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吉,楊樹欣,管葉,高磊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零二醫(yī)院醫(yī)學工程保障管理中心, 北京 100039;
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門診眼科,北京 100853
3D打印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美國軍方的快速成形技術,與傳統(tǒng)成形技術有著本質差別。對多數(shù)人而言,3D打印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它的出現(xiàn)使傳統(tǒng)制造業(yè)發(fā)生了顛覆性變革,已成為引領未來全球制造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本文主要從實現(xiàn)方式、發(fā)展歷程及其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方面闡述3D打印的研究進展。
3D打印是依托于信息技術、精密機械以及材料科學等多學科發(fā)展起來的尖端技術,又稱為“快速成型”技術或“增材制造”技術,主要通過電腦創(chuàng)建的三維設計圖對材料進行分層“打印”疊加,最終整體成形。3D打印實現(xiàn)方式主要有立體光刻成型、熔融沉積成型、選擇性激光燒結成型等[1-5]。
(1)立體光刻成型(Stereolithography)。先由軟件把3D數(shù)字模型“切”成若干個平面,形成多個剖面;再由紫外線激光經(jīng)一個周圍有液體槽(槽里面充滿可以被紫外線照射固化的液體)并可以舉升的平臺從模型的剖面底層開始進行照射固化;底層固化后,平臺下移,開始固化下一層;如此往復,直到最終成型[1]。
(2)熔融沉積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xiàn)DM)。材料經(jīng)高溫熔化成液態(tài),然后通過噴嘴擠壓出許多很小的球狀顆粒,這些顆粒在噴出后會立即固化,固化的顆粒在立體空間進行排列組合最終形成實物。
(3)選擇性激光燒結成型(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將3D模型薄片化后放置在充滿待燒結的材料粉末的容器內;再采用大功率的二氧化碳激光從最底層的3D切片開始進行燒結;接著平臺下移,材料輥在已燒結部分上再鋪上薄薄的一層材料粉末進行燒結;如此往復,直到整體成型。
1984年,查爾斯·赫爾研制了3D打印技術并于1986年獲得專利,將其命名為立體光刻技術,成立了3D Systems公司。1987年,DTM公司開發(fā)了SLS技術,并進行了商業(yè)化應用。1988年,克倫普研發(fā)了FDM技術,翌年成立了Stratasys公司。1991年,Helisys公司售出了第一臺分層實體制造(LOM)系統(tǒng)。1992年,Stratasys公司售出了首批基于FDM的“三維建?!睓C器。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三維打印技術”專利,該技術類似于二維打印機中使用的噴墨印刷技術。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研發(fā)了粉末層和噴頭3D打?。?DP)技術。1996年,3D Systems公司推出“Actua 2100”快速成型機;同年Z Corporation推出“Z402”并首次冠以“3D打印機”的稱謂。2005年,Z Corporation推出市場上第一臺高精度彩色3D打印機“SpectrumZ510”。2006年,RepRap開放源碼項目啟動,旨在開發(fā)能進行自我復制的3D打印機。2008年,Objet Geometries公司推出有史以來第一個能夠同時使用幾種不同材料的3D打印機“Connex500”快速成型系統(tǒng)[6-7]。Object Geomatries公司于2007年發(fā)布了Polyjet矩陣技術,其打印設備,見圖1。其技術原理是噴射超薄層的光固化物,最薄層只有16 μm,并且其噴射材料有多種。
圖1 Polyjet矩陣打印設備
(1)制作下顎骨。采用3D打印技術,世界上首次完成了完全使用定制植入物代替整個下顎的制作過程。與傳統(tǒng)制作方法相比,3D打印耗費的材料更少,生產(chǎn)時間更短,往往只需數(shù)小時便可以制出一只下頜骨[8]。為了避免排斥反應的發(fā)生,科研人員在制作完成的下頜骨上涂上了生物陶瓷涂層。技術人員可根據(jù)移植患者的具體需求來設計骨骼部件的效果圖,然后利用高精度鐳射槍來熔解鈦粉,并將他們一層層地噴涂疊加起來,最終制作出立體人造骨骼部件成品。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膠水或粘結劑??蒲腥藛T們已經(jīng)成功為一名83歲的老婦人植入了經(jīng)3D打印制成的下頜骨[3]。
(2)打印外骨骼。3D打印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軍體外骨骼打印,旨在輔助殘疾人士與肌肉萎縮人士提升行動能力。經(jīng)3D打印制作的輕量級體外骨骼可以輔助用戶站立及走動。
