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陳占敏
唐詩筆記(下)
山東 陳占敏
相和歌辭乃唐樂府詩之大宗,諸多大詩人皆有所作。閨怨宮怨是詩人們著筆頗多的詩題,女性的命運和她們哀怨的情緒,總是最易入詩的?!凹薜闽奶临Z,朝朝誤妄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崩钜娴摹督锨方枧缘目谖?,抱怨的還不是“商業(yè)主義”“商品經(jīng)濟”,而是商賈們投身商業(yè)大潮隨波逐流,卻不能像自然的潮汐那樣信守歸期。閨中少婦的怨恨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有信”和“無信”,又豈止是去留,信誓的失守才是更為切緊的。
男人們好像總是“輕別離”的,他們霜晨曉月,打點起行裝就走了,常常顧不上看一看少婦眼角的淚痕,他們自己有淚,便灑在陌陌荒路上了。男人們要建功立業(yè),要掙錢養(yǎng)家,他們縱然也有萬般情腸,也只能把眼淚往肚子里吞,鐵心一橫,奪門而去,他們往往來不及看一看“美人二八面如花,泣向東風畏花落”(顧況:《短歌行》),前方的功業(yè)、遠方的艱難等待著他們,他們只能視閨怨如平常了。即便深知“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白發(fā)亂如絲”(劉希夷:《白頭吟》),歲月催人,青春短暫,他們也顧不得繾綣纏綿、留戀感懷,還是絕塵遠去。心腸軟一些的,才會留下一句安慰的空話:“揮鞭望塵去,少婦莫含啼。”(戎昱:《從軍行》)倚門遠望的少婦哭到了什么時候,他們卻顧不上了。男人們是不主張廝守老家的,他們的目標總在遠方,在朝在野,大都如此。
不管男人們“有信”“無信”,女人們還是丟不下那一份牽掛:“征客去來音信斷,不知何處寄寒衣?!保◤垱K:《怨詩》)誰知道,遠方的征客是不是另有他歡、寒衣有托了呢?閨中少婦依然是癡心一片,不改初衷?!伴L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保ɡ畎祝骸肚锔琛罚懊鞒A使發(fā),一夜絮征袍?!保ɡ畎祝骸抖琛罚┮磺粻繏?,滿腹柔情,全在那搗衣聲中、征袍絮里了。寫下過《鶯鶯傳》的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文過飾非”,視美麗聰明的女人為“天之所命尤物”,完全以男性視角看待女性。到了他寫《決絕詞》的時候,也會“感破鏡之分明,睹淚痕之余血。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終不我奪”,態(tài)度為之一轉(zhuǎn),不再是“始亂之,終棄之”的薄幸狀了。據(jù)《鶯鶯傳》改編的《西廂記》,千百年來在戲曲舞臺久演不衰,是動人的愛情魅力使然,絕非“尤物”“禍水”的陳腐觀念被歷代觀眾接受。那是人性的種子植入戲曲,成為了藝術(shù)的靈魂。
相和歌辭中的閨怨,有好多還是與征戰(zhàn)相關(guān)。高適《燕歌行》的“戰(zhàn)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揭露的是不公,抒發(fā)的是不平。帳下歌舞的美人可算是隨軍“藝妓”,她們不在閨中,似乎沒有哀怨(那可真不一定);同一首詩中的“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就把時空拉開,少婦與征人遙遙相望,不得聚首,閨怨猶是“怨戰(zhàn)”了。王昌齡《從軍行》的“更吹橫笛關(guān)山月,誰解金閨萬里愁”,與高適的詩異曲同工,都是在極為開闊的時空中抒寫哀怨,金閨關(guān)山,萬里長愁,只一管橫笛相連。唐詩的時空感如此闊大,在閨怨中也毫不遜色,實在非后代詩歌能比。唐詩以后,詩的境界越來越逼仄,首先是因為詩人們失去了闊放的胸懷。當代詩人動輒以“大”呼號,大國大世界大宇宙,其實并不是他們的胸懷擴大了,而只是一種語言迷信,大詞自慰,說說大話罷了。唐詩氣象,過去了就是過去了,難以重回。
