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飛[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0444]
不禮貌言語行為研究
——以《紅樓夢》對話中的“禮”與“非禮”為例
⊙宋 飛[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0444]
自古以來,“禮”一直為人們所崇尚,交際者采用禮貌言語確保交際的順利進行,保持與他人的和諧關(guān)系。因此禮貌現(xiàn)象是語用學的熱點,但對于言語不禮貌的研究卻顯得不足。本文以Verschueren的語言順應(yīng)論為理論依據(jù),結(jié)合現(xiàn)有的言語不禮貌研究文獻,以《紅樓夢》為例,對言語中的“禮”與“非禮”現(xiàn)象進行分析,希望能對言語不禮貌理論的發(fā)展和完善有所啟示,并且?guī)椭藗兏玫乩斫獠欢Y貌言語在交際中的運用。
順應(yīng)論 禮貌 不禮貌言語行為 《紅樓夢》
“禮”,自古皆有,為人崇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示”部云:“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從示,從?!薄墩撜Z·顏淵》中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边@都涉及了禮貌的重要性。然而,作為禮貌的對立體,不禮貌言語行為同樣廣泛存在于言語交流中,不禮貌言語行為作為言語策略在日常交際中同樣能達到交際的目的。錢冠連在探討語用原則與語用策略過程中提出“運用權(quán)威”策略。在錢冠連(1997)看來,“禮貌是策略,不禮貌未嘗不可以為策略。語用學者在這里做的事只能是盡描寫語言事實之職,只要運用的是時候、是地方、合身份,運用權(quán)威的說話過程也可以是得體的言語行為?!闭f明不禮貌言語行為研究的重要性。本文擬以Verschueren的順應(yīng)論為理論框架,對漢語中作為策略使用的不禮貌言語行為進行分析,通過對言語中“禮”與“非禮”的研究,透過不禮貌言語行為,挖掘其產(chǎn)生原因,從而對言語交際的和諧進行產(chǎn)生積極影響。
Verschueren(2000)的順應(yīng)理論認為順應(yīng)性應(yīng)當包含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語境關(guān)系順應(yīng)(context)、結(jié)構(gòu)對象順應(yīng)(structure)、動態(tài)順應(yīng)(dynamics)以及順應(yīng)過程的意識程度(salience)。并且Verschueren認為語境是動態(tài)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結(jié)構(gòu)對象順應(yīng)指的是語言的選擇發(fā)生在語言的各個層面上,如語音、詞匯、句型等;動態(tài)順應(yīng)指的是語境與語言結(jié)構(gòu)在語言的選擇過程中如何相互順應(yīng),從而動態(tài)地生成話語意義;順應(yīng)過程的意識程度則指的是語言使用、選擇與做出順應(yīng)都必然涉及某些認知的因素,即交際的意識程度。簡單地說,就是語言使用過程是在不同的意識程度下對語言結(jié)構(gòu)與語境相關(guān)成分之間相互順應(yīng)的過程。
對不禮貌言語的研究國內(nèi)尚處于初始階段。如李元勝(2009),楊子、于國棟(2007),王傳奔(2009)等給出了各自的定義與分類。本文總結(jié)多種分類將不禮貌言語行為分為假意不禮貌言語行為和真實不禮貌言語行為。真實不禮貌言語又分為有意識與無意識兩種類型。假意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表面上看似對受話者使用了不禮貌言語,實際卻并未產(chǎn)生不禮貌效果;相反,可能還會增進感情,產(chǎn)生禮貌的效果。真實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說話人使用的語言在實際語境中產(chǎn)生了不禮貌的效果,造成了不禮貌的事實。其中有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語言使用者有意識地使用很可能會被受話人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無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語言使用者使用了受話人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而語言使用者卻沒有意識到,甚至有時受話者也不在意計較的行為。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國內(nèi)國外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并且這本小說向世人展示了十分全面和典型的中國語言藝術(shù)。但目前從語言學方面對紅樓夢的研究大部分仍針對人物對話中的種種禮貌用語,對不禮貌用語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從《紅樓夢》中選取并收集了不禮貌話語來分析不禮貌言語行為。
