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婷
【摘 要】2013年10月28日吉普車撞擊金水橋事件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而西方媒體更是連續(xù)對此事件進行報道。本文以西方媒體涉華突發(fā)事件報道的消息來源為研究對象,分析西方媒體微觀實踐中的敘事框架特征,以期為當下西方媒體報道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西方媒體 消息來源 突發(fā)事件
消息來源,也稱新聞源或信息源,是一則新聞中所涉及的事實和觀點材料的出處,它表明事實、觀點和背景材料從何而來,由誰提供。新聞寫作歷來都十分重視交代和說明消息來源,“尤其是報道一些影響廣泛的突發(fā)事件、重要事件揭秘、原因分析、評價事實、預示前景、認知改變等等,交代和說明新聞來源成為新聞報道的關鍵節(jié)點,不僅可以令人信服也能增加客觀性?!雹傧碓催€可以理解為“報道者引述的話語的發(fā)出者,是轉述言語的邏輯主語?!雹趫蟮勒哌x擇使用誰的聲音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這通常反映報道者的態(tài)度。通過對西方媒體涉華報道中消息來源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的確定西方媒體的態(tài)度,進而分析西方媒體利用消息來源表達立場的“策略”與框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內容分析的方法。由于突發(fā)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媒體在首次報道中無法進行全面的報道,往往通過后續(xù)報道的方式來補充信息。本文選擇了10月28日至10月31日期間《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洛杉磯時報》等媒體對于中國“吉普車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的報道作為研究對象,主要考察其消息來源的呈現(xiàn)。檢索得到10篇報道,其中《華盛頓郵報》1篇、《華爾街日報》2篇、路透社1篇以及《洛杉磯時報》6篇,這四家媒體皆為西方具有一定權威性的媒體,其在西方媒體中擁有一定的地位,能夠一定程度上代表西方媒體。
二、消息來源的結構分布
本文根據(jù)不同主權國家與組織進行分類,將四家媒體的消息來源分為中國信源、外國信源與其他社會組織。統(tǒng)計方法為:報道中每引用一條獨立的言論記為一次。如果一篇報道從A信源轉引B信源,則A、B兩個信源各記一次。
1、中國信源占消息來源的絕大多數(shù)
從表1中可以看到中國信源在94個信源中就占據(jù)了77個,由于此事件的發(fā)生地為中國,所以西方媒體在進行報道時根據(jù)中國信源來進行報道的建構,對其進行具體分析可以看到:
(1)官方信息受到重視。四家媒體共采用了21條“中國官方”的信源,占中國信源總數(shù)的27.27%。究其原因,應該是此次事件為中國突發(fā)性事件,當外國媒體派記者來到現(xiàn)場時,中國警方已經將現(xiàn)場進行了保護,尋找目擊者變得十分困難。中國官方通過發(fā)布的文件、北京警察發(fā)布的信息成為其重要的消息來源也在情理之中。
(2)中國媒體發(fā)布的信息被大量引用。從77條中國信源中可以發(fā)現(xiàn)有30條是來自于中國媒體的報道,其中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主。雖然無法判斷該四家媒體的記者是通過中文還是英文從中國媒體獲取消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各類中英文媒體是四家媒體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
(3)官員采訪較少,重視事實呈現(xiàn)。在77條中國信源中只有一條是對中國官員的采訪,而該官員作為信源是以一種間接的方式出現(xiàn)并用其來證明事件傷亡人數(shù)。西方媒體對于此類突發(fā)性事件報道中的領導者基本沒有進行建構,事實的呈現(xiàn)成為首要的任務。
2、外國信源占比不高,但基本平衡
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質,外國媒體難以從本國媒體上獲取可信的信息,所以數(shù)量比較少,但是其涉及的群體比較全面,不僅有外籍當事人國家大使館的信源,也有與其同國的游客的信源。雖然菲律賓方面的來源相較于其他國家更多一些,但是數(shù)據(jù)沒有大的差別,總體比較平衡。
