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軍
摘 要:數(shù)學課堂的關鍵是要揭示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正確、巧妙地使用變式訓練,對于拓寬學生思維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數(shù)學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特別是一些典型例題的教學,用好變式訓練,對于那些重要的數(shù)學概念、定理等的理解和應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課本;例題;變式
變式訓練是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訓練方法,教師只要善于挖掘,就會發(fā)現(xiàn)課本上的很多問題,包括例題和習題都可以進行變式,這對于強化和鞏固所學知識點常常會收到較好的效果。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證明(三)》一章就有一道這樣的例題,稍加拓展就能成為一道很好的變式訓練題。
原題是:如圖(圖略),任意作一四邊形,并將其四邊的中點依次連接起來,得到一個新的四邊形,這個新四邊形的形狀有什么特征?并證明你的結論。該題是出現(xiàn)在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定理之后的,所以只要老師稍加分析,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很快就會得到結論是平行四邊形。當然,分析后教師要求學生很快寫出證明過程,并加以講評。這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好時機,趁熱打鐵乘勢提出下面的問題:該題已知的是什么四邊形?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那么,如果把任意四邊形換成平行四邊形,結果怎樣呢?(變式1)問題提出后,由于學生有前一題的經(jīng)驗,順著這一思路,同桌相互討論,很快就會得出結論,仍是平行四邊形,其證明思路與前一題完全相同。
接著,進行下一輪變式,如果改成矩形,結果怎樣?(變式2)啟發(fā)學生思考,矩形一個重要特征是兩條對角線相等,所以得到的平行四邊形鄰邊一定相等,那么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什么特殊的四邊形呢?是菱形。
變式3,如果將任意四邊形改成菱形呢?這一問題有點難度,要充分考慮菱形的特征。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但不相等,所以順次連接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的四邊不可能相等,考慮菱形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所以得到的平行四邊形有一個角一定是直角,故結果一定是矩形。這樣的分析學生一定會豁然開朗,對矩形、菱形的特征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變式4,如果將任意四邊形換成正方形呢?正方形是最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所有特征,所以如果順次連接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一定也很特殊,可以這樣去思考:正方形對角線相等,所得四邊形四邊一定相等,是菱形;正方形對角線互相垂直,所得四邊形定是矩形,故綜合起來一定是正方形。分析到這里,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有關定理一定有了全面的理解,特別對有關性質和判定方法一定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從而激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會覺得數(shù)學真是神奇,看似一道簡單的題竟會變成這么多!正當學生驚訝于數(shù)學神奇時,教師又適時提出下面的變式,將他們的精力又帶入另一輪研究之中。
變式5,將任意四邊形改成等腰梯形,情況又怎樣呢?這里同樣提醒學生注意其對角線特征,等腰梯形的對角線相等,故所得四邊形的四邊一定相等,有了前面的分析所得,學生會很快得出結論,是菱形。
上面的變式訓練后,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基本的理解,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歸納和總結,讓所學知識進一步升華到一定理論層面??梢栽O計下面的問題請學生思考:剛進行的變式訓練中,已知四邊形有哪些形狀?結果都有哪幾種?結論與已知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如果回答有困難,教師不要急于告知,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注意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特別要注意傾聽他們的意見,然后再做必要的點撥。最后引導得出:順次連接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四邊形是什么形狀,關鍵是看已知四邊形對角線具有什么特征,大體可分四種情況:(1)當對角線不相等不垂直時,那么所得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2)當對角線相等但不垂直時,那么所得四邊形一定是菱形;(3)當對角線垂直但不相等時,所得四邊形一定是矩形;(4)當對角線垂直且相等時,那么所得四邊形一定是正方形。至此,本節(jié)課的變式訓練就達到了預定目的,相信大多數(shù)學生有了上面的變式訓練,對平行四邊形這一部分知識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事實上,這節(jié)課的變式訓練就是對平行四邊形相關知識的一個全面復習。由此可見,變式訓練用好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鄉(xiāng)縣柳樹鎮(zhèn)民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