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斌
摘 要 據(jù)調查很多在初中物理學得好的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之后成績直線下降,甚至對高中物理失去興趣。產(chǎn)生這樣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學存在著不可跨越的差異性,造成學生在學習上產(chǎn)生困惑。只有處理好初高中在物理方面的銜接,學生才會有信心面對物理,走向未來科技。
關鍵詞 初高中 教學 差異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alking about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CHEN Weibin
(Gansu Dingxi Weiyuan No.1 Middle School, Dingxi, Gansu 7482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many good students in physics after entering junior high school grades plummeted and even high school physics lose interest. The reason of this phenomenon is mainl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insurmountabl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confusion on student learning. Only handl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physical aspects of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have the confidence to face the physical, to the future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ing; differences; countermeasures
1 初高中物理教學產(chǎn)生屏障的原因
1.1 現(xiàn)行的評價制度是主要原因
雖然教育改革的呼聲日益強烈,但是教育對學生的評價依然是以成績評定每一位學生。甚至在評定學校的等級時也主要看該校的升學率,導致初高中教學的矛頭指向中考和高考。教師們也為了達到所謂的“教學目標”無視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滿堂灌,節(jié)節(jié)練,用分數(shù)衡量學生,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學生厭學情緒。
1.2 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差異性
初中物理知識是高中物理知識的基礎,初中物理為高中物理起到了引導和鋪墊的作用。但是盡管這樣,他們的差異性還是很大。
首先,初中知識大部分是根據(jù)生活中一些淺顯易懂的實驗進行定性分析之后得到的結果,學生易懂易接納。而高中物理知識,不再是通過觀察直接得結論,而需要在實驗的基礎上,加以抽象得出物理模型、歸納模型所具有的共性,最后理論分析得結論。如果說初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而高中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抽象思維;其次,初中知識主要是對單個物體進行分析研究,且研究的是物體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而高中物理研究解決的往往是涉及多個狀態(tài)、多個過程,動態(tài)較為復雜的研究對象,且不一定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問題較為復雜,學生難以接受;最后,初中物理對學生只要求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而高中知識的得出往往要借助于幾何關系、方程組、假設分析法、導數(shù)、積分等,對數(shù)學運算能力和物理思維要求較高。
2 有效銜接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對策
2.1 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體系
以成績衡量學生已經(jīng)給中國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作為教師應該以育人為本,發(fā)現(xiàn)、發(fā)展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讓他們在自信和希望中成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淡化分數(shù),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法,以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以個人的情感和魅力去感染學生,讓每一位學生在溫暖中獲得知識。
2.2 開設科學課,突出探究
物理即生活,但物理相對生活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對初中學生來說如果沒有充分認識到事物的規(guī)律性,就很難建立起高中物理思維。
而很多的初中物理教師,在學生還沒有認識清楚現(xiàn)象的規(guī)律性時就急于講解概念,讓學生被動地接受概念,造成初中學習物理方法是死記硬套公式。但是如果學生對教師所介紹的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知識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而學生自己又無法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解釋這些現(xiàn)象時,便會有強烈的求知欲,這樣學生的學習就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瑫r在接受物理概念時印象會更加深刻。
2.3 引導高一新生建立起有效的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剛剛跨進高中的新生,無論是教材理解方面、思維活動方面、研究物理的方法方面、完成作業(yè)等方面都保留著初中的習慣。所以高一一年的教學對新生來說至關重要。筆者認為高一教學應該重點從以下幾點抓起:
2.3.1 把已有的知識作為教學基礎,注意同化和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知識整合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從而達到認知結構的完善。順應是認知結構進行更新或重建,從而突破以前的認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新舊知識的整合,盡量做到以初中的舊知識引導高中的新知識,使學生在原有的認知上對高中知識進行同化和順應。
高一的教師必須切實了解學生己經(jīng)掌握了哪些知識,在研究處理高中教材時應和初中教材中曾經(jīng)研究過的有關問題,在文字表述、探究方法、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比較,找出存在的不同點和相同點,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與差異,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學習方法,使學生能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①
2.3.2 發(fā)揮多媒體以及實驗教學的優(yōu)勢
物理教學中許多難點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識,因而建立不起準確、清晰的物理圖象。如果能根據(jù)教學需要做些實驗, 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想象,提高感性認識,通過形象思維把未知和抽象的研究對象轉化為學生可感知的,可理解的相應的典型化形象,將使學生更容易理解。②
在這里要重點注意在借助實驗和多媒體的過程中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同時,多媒體和物理實驗的介入也會逐漸萌發(fā)學生的物理興趣,學生只有萌發(fā)了強烈的求知欲,才能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③
2.3.3 在教學中注意滲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學
愛因斯坦說過:“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④中國古人們也有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也說道,“最重要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他們都強調了方法的重要性,說明獲取知識的方法比知識本身更重要。
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學讓剛剛進入高一的學生們已經(jīng)習慣教師的傳授,他們對問題的了解都停留在表層現(xiàn)象上。而高中繁重的知識教學則需要學生自己具備一定的自我學習能力。所以對高一學生進行大量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育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高中物理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中注意滲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學,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兩點做起:第一,認真做好習題課,促進學生分析能力和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第二,利用好教材工具,加強教材閱讀訓練,提高自學能力。
良好的自學能力是培養(yǎng)出來的。在高中每一塊知識都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性進行闡述和講解。所以充分利用好教材,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教會學生注意去尋找每個知識和定律的成立條件以及它所具有的特點要素,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對知識先了解后記憶的目的,及時糾正初中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學會讀書,進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時不再困惑??傊?,一個好的物理教師應該熟練駕馭教材,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獨立探索的思維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⑤
注釋
① 薛國鳳,王亞暉.當代西方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評析[M].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3.
② 閻金鐸,田世昆.中學物理教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③ 諸艷芝.淺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0L].http://ynpx.cersp.com/article/brase/17834.jspx.
④ 鐘啟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⑤ 朱岳英.淺談初高中物理銜接教學.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http://wenku.baidu.com/view/cd365fd233d4b14e852468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