與閨怨密切相連的是宮怨。后宮中多的是倚門而望的白發(fā)宮女?!耙箲颐麋R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保ɡ畎祝骸堕L門怨》)“經(jīng)年不見君王面,花落黃昏空掩門。”(劉氏媛:《長門怨》)“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保ɡ钜妫骸秾m怨》)一座長門宮,是婦女們的無數(shù)怨恨筑起。比起那些無信的“瞿塘賈”來,君王們的無信更加鐵石心腸,慘無人道??杀鄰涂蓱z的是,鎖進長門宮里的嬪妃們還要一夜復一夜倚門望幸,還要怨妒爭寵;不過,她們不如此,可就真的沒有一絲活路了。只有少數(shù)人敢懷著另一種情感:“宮殿沉沉月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劉皂的《長門怨》大膽地寫出了另一種宮怨,便卓然超拔于同類詩之上了。敢恨才能仇,敢恨才能愛,情感的起伏跌宕,變異升華,恨是很重要的基礎(chǔ)。
宮怨的另一種形態(tài)的表現(xiàn)是昭君詩。漢代的女子王昭君,由于她特殊的經(jīng)歷,成為了歷代詩人吟詠的對象,由后宮而大漠,王昭君的身世哀怨引發(fā)了詩人們一代又一代的詠嘆,綿綿不絕。說起來實在奇怪,你很難想象詩史上第一首昭君詩竟是東晉豪富石崇寫的?!捌陀榱麟x,轅馬為悲鳴。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沾半纓。行行日已遠,遂造匈奴城?!笔绲摹锻趺骶o》開了后代昭君詩悲劇性的濫觴,自此以降,寫王昭君的詩都不會離開這樣的悲劇基調(diào)。東晉豪富石崇,似乎不是那個與人斗富的石崇,而只是那個不肯把愛妓綠珠讓與趙王司馬倫的黨羽孫秀,因而遭誣被殺的石崇了。不肯把自己的愛妓當貨物讓與他人的石崇,恢復了他詩人的本色,才能在悲詠前朝美女的詩中一抒真情?!笆忸惙撬玻m貴非所榮。”石崇眼中的王昭君,還沒有后世詩人硬加上去的民族聯(lián)盟、民族團結(jié)的大義,詩人同情的只是王昭君難以面對西域的陋風陳俗:“父子見凌辱,對之慚且驚?!庇芍性箦鵀樗纺鍪?,在石崇看來,純?nèi)皇恰拔魹橄恢杏?,今為糞上英”。
我們知道,王昭君的往昔也不就是“匣中玉”,也許可算是“玉”吧,可是她被毛延壽畫成了有瑕之玉,她就永無出匣之日了。王昭君的悲劇命運,在她一入宮的時候就被決定了,并不是在她跨上出塞雕鞍的那一刻。唐代以至后代詩人的昭君詩,耿耿難忘的便是那貪圖賄賂的畫師,詩人們往往把一腔仇恨全部傾瀉到了故意把王昭君畫丑的毛延壽身上:“何時得見漢朝使,為妾傳書斬畫師?!保ù迖o:《王昭君》)王昭君拒不賄賂毛延壽,致使毛延壽故意把她畫丑,難見君王,詩人們就在詩里為她出一口惡氣,完全忘記了悲劇的最終原因還是在帝王身上?;实鄣暮髮m里嬪妃成群,皇帝怎么也顧不過來,用一個畫師畫像,“按圖索驥”,還算是普降甘霖的一個不錯的法子;連畫像也不看,“三千寵愛在一身”,或者逮到一個算一個,后宮里就會少了怨聲連天嗎?詩人們揣摸遠去塞北的妃嬪心理,繪摹口吻:“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里時?!保ò拙右祝骸锻跽丫罚┱l知道那究竟是不是王昭君的真實情感呢?被漢家皇帝冷落的王昭君,真的會癡心不改,思念著那無情無義的皇帝嗎?遠離中原,大漠上黃沙蔽日,朔風呼嘯,昭君想家是一定的?!耙浑p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王偃:《明妃曲》)黃河長流,淚水長流,漢家女兒的淚水只會流進她家鄉(xiāng)的河道里。她還會設(shè)想:“思從漢南獵,一見漢家塵。”(郭元振:《王昭君》)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塵煙起處,就是她日思夜念的漢家;此處的漢家與天子無關(guān),只是良家女子生長的土地。
