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通訊寫作中的通俗美

2014-06-07 05:50:43劉靜
中國地市報人 2014年8期
關鍵詞:慣用語歇后語順口溜

□劉靜

(棗莊日報社,山東 棗莊 277100)

通訊寫作中的通俗美

□劉靜

(棗莊日報社,山東 棗莊 277100)

當記者拿起筆來撰寫通訊的時候,總想寫得既有力度又有文采,有時不免搜腸刮肚,絞盡腦汁,堆積一些華麗的辭藻,以為只有這樣才算“美”,才有水平,才有學問。其實不然,我們說:“高雅之美”是“美”,“通俗之美”也是“美”。通俗并不等于膚淺,是因為它把高深的道理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現(xiàn)出來,從而產(chǎn)生美感,使通訊增色,給人以啟迪。那么,怎樣使通訊寫作體現(xiàn)出通俗美呢?

多用慣用語

所謂慣用語,是指在老百姓中廣泛流行的、有比喻意味的習慣說法。比如:把工作互相推諉說成是“踢皮球”或是“扯皮”;把抓業(yè)務學習和政治學習說成是“充電”;把迎奉上司說成“拍馬屁”;把工作辭退說成是“炒魷魚”;把該公開辦的事不公開稱作是“暗箱操作”;把升學率為零說成是“剃光頭”;把升官快說成“坐直升飛機”;把解除束縛說成是“松綁”;把內部不團結說成“窩里斗”。還有什么“市場疲軟”、“勞動力富余”、“軟著陸”等等……這些在群眾口頭上習慣常用的詞匯,如果寫在通訊中,一定會給通訊稿件增色不少。

如劉衡在《媽媽教我放鴨子》一文中,就用了許多慣用語:

“我說:‘鴨姑娘,你小小年紀,一年收入九千幾,本事真大!’他對我說:‘哪里,哪里!我一只巴掌拍不響,這九千多元是我們一家子5個勞力合起來掙的’……手拿一桿金槍,腳踏一葉扁舟,當上了‘鴨司令’……”

“媽媽告訴我:‘鴨子雖小,渾身是寶,國計民生不可少’……原來鴨子有很多地方像人:年輕的鴨子喜歡打扮,穿得五顏六色,花里胡哨;年老的鴨子灰不溜秋,老里老氣。公鴨體格魁偉,毛色鮮艷;母鴨小巧玲瓏,十分樸素。有蛋的鴨子像人懷了肚子、尾巴拖下來,走得慢;沒蛋的一身輕松走得快。有病的鴨子不想吃、不想動,沒病的東咧咧、西咧咧,嘴巴不肯歇一歇……”

作者接連使用了:“一只巴掌拍不響”、“當了鴨司令”、“花里胡哨”、“灰不溜秋”、“老里老氣”、“東咧咧、西咧咧……”等等慣用語,效果極佳,一個活潑可愛的放鴨姑娘躍然紙上。

俗語是指普通流行的話語,其中包括民間諺語。這些話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錘煉出來的,反映了人民的心愿,記錄了社會生活和人生經(jīng)驗,道理深刻,形象生動,言簡意賅。如果能恰當引用,就會使通訊產(chǎn)生美感。

筆者曾采訪過一位老農(nóng),問他何時種小麥適宜。這位老農(nóng)笑著對我說:“要知山中路,須問打柴人”。說完,指了指身邊的農(nóng)技員,人稱“土秀才”?!巴列悴拧睂ξ艺f:“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我問他,早了或晚了有什么說法?“土秀才”說“白露麥,長過墩;寒露麥,雞爪墩;霜降麥,一根針。早了或晚了,都會造成減產(chǎn)。只有秋分時節(jié)種的麥,才有增產(chǎn)的保證?!彪S后,筆者又問了“土秀才”有關小麥的田間管理,他說:“小麥不怕草,就怕坷垃咬;種子下地,管理上馬;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在以上采訪中,老農(nóng)和“土秀才”均說出了有關種好小麥方面的農(nóng)諺俗語。……在幾十年的記者生涯中,筆者多次將這些俗語寫進通訊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穿插歇后語

歇后語,俗稱俏皮話。其妙不可言的通俗趣味,是“高雅”的語言所不能代替的。在文章中穿插使用幾條歇后語,其通俗美就會活靈活現(xiàn)。因為它包含了群眾的智慧,從古至今廣泛流傳,妙趣橫生。

如:“麻袋裝菱角——露尖”;“瞎子點燈——白費蠟”;“鼻子尖掛燈——聞(文)明”;“茶壺里煮餃子——有嘴倒不出”;“吃飽練上吊——沒事找事”;“賣豆腐搭戲臺——買賣不大,架子不小”;“大姑娘坐轎——頭一回”;“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夜貓子打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歇后語在通訊中穿插運用,要講究場合,不同的場合適應不同的歇后語,才能使通訊生輝。比如形容生活提高和工作成績的,可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形容禍從口出的,可用“撅嘴騾子賣個驢錢——賤在嘴上”;形容蠻橫霸道的,可用“黑瞎子(狗熊)打立正——只手遮天”等等。歇后語如果用反了,那就有失大雅了。

