的那一聲汽笛,甚是響亮,阻止了我以任何方式,也包括想象的方式進入那個夏日上午。并非想象的是現(xiàn)實:輪渡碼頭,連接躉船的棧橋轟響,我看見滿載著蔬菜瓜果的三輪車,一輛接著一輛地駛向棧橋,然后是挑著擔(dān)子的菜販,緊跟在車后面,急匆匆地走下棧橋,向這個城市的各個菜市場走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