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蘇富比2014年春拍中,定于4月8日舉槌的“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將呈獻(xiàn)一件珍罕明永樂“青花折枝瑞果紋梅瓶”。
本瓶式樣,屬永樂經(jīng)典,盡展景德鎮(zhèn)藝匠之細(xì)琢精工。自青花品名始燒于此,卓絕百年。此瓶形制,比例得體,飾樣繁多。豐瑩瑞果圖案,明初青花盛行,亦見于同期別類器形,其設(shè)計至臻,所樹典范,長久莫及。
此器制作精妙,釉面柔雅。鈷青錫斑艷麗動人,為明初御制青花瓷特征,后世多存仿效。這類風(fēng)格樣式頗得雍正皇帝鐘賞推崇,世宗或嘗送宮廷內(nèi)藏古瓷原器至景德鎮(zhèn),加以仿摹。乾隆時期,此紋飾更趨制式化,比例與畫風(fēng)皆略異,尺寸近似現(xiàn)拍品之中等尺寸,而非明初也有見之較大器例。
“梅瓶”,永樂時期或仍作酒罐以用,尺寸不一,中外皆盛行,其例同見于中國宮廷御藏、伊朗薩非王朝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皇室典藏。有學(xué)者將一些此類梅瓶定為宣德之物,然所見此圖案器品皆無款,且迄今亦無此樣式殘片見于景德鎮(zhèn)出土。
圖案尺寸相同者,北京故宮博物院有藏,見一例于《中國陶瓷全集》(上海,1999-2000年,卷12,圖版12);另見耿寶昌編《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北京,2005年,卷1,圖版85);亦有一例,定為宣德時期,刊于耿寶昌編《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北京,2002年,卷1,圖版76),同錄一雍正仿例及更為繁復(fù)之乾隆樣式(卷2,圖版185、202)。
紋樣相同二例,一瓶定代永樂,另一定為宣德,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載《明瓷名器圖錄》(東京,1977-1978年,卷1,圖版12、39),此二瓶比例略異,后者紋飾更顯緊湊,且配有一蓋。
一明早期梅瓶例,定代宣德,屬上海博物館藏,與一雍正仿例同載陸明華《上海博物館藏品研究大系:明代官窯瓷器》(上海,2007年,圖版5-21、5-22);另一明初類例,藏于景德鎮(zhèn)陶瓷館,刊于《景德鎮(zhèn)磁器》(京都,1982年,圖版36)。
相若兩例,出自六件奧斯曼皇室藏瓶,見康蕊君《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Saray Museum》(伊斯坦布爾,John Ayers編,倫敦,1986年,卷2,編號624);另有四件梅瓶,紋飾同一,屬薩非王朝收藏,存于伊朗阿德比爾神廟,其一載John AlexanderPode《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華盛頓市,1956年<倫敦1981年修訂版>,圖版51右上)。
一件仇炎之藏例,圖案相同,尺寸近似,售于香港蘇富比1981年5月19日,編號409,同見一乾隆仿作,編號546。一件較大永樂瓶例,屬Laurance S.Rockefeller雅藏,售于紐約蘇富比2005年9月21-22日,編號64。
(責(zé)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