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儉
菟絲子,別稱菟絲,旋花科,一年生纏繞寄生草木,莖細柔,呈絲狀,橙黃色,隨處生有吸盤附著寄生(如豆科、菊科、藜科等植物)。葉退化或無。夏秋開花,花細小,白色,常簇生于莖側。蒴果扁球形。種子細小,黑色,可提取脂肪油。
菟絲子全草入藥,性平、味辛甘,功能補肝腎,益精髓,主治腎虛、遺精、小便頻數(shù)、腰膝酸痛、視力減退等癥。民間驗方精選方劑如下,供參考。
治帶狀皰疹菟絲子50~100克,焙干后研成粉末,加小磨油調成膏狀,每天早晚取適量涂患處。
治眼睛赤痛鮮菟絲子適量,洗凈,搗取汁滴眼。
治痤瘡菟絲子3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取汁外洗或外敷患處,每天1~2次,7天為1療程。酌用1~2個療程。
治孕婦體弱腰酸、易流產(chǎn)、習慣性流產(chǎn)菟絲子10克,桑寄生15克,續(xù)斷12克,阿膠(烊化),水煎服。
治腎虛腰痛菟絲子(酒浸后曬干)、杜仲(鹽水炒)等量,共研細末,用山藥末煮糊,與藥末拌勻制丸,烘干。每日早晚各服10克,淡鹽開水送服。
治白癜風菟絲子9克,浸入90%酒精60毫升內(nèi),浸2~3天。取汁,外涂患處,每天2~3次。
治勞傷肝氣、視物模糊菟絲子250克,枸杞100克。菟絲子酒浸3日,曬干研末;枸杞煮爛,搗爛如泥。兩藥混勻,雞蛋白調和為丸,每日早晚各服10克。
治尿路感染菟絲子30克,水煎3次,分早、中、晚3次服,每天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