怨而不傷,中國古詩溫柔敦厚的傳統(tǒng)磨平了詩人的銳角,思想的尖銳也被磨鈍了,越到后代,詩人們變得越乖巧,能夠“綿里藏針”就算不錯了。不能完全責怪傳統(tǒng),也不能完全歸咎于詩人們的取巧賣乖,實在是后代的文網(wǎng)日密,詩人們動輒觸網(wǎng),不得不想辦法保護一下自己。唐代在隋朝的腐朽奢靡舊基上立國,除舊布新,霸業(yè)大展。唐朝沒有設(shè)下嚴密的文網(wǎng),唐朝詩人還較少束縛,他們還可以比較大膽地唱出心聲,有一些譏刺,直接指向了朝廷君王?!傲妼⑹拷运辣M,戰(zhàn)馬空鞍歸故營?!?賈至:《燕歌行》)“無罪見誅功不賞,孤魂流落此邊城?!保ㄍ鹾玻骸讹嬹R長城窟行》)“但令一物得所,八表來賀,亦何必令彼胡無人?!保ㄉ炐荩骸逗鸁o人行》)批評的依然是朝廷的窮兵黷武,征戰(zhàn)不休,賞罰不明,好大喜功??v然詩人們癡心不改,建功立業(yè)的壯志不泯,立誓“盡系名王頸,歸來報天子”(王維:《從軍行》),“不求生入塞,唯當死報君”(駱賓王:《從軍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雁門太守行》),但是,他們已經(jīng)知道最終的結(jié)果總是事與愿違了:“大小百余戰(zhàn),封侯竟蹉跎”,倒不如“玉簪還趙女,寶瑟付齊娥”(陶翰:《燕哥行》)。就連在鼓吹曲辭中寫下過十二曲不堪誦讀的《鼓吹鐃歌》的柳宗元,也恢復了他“獨釣寒江雪”的詩人本色,喊出了“絕咽斷骨那下痛,萬金贈寵不如土”的決絕之聲。至于薛作童“君王好長袖,新作舞衣寬”的屈己逢迎,雖為怨聲,到底顯得微弱多了,不成主調(diào)。
即便在唐代文網(wǎng)不密的文化背景下,詩人們也不會得意忘形,以為詩是沒有邊界、絕對自由的,他們知道哪里碰得、哪里碰不得,游刃有余還要在小心翼翼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狂放不羈如李白,也深深知道“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猛虎行》),那幾片龍鱗是萬萬觸不得的。自從有了君王,有了朝廷,詩人的天地就被限定了,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詩是生命的詠嘆、生命的哀挽。詩人的生命與常人一樣短暫,他們卻比一般人多了一些敏感和脆弱,草青草黃,風起霜臨,他們不僅僅感知到寒溫冷暖,而且敏悟到生命的衰殘凋零,發(fā)而為歌,便有了永遠不會斷絕的生命感悟以及人生如寄之嘆。唐樂府之相和歌辭、琴曲歌辭,多的是此類詩篇。
“臨穴頻撫棺,至哀反無淚……薤露歌若斯,人生盡如寄?!泵显魄涞摹豆磐旄琛穼懕M了生命逝去不可挽回的至痛至哀,無淚比有淚更加痛入骨髓。長歌當哭,薤露若斯,人生如寄,白駒過隙,綿綿挽歌只能寄托后死者的哀思,卻不能挽回逝去的生命稍待片刻。白居易的《挽歌》同樣也是痛哭墓地:“舊壟轉(zhuǎn)蕪絕,新墳日羅列。春風草綠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別?!比松皇?,可以棄絕了他處,就是不能永別墳場,不是與他人訣別,就是自己走向最終的歸宿。墓草青黃,墓木拱矣,生命的最終極悲劇,不僅在宗教那里成為起始和終結(jié),在詩里也是反復出現(xiàn),一再回響。死亡是殘酷的,又是公平的,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芭e頭君不在,唯見西陵木?!保▌⑸蹋骸躲~雀妓》)一代帝王,無論怎樣雄才大略,也要走向孤墳荒丘,皇陵上修起牌坊碑樓,也只是死亡的標識,不是生命的跡象?!靶兄辽狭籼?,孤墳何崢嶸……悲風四邊來,腸斷白楊聲?!保ɡ畎祝骸渡狭籼镄小罚┲挥心乔嗍[的樹木還會一放悲聲,遠去的亡魂會因之而得到稍許寬慰嗎?