1.假意不禮貌言語行為的順應(yīng)論闡釋
假意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表面上看似對受話者使用了不禮貌言語,實際上卻并未產(chǎn)生不禮貌效果;相反,可能還會增進感情,產(chǎn)生禮貌的效果。從順應(yīng)論看,說話者必須動態(tài)地考慮當時的交際語境和意識程度。交際語境告訴說話者若按普通方式表達尊重的態(tài)度,會使聽者覺得自己故意拉遠彼此之間的距離;于是反其道行之,使用非常態(tài)的尊重語言(虞銳,2010)。
《紅樓夢》第一百十七回中,當賈薔、賈環(huán)與邢大舅等人喝酒時,賈薔對邢大舅說:“傻大舅!你好!我沒有罵你,你為什么罵我?快拿杯來罰一大杯!”在這種場合稱呼邢大舅為“傻大舅”,乍一看以為是在罵邢大舅,其實不然,兩人當時在喝酒,正是很好地順應(yīng)了當時的交際語境(語境順應(yīng)),有意識地選擇了“傻”這樣的不禮貌用語(意識程度和語言結(jié)構(gòu)順應(yīng)),因而并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兩人的感情。如果是在正式場合,賈薔也不會使用這種稱呼語。
再如,第八十五回“賈存周報升郎中任”中,寶玉聽見麝月與秋紋拌嘴。寶玉笑道:“幾個錢,什么要緊?傻東西,不許鬧了!”說得兩個人都咕嘟個嘴,坐著去了。用“傻東西”這樣的貶義昵稱與挖苦性話語來表達對麝月和秋紋拌嘴的埋怨與心疼;從深層來看,寶玉很好地順應(yīng)了雙方的交際態(tài)度,最后達到交際目的,制止了兩人的拌嘴,傳遞出了對麝月與秋紋的疼惜之情。
再如,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寶玉想看寶釵的紅麝串子,卻被寶釵美貌所吸引,不覺就呆了。此時正巧被黛玉看到,寶釵問道:“為何站在風口里?”黛玉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聽見天上一聲叫喚,出來瞧瞧,原來是個呆雁?!摈煊襁@番回話讓讀者有點摸不著頭腦。其實黛玉出于禮貌考慮,不想直接說出剛才那一幕而傷了寶玉和寶釵的面子,但又想表達自己不滿,便用個“呆雁”這樣不禮貌昵稱,間接諷刺寶玉發(fā)呆。這樣,既順應(yīng)了當時的社交語境,又順應(yīng)了物理環(huán)境;人在屋外風口,也順應(yīng)了黛玉的心理語境,酸楚妒忌之情,卻又不舍得責怪寶玉之心,一個“呆”字語義了得。
類似的還有第八十五回“賈存周報升郎中任”寶玉拆開帖子看完后將其撕作幾段,悶悶不樂歪在床上,忽然掉下眼淚。襲人、麝月都摸不著頭腦。麝月道:“好好的,這又是為什么?都是什么‘蕓兒’‘雨兒’的!不知什么事,弄了這么個浪帖子來,惹得這么傻了的似的,哭一會子,笑一會子,要天長日久,鬧起這悶葫蘆來,可叫人怎么受呢!”其中“浪”“傻”“悶葫蘆”都是貶義詞語,表面上看損害了聽話者的面子,屬于不禮貌行為,但從深層來看,用“浪”“傻”“悶葫蘆”這樣直接的言語(意識程度,語言結(jié)構(gòu)順應(yīng))顯示了兩人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順應(yīng)了語境。若兩人都彬彬有禮,反而不符合當時的氣氛,顯得見外和生分了。
可見語境的重要性。相同的說話者和聽話者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往往采用不同的稱呼。這種假意不禮貌言語行為與禮貌相對性中的玩笑原則相符。Leech(1983)將玩笑原則(Banter Principle)定義為“為了表示和受話者的關(guān)系密切,說一些(1)顯然不真實的、(2)顯然對受話者不禮貌的話”,因此,不禮貌的言語形式傳遞的未必是不禮貌的信息,不禮貌言語行為同樣可以表達對聽者的禮貌和尊重,其交際效果表現(xiàn)為言者和聽者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得到進一步的改善與提升。
2.真實不禮貌言語行為的順應(yīng)論闡釋
