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玲 劉永麗 李曉燕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我市860例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的流行病學調查
楊巧玲 劉永麗 李曉燕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第五人民醫(yī)院 寧夏石嘴山 753000
目的:探討不同生活方式與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關系,為預防HP感染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調查我市健康體檢人群生活方式不同HP感染率。結果:860例受檢人群中HP陽性326人,陰性534人,陽性率38%;與HP感染的相關因素為飲酒、熬夜、喜好油膩食物等。結論:明確了不良生活飲食方式與HP感染之間的關系,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助于預防HP感染的發(fā)生率,以在早期預防胃潰瘍與胃癌的發(fā)生。
幽門螺桿菌;預防;不良生活方式
胃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多發(fā)病,大量研究證實,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致病因素。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可引起胃粘膜炎癥改變,細胞更新加快,使得其抵抗外界損傷的能力下降,導致細胞癌變的機會增加[1]。有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增加冠心病發(fā)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2]。筆者對我市體檢人群HP感染情況進行調查,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我市來自健康體檢人群的860人進行HP的檢測,年齡18-65歲,均為男性。
1.2 檢測方法14C尿素呼吸實驗:深圳中核海德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4C尿素呼吸實驗藥盒,HUBT-02型檢測儀.
來自健康體檢人群的860人HP陽性326人,陽性率38%。HP感染陽性組與陰性組受檢者生活方式相關因素的比較見表1.
表1 HP感染陽性組與陰性組受檢者生活方式相關因素的比較
HP感染是重要的胃癌啟動因子、胃癌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3]。幽門螺桿菌(HP)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糞便等途徑傳染,所以,日常飲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預防感染。
對受檢者實施健康教育、開展健康課堂講座,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定時作息、清淡飲食、按時就餐以及忌咖啡和辛辣刺激的食物等,飲食要營養(yǎng)豐富、少量多餐、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愉悅的心情,針對諸多不良生活方式進行護理干預,可降低發(fā)生率,提高社會人群的生活質量。感染HP的家庭成員的就餐碗筷應單獨使用及消毒,盡量防止家庭成員間相互傳染[4],家中有人感染時,一定要分餐,并且每日使用家用消毒柜每日對餐具進行消毒。
綜上所述,不良生活方式是HP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針對不良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可降低發(fā)生率。有利于胃癌的早期預防和治療。
[1]周俊偉.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的相關性[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1):4799-4800.
[2]杜宏.心肌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調查及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5030-5032.
[3]寧婷,許曉菲.健康體檢對幽門螺桿菌檢測的意義[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4933.
[4]李凱燕,李曉英,賈曉清,等.干部門診三聯(lián)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療效分析及健康教育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 (21):4797-4798.
R446.5
B
1009-6019(2014)09-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