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閱讀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效果。探討最佳的閱讀教學方法,是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就筆者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談幾種閱讀教學方法
一、框架閱讀法
這是一種著眼于文章整體的閱讀方法。根據(jù)某一類文體的內容特點和規(guī)律性,經(jīng)過分析和歸納,形成一個個結構“框架”。在學習有關方面的內容時,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歸納和對比,迅速找到相應的內容,更好地把握記憶。如學習議論文《談骨氣》《反對自由主義》《開動機器》等時,即可采用此法。論文具有論點、論據(jù)、論證三要素,那么這三個要素就可以構成議論文的閱讀框架。按這一框架,我們在讀以上幾篇文章時,就要看它們提出了什么樣的論點,怎樣提出來的,用了哪些內容做論據(jù),是怎樣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樣的論證方法。邊讀邊考慮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內容,讀完以后就會對這一類文體的內容和特點掌握得更清楚全面。當然,框架閱讀法的關鍵在于設計出適合的“框架”,而且該“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廣泛的適用性。一般教科書的知識體系,如記敘文的六要素,小說的三要素,就是現(xiàn)成的框架。具體的閱讀依靠框架的引導,而框架又不斷受具體閱讀內容的補充、豐富和完善,這樣便能使閱讀既多快好省,又不失靈活性。
二、設喻閱讀法
設喻閱讀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形象性。有時人們所要表達的思想或觀點比較抽象,如果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就能形象生動地講清楚。講課的過程也是這樣,教師要把有關課文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也可運用設喻的方法。如《文學與出汗》,這是一篇駁論性質的雜文,在這篇文章中,魯迅批駁了梁實秋之流“文學沒有階級性”的反動謬論,教師要把這篇駁論的結構講清楚,就可用設喻的方法。魯迅在這篇文章中先概述敵論的論點和論據(jù),這就好比是打靶子,這是“的”?!坝械姆攀浮?,接著魯迅瞄準靶子,連發(fā)兩箭,箭無虛發(fā),第一支箭擊中敵論的論據(jù),第二支箭擊中敵論的論點。
我們如果能按照這樣的設喻來進行閱讀教學,給學生的將是一個十分形象的駁論結構式。同時它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對學生知識的記憶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形象的東西常常是容易記住的。
三、逆向閱讀法
“逆向”是與“一般習慣”相悖的。即閱讀時不按常規(guī)先閱讀文章內容,而是看到文章標題或文章論點時,先考慮這樣的標題、這樣的論點讓我自己來寫該如何寫。如在閱讀《駁“實惠”論》一文之前。先讓學生對“學雷鋒不實惠”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有的說:“學雷鋒,做好事,不收錢不留可謂‘名利雙失,對自己來說不是太吃虧了嗎?”有的說:“邵逸夫做好事,捐那么多錢造圖書館、建醫(yī)院,對我們來說不是挺‘實惠的嗎?”有的說:“倘若當張亞奇在路邊苦苦掙扎時,有一位雷鋒式的好人熱心把他送進醫(yī)院,對亞奇來說,難道僅僅用‘實惠二字就能概括嗎?”“不,因為雷鋒為她挽回的是用金錢所無法換回的性命。”在大量的個人觀點發(fā)表后,再去閱讀課文,審查作者巍巍的論證思路,發(fā)現(xiàn)巍巍正是從邏輯上,從人生觀上,從揭示“實惠”論的本質是“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三個方面來層層駁斥“學雷鋒不實惠”的觀點。與剛才學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其差別是明顯的。這樣的閱讀,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更強烈。
四、比較閱讀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閱讀過程中對有關內容不斷進行比較、對照和鑒別,既可以開闊眼界、活躍思想,使認識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別,發(fā)現(xiàn)矛盾,把握特點,提高鑒賞力。
1.同中求異比較法
在看似相同的內容中,仔細尋找細微差別,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在學習《孔乙己》一文時,大家注意到:寫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樣表現(xiàn)孔乙己死愛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文中前后兩處的描寫卻極不相同。
A.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笨滓壹罕銤q紅了臉,額上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
B.“取笑?要是不偷,怎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
A處雖不可辯卻硬要辯,故意混淆“偷”“竊”的概念,迂腐可笑,自欺欺人。B處無法辯而不得辯,無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謊稱“跌斷”。如果說A處的“自欺欺人”還能為孔乙己爭回一點所謂“讀書人的清高”的話,那么B處的“自欺欺人”已完全陷一種弱者的可憐的“哀求”。從A到B處的變化,正顯示了孔乙己從窘迫到窮途末路的生活軌跡,透露出悲劇的色彩。
2.異中求同比較法
異中求同就是從個別中尋找一般,在個性中尋找共性。如對《故鄉(xiāng)》中閏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過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前后變化來分析,還可結合其他的人物加以比較來分析。如本文中的楊二嫂、《祝?!分械南榱稚?、《阿Q正傳》中的阿Q,這些人,盡管他們所處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異,但他們都是舊社會下層人民群眾的形象。他們同樣熱愛生活,向往自由,但又同樣愚昧麻木,最終被封建制度無聲無息地吞噬,卻又對自己的命運百思不得其解。找到這些共同特點,我們就會對魯迅以“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出發(fā)”揭示痛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寫作動機有新的認識。這種閱讀教學方法自始自終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真正實現(xiàn)了從“學會”到“會學”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