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娟
高職院校英語課外活動探討
李麗娟
(嵩山少林武術(shù)職業(yè)學院 文化傳播系,河南 登封 452470)
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也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本文從英語課外活動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入手,就課外活動設(shè)計、課外活動組織與實施,以及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簡要介紹了國外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希望能對教師設(shè)置課外活動發(fā)揮啟示作用。
高職院校 英語應用能力 課外活動
高等職業(yè)院校培養(yǎng)的是技術(shù)應用型人才,側(cè)重實際應用,重視實務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應用能力要求很高?!陡呗毟邔S⒄Z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強調(diào)了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高職學生英語水平低,基礎(chǔ)知識薄弱,自我約束能力差,因此很難達到靈活應用英語的教學目的。針對此種情況,學校采用了多種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的方法與手段,大大強化了英語的課堂教學效果。但實驗證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精力有限,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是不現(xiàn)實的。筆者從多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中得出,課外活動是輔助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課外活動這一教育模式?!秾W記》中記載:“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薄罢龢I(yè)”就是指課堂教學,“居學”是指課堂教學以外的活動,即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外,還要進行與課堂學習有關(guān)的課外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安禮”、“樂學”,從而達到 “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雖離師輔而不反”的目的。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在活動中可以把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從而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在實際應用中能夠不斷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一個個挑戰(zhàn)中不斷探求知識,主動地學習知識。課外活動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擺脫玩手機、打游戲的惡習,參與到豐富的課外活動中,在活動中,學生的愛好、特長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表現(xiàn),培養(yǎng)樹立自信心。
筆者有一年的泰國教學經(jīng)驗,在泰國任教期間,參加了多次該學校組織的英語營活動。該校最大的英語活動為英語營,英語營分為兩種形式:(1)聘請專業(yè)的外教團隊。利用周末將學生帶到風景優(yōu)美的景區(qū)或休閑場所,聘請外教團隊為學生舉辦英語營活動,涉及游戲、團隊合作、英語即興講故事、誰是最好的演說家、誰是最好的喜劇演員等活動。(2)學校與學校的英語交流。重點院校組織英語營活動,邀請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每個學校參加人數(shù)大約在10人左右,活動時間為2天。10人一個小組,同校的學生盡量不安排在同組,每組分派兩名英語教師組織活動。活動包括起隊名、隊歌、口號、小組競賽、影視欣賞、狂歡晚會等。學校除了組織大型的英語營活動外,還有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如OPEN HOUSE、英語角、英語話劇大賽、英語演講比賽等。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扮演的角色是參與者和工作者,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以及實際的需要,自愿地組織、選擇和參加活動。課外活動使學生的才能、個性得到了充分發(fā)展,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通過參加他們的活動,筆者對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教學不能拘泥于呆板的課堂教學,而應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每個學校的情況各不相同,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校園資源、師資力量、地域環(huán)境等設(shè)定合適的課外活動。近年來,我院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也組織了一些適應學生的特點的英語課外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英語夏令營。我院為國家漢語推廣基地,每年夏天都承辦國際漢語夏令營活動,這一良好的條件為我院學生創(chuàng)造了鍛煉英語應用能力的機會。經(jīng)過面試選拔,學生作為工作人員參與到夏令營活動中,與國外的學生一起生活和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英語聽力、口語等能力。
2.英語歌曲或話劇大賽。高職學生的特點是創(chuàng)造力強,靈活好動,對歌曲、表演興趣較高,通過組織英語歌曲大賽、英語話劇表演,用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3.英語電影賞析。英語電影賞析與以往的英語電影欣賞不同,英語電影欣賞僅僅播放一場英文電影,學生觀看時沒有教師指導,只關(guān)注漢語字幕或精彩的劇情,欣賞后普遍感覺收獲不大。英語電影賞析需要教師參與其中,教師首先對即將播放的電影進行介紹講解,并提出問題或一項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影片,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加深對電影的理解,提高英語表達能力。
