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里奧蘭納斯》是莎士比亞晚年所寫的一部悲劇。此劇的主題是英雄和群眾的關(guān)系,是一部反映人性弱點的悲劇。劇中展現(xiàn)了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英雄科里奧蘭納斯由少年氣盛、意氣風(fēng)發(fā)到最后無路可走的悲劇命運與《史記》中的霸王項羽困于垓下,最終烏江自刎的結(jié)局頗為相似。 本文將從這兩個人物形象分析為切入點,探討英雄相似的末路悲哀。
關(guān)鍵詞:科里奧蘭納斯 項羽 英雄
自古以來,中西方文明史都保存了許多英雄神話故事,但這兩種文明表現(xiàn)出不同的精神。古希臘英雄勇敢善戰(zhàn),熱愛自己的民族,但當(dāng)個人榮譽受到侵犯時,他們會放棄一切去維護自己的尊嚴(yán)。而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英雄們向來是莊重嚴(yán)肅的,他們有著強烈的集體責(zé)任感和民族意識,崇尚自我犧牲精神,
科里奧蘭納斯和項羽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他們的傳奇人生在文學(xué)家的作品里更加光彩動人。科里奧蘭納斯原名卡厄斯·馬歇斯,因在科里奧蘭城立下軍功被封名,是個典型的西方式英雄,他最初是羅馬共和國的英雄,但由于他脾氣暴躁,不肯低頭,得罪了群眾,成了羅馬的敵人被放逐。于是轉(zhuǎn)而投靠敵人伏爾斯人,帶兵圍攻羅馬,后接受其母勸告,放棄了攻打,而這一行為又背叛了伏爾斯人,最后在戰(zhàn)亂中被伏爾斯人殺死。他為榮譽而戰(zhàn),為榮譽而死,是阿喀琉斯一般的英雄。項羽卻顯然不同于中國傳統(tǒng)的為了集體可以無私獻身的大禹式英雄。在司馬遷眼里,項羽的英雄氣質(zhì)表現(xiàn)在他的魄力與豪情上,項羽的驍勇善戰(zhàn)是為了自我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為了功成名就,正如他自己所說:“富貴不歸鄉(xiāng),如錦衣夜行,誰人知之?”①他身上這種浪漫的精神氣質(zhì)與司馬遷在精神上是深深契合的,這也是太史公對他愛之甚深的緣故。
一、“孤龍”末路
英雄的一生陡起陡落,而最后窮途末路之時總是孤獨一人,這也是他們引人扼腕嘆息的原因。科里奧蘭納斯的確是一個英雄,他帶兵有方,勇猛無畏,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將軍,然而他剛直的性格、對人民太過輕蔑傲慢的態(tài)度,使他終失民心,最后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他被譽為“孤龍”。在莎翁的戲劇中,《科里奧蘭納斯》中“孤獨”這個詞出現(xiàn)的頻率是比較高的??评飱W蘭納斯的老友米尼涅斯也如此形容他:“馬歇斯已經(jīng)從一個人變成一條龍了;他已經(jīng)生了翅膀,不再是一個爬行的東西了。”②只是他天性太高了,只能是孤獨的龍。項羽是一個叱咤風(fēng)云的反秦英雄,在戰(zhàn)場上他也是戰(zhàn)無不勝,“才氣天下無雙”,但是,性情暴戾,又不善用人,他終成不了政治家,劉邦也曾感嘆:“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為我所擒也?!雹圩詈?,被逼垓下,身陷囹圄,慷慨悲泣,一灑英雄之淚。
二、性格悲劇