3、其他組織信源使用的片面性
從上表中可以發(fā)現(xiàn)只有一條信源來源于非政府組織,但是該組織信源表達為:“many rights group”這是匿名來源,這條信源的使用是針對中國在此事件中的人權問題,這與報道事件本身的事實無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消息來源的敘事功能
消息來源能起到特定的敘事功能,而西方媒體對于消息來源的使用更是一種敘事策略的體現(xiàn)。所謂敘事策略,“即新聞寫作者在對被敘述對象整體觀照之后所進行的主觀營造”③傳播者通過有意識的提供消息來源,組織稿件,形成一個個圍繞核心事件的信息點,使受眾最大可能地了解更多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甚至是“背景的背景”,新聞敘事也便在此基礎上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人類對不能親臨現(xiàn)場目睹事情的發(fā)生有一種莫名的焦慮,而通過敘事的了解可以消除這種焦慮,因此,敘事對于不在場有補償作用?!雹芸梢?,運用敘事策略,通過組織構建信息框架有助于還原新聞現(xiàn)場,對受眾的不在場達成有效補償??偟膩砜矗鞣矫襟w在消息來源的呈現(xiàn)中,通過話語角色的任務分配、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差異性使用、匿名來源的暗示性呈現(xiàn)體現(xiàn)了敘事的意圖。
1、話語角色的任務分配
本文按照信源本身的話語角色性質進行分類,將消息來源分為:人物話語(除去權威人士)、機構話語、權威人士話語。
(1)人物話語的使用分析。人物話語是指在報道中引用的人物聲音,“它表達提醒讀者這是來自某個人物或群體思想觀點的對話性聲音。”⑤
在此次事件的報道中,四家媒體都采用了相對較多的人物聲音,在94條來源中占34%,這些人物聲音多起到呈現(xiàn)事件、補充事實的作用。記者借助人物的聲音來傳達信息,將自己的話語傾向弱化,拉開自己與讀者的距離,使用事件當事人、相關人的話語同讀者交流,在確??陀^性的同時,也讓讀者更易接受事實的呈現(xiàn)。
(2)機構話語的使用分析。這里所指的機構話語主要是指“消息來源引用政府部門、組織團體和企業(yè)公司等集體歸屬的對話性聲音。”⑥
在本次事件中機構話語是占比最多的,達到了56.38%,一部分原因是事件本身的性質,這在上文已經提及。另一部分原因,則可從文中索引的內容以及《洛杉磯時報》連續(xù)5天對此事件的報道可以看出,歸結為西方國家普遍將此事件看成可以引起廣泛關注的中國群體性事件,這就使得西方媒體需要借助相對權威的、能夠代表群體意志的集體歸屬性質的機構話語來傳達。
(3)權威人士話語的使用分析。其實權威人士話語是包含在人物話語里面的,這里單獨將其列出是因為那些由機構領導、政府官員、行業(yè)專家等構成的消息來源代表一種精英類型的話語傳達。
事實上,西方報業(yè)長期以來,擔當消息來源作用的最顯著的人物以及新聞行為者并非其他人而主要是政府首腦、地方官員、部門和職業(yè)管理人等知名人士,他們是普通人士消息來源的4倍。⑦不僅因為其代表了一種更具有說服力的權威對話,也更具有新聞價值。
從表2中可以發(fā)現(xiàn),權威人士的話語占比非常少,這不僅與事件性質本身有關,也是記者判斷出人物與機構的話語比權威人士話語新聞價值更高的一種報道取向。
2、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使用
(1)直接引語的使用分析。在人物新聞以及反映人物活動為中心的現(xiàn)場報道、新聞特寫中,最重要的和最有感染力的內容,常常就是有分量的、精彩的直接引語。由于直接引語被轉述的一般認為是被轉述者的直接言辭,忠實于原轉述話語的形式和內容⑧,所以顯得客觀真實和更為可信。
而正是這種相較于間接引語更為客觀的直接引語卻在此次事件報道中使用得非常少,《華爾街日報》中14條消息來源中只有3條為直接引語,這對報道的客觀性有一定的影響。
(2)間接引語的使用分析。關于新聞間接引語的最重要事實是它允許新聞記者不僅對原文本進行釋義,而且還以某種方式進行壓縮和刪改⑨,使用間接引語,新聞記者可以用更少的詞語概括文本,僅對要點給予精煉的表述。而這種方式則是對采訪者話語的重塑,使得其形成一種新的話語方式,將其放入新聞報道中,使其產生新的新聞價值與內涵。
這種引語使用會一定程度的弱化客觀性,讀者與記者的距離相較于直接引語來說更近。而在此類突發(fā)性事件的事實報道中,讀者對于兩種引語的接受程度其實相差不大,這就使得間接引語能夠讓記者傳達更多的信息。
