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喜濤 劉翠鳳 曲彥杰 鄭變桃
摘要:人教版六年制語文課中,將課文分為精讀課文、略讀課文、選讀課文三類,三者在教學上有很大的區(qū)別,而教學要求上也有相應的不同。如果把教師的教學行為比作廚師的烹調手藝的話,那么,精讀課文就好比廚師手下一道道精細、精美的食品,色香味俱全。那么如何上好精讀課?首先要把關注點從教師的“教”轉到學生的“學”上,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就是努力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623.2
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精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談
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的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老師帶你們走近一座歷經(jīng)5代皇帝建筑修繕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師:請拿出手來和老師一起寫圓明園(相機解釋“圓”就是圓滿無缺的意思;明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并提醒學生注意同音字的字形辨認)
師:同學們,圓明園在法國著名大作家雨果眼中又是怎樣的呢?(課件出示: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奇跡,這一奇跡,就是圓明園)
生:(齊讀)
師:這人類奇跡的圓明園,這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就在1860年的10月被英法聯(lián)軍的一把大火徹底毀滅了。(相機板書“毀滅”,并交流“毀”字的寫法)
師:通過課前的預習,同學們一定知道這是一幅什么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
生:圓明園毀滅后的殘垣斷壁圖
圓明園的毀滅給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留下無盡的思考,圓明園昔日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圓明園的毀滅,毀滅了什么?毀不滅的又是什么?請同學們帶著思考走進課文。
以上導課寓解詞、寫字指導于整個導課教學活動中,融直觀導入、聯(lián)系背景導入、名言導入和語言渲染于一體,既整合多方信息,又落實多元目標;既合理利用了課本的插圖資源,給學生視覺上產(chǎn)生認知沖突,又有效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思維情感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投入閱讀實踐活動。
二、要關注語言實踐。閱讀教學整體感知靠讀,理解感悟靠讀,培養(yǎng)語感靠讀,積累語言更要靠讀。只有讓學生真正觸摸文本語言,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秷A明園的毀滅》一課教學時,在扎實推進初讀、整體把握內容的基礎上,聚焦第三、四自然段,抓住“有……有……有……還有……有……不僅有……還有……”7個“有”,采用多種讀的方式以讀激情,以讀促思,以讀促悟,通過朗讀感悟、啟發(fā)想象以及回環(huán)復沓的引讀,幫助學生感受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景象,喚起學生對圓明園昔日輝煌的主體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然后設計以下語言訓練題:①根據(jù)自己的游覽經(jīng)歷,運用句式“漫步園內,我仿佛來到了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聞到了_________”把最感興趣的景觀說具體。這樣安排能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能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想和說,發(fā)展學生語言的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要恰當運用電教手段?!秷A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雖語言簡潔,但內容距離現(xiàn)實生活較遠,可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圓明園眾星拱月的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筑以及珍貴的歷史文物,幫助學生建立課文語言文字所描繪的豐富表象。讓學生在朗讀與理解感悟之間走幾個來回以后,再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作用。通過同伴互助、學科整合等方式逐步達成單元教學目標,同時,又能把學生的視野從課內拓展到課外,為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做充分的準備。
四、要合理取舍內容?!秷A明園的毀滅》第一課時的主攻目標是:學習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采用多種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象,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與向往之情。因此,教學重點內容就可確定為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要留下結課懸念。語文第一課時在結束時,設置疑問,拋下話題,啟發(fā)思考,留下懸念,讓學生能滿懷希望,企盼第二課時的到來,才是成功的、有效的閱讀教學的第一課時。最后我通過設計以下總結語來引起學生對第二課時的興趣?!巴瑢W們,這節(jié)課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見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力量,但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了,圓明園為什么會遭到如此浩劫呢?請同學們課后查找有關資料,下節(jié)課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這樣結課會引起學生對后續(xù)學習和課外閱讀的關注,結課終點又是下節(jié)課的起點。
六、達標檢測切中要害:
第一課時教學結束后,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設計鞏固性、延伸性的作業(yè),能整體提高教學效果。《圓明園的毀滅》第一課時教學后我們設計以下作業(yè):
①填空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的肆意踐踏把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_________建筑藝術的_________,化為_______。從此,圓明園內再也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是_____________。
②課后通過搜集資料了解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原因,讀課文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英法聯(lián)軍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這種作業(yè)設計應當說是連接一、二兩課時的橋梁,第1題既檢測學生吸收和內化文本語言的程度,又可促進“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這一課文教學目標的達成,還能激發(fā)學生深度思考,為第二課時與文本的深度對話與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礎。第2題是直接切入第二課時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帶著思考走向課外,既能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又能促進第二課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精讀教學亦如此。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教學方式應更為開放,更多地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們主動參與課堂動手、動嘴、動腦等方式自主學習,才是有效、有情、有生命力的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后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方式,遷移運用各種閱讀技巧和方法,落實新課標中“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書”的要求,獲得語文素養(yǎng)的逐步發(fā)展與提高,享受語文學習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