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珍
摘 要: 品德課堂的教育內(nèi)容要立足學生的生活,關懷與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師生、生生間平等“對話”,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允許學生選擇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搭建自主發(fā)展的平臺;以多元的積極評價,全面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讓他們享受有尊嚴有意義的品德課堂生活。
關鍵詞: 小學品德課堂教學 立足生活 平等“對話” 多樣選擇 多元評價
《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fā)展的?!薄皩W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與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是每個兒童的權利。”在品德課程學習中激發(fā)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尊嚴,能讓課程變得有意義,有利于增長知識和提高能力,形成內(nèi)化的道德品質。筆者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構建品德課堂,讓學生在品德學習中體驗應有的尊嚴感和幸福感。
一、立足生活,關懷與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
品德課堂教學活動要多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從而更富有生命意義。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在品德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nèi)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他們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讓他們幸??鞓返剡M行品德課程的學習。
例如教學《說說心里話》時,我們可以借助圖片先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天,滔滔悶悶不樂地坐在教室里,小麗走過來問道:“為什么不開心啦?”滔滔愁眉苦臉地說:“今天,爸爸因為我踢足球的事生氣了,我就是喜歡踢足球,這有什么錯?”滔滔是該耍賴爭吵,還是和爸爸談談心呢?教師不必急于讓學生回答,而應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在小組中討論,幫滔滔出個主意,讓學生自由組合成兩組。在互相討論中,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知道當自己的意見與家人發(fā)生沖突時不應該耍賴爭吵,而要明白家人對自己的期望,做到互相溝通并理解對方。
這樣堅持立足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不僅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有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而且把課堂學習引向生活,把情感引向生命的更高境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從教育細節(jié)上關懷和尊重學生的生命成長。
二、平等“對話”,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目前,對話式教學以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與精神走進品德課堂,在這種真正的對話情景中,師生雙方都以整體、獨特的形式存在,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場,共同探究問題,在各自達到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以后,通過對話、溝通和交流最終達成共識。在品德課堂中,它已成為最常用的一種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學習方式。
我們提倡從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以構建充滿生命活力、洋溢成長氣息的品德課堂為載體,通過師生、生生及生本對話等途徑,建立平等“對話”的課堂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使每一位學生都積極投入課堂教學,都享受到有尊嚴的品德課堂生活,實現(xiàn)自主建構。
在師生對話的時候,教師要真誠地欣賞,大聲地贊美,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溫暖與和諧,如沐春風;在學生與課本對話的時候,要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自主與編者對話,與作者對話;在學生與學生對話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放聲地講,還要讓學生靜心地聽,以期不同的意見、觀點彼此撞擊、激蕩、交融,從而讓品德課堂呈現(xiàn)出活躍的生成狀態(tài)。
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平等“對話”的課堂模式,深入反思原來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堅持自主對話、小組學習、合作學習等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重視教學方式多樣化,努力讓學生的對話既有形式又有實質。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領對話教學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使學生在品德課程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中獲得主體性的提升,體驗到成長的意義。
三、多樣選擇,搭建學生自主發(fā)展的平臺
在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閮和顒拥闹笇д?、支持者和合作者,我們要自覺調(diào)整自身與學生的“配角”與“主角”的關系。課堂上,師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師不應該是駕馭學生、駕馭教材的權威,而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服務者,為學生的學習搭建平等自主的發(fā)展平臺,讓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所以,我們要允許學生在品德課堂上選擇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在許多品德課上,筆者不止一次地聽教師這樣要求學生:一個學習任務完了后就“用你的微笑告訴老師”,所見班級的學生竟個個盡顯“淑女”、“紳士”風度,在完成之后,端正地坐在那兒微笑著注視老師,課堂秩序井然。于是,筆者曾這樣要求自己的一班學生:“用微笑來告訴我。”但學生的表現(xiàn)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有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總是很興奮地匯報:“我做好了!”“我畫好了!”“我的任務完成了!”甚至積極地要上講臺展示,在競爭性的學習情境下,尤其如此。經(jīng)過教師再三強調(diào),這些急不可耐的學生才有所收斂,可這時他們的微笑都顯得生硬,課堂生趣全無。
反思這種種現(xiàn)象,責任不在學生,而在教師忽視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有自己表現(xiàn)自我個性的方式,“微笑”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要求,這種要求暗含了教師對一種有序的課堂秩序的期待,對于某些學生而言,此期許無異于壓抑他們個性的枷鎖。
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多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如學生發(fā)言可變舉手點名式為不舉手的自由式,有些行為規(guī)范要由語言表述改為表演等,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受約束,有更多發(fā)表見解、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不壓抑學生的個性,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是教育者的首要準則。這樣既可保持學生積極樂學的情緒,表現(xiàn)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又可活躍思維,增強道德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