3、匿名來源的暗示性呈現(xiàn)
匿名消息來源指記者在新聞報道中不具體交代新聞來源的姓名、住址和職位,通常采用“據(jù)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據(jù)權威人士稱”等模糊表述作為消息來源。⑩消息源的真實性對報道的真實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源頭確保新聞真實, 就是消息源一定要真實?!雹嫌浾邔τ谀涿麃碓吹氖褂闷毡椴捎弥斏鞯膽B(tài)度。
通過分析四家媒體的匿名來源使用情況可以看到:匿名來源數(shù)量占比大:32條人物話語中有21條是匿名來源,占比65.63%。同時,通過對中國信源與其他信源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21條匿名信源中15條為中國信源,6條為外國信源;實名信源中中國信源為2條,外國信源為5條,網絡來源為2條。
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西方四家媒體對中國突發(fā)性事件的報道出人意料地大量使用了匿名來源。其中,中國的人物消息來源普遍沒有提供可靠的身份,其中兩條實名來源則為維吾爾族的一位經濟學家。
在報道中,記者反復強調,被采訪者不愿提供姓名,害怕中國政府的迫害,以及突出記者想要聯(lián)系相關部門,卻被拒之門外的事實,或許匿名來源的使用還有起到一種暗示性的作用。這種暗示性的作用被巧妙的運用在報道的“客觀性”呈現(xiàn)的包裝下,使得讀者更為“順其自然”地接受。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西方四家媒體《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以及《洛杉磯時報》對中國金水橋事件報道的消息來源,發(fā)現(xiàn)西方媒體普遍采用消息來源進行事件的呈現(xiàn)。而基于他國突發(fā)性事件的性質本身,四家媒體普遍采用中國的消息來源特別是中國媒體的聲音。同時,直接與間接引語的使用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具有絕對壓倒式數(shù)量的間接引語使得報道中的暗示性信息增加,在讀者對事實接受度相當?shù)那闆r下,記者向讀者傳達了更多的主觀信息,匿名來源的使用也體現(xiàn)了西方媒體對建構暗示性報道的“高端策略”。無論是間接引語的使用還是匿名來源的使用都是西方媒體“客觀化”策略的一部分?!?/p>
參考文獻
①馬穎,《淺談消息來源》[J].《新聞世界》,2011(10)
②辛斌:《批評語言學——理論與應用》[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③白貴、周正昂,《網絡時代報紙深度報道的“整合”敘事》[J].《當代傳播》,2006(2):26
④聶慶璞:《網絡敘事學》[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4:7
⑤賴彥:新聞話語的復調與對話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107
⑥賴彥:《新聞話語的復調與對話研究》[M].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1:109
⑦Bell,A.1991.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Oxford:OUP
⑧Coulmas,F(xiàn).1985.Direct & indirect speech:General problems and p-roblems in Japanese[J].Journal of Pragmatics 9:41-63
⑨Waugh,L.R.1995.Reported spee-ch in journalistic discourse: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and text[J].Text15(1):129-173
⑩肖葉飛,《對匿名消息來源的法律思考》[J].《新聞世界》,2009(4)
⑾蔡華東、陳書華,《以信源為起點維護新聞真實》[J].《新聞前哨》,2007(10)
(作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1級新聞學本科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