說到底,挽歌如潮,還是吟誦給生者聽的,安慰的是后死者的靈魂,挽他其實正是挽自己。生命的悲憫總是由己而他,轉(zhuǎn)一個圈回來,還是落腳在一己之身。如此,生命的悲憫才不是空空落落的教義,而有了實實在在的人生內(nèi)容。生命是如此的短暫,生命的最終悲劇又不可避免,無奈的生命如何消受這歲月的風刀霜劍?于是,酒被發(fā)明出來了,有了酒這暫時的麻醉劑,苦痛人生可以有一時的解脫和快樂。以酒解愁最早的著名詩篇,無疑是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一代豪雄、一代帝王曹操,他的憂愁便來自“人生幾何”的感慨。以酒入詩,在魏晉詩人那里還沒有蔚成大觀,只有到了唐代,有了酒中仙的李白,詩人和酒才難解難分了;詩酒酬唱,成了詩人的雅興,也匯成了酒詩的大河,才情藻思,浪漫遄飛了?!凹难援敶T少年,平生且盡杯中淥”,詩和酒都不那么著名的崔國輔的《對酒》詩,也這樣娓娓勸勉了。“自古帝王宅,城闕閉黃埃。君若不飲酒,昔人安在哉?!崩畎住秾啤废鄤?,還是從人生苦短出發(fā),大詩人勸酒,境界也顯得闊大。誠如賀知章所言,李白是“謫仙”,由天上謫貶到人間,那么,李白的生命感、人生感比別人更加強烈,他是生了別一副眼光,更能夠看透人生易逝?!鞍兹蘸味潭蹋倌昕嘁诐M……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富貴非所愿,為人駐頹光?!崩畎椎摹抖谈栊小吩僖淮蝿窬?,竟幻想駐顏仙術(shù),能為人留住哪怕是衰頹的容顏了。詩人的浪漫無遠弗屆,自然會抵達生命的本質(zhì)。
紅顏老去,紅顏又來,幸而有了生命的代代交替,才可以稍稍樂觀一些。然而,在生命的悲觀主義看來,新生命的誕生,仍然不具有樂觀的意義?!叭思乙娚信?,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蓖踅ǖ摹抖谈栊小?,真是把生命的悲觀主義推向了極致,無處尋得安慰了。在生命代代、宇宙恒久的意義書寫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古今第一名篇:“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鄙纳n茫感,再也不能表達得如此渺??蘸屏?。它讓人不樂觀,也不悲觀,不希望,也不絕望;它只是讓人遙望冥想,思接千載,目騁八荒,不知此身在何處何年,似乎在此一瞬,又似乎身處永久;它讓人在渺渺茫茫的冥思中達到了忘我,忘物,物我皆忘,我便是世界,世界也便是我,我消失了,又永生了……在詩史上,有了這樣一首詩,張若虛足可不朽了。
人要度過的還是現(xiàn)實人生,冥想只能一時,不能終生。唐樂府中的琴曲歌辭、雜曲歌辭,抒寫人生感慨、男女之情,多有悲歌。李白《悲歌》的“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感懷的仍然是人生的終極悲劇。他《淥水曲》的“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秋思》的“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就回到了尋常日月,再發(fā)閨怨了。在唐代的大詩人中,李白是寫樂府詩頗多的一位,他實在是有感于人生代代相似的況味,愿意借樂府舊題,一抒襟懷了。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再寫昭君詩,徑題為“昭君怨”,王昭君的怨恨便找準了對象:“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逼鋵崳熬庇趾螄L“恩”過?詩人們還是把皇帝想得太好了。昭君出塞懷抱的那個琵琶,彈奏的只能是怨恨之聲,而不該有懷恩之音。