人物的悲劇命運是由人性的弱點導(dǎo)致的,這一點也是莎翁悲劇作品最動人之處。由此觀之,《科里奧蘭納斯》實在可以與他的四大悲劇相媲美??评飱W蘭納斯的性格有著致命的弱點:他頭腦簡單,性格暴躁,頑固倔強。他性格太過孤高傲慢,行事魯莽輕率,總是以鄙夷不屑的態(tài)度面對人民,稱他們是“違法亂紀(jì)的流氓”“社會上的疥癬”。他得了天下卻不得民心,這也使他的政敵企圖通過煽動群眾來驅(qū)逐他的詭計有機可乘。科里奧蘭納斯太過驕傲狂妄了。他的敵人也說:“他的自負(fù)可以凌越一切,他的驕傲是他美德的頂點。”驕傲使他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最后,他一意孤行,帶兵攻打故國,老友、戰(zhàn)友來勸阻,他都充耳不聞,最后還是在母親的哀求下動搖,然而為時已晚,終還是落得個被亂軍殺死的悲慘下場。
回頭來看,項羽身上幾乎有著同樣的性格。他性格率直但缺乏政治頭腦,遠(yuǎn)遠(yuǎn)沒有敵人的狡詐權(quán)謀,以至于在鴻門宴上被劉邦及其謀臣牽著鼻子走;霸王功高蓋世,戰(zhàn)場上所向披靡,“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但性情暴戾,屠咸陽,火燒秦宮室,終失民心。這一點,與科里奧蘭納斯一樣,他們都是蓋世良將,但不能在和平環(huán)境下做安撫百姓的執(zhí)政者。項羽身邊并非沒有賢臣名將,范增多有奇計,多次勸諫項羽,但他不聽。最終,他的剛愎自用也使自己孤立無援,只身一人,自刎烏江,何其悲哉!
三、英雄惺惺相惜
英雄重英雄,惺惺相惜。因為英雄一般都是悲劇的命運, 而作為一個英雄一般都有自己的堅持與執(zhí)著, 所以遇到同類會產(chǎn)生認(rèn)同感 ,就好像看到自己 ,不自覺會自憐自艾 ,所以會相惜??评飱W蘭納斯與奧菲狄烏斯就是如此。他們二人在戰(zhàn)場上雖是死敵,但對科里奧蘭納斯來說,奧菲狄烏斯不僅是個旗鼓相當(dāng)?shù)膶κ?,甚至可說是“另一個自我”。他說:“倘然我不是我,我就希望我是他(奧菲狄烏斯)。”“能夠獵逐像他那樣一頭獅子,是我所認(rèn)為一件可以自傲的事?!?之后,他被逐出羅馬,轉(zhuǎn)而投靠奧菲狄烏斯。而奧菲狄烏斯因為屢次敗在科里奧蘭納斯手下而對其心懷怨恨。但當(dāng)科氏前去投奔他時卻忘其前愆,取其后效,欣然接納,更顯出夸張的熱情(擁抱時奧稱自己心臟劇跳,比娶新娘、進新房還要激動)??墒?,奧菲狄烏斯并非是科氏式的“絕對武士”,而是深諳通權(quán)達變之道。最初的“熱情”消散以后,由于難以忍受對方的習(xí)慣性張揚,奧菲狄烏斯開始對科氏心存芥蒂,謀劃利用之后予以鏟除。正因為知之越深,攻擊的殺傷力也越大;正因為了解科里奧蘭納斯“一觸即跳”的弱點,所以奧菲狄烏斯說:“直接激他暴怒;他慣于征服別人,執(zhí)拗成性。一受拂逆,便不能溫和自制;這時便會信口說出自己的真實思想,而這時,我們正好利用弱點扭斷他脖子?!边@位工于政客心計的伏爾斯將軍由此激他暴怒,使事態(tài)終至不可收拾。因此,科里奧蘭納斯是一個英雄,而奧菲狄烏斯只是一個政客。
劉邦和項羽一開始同為反秦英雄,他們的志趣、境遇可謂相同。所以他們起初互相支持、同仇敵愾。但是雙方畢竟服務(wù)于各自的政治集團,終是要刀劍相向。與劉邦工于心計的圓滑不同,項羽少年從軍,為戰(zhàn)而戰(zhàn),任性易幟,不諳政治,不會審時度勢,“鴻門宴”上坐失良機?!傍欓T宴”是項羽一生的轉(zhuǎn)折點,自此之后,威風(fēng)八面的霸王開始一步步走下坡路,最終困于垓下,山窮水盡。然而,項羽死后,劉邦以魯公之禮葬之,“漢王為發(fā)哀,泣之而去”。此中眼淚,無論是真情,抑或假意,我們還是能感受到英雄之間那種惺惺相惜的情感。
四、英雄背后的女人
俗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英雄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來征服世界,背后都有一個女人默默支持他??评飱W蘭納斯的母親伏倫妮婭是一個與中國母親完全不同的形象。她更多的是一種“黷武精神”的化身,早年驅(qū)遣兒子上戰(zhàn)場,嗜軍功如命,訓(xùn)喻空房怨婦似的子媳,她說:“倘然我的兒子是我的丈夫,我寧愿他出外去爭取光榮,不愿他貪戀閨房中的兒女私情?!?