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菁葆 張 歡
在絲綢之路沿線的石窟壁畫中我們都可以看見笙這個樂器,特別是在中國新疆現(xiàn)存石窟壁畫中發(fā)現(xiàn)的笙,更具有東西文化交流的意義。
中國新疆庫木吐拉13窟左壁上有一列4幅佛說法圖保存尚佳。說法圖佛居中央,兩側(cè)各一身菩薩,此或是中原流行的大乘“一佛二菩薩”造像的形式。在說法圖的周圍,繪出扎敷帛帶的樂器在空中懸浮,此種樂器在佛經(jīng)中稱“不鼓自鳴”樂器。“不鼓自鳴”源于佛教“凈土”境界:“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于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見《觀無量壽經(jīng)》)。該圖繪畫較粗糙,加之多年顏色剝落,形態(tài)不甚清晰??杀嬲J的樂器有:曲項琵琶、篳篥、排簫、細腰鼓、豎箜篌、笙等。
笙的圖形由于顏色脫落,較為模糊,但形象尚完整。笙身扎一紅色帛帶,在空中飄逸。笙由笙管、匏斗兩部分組成,長約2O厘米。其形制與現(xiàn)代漢族民間流傳的相同。笙斗為一個半圓,笙管插入匏斗,笙管上下部同時有多道箍加以固定。笙是中國中原地區(qū)的傳統(tǒng)樂器,在新疆龜茲風壁畫里見到,說明漢族音樂文化對古代新疆音樂的影響(圖1)。
圖1.中國新疆庫木吐拉石窟第1 3窟壁畫中的笙,公元8世紀
庫木吐拉第73窟伎樂天人圖,是公元八世紀的作品。第73窟位于庫木吐拉大溝區(qū)溝內(nèi),為方形窟,壁畫大部無存,德國探險隊從該窟剝?nèi)”诋嫞蟀l(fā)表了其中的幾幅。圖中有一身吹笙的伎樂,笙繪得很清晰,笙管、匏斗、吹口都很真實。伎樂為中原形象,其雙手抱笙,手指按孔的情態(tài)也很逼真。吹笙伎樂前有一豎箜篌,僅存半邊,但音箱上部及弦清晰可見。此圖是經(jīng)變圖中大型樂隊的局部,其規(guī)模與形式可從敦煌莫高窟唐代經(jīng)變圖中找到印證(圖2)。
圖2.新疆庫木吐拉石窟第73窟壁畫中的笙,公元8世紀
笙這種漢族樂器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西域石窟中呢?《漢書》云:“宣帝時……烏孫公主遣女來京師學鼓琴,漢遣侍郎樂奉送主女,過龜茲。龜茲前遣人至烏孫求公主女,未還。會女過龜茲,龜茲王留不遣,復使使報公主,主許之。后公主上書,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龜茲王絳賓亦愛其夫人,上書言得尚漢外孫為昆弟,愿與公主俱入朝。元康元年,遂來朝賀,王及夫人皆賜印綬。夫人號稱公主,賜以車騎旗鼓,歌吹數(shù)十人,綺繡雜繒琦珍凡數(shù)十萬。留且一年,厚贈送之。后數(shù)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依徽道周衛(wèi),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外國胡人皆曰?!H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贏也?!{賓死,其子丞德自謂漢外孫,成哀帝時往來尤數(shù),漢遇之亦甚親密”①。
從《漢書》的記載中可知,龜茲國非常羨慕漢文化,龜茲王不僅娶烏孫公主的女兒為夫人,而且“樂漢衣服制度”“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絳賓王死后,其子仍與漢王朝來往密切。從漢宣帝一直到漢哀帝,也就是從公元前73年到公元前1年,龜茲國一直在學習漢族音樂,甚至是完全模仿。元康元年(即公元前65年),龜茲王還得到漢宣帝劉詢贈送的漢族音樂家數(shù)十人。漢族音樂對龜茲是很有影響的。因此,在庫木吐拉石窟中出現(xiàn)漢族樂器笙則不足為奇了。至于笙圖是漢族人還是當?shù)佚斊澣嗣枥L,我認為應(yīng)是龜茲人的杰作。既然龜茲王那樣樂漢制度,甚至不怕其他諸邦國譏笑他“非驢非馬”,仍仿效漢文化,那龜茲畫家們又怎么不可能將笙畫在石窟中呢?既然公元前65年就有許多漢族音樂家來到龜茲,那龜茲樂中完全有可能使用笙這種樂器。
笙雖然是漢族樂器但在新疆使用,這一方面是因為自古新疆就與中原有密切交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龜茲王樂漢制度令為數(shù)不少的漢族音樂家來到西域,促使了笙在西域的流傳。在西域少數(shù)民族中也產(chǎn)生了吹笙的著名藝術(shù)家,如《樂府雜錄》中云:“自古能笙者多矣,太和中,有尉遲璋,尤妙”。這個尉遲璋,就是古代新疆于闐人。他曾在唐太常寺仙韶院任樂官。唐太宗下韶令三品以上官員上朝聽其吹笙,并賜尉遲璋為“光州長史”②。
笙在公元前一世紀已經(jīng)傳入西域,那么,笙最早出現(xiàn)在中原是什么時期呢?