真實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說話人使用的語言在實際語境中產(chǎn)生了不禮貌的效果,造成了不禮貌的事實。其中有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是指語言使用者有意識地使用很可能會被受話人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無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語言使用者使用了被受話人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而語言使用者卻沒有意識到,甚至有時聽話人并不在意計較。一般而言,辱罵、詛咒、攻擊、諷刺、反語等語言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因而在多數(shù)情況下會產(chǎn)生不禮貌的效果。
比如第九回“茗煙鬧書房”一節(jié):寶玉的小廝茗煙“便一頭進來找金榮,也不叫‘金相公’了,只說:‘姓金的,你什么東西!……你是好小子,出來動一動你茗大爺!’這時只見方硯飛,皮鞭舞,聽見‘小婦養(yǎng)的!動了兵器了!’的叫罵聲。賈瑞爭得攔一回這個,勸一回那個,誰聽他的話?肆行大亂。眾頑童也有幫著打太平拳取樂的,也有膽小藏過一邊的,也有立在桌上拍著手亂笑、喝著聲兒叫打的;登時鼎沸起來?!边@段文字描寫,不僅場面亂而清晰,眾頑童個個活蹦亂跳,而且也表現(xiàn)了各自的性格,這雖是一回“閑筆”,卻也揭示了“大題”。下面僅分析茗煙的不禮貌言語。整個語篇順應(yīng)了語境“茗煙鬧書房”,在內(nèi)容層面,是質(zhì)問聽話者,前以“姓金的”直呼其姓開頭,后以“茗大爺”結(jié)尾,氣勢凌人,給聽話人以壓力,直接損害了聽話人的面子,傳達了不禮貌信息。而“你什么東西”包含了蔑視聽話人的意思,直接攻擊了聽話人的面子。在結(jié)構(gòu)層面上(語言結(jié)構(gòu)順應(yīng)),說話者一直霸占著話輪,氣勢凌人,不給聽話人以插話的機會,增添了整個不禮貌效果。詞語方面(語言結(jié)構(gòu)順應(yīng)),稱自己為“茗大爺”,不但用詞粗魯,還把自己擺在權(quán)勢高的位置,同時以臟詞“什么東西”稱呼聽話人,體現(xiàn)了對聽話人的蔑視與無禮。在語音語調(diào)層面,從標點中可以看出,多以嘆號為主,增添語氣強硬粗暴程度,也增強了不禮貌的語用效果。
再比如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寶玉瞞贓”中,“柳家在進府之前,聽了小幺兒一席話,笑道:‘好猴兒崽子!你親嬸子找野老兒去了,你不多得一個叔叔嗎?有什么疑的!別叫我把你頭上的榪子蓋揪下來!還不開門讓我進去呢!’那小廝且不推門,又拉著笑道:‘好嬸子!你這一進去,好歹偷幾個杏兒出來賞我吃。我這里老等。你要忘了,日后半夜三更,打酒買油的,我不給你老人家開門,也不答應(yīng)你,隨你干叫去。’柳氏啐道:‘發(fā)了昏的!今年還比往年?把這些東西都分給了眾媽媽了。一個個的不像抓破了臉的!人打樹下一過,兩眼就像那熏雞似的,還動他的果子!可是你舅母姨娘兩三個親戚都管著,怎么不和他們要,倒和我來要?這可是“倉鼠問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
從語言結(jié)構(gòu)層看,柳家稱看門的小幺兒為“猴兒崽子”,對小幺的發(fā)式稱為“榪子蓋”(榪子蓋,清代小孩初步蓄發(fā),四周剃去,中留圓形短發(fā)的嘲謔語),把其眼睛比作“熏雞”都是貶義性言語,直接威脅聽話人的面子,傳達了不禮貌信念。從內(nèi)容上看,“倉鼠問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含沙射影地諷刺了小幺,間接損害了小幺的面子。同樣,“別叫我……”和“還不開門……”兩句為威脅警告不執(zhí)行命令的后果,兩句在一起造成一種懾人氣勢,也直接威脅到聽話人的面子。從語音語調(diào)上看,反復出現(xiàn)反問句、感嘆句,最后以嘆號收尾,語氣強硬粗暴,增強了不禮貌的效果。總之,從語境、語言結(jié)構(gòu)、意識程度三方面順應(yīng)了當時的情景。
而小幺的回答看似禮貌,實際上卻充滿了不禮貌?!昂脣鹱印薄袄先思摇北砻嫔峡词菍α曳Q呼語的表層順應(yīng),是對聽話人的恭維,但透過這些禮貌的敬語使用,傳遞出來的是怒氣,甚至是警告,構(gòu)成了真實不禮貌言語行為。從話語中大部分為感嘆句,可見其不滿的情緒之深。最后以“也不答應(yīng)你,隨你干叫去”收尾,則又直接威脅到聽話人柳家的面子,在當時語境下構(gòu)成對聽話人的冒犯,傳達出不禮貌信息,讓聽話人認為說話人是在有意識地諷刺和挖苦自己。反語的使用是說話人有意識地選擇的結(jié)果(語言結(jié)構(gòu)和意識程度)。