《全唐詩》在《琴曲歌辭》下注道:“古琴曲有五曲、九引、十二操。”我們是絕然聽不到原聲的古琴曲了,千代而下,只能從詩人們留下的琴曲歌辭中,把過往之人的心曲揣摸一二。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領(lǐng)導了唐代的古文運動,他是主張文以載道的。他在文章中說師說道,有時候便以文入詩。他的詩不如他的文有名,人的才華到底只能專擅,而不能兼善。他的《雉朝飛操》寫道:“雉之飛,于朝日,群雌孤雄……嗟我人,曾不如彼雉雞。生身七十年,無一妾與妃。”莫非他真的是感嘆自己未能妻妾成群,便羨慕雉雞的群雌孤雄?詩人的心性復雜,以至如是,恐怕也是合理的。他的《別鵠操》寫道:“雄鵠銜枝來,雌鵠啄泥歸。巢成不生子,大義當乖離。江漢水之大,鵠身鳥之微。更無相逢日,安可相隨飛?!焙喼币獮榇罅x乖離的別鵠流下傷心的淚來,這就是那個《原道》《師說》的韓愈了。韓愈其實有深深的痛苦藏在心中,“秋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將濟兮不得其由”(《將日操》),走投無路的痛苦,只有親歷者才能借琴曲辭道出。韓愈到底是韓愈,不可因《雉朝飛操》的羨慕雉雞群雌孤雄,而以輕蔑待之。
女性的命運,女性的情感,總是令詩人傾心傾意的。自我抒寫的女詩人不多,便由男性詩人替她們一再摹寫,借她們的口吻,或者以男性的視角來寫。“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李白的《雙燕離》寫“孀雌憶故雄”的哀傷?!安懯牟黄?,妾心井中水”,孟郊的《列女操》則直接替女性向逝去的男性發(fā)誓了,盡管這誓言發(fā)得有些背離人性。李白的《妾薄命》對女性予以規(guī)勸,“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那自然是因為紅顏易老,不能夠青春永駐。李端的同題詩《妾薄命》便以女性自擬,“憶妾初嫁君,花鬢如綠云”,然而“一從失恩意,轉(zhuǎn)覺身憔悴”,所以他勸“新人莫恃新,秋至會無春”,與李白出自同樣的心意。劉元淑《妾薄命》的“夜夜愁君遼海外,年年棄妾遼海西”,盧弼《妾薄命》的“君恩已斷盡成空,追想嬌歡恨莫窮”,已是怨惋滿腹、愁思成恨了。李白《北風行》的“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終于再一次找到了怨恨情仇的最終對象?!澳罹L城苦寒良可哀”,“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夫君并非無故而去的。李白的豪闊雄放,哪怕是寫少婦少女,也會開拓出另一番境界。
在唐樂府的雜曲歌辭中,也并不總是愁苦和哀怨。崔顥的《渭城少年行》寫到京都長安的繁華,“棠梨宮中燕初至,葡萄館里花正開”,“長安道上春可憐,搖風蕩日曲河邊。萬戶樓臺臨渭水,五陵花柳滿秦川”?!熬┤A少年不相饒”,這里的少年,還不是衙內(nèi)惡小,恃強凌弱,欺男霸女,他們只是少年氣盛,挾一時豪氣,爭勝斗勇,尚非令人發(fā)指一輩,所以“可憐錦瑟箏琵琶,玉臺清酒就君家。小婦春來不解羞,嬌歌一曲揚柳花”,還不是酒色肉麻的奢靡,而是繁華物事的鋪陳,令人愛憐。有唐一代欣欣向榮之象,于此可見一斑。
在唐代的大詩人中,杜甫是寫樂府詩最少的一位,他似乎是有意回避著染指此道。也許他不肯用樂府舊題,而是要苦心孤詣創(chuàng)造自己的樂府詩吧。他的“三吏”“三別”等古風,是不妨看作新樂府詩的。他少見的樂府詩《少年行》之一寫道:“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睂懙煤婪帕魇帲c他那些沉郁頓挫的詩不同。偉大的詩人用筆,原本不可一以概之。高適《邯鄲少年行》的“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君不見今人交態(tài)薄,黃金用盡還疏索”,感嘆的是人心不古了。人心不古之嘆代代因襲,號為盛世的唐代尚且如此,又何況其他朝代呢?生命之嘆,又加上人心不古之嘆,詩的長嘆是這般浩浩不息啊……
盡管有生命的終極悲劇在前,又有人生的種種不測,詩人們還是豪氣激揚,沒有盡失生活的樂觀精神。假如詩里只剩下悲觀絕望,人還怎么活下去呢?唐代詩人的積極豪邁,前朝詩人沒有,后世詩人也難以比肩。昂揚豪放,自然不是說大話自吹自擂,跟餓著肚皮干號不是一回事。唐代詩人寫游俠,寫壯士,就連吟詠著“慈母手中線”的孟郊,寫《游俠行》也一改溫柔枯瘦面貌而發(fā)出豪語:“殺人不回頭,輕生如暫別。”孟郊在這里詠贊的自然不是嗜殺殘酷,而只是豪俠義氣。俠士們心儀的是“重義輕生一劍知”(沈彬:《結(jié)客少年場行》),“感君恩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李白:《結(jié)襪子》),重義輕生,以死而報知遇之恩。