笙,《禮記》中曰:“女媧之笙簧”,《史記》中云:“女媧氏風性有神圣之德,代宓儀立號曰女希氏作笙簧”,但這不過是一種傳說。殷代卜辭中有“和”,這個“和”就是笙。因此在周禮春官大司樂中就有笙師掌教吹笙竽了?!睹姟吩唬骸?我有嘉賓、鼓瑟吹笙”。《穆天子傳》中也云:“吹笙鼓簧,中心翔翔”。《淮南子》中有謂孟夏吹絲竽。而齊宣王悅南郭次竽在音樂史上乃是皆知的趣談?!夺屆分姓f:“笙……以匏為之,其中空,以受簧也”?!墩f文》曰:“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有十三簧,象鳳之聲”?!稜栄拧吩唬骸按蠼z渭之巢,小者謂之和”?!稑窌分休d有十七簧、十九簧和二十三簧的笙,一般將這種多簧的笙也稱作竽。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就出土了二十二管的竽,長達78公分,其形制是較大的(圖3)。
按《樂書》中所載:“圣朝大樂,諸工以竽巢和并為一器,率取胡部十七簧笙為之。所異者特以宮簧稱之左右面不在中爾,雖為雅樂,實胡音也?!庇纱丝梢粤私?,古代新疆使用的可能是十七簧的笙③。
隨著考古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多笙的發(fā)現(xiàn)。如:
1.湖北曾侯乙墓笙6件。管苗均呈兩行排列,分18、14、12管三種。
2.湖北荊州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笙6件。管苗均呈兩行排列,每排7管,共計14管。制作形式分兩類。一類,兩件。斗座與吹嘴用一整瓠制成。二類,四件。斗座仍用瓠制,吹嘴用圓木旋制,插入斗座圓形榫眼中。據(jù)墓中簡文,下葬年代約在公元前340年前后。
3.湖北宜昌當陽曹家崗5號楚墓,春秋晚期笙二件。瓠斗上排列兩排管孔,每排8孔,共計16孔。下斗亦有一排孔,殘存6孔。管苗不存。據(jù)墓中銅器銘文,該墓的下葬年代約為公元前510~公元前501年,比曾侯乙墓早半個多世紀。也就是說,這兩件笙,是我們目前所能見到的年代最早的實物。
4.湖北宜昌當陽趙巷4號墓,春秋中期笙一件。殘破太甚,無法拼對復原。
5.湖南長沙瀏城橋1號墓,春秋末期笙二件。用木雕成瓠形,管孔分兩排排列,每排5孔,共計10孔。孔未鉆通,擬為明器。
6.湖北荊州江陵雨臺山楚墓, 394號墓, 140號墓,戰(zhàn)國中期笙各一件。斗上分列兩排管孔,每排5孔,共計10孔。每孔上插一實心木棍,吹嘴未鉆,擬為明器。
7.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明器竽一件。斗型呈橢圓形,兩排各10管,中間靠兩排管的內(nèi)側(cè),又各有2管,共計24管。管上無音窗,明器。
圖3.長沙馬王堆1號西漢墓出土的竽,公元前2世紀
8.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實物竽一件。斗型呈橢圓形,兩排各11管,中間靠兩排管的內(nèi)側(cè),又各有2管,共計26管。中間四孔裝四組折疊管,每組折疊管有兩個按孔,可發(fā)兩個音,也就是說,該竽實際可發(fā)的音是30個。該墓出土有十幾個簧片,其點簧方式已與今日笙一樣。
9.湖北江陵棗林鋪1號楚墓,戰(zhàn)國中期笙一件。笙苗已腐,笙斗用一實心整木斫制而成。上鑿方孔兩行,每行5孔。制作粗陋,擬為明器。
10.湖北江陵劉家灣4號墓,戰(zhàn)國笙一件。僅存匏制笙斗,上有圓孔兩行,每行4孔。
11﹑湖北江陵棗林崗楚墓,戰(zhàn)國中期笙。江陵秦家嘴楚墓,戰(zhàn)國早中期笙。陜西潢川凡崗木槨墓,戰(zhàn)國笙。情況不詳。
12.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23號墓,春秋晚期銅葫蘆笙斗兩件。一件7孔,一件5孔。
13.云南晉寧石寨山墓,西漢銅葫蘆笙斗三件。一件苗孔呈兩排排列,一排4孔,一排3孔。另兩件插管處均為一大孔。
14.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槨銅棺墓,戰(zhàn)國初期銅葫蘆笙斗兩件,插管處均為一大圓孔。
可以看到,迄今為止,已經(jīng)有為數(shù)不少的匏屬類樂器出土。笙竽屬于易腐爛的竹木制品,兩千多年前的樂器能夠保存到現(xiàn)在,確實是值得慶幸的事了。雖然完整的、實用的笙竽樂器尚不多,但它們已經(jīng)可以較明確地展示出古代笙竽的管苗排列樣式④。
注釋:
①(東漢)班固撰:《漢書(卷96)》,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版。
②③周菁葆著:《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頁。
④張振濤:《和、巢、竽、笙辨——關(guān)于簧管類樂器發(fā)展史的若干思考》,載《黃鐘》,1996年第4期。
(待 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