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秀明
摘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小組成員對課文的理解和延展。學生的表演各不相同,有的小組忠實于課文,有的小組卻用生動的語言和夸張的動作對課文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
關鍵詞:語文 教師 角色
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下,教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可謂高尚;卻淡漠了教師自身勞動的快樂。教師是園丁,培育著祖國花朵的發(fā)育與成長;卻忽略了園丁的工作有永遠不可修復的季節(jié)性和只能按照園丁的意愿來修剪花朵的強制性。人們津津樂道地信奉著“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身要有一桶水”的信條,卻忽視了學生不是簡單的承載容器的簡單道理,也放棄了教學活動本身該具有的創(chuàng)造成分。在新課標下,主動、探究、合作將成為學生學習方式的三個基本特征,學生的學習,可能是獨立自主的學習,也可能是與同伴合作進行學習,而教師只能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探究的合作者、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個性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者和新課程的建設者。所以,對新課標下的教師重新定位,就顯得十分重要,也十分迫切。
在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開闊的想象空間與創(chuàng)造空間,必須在師生雙邊活動中去捕捉和引導學生的靈感與沖動,并使之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而放棄對教材文本的最終和最高解釋權,放棄中心發(fā)言人的角色定位;也就是說,師生之間的關系必須由“俯視”變?yōu)椤捌揭暋?,使“傳”與“受”的關系變?yōu)槠降汝P系。
法國前教育部長、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埃德說:“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為他自己?!睒O力提倡人的個性發(fā)展。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個性”也是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一個詞語。新課標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和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同時,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從個性出發(fā),引導學生對課文情感去作進一步的體驗和交融,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一定能促進學生課堂語文學習的情感升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悟。
當然,教師本身還應該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的素質和修養(yǎng):
⑴具有鮮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個性特征。當教師從知識的圣壇步入與學生的平等行列之中,教師的權威性受到挑戰(zhàn)乃至于蕩然無存的時候,教師征服學生的唯一法寶便是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師的敬業(yè)精神、知識儲備、審美情趣、思想品味、生活態(tài)度、感悟層次、交流能力,都可能成為教師個性人格魅力的展現(xiàn)形式,甚至于一手好字、會玩琴棋書畫、會踢足球都可能成為令學生“信服”的要素。教師只有創(chuàng)設出和諧寬松的對話氛圍和教學環(huán)境,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和完美,才能讓學生“信其道”,與此同時,教師的個性特征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是教師的寬容度和親和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特別是語文教師對文本教材的獨特感悟和對閱讀教學過程的獨特呈現(xiàn)方式以及對學生多元反映的獨特處理方法,都應該而且必須帶有獨特的個性印記,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個性風格,才能呈現(xiàn)個性魅力。
⑵具有廣博的知識與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作為語文教師應當而且必須成為學問的雜家,不但要“淵”,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而且要了解相關的學科知識,如政治、歷史、音樂、社會,甚至于美學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識,要曉天文、通地理,這樣才有可能在新課標、新角色面前站穩(wěn)腳跟,才能游刃有余。同時必須消化吸收,將“千載之思”融于自我,具有自己對人生、對社會、對生活、對未來的獨到見解與感悟,對紛紜的世界有自己敏銳的態(tài)度與信念,更有屬于自己也屬于學生的全面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擔當得起主導者的重任,才能不使自己淪落為教參的奴隸,才可能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才可能使學生真正體味到教材文本的魅力所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和探究性學習形式。在這種形式下,學生是一個動態(tài)的群體,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形式中能充分地表現(xiàn)自己、發(fā)揮自己。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的評價就是對他們創(chuàng)造和發(fā)揮的肯定和鼓勵。
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xiàn)小組成員對課文的理解和延展。學生的表演各不相同,有的小組忠實于課文,有的小組卻用生動的語言和夸張的動作對課文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編。這個時候,教師不應該否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而應該給予鼓勵性的評價:“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形式,你們一定動了不少腦筋吧。繼續(xù)努力,也許你們將來是很好的主編。”聽了老師的評價,學生認識到自己創(chuàng)作的價值,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在上述活動中,教師不能用想當然的問題、既定的教案、擬訂的程序去控制教學過程,而應該順應閱讀的自然進程去調節(jié)整個教學的進程與節(jié)奏。教師要傾聽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哪怕是錯誤的亦要如此,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了達到這個順其自然的境界,教師要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花在課堂之外,這就要求教師要進行廣泛的閱讀與思考,甚至教師之間還要進行激烈的討論,形成自己的見解。 新的課程標準決定了教師新的角色定位,在語文文本閱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從傳授者的圣壇上走入師生平等的閱讀行列中,是一個進步,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如何適應角色的變換,如何克服由于角色變換導致的不適,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無論怎樣也無法繞開的問題,辦法只有一個——迎難而上,用語文的無窮魅力,用語文教師的博學多才,用師生互動的輕松愉悅,去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嶄新天地。教師不能用既定的教案、擬訂的程序去控制教學過程,而應該順應閱讀的自然進程去調節(jié)整個教學的進程與節(jié)奏,要傾聽學生對問題的看法和理解,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力和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新的課程標準下教師新的角色定位。教師從傳授者的圣壇上走入師生平等的閱讀行列中,這是新課標賦予語文教師的任務與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