4.高職院校間的學習交流活動。與兄弟院校合作舉辦英語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感受不同學校的教育方式,增強校與校間學生的友誼。
5.英語導游小幫手。我院位于全國著名的“文物之鄉(xiāng)”和“武術(shù)之鄉(xiāng)”河南登封。登封豐富的旅游資源吸引了來自各個國家的游客,眾多國際友人慕名前來少林寺參觀游覽。在這樣的一個大環(huán)境中,組織英語導游活動再合適不過。既能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讓國際友人感受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又能使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
1.活動名稱:英語導游小幫手。
2.時間:周日。
3.地點:少林寺景區(qū)達摩洞。
4.參加人員:旅游管理專業(yè)大二學生。
5.準備工作:每位學生準備達摩洞講解詞一篇(以下是學生介紹達摩洞的導游詞片段)。
TheBodhidharmaCaveissituated on top ofthecentralpeak of Wuru Peak,northwest to the monastery.It is the place where Bodhidharma,the Patriarch of Chan Buddhism,used to face the wall in meditation for nine years.It is said Bodhidarma’s shadow was reflected upon a stone and embedded on it with clear creases ofhisclothesbecauseofthe long timemeditation.Thatisthestone called“StoneofBodhidharma’s Shadow”,which was one of relics preserved and exhibited in the monastery.
6.具體活動安排:兩名學生為一組,尋找景區(qū)內(nèi)外國游客,主動為其介紹達摩洞。
活動結(jié)束后,學生紛紛表示,這次活動收獲很多。準備過程中對平時不愿學、不愿記的英語導游詞,因為有了活動的激勵而主動背誦記憶,遇到不懂、解釋不通的地方,翻閱資料、網(wǎng)上搜索,采用各種辦法完善導游詞。這個過程使學生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覺得英語并不枯燥。在給外國游客解說的時候,開始學生非常緊張,慢慢地,外國游客友好寬容的態(tài)度,使學生放松了心情,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導游詞背誦講解,而是靈活運用所掌握的英語與外國游客親切地交談?;顒咏Y(jié)束后,學生非常激動和高興,對學好英語有了很大的信心。在活動中,學生也發(fā)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如對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詞匯解說困難,很多只能用漢語拼音直譯,外國游客無法體會到真正的含義。面對這個問題,學生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專門舉行了一場如何翻譯具有中國特色詞匯的英語討論會。
1.課外活動的組織方式
在組織課外活動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能只安排英語好的學生參與活動,英語水平差的學生僅作為觀眾。久而久之,水平較差的學生會失去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進而放棄英語學習。課外活動內(nèi)容要實用、有趣,能夠反映學生的真實生活、職業(yè)需求和興趣愛好,把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2.制定相應的考評機制
課外活動組織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情況,即活動舉辦之初熱火朝天,之后越發(fā)慘淡,而后不了了之。根據(jù)這種情況,學校需要制定相應的考評機制,如計學分,把課外活動列入考核體系,強化、監(jiān)督課外活動的組織效果。
3.教師的業(yè)務素質(zhì)
教師是學生組織開展課外活動的主要指導者、參與者和監(jiān)督者。教師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背景,可以為學生提供正確的、豐富的語言素材、活動方案。組織好英語課外活動,對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要了解本學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識,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相關(guān)知識,多方位培養(yǎng)興趣和特長。
我國學習英語的大環(huán)境還有待改善,在英語課外活動中英語學習氛圍好,學生會主動把英語從輸入轉(zhuǎn)向輸出,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語言實踐的靈感,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英語課外活動形式多種多樣,要認真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吸收國外大學生課外活動好的做法和成功經(jīng)驗,取長補短,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大學生課外活動運行機制,使我國大學生的英語課外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并取得實效。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鄒紅梅.中外大學生課外活動比較研究[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4.
[3]伍安春,尕峰.國外大學生課外活動對我國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啟示[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