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欽偉
新的里程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文/孫欽偉
人心暖了!雷霆萬鈞的反腐敗贏得民心民意。
人心所向!日前“十八屆四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聞一經發(fā)布,就得到輿論如潮好評和期待。
自十四屆四中全會以來,四中全會常聚焦“黨建”,對此次四中全會研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輿論多以反腐從治標到治本角度解讀,很有道理。而事實上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作了高屋建瓴、深入全面闡述。其中,會議認為,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zhí)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zhàn)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也就是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是應對兩個“前所未有”的重要一招,也是“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水平”、確?!包h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一招,也是“跳出”黨建抓黨建的重要一招。
可以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讓治黨和治國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良性循環(huán)、一舉兩得的新思路。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性弱點是監(jiān)督的邏輯起點。對治黨而言,解決好對執(zhí)政黨自身監(jiān)督問題是底線,蘇東劇變告訴我們,此乃“命門”所系,解決不好就下臺。
執(zhí)政條件下,既要加強黨內監(jiān)督,還要特別注重接受黨外監(jiān)督。1945年7月,毛澤東同志在回答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支配問題時說,只有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作為執(zhí)政黨,“讓人民監(jiān)督政府”,實質上也是讓人民來監(jiān)督黨,以人民民主確保黨的先進性。而沒有法制的“大民主”,只會帶來災難。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講話中,既指出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又強調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黨的十五大明確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并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制定憲法和法律的過程,實質上是黨和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商量”的過程,是接受人民監(jiān)督、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過程,是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過程。對法的實施進行監(jiān)督,是對國家政權機關的監(jiān)督,也是對其中黨組織和黨員的監(jiān)督——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既是治國,也是治黨。在治國中治黨,治黨促治國。同時可借鑒依法治國,推動依黨規(guī)黨法治黨。
當然,推進依法治國需要一個過程,但缺乏系統(tǒng)性、關聯性和耦合性“單兵突進”推進,實效將大打折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才能有效、全面、深入推進黨建。如,科學立法,才能防止黨員干部將部門利益法制化。依法行政,才能防止“有形的手;搞權力尋租。不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就難以斬斷干預司法之手。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國的土壤。人人都能樹立法治信仰,才能沿著法治軌道有序有效對黨組織和黨員進行監(jiān)督。還有,通過法治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健全憲法實施監(jiān)督機制和程序,今后還可考慮逐步將黨、人大、“一府兩院”之間運行機制更好納入法制化軌道等,可讓黨組織和黨員工作于無所不在、無時不需的“法治空氣”中,再加上嚴于國法的黨紀,可切實解決執(zhí)政黨自身監(jiān)督難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才能形成閉合互動、可控有序、非人格化、相對成熟穩(wěn)定的權力運行、制約、監(jiān)督法治體系,人民就可通過黨和法治切實實現當家作主。跳出歷史周期率問題可得解決。
再則,外交是內政的延續(xù),落后就要挨打。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可讓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讓老百姓氣順勁足,有效凝聚人心共識,讓國家綜合實力提升。依法治軍,消除腐敗,才有底氣,才能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贏得、保持和平與發(fā)展,才能做到能打仗、打勝仗。
天翻地覆慨而慷。1949年金秋十月,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開始了新的歷史紀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2014年十月金秋,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歷經六十余載上下求索,將穩(wěn)步踏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康莊大道,在汲取人類政治文明一切有益養(yǎng)分基礎上,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上更高的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