詩人們筆下的壯士,不再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凄涼,而是慷慨登程,凱歌以還。就連嚴謹苦寒的賈島,也不只是在月下把那扇寺門推來敲去了,他的《壯士吟》像孟郊一樣豪語當頭:“壯士不曾悲,悲即無回期?!倍?,他還對前朝壯士發(fā)出了質(zhì)疑:“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淚垂?!毙鲁娙?,立國方興,他們與易代之際詩人的心境是大不相同了。他們看到的不是亡國壯士刺殺暴君而不成的慘烈,而是新朝立國之初的勃然生機?!懊魅臻L橋上,傾城看斬蛟”(劉禹錫:《壯士行》),這樣的壯士行自然有別于前朝刺客。至于斬蛟是不是比刺殺帝王容易,詩人們不予考量。新朝的俠客壯士,行俠仗義,未必全是凱旋而歸,不過詩人們并不為之悲切,“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李白:《俠客行》),身死名留,這就夠了。李白筆下的女兒家,也是俠氣凌云、不讓須眉,他的《秦女休行》寫道:“手揮白楊刀,清晝殺仇家。羅袖灑赤血,英聲凌紫霞?!迸畠盒袀b,仿佛坐上織機,揚手拋梭,灑血而無血腥,與后世的血腥暴力不同。
唐代詩人的游俠詩、壯士詩,留下了滿紙豪氣,直沖云霄。百代過后讀來,仍然使人切實地感受到了新朝詩人勃勃向上的姿態(tài),令人欽羨。至于新建的王朝究竟是不是像史書上記載的那樣值得向往,還是常常令人生疑。只要朝廷上坐著的皇帝皇冠上垂下冕旒,讓人看不清他的真切面目,只要朝廷的丹陛大臣們要跪下去跟皇帝說話,我們對任何王朝的態(tài)度都要有所保留,不應該一味稱頌。當朝的詩人其實比后人更加清醒,“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叩關(guān)閽者怒”,李白在《梁父吟》中表達的痛苦,就比后代稱頌盛世者深刻得多,也切實得多,那是有切膚之痛的詩人才會發(fā)出的痛徹心扉的呼號。
同代的詩人已經(jīng)為他深懷不平了:“君不見楚靈均,千古沉冤湘水濱。又不見李太白,一朝卻作江南客。”(僧齊己:《行路難》)惺惺相惜,詩人的命運最能夠在他的同儕那里得到同情和悲憫,那是他們同讀詩書的緣故吧。詩文書香,總是能夠搭起心靈溝通的橋梁。可是,“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虛臺私自憐”(高適:《行路難》),那是讀書人的另一方面了。書中并不像俗諺里說的那樣,有黃金屋顏如玉;黃金屋顏如玉并不常有,常有的是憂患是思慮,是比不讀書的人更多了一副愁腸?!芭匀艘姯h(huán)環(huán)可憐,不知中有長恨端”(韋應物:《行路難》),不是親歷者,又哪里會真正地感同身受?“一生肝膽向人盡,相識不如不相識”(顧況:《行路難》),簡直是無路可走,絕望極了。孤獨傲岸的柳宗元也會豪蕩縱放,大發(fā)牢騷:“君不見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yǎng)育誰復論?!薄笆r一去貴反賤,桃笙葵扇安可常?!保ā缎新冯y》)
唐樂府《行路難》舊題下,新朝詩人發(fā)出多少不平呼喊,我們還會一片癡心向往那過往的盛世嗎?以額叩關(guān)關(guān)不開,失望至極的詩人們除了互憐,就是自慰了?!皻w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保ɡ畎祝骸栋遵R篇》)“看取富貴眼前者,何用身后悠悠名。”(李白:《少年行》)“軒青桃李能幾何,君今不醉欲安歸?!保ɡ畎祝骸肚坝幸蛔鹁菩小罚├畎渍业降淖詈玫淖晕野参康臇|西還是酒。聶夷中《行路難》中的安慰,俗套而又無力:“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闭娴囊菞l條大路通羅馬,何路都能通達,何處都能去得,又哪里需要詩人們齊聲感嘆行路難呢?仗劍去游、東奔西走的李白,滿腔豪氣,滿懷壯志,也差不多消盡了,他也感到疲乏了、困頓了,心生回意了:“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保ā妒竦离y》)