(3)打印細胞??茖W家已經(jīng)使用人類細胞經(jīng)3D打印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肝臟。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基于瓣膜的細胞打印過程,可以按特定的模式打印細胞。細胞打印過程中的關鍵在于打印機噴嘴,噴嘴用力必須輕柔,以保護細胞和組織的生命力。赫瑞瓦特大學開發(fā)了一種基于瓣膜的雙噴嘴打印機,能夠打印高度活細胞如用于組織再生的人體胚胎干細胞[6],其細胞打印系統(tǒng)方案圖,見圖2。
圖2 細胞打印系統(tǒng)的方案圖
(4)打印活體組織。研究人員日前創(chuàng)造出一種水滴網(wǎng)絡,能夠模仿生物組織中的一些細胞特性。利用一臺3D打印機,研究小組可將小水滴組裝成為一種類似膠狀物的物質,它能夠像肌肉一樣彎曲,并能夠像神經(jīng)細胞束一樣傳輸電信號,可用于修復或緩解器官衰竭。這一技術應用在醫(yī)療領域有望能夠合成人造組織或器官模型。
(5)打印血管。聯(lián)合3D打印技術和多光子聚合技術,人們已成功打印出人造血管[2]。通過這一過程打印出來的血管可以與人體組織相互“溝通”,不會發(fā)生器官排斥,且可以生長出類似于肌肉的組織。該研究成果將有望用于人體試驗和藥物測試。
(6)打印器官??蒲腥藛T采用3D打印技術配合人體自身細胞,使用加入細胞混合物凝膠的可生物降解腳手架,逐層構建出了腎臟。這項技術還幫助一個孩子成功移植了人工膀胱[2]。此外,利用CT掃描等醫(yī)學影像技術,3D打印機還可以采用丙烯酸樹脂制作出半透明的器官模型,從而幫助外科醫(yī)生了解器官內部結構,實現(xiàn)腫瘤放療效果的可視化。美國科學家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了能夠精確復制疑難并發(fā)癥患者的心臟解剖結構的人體心臟模型,用于醫(yī)生術前研究患者心臟結構[7]。
(7)治療癲癇。日本科研團隊研發(fā)了一種新的光固化三維打印材料,這是一種具有高導電性的新型樹脂,可應用于制作包括3D碳電極的燃料電池或生物傳感器的接口。其最有前途的應用是制作可與大腦連接的3D微電極,大腦中的神經(jīng)可以通過3D微電極的接口進行互連,從而發(fā)送或接收來自神經(jīng)元的電信號,可用于進行深部腦刺激和相關疾病如癲癇、抑郁癥、帕金森氏病的干預及治療。這項技術目前仍處于實驗階段[9]。
(8)胎兒塑像診療。倫敦超聲波中心是英國第一家提供3D服務的診所。針對懷孕>24周、身體狀況穩(wěn)定的母親,可用超聲波探測其子宮中的胎兒,記錄出各種數(shù)據(jù);再運用3D掃描技術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從而模擬出胎兒的雛形;最后用黃銅將模型澆鑄出來。這項技術有助于胎兒先天性缺陷的探測。
(9)打印支氣管。醫(yī)務人員利用3D打印機,采用生物材料制作出了一個可在氣道中開辟通道的夾板,成功挽救了一名支氣管軟化的嬰兒。
(10)打印頭骨。3D打印技術憑借優(yōu)異的可定制性成為骨科領域的寵兒。美國當?shù)氐尼t(yī)療機構正試圖將3D顱骨打印引入到臨床治療中。目前打印材料還未正式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準,如果材料申請能夠通過,那么預計會有75%的顱骨外傷患者接受相關修補手術[9]。
(11)減少癌患負擔。通過在3D打印機中加入裝有化學藥品的容器,3D打印機可合成用戶所需藥品。這將大大降低藥品制作成本,減輕患者負擔。
作為一項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的技術,3D打印必將對整個醫(yī)療行業(yè)產(chǎn)生深遠影響。目前,全球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數(shù)量驚人,很多患者因未能及時得到捐贈器官而死亡,而即便得到了捐贈器官,患者在接受移植手術后也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而未來3D打印技術和克隆技術的完美結合則有望解決器官排異問題[9]。未來人們或許還可以利用3D打印直接修復身體上的一些傷口。此外,醫(yī)藥機構還可以從3D打印的人體活體組織中提取大量翔實而準確的數(shù)據(jù),有利于加速新藥品的研發(fā)進度。
[1]劉厚才,莫健華,劉海濤.三維打印快速成型技術及其應用[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8,27(9):1184-1190.
[2]張文燕.3D打印醫(yī)學未來[J].中國醫(yī)院院長,2013,(12):60-62.
[3]王強.3D打印"小時代"[J].印刷工業(yè),2013,(7):76-77.
[4]陳步慶,林柳蘭,陸齊,等.三維打印技術及系統(tǒng)研究[J].機電一體化,2005,11(4):13-15.
[5]劉欣靈.3D打印機及其工作原理[J].網(wǎng)絡與信息,2012,26(2):30.
[6]張曙,金天拾,黃仲明.三維打印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機械設計與制造工程,2013,43(2):1-5.
[7]劉凱,張學燕.3D打印機與CT三維重建的結合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3,20(6):666.
[8]周燁,馬立敏,周霞,等.3D打印技術在下頜骨腫瘤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3,24(23):3486-3488.
[9]高宏君.3D打印技術在器官移植中的應用設想[J].器官移植,2013,4(5):256-25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