這也反應(yīng)了字面禮貌和實際禮貌之間的矛盾性,與反語原則(Irony Principle)相符合。反語原則是發(fā)話者“表面上違反合作原則而實質(zhì)上又符合合作原則”(Leech,1983)。正因為如此,Leech把反語原則作為主要的禮貌原則和策略,認為反語原則之所以禮貌,是因為它不僅提供了冒犯他人的一種方式,而且使冒犯行為以比直接的批評、侮辱、威脅等更安全一些的手段表達出來。由于反語在表面上是遵守禮貌原則的,對方就不容易違反禮貌原則來反擊了,所以反語原則可以使冒犯行為逃避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1983)。這種表面上的禮貌、實質(zhì)上的不禮貌是典型的虛假禮貌。這種虛假禮貌比不禮貌的言語行為,一般說來,更加不禮貌。反語是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句來表達意義,通常用正面詞語來表達反面意義。用正面詞語來表達反面意義的反語,多數(shù)情況下用于批判、揭露方面,可以使諷刺更加辛辣,或更具有諷刺意味,增加文章的感染力,這時的反語通常是不甚禮貌的。
以上探討的都是真實不禮貌中的有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而無意識不禮貌言語行為指語言使用者使用了被受話人認為是不禮貌的語言而語言使用者卻沒有意識到,甚至有時受話者即使知道是在冒犯自己,也不在意的行為。
比如第四十三回“閑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中,“丫頭們對尤氏說:‘那府里的姨太太打發(fā)人送了分子來了?!仁闲Φ溃骸√阕觽?專會記得這些沒要緊的話!昨兒不過是老太太一時高興,故意學那小家子湊分子,你們就記得了……’丫頭們笑著忙接銀子進來。”本段文字中尤氏稱丫頭們?yōu)椤靶√阕印?,原本體現(xiàn)了對聽話人的蔑視與無禮。表面上有意識地選擇“小蹄子們”這樣的粗話(意識程度和語言結(jié)構(gòu)順應(yīng)),但其實“說者無意”,并非有意冒犯對方,而且聽話人也“聽者無心”,即使知道是在貶低自己,威脅到面子,卻并不放在心上。從后面丫頭們笑著接過銀子可以看出。因而只能視作一種無意識的不禮貌言語行為。
通過上述對《紅樓夢》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說話雙方無論是假意不禮貌還是真實不禮貌都是順應(yīng)了當時的交際語境及心理語境,通過動態(tài)順應(yīng)達到交際效果。一句話在某一場合,在處于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的兩個人之間說出是不禮貌的;但換一種場合或兩人間的權(quán)勢關(guān)系做一些改變,不禮貌的語用效果就會減弱,甚至完全消失(楊子,2007)??傊僖獠欢Y貌言語行為是以不禮貌言語為手段,目標是達到說話者的某種積極交際意圖,而非為不禮貌而不禮貌。它作為一種言語技巧應(yīng)與其他交際策略得到同等的重視。
[1]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2] 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3] 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4] 李元勝.漢語中不禮貌言語行為的順應(yīng)性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06(11).
[5]錢冠連.漢語文化語用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6] 王傳奔.不禮貌言語行為的順應(yīng)性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9(1).
[7] 楊子,于國棟.漢語語言不禮貌的順應(yīng)性研究[J].中國外語,2007(4).
[8] 楊子.言語不禮貌現(xiàn)象的語用學研究[J].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07年春季號).
[9] 虞銳.言語禮貌與不禮貌:語境順應(yīng)視角分析[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作 者:宋飛,文學碩士,上海大學外國語言文學與應(yīng)用語言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話語分析、語篇語言學。
編 輯:張晴 E-mail:zqmz0601@163.com
本文為2013—2014年上海市大文科學術(shù)新人培育基金《基于美國情景劇會話語料的不禮貌言語行為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