她所希望的兒子是有不朽軍功的兒子,她寧愿兒子為國家戰(zhàn)死沙場,而不希望他閑在家里虛度年華。母親和兒子都有一顆高貴的心,希望為國家立下不朽功績,寧可以軀體獻給祖國。但這也造成科里奧蘭納斯的驕傲自滿、剛愎自用的性格??评飱W蘭納斯對名譽的執(zhí)著多少帶著討好他母親的意味。心理學(xué)的崛起一度使科里奧蘭納斯成為繼哈姆雷特之后的又一個“戀母情結(jié)”主人公。他的驕傲和導(dǎo)致他失敗的剛愎自用的性格是他母親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這給人們留下深刻的意義。
英雄美人的情愛故事,歷來是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在中國歷史與文學(xué)中記載了許多有關(guān)英雄美人的故事,但并非所有的故事都是對男女情愛模式的展示。在大多數(shù)記載中,美人只是英雄們爭奪天下的一個道具和計謀,與男女情愛并無關(guān)系,如西施和夫差的故事,呂布戲貂蟬的故事。而“霸王別姬”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棄絕了計謀,虞姬作為一個單純的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霸王身邊,表現(xiàn)出英雄與美人之間的唱和?!鞍酝鮿e姬”的故事始于《史記·項羽本紀(jì)》,寥寥數(shù)語,項王悲歌慷慨:“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和之。從歷史文本中分離出來后,經(jīng)過后代文人反復(fù)書寫,這個故事原型進入詩詞、戲曲、小說和影視等各種題材。古今作家們對這一出“英雄美人”的悲歌進行多角度的闡釋和演繹,在溫柔敦厚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頑固的英雄美人情結(jié)。
五、慷慨悲歌,哀而不傷
英雄末路固然令人扼腕嘆息,但他們身上那種積極進取、勇于事功的精神氣質(zhì),又給我們昂揚慷慨之感,悲而不傷。《科里奧蘭納斯》雖然給人以沉重之感,可是我們還是看到一個鐵血硬漢的英雄。他的敵人奧菲狄烏斯如此評價他:“我想他對于羅馬,就像白鷺對于魚類一樣,天性中自有一種使人俯首就范的力量?!鄙勘葋嗊€給了他一個最隆重光榮的軍人葬禮,這種待遇甚至是優(yōu)于奧賽羅的。綜觀全劇,最有激蕩感情的一幕,唯有母親下跪之后,兒子亦跪并“執(zhí)其手,默然”時,就這一點點動情之處,已是全劇最哀之時。
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不隨世俗論是非,褒揚個人發(fā)憤圖強取得成功之人。加之他個人愛憎分明,感情激蕩。《項羽本紀(jì)》中,太史公將項羽最得意之戰(zhàn)“巨鹿之戰(zhàn)”寫得尤為詳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叱咤風(fēng)云、生龍活虎的少年英雄。■
■
①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1頁。
② 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卷5),朱生豪譯,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第9頁。
③ 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jì)》, 中華書局1982年版,第11頁。
■
作 者:李秀,重慶工商大學(xué)研究生院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
編 輯:康慧 E?鄄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