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萍 周建國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對我院2004年五月至今確診后收治的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兩組,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照組單純使用西藥治療,對比分析療效。結果:治療一療程(10天)后隨訪,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總有效率100%單純西醫(yī)治療組總有效率73.3%,總有效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關鍵詞:盆腔炎;中西結合;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74-02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等慢性炎癥,大多繼發(fā)于急性盆腔炎,因治療不徹底,病情遷延所致。或者患者體質較弱,病原菌毒力不強,初起即為慢性。是婦科常見多發(fā)病。根據(jù)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即婦科檢查、輔助檢查容易確診。我院自2004年五月至今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同時口服金剛藤糖漿[1]、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33例與單純應用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30例進行對比觀察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治療與方法(2004年五月至今)
1.1 一般資料: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3例,年齡24~46歲不等,病程1~12年不等,有癥狀無體征6人,有癥狀伴有單側和(或)雙側附件增粗12人,有癥狀伴單側和(或)雙側附件囊腫15人。對照組30例,年齡22~48歲不等,病程1~11年不等,有癥狀無體征8人,有癥狀伴單側和(或)雙側附件增粗12人,有癥狀伴單側和(或)雙側附件囊腫10人。B超檢查包塊直徑大小分別有28mm×31mm、28mm×68mm之間,包塊為囊性、囊實性。包塊較大者拒絕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中慢性盆腔炎的診斷標準[2]:(1)下腹脹痛,腰骶部酸痛,白帶黃稠,量多有異味,月經不調,少數(shù)患者有尿頻尿急癥狀。腹檢下腹部明顯壓痛,陰道炎性分泌物,子宮及附件壓痛或活動受限,粘連固定;(2)病程一年以上;(3)低熱,易感疲勞,周身不適,失眠;(4)勞累、性交后及月經前后癥狀加重;(5)子宮一側或雙側可觸及條索狀物或片狀增厚,壓痛明顯;(6)輔助檢查B超提示輸卵管增粗或炎性包塊,血常規(guī)檢查可有白細胞總數(shù)或中性粒細胞輕度增高。
1.3 治療方法
1.3.1 治療組:確診后即用抗生素,左氧氟沙星0.1g/次,每日兩次靜滴,甲硝唑0.2g/次,每日兩次靜滴,7~10天;同時口服金剛藤糖漿15ml/次,每日3次,10天一療程,中藥自擬方:紅虅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0g,丹參15g,桃仁7g,玄胡索10g,三菱6g,莪術7g,水煎兩次取混合濃縮液約80ml~100ml,溫度38~39℃,保留灌腸10天一療程。
1.3.2 對照組:確診后單純用上述抗生素治療,用法與療程與治療組相同。
1.4 療效標準: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為標準。痊愈:癥狀完全消失,婦科檢查無陽性體征,B超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顯效:癥狀基本消失,婦科檢查陽性體征大部分轉陰,B超檢查包快縮小或積液減少2/3以上。有效:癥狀明顯減輕,婦科檢查陽性體征好轉,B超檢查包塊縮小或積液減少1/3以上。無效:癥狀稍有緩解或無變化,甚至加重,體征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兩組病人均治療10天后隨訪,療效比較如下表:
兩組療效比%
組別例數(shù)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3316134100%*對照組306106873.3%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3.1 慢性盆腔炎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病,而且近年有上升的趨勢,其主要病因為流產、分娩、宮腔操作、不潔性生活史或者鄰近器官的炎癥蔓延,是急性盆腔炎為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導致。此病頑固,不易治愈,易反復發(fā)作,且多造成不孕或導致宮外孕,給患者帶來較大的身心損害。因此采用安全、經濟、方便、療效確切的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是我們婦科醫(yī)生探討的重要課題。
3.2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慢性盆腔炎是多種病原菌(需氧菌、厭氧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等)的混合感染[4]。左氧氟沙星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支原體、衣原體療效也較好,甲硝唑對厭氧菌效果明顯。
3.3 中醫(yī)認為慢性盆腔炎屬“婦人腰痛”、“帶下病”、“征瘕”范疇,發(fā)病機理為濕熱邪毒內侵,損傷沖任,遷延日久,蘊結下焦,氣滯胞宮所致。治療宜清熱解毒利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F(xiàn)代醫(yī)藥研究表明,清熱利濕解毒中藥大多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并且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金剛藤糖漿是百合科植物菝契的根莖制成的純天然中藥,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散結的功效。中藥灌腸方中:紅虅: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通絡排膿;蒲公英與紫花地丁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行滯之功效;丹參、桃仁破血祛瘀,排膿止痛;玄胡索:活血行氣止痛;三菱、莪術: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慢性盆腔炎病灶主要在盆腔,中藥保留灌腸[5],使藥物被直腸粘膜吸收加速盆腔血液循環(huán),提高了盆腔的血藥濃度,有利于病灶局部對藥物的吸收,降低病變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癥的滲出,使盆腔病變組織軟化、粘連松解,包塊消退,使受損組織內膜修復再生。因此我們得出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優(yōu)勢互補,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湖北省福人制藥廠生產的“福人”牌金剛藤糖漿
[2]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五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0,302-304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3
[4]栗雙禺,盆腔炎病原體及其藥敏檢測情況分析,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3,12(2)142
[5]賈先紅,紅虅敗醬湯治療慢性盆腔炎52例療效觀察,山西中醫(yī),2007第23卷第3期
[6]上海金剛藤糖漿臨床研究組,金剛藤糖漿治療附件炎229例臨床小結,上海中醫(yī)醫(yī)藥雜志,1997(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