巧用順口溜

順口溜是民間流行較為廣泛的口頭韻文,句子長短不齊,說來卻朗朗上口。如果在通訊寫作中巧妙地運用一二,更能產(chǎn)生美感。

筆者在采訪中,經(jīng)常聽到被采訪對象用順口溜形式作答。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群眾的順口溜是:“工分工分,社員的命根。工分掙到手,吃穿全都有”;“地瓜干子當主糧,雞腚眼子當銀行”。實行責任制后,則是“滿坡都是人,人多不成群,各就各的位,人人有責任”。在形容美好生活時,他們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吃細糧,蓋新房,穿新衣,娶新娘”。

在通訊寫作時,巧用順口溜,的確能產(chǎn)生通俗美。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一文,作者就巧用了兩句順口溜:“干部不領,水牛掉井”、“搖錢樹,人人有,全靠自己一雙手”。反映了焦裕祿帶領群眾,靠自己的一雙手同風災、澇災、鹽堿斗爭的感人事跡。

人民創(chuàng)造了歷史,也創(chuàng)造了語言。只有獲得豐富的語言,才能把通訊寫得有聲有色,富有通俗美。有人認為,群眾的順口溜就是耍貧嘴,寫通訊引用順口溜則有礙大雅。其實不然,恰如其分地引用一兩個,則能給通訊添彩。但凡事都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當然就不美了。

借用廣告語

當今廣告語創(chuàng)意很深,有些廣告語婦孺皆知,在寫通訊時,如能巧妙地把一些廣告詞“插足”進來,也可以產(chǎn)生通俗美。

筆者曾采訪過一個公司經(jīng)理,他幾乎能用廣告語回答你所提出的各種問題。當問起他的事業(yè)時,他說:“只要是他想干的事,那就是‘跨上輕騎,馬到成功’”!當筆者問起他的夫妻感情時,他又說“農(nóng)夫山泉,有點甜”!當問起他的健康狀況時,他說:“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其實現(xiàn)在電視機已經(jīng)非常普及了,電視廣告詞也已將受眾的耳朵磨出了“繭子”,他們套用廣告詞來進行日常語言交際是自然的事。當我們寫通訊時,不妨在恰當?shù)臅r候,也來上一兩句,那么文章就顯得生動活潑多了。

善用成語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使用的、簡潔而精辟的、定了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的特點是每個詞組大都由四個字組成,多由典故演繹而來。如“守株待兔”、“掩耳盜鈴”、“黔驢技窮”等等。大凡每篇通訊,作者都會有意無意地把成語作為“主材料”。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則多用成語。如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則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的困境中的項羽。楚霸王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包圍在垓下,一天夜里,項羽聽見四面的漢軍里都是楚人的歌聲,疑心楚國的地方全被劉邦占領了。后來,人們也多用“四面楚歌”來形容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困境。

我國四大名著的作者,皆是善用成語的大師,每當拜讀時那朗朗上口的成語,無不膾炙人口。

在通訊寫作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想使通訊達到通俗美的效果,一是要“通俗”而不能“低俗”、“媚俗”和“庸俗”,要大俗大雅,俗中藏雅。如“俗”不達意,則會讓讀者感到“俗不可耐”。二是要注意對象、場合和情境,如果一味的“俗”下來,信口開河,俗過了度,就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三是要“按需分配”、“文為心聲”,只有在描寫誠懇、樸實的人物時,記錄他們通俗的對話,才能自然生動、親切感人。否則,通訊寫得再通俗,也產(chǎn)生不了美感,只能是牛鼻子插大蔥——裝象(相)。

民間俗語

猜你喜歡
慣用語歇后語順口溜
Fun Idioms趣味慣用語
巧用順口溜打造數(shù)學高效課堂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聲母順口溜
順口溜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4
韓語固有慣用語的認知機制
歇后語
歇后語大聲讀
小布老虎(2016年12期)2016-12-01 05:47:03
歇后語大聲讀
小布老虎(2016年10期)2016-12-01 05:46:41
歇后語大聲讀
小布老虎(2016年8期)2016-12-01 05:46:24
我用“順口溜”講變化
中國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3
长岭县| 石泉县| 同江市| 赤峰市| 定边县| 岫岩| 通辽市| 延边| 德清县| 鄯善县| 黔江区| 杭锦后旗| 柏乡县| 亳州市| 衡阳市| 河间市| 竹山县| 喀什市| 华阴市| 曲水县| 武功县| 阳江市| 广南县| 榕江县| 宜章县| 沁水县| 板桥市| 南丹县| 固阳县| 文昌市| 滦平县| 蕲春县| 读书| 巴东县| 镇沅| 光泽县| 揭西县| 河源市| 梅河口市| 东明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