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蔓莉 吳潔 鄭凌
【摘 要】目的:探討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腦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康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康復組在其基礎上增加康復訓練,最后觀察和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第2、3、4周,康復組患者延髓功能的改善情況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中,第3周的差異最為顯著(P<0.01)。結論:康復訓練能夠有效促進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延髓功能的恢復,并提高其生存質量,故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急性期;腦卒中;延髓麻痹;康復訓練
目前國內醫(yī)院對于腦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的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較少采用康復訓練的方法,從而影響了患者的吞咽、飲水及構音等功能的恢復。而我科在神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的基礎上,對腦卒中急性期延髓麻痹患者增加了康復訓練,經過臨床觀察,療效較好?,F(xiàn)將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選取發(fā)病后出現(xiàn)延髓麻痹而無意識障礙的急性腦卒中患者53例,均符合1995 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 1 ],并經頭顱CT等檢查確定為腦卒中。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齡34歲~78歲,平均(57.4±6.4)歲。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33例)和康復組(20例),兩組病例的性別、年齡、病情等情況相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故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按神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
康復組在神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護理的基礎上,每天增加2h的康復訓練,訓練內容主要有:①發(fā)音訓練:由護理人員及陪護,指導患者說“啊”,能夠發(fā)音后,引導患者說日常生活用語,從單字到雙字,緩慢過渡到三字;②舌肌運動功能訓練:舌尖交替頂雙側面頰;③咀嚼肌運動功能訓練:用力做咬牙動作;④頰肌運動訓練:雙唇緊閉,用力吹氣鼓腮;⑤吞咽動作和攝食水訓練:在放置胃管,經鼻營養(yǎng)的同時,每次用勺尖或注射器經嘴喂水1ml~2ml,并逐漸增加喂水次數(shù)和量;將少量糊狀食物放于患者健側舌根部,囑患者緩慢吞咽,進食每頓由10ml增至100ml左右時,可拔出胃管,完全由口腔進食。
1.3 療效評價方法
對患者的延髓功能進行測評,即按照表1的規(guī)定對患者的伸舌、發(fā)音、咀嚼、吞咽及飲水的情況進行評分,其總分為各項目功能得分之和。其中,增加5分以上者為延髓功能明顯改善,5分以下者為不明顯改善。最后分別于康復訓練實施后的第1、2、3、4周對患者的延髓功能進行測評。
1.4 統(tǒng)計分析使用軟件包SPSS 13.0對所選的病例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其中計數(shù)資料的組間比較選用χ2檢驗,以百分數(shù)(%)描述。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1周后評分,分數(shù)變化全在5分以內,2周后評分有所增加,4周后評分增加明顯;兩組間比較,從第2周起,2組評分增加高于1組。經χ2檢驗,2周后兩組患者的延髓功能改善方面差異明顯,且以第3周的差異性最為顯著。說明堅持康復訓練能夠促進患者延髓功能的恢復,并提高其生存質量。具體結果見表2所示。
3 討論
目前國內外研究表明:腦卒中急性期的治療不應僅僅是單純的藥物治療,而應該是包括康復訓練等多種治療手段的綜合治療。急性腦卒中患者中有相當部分出現(xiàn)延髓麻痹,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飲水嗆咳及構音障礙[2]。延髓麻痹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患者營養(yǎng)不良、電解質紊亂及抵抗力下降,而且還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從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及醫(yī)療費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目前的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較少采用康復訓練的方法,從而影響了患者的吞咽、飲水及構音等功能的恢復[4]。但康復訓練可有效地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我們在多年臨床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延髓功能評分量表,并以此為依據(jù),對腦卒中后出現(xiàn)延髓麻痹而無意識障礙的53名患者進行評分,指導早期康復訓練。而早期的康復訓練可促進神經側枝循環(huán)或神經軸突突觸聯(lián)系的建立,有助于大腦半球和延髓等部位的功能恢復,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國神經科雜志, 1996, 29(6) : 379-380.
[2]方思羽.神經內科疾病診療指南[M].上海:科學出版社,1999
:333-339.
[3] 張玉珍,蘇訊,陳尊霞.急性腦卒中早期康復訓練意義的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4):3-4.
[4]劉波,趙敬東.頸項舌下 9 針治療腦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4,32 (1):14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