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斌
初中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奠基時期,培養(yǎng)新世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根本目標。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樹立新理念,認真學習《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與文本認真對話,講究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思想品德學習的真正主人,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涌動生命的靈性,煥發(fā)出無窮的生命活力。
一、實施新課改教學模式下學生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下,課堂教學主要體現為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學生不僅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還要有合作、調控能力和競爭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和解決。
(一)小組討論中部分同學沒有養(yǎng)成合作習慣,不愿參與討論,部分同學急于表現自己,問題答案還未思考成熟就舉手回答。
(二)課堂上由于時間有限,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被叫到的同學的次數有限,部分同學因為叫不到或叫的次數少而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不愿意聽或記別人的回答。在上課過程中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部分同學勇于回答,特別是學習成績好的,而學習成績差的同學積極性不高;二是學習成績好的不愿聽學習成績差的同學的回答,導致成績較差的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
(三)在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組內同學學習能力不同,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因難于融入討論之中而被其他組員忽視,影響學習興趣,長此以往,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四)在討論過程中,部分同學乘機講話,影響組內其他組員的學習,部分組員坐享其成,只等著別人找到答案或得出結論,自己不動腦筋,不思考,甚至不參與。
(五)在預習討論中,部分學生往往只注重找到答案,或是找到部分答案后,就急于表現自己,不愿意參與探討,根本不思考答案的準確性,分析原因,如果老師不叫他們回答,他們就在那里玩著,教師講解的時候他認為自己什么都懂,不愿意聽,結果一運用時就不會了。
二、新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
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是讓學生積累什么樣的學習經驗,因此,教師關注的應該遠遠不止課堂教學行為,還要考慮對本堂課應該如何處理,如何組織學生一起進行探討?!按蜩F先要自身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實施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貫徹新的課堂教學理念。
(一)提高教師素質
主要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自身專業(yè)知識要扎實、要新,業(yè)務能力要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yǎng)、道德覺悟要高;三是要有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四是課堂教學語言要精、準,不能斷斷續(xù)續(xù),也不能啰唆;四是教師對教材的知識把握要準,打鐵必須自身硬。
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對所授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在授課過程中把握輕、重、緩、急,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強化教育教學效果。如果不能脫離或基本脫離教材授課,那么不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還會使學生感到老師知識貧乏,只會照本宣科,對授課教師失去信心。教師要具有相關學科的知識,以便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隨時補充和輔導,這樣學生不僅會感覺到教師的知識淵博,增加對老師的信任度,更使自己的不足得以彌補。
(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1.因課施教,授課切忌模式化。教師在熟知每課內容后,可將演講法、問題法、練習法、誘導法等適時運用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發(fā)展的過程,變教學為導學,以誘導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知識的殿堂。
2.授課內容“寧精勿濫”。教師遵循“精講”原則,即學生易接受的或將來在實踐中可能會常用的多講、重點講,而純理論的概念則不講或少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3.加強對學生的課堂管理,利用學生的互相評比、互相競爭,每個小組的小組長和教師共同管理好課堂,利用好課堂,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有限時間內學到更多知識。
4.盡量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預習也好,展示也好,盡量關注每一位學生,不偏重優(yōu)等生,也不歧視后進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5.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不管是預習還是展示,都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活動中與其他同學的配合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
6.教師要協調好班上每位同學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小組內成員之間的關系,教師既要關注他們的學習,又要關注他們的生活,特別是小組內成員之間的相處情況。
總而言之,教學天地廣闊無邊,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新課改的目的是教師經過不斷學習,找到適合學生也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這是每一位優(yōu)秀教師今后努力的方向。只要我們認真教、用心教,就能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