去家,還家,傷別離成為唐代樂府詩的另一重要主題,被詩人們詠唱不斷。“更把馬鞭云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保f莊:《古別離》)遠方的如畫春色、迷人風光,并不能使離人稍許欣慰,斷腸人眼前的景色總是斷腸物事?!巴V蹠合鄦枺蚩质峭l(xiāng)?!保ù揞棧骸堕L干曲》)離人難見,鄉(xiāng)親也可以略敘鄉(xiāng)情,聊慰鄉(xiāng)愁。難以判斷是遠去的人更傷感,還是留守的人更愁苦。不過,留守的人大都是女性,女性的別離傷愁更能夠入詩,詩人們還是以女性的角度抒寫得更多?!坝麆e牽郎衣,問郎游何處”(聶夷中:《古別離》),情態(tài)畢現(xiàn),小心翼翼,不寫眼淚,也可以看到眼角的淚光了,其中有牽掛,有不放心,欲言又止,欲別難別。“珠簾晝不卷,羅幔曉長垂”(王適:《古別離》),只見珠簾不卷、羅幔長垂,不見人而人自見,那是倦于收拾,云鬢不整,翠鈿委垂,也無心妝點了?!吧n梧山崩湘水色,竹上之淚乃可滅”(李白:《遠別離》),李白是借娥皇女英湘竹斑淚,來寫別離女子傷心欲絕,深創(chuàng)至痛,有斑斑竹淚為證?!袄沈T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李白:《長干行》)同是一竿竹,寄寓了不同的情懷;青梅竹馬的回想,更增添了別離的憂傷。“猿鳴天上哀,門前遲行跡”,質(zhì)樸清簡,直成千古絕唱。李白的《長干行》,代擬商人婦口吻。最令人傷感的別離還不是行商,而是征戰(zhàn)?!安蝗缰鹁鲬?zhàn)死,誰能獨老空閨里?!保◤埣骸秳e離曲》)“唯恐征戰(zhàn)不還鄉(xiāng),母化為鬼妻為孀?!保ㄊ┘缥幔骸豆艅e離》)大唐帝國的連年征戰(zhàn)、開拓疆土,留下了累累白骨、萬千孤孀,詩人的歌唱時發(fā)悲音,那不是值得頌贊的人間景象。“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王維的《渭城曲》為別離詩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送別詩以此為最,仍然難掩悲傷。
唐樂府詩的竹枝詞,應該算是唐代的新民歌了。雖謂民歌,并不直白,不能以后世的民歌觀念視之。竹枝詞清新剛健,與一大宗別離詩相比,自是另一種調(diào)子。也寫愁緒,“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白居易:《楊柳枝》),卻不愁腸百結(jié),撕捋不開;也寫別離,“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劉禹錫:《楊柳枝》),卻不傷心欲絕,無以安慰;也寫滄桑,“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白居易:《浪淘沙》),卻不蒼茫無限,惹人傷感。令人喜愛的是還有別一番兒女情態(tài):“不知天意風流處,要與佳人學畫眉。”(孫魴:《楊柳枝》)“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保ㄑδ堋叮簵盍Α罚白韥硪p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和凝《:楊柳枝》)有了這樣的一些詠唱,人生放出了另一線明媚之光,我們可以不再悲觀,欣喜地活下去了。
寫竹枝詞最好的詩人自是劉禹錫無疑。“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寫竹枝詞是著意為之的。他的竹枝詞篇篇可誦,都是難得的佳作?!盎t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底浪中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都是千古流傳的名句?!叭缃裰鄙香y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竹枝詞里的浪漫,有一份家常的溫情。不過,銀河兩岸本無牽??椗业模y道詩人忘了嗎?專權(quán)的淫威之下,無情的天河相隔,哪里會有男耕女織的家呢?
作 者:陳占敏,作家,著有長篇小說《沉鐘》《紅暈》《淘金歲月》等。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