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啟之
生產(chǎn)《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廣東原創(chuàng)動力公司很郁悶,他們要花費上千萬元才能滿足上級管理部門的要求——刪掉這部片子中的暴力情節(jié),以防止某個小孩子再去“綁架烤羊”。按這種邏輯,《貓和老鼠》《唐老鴨》都應該禁映,而《熊出沒》也在劫難逃——光頭強不是把鐵絲通上電,想電死熊大熊二嗎?原創(chuàng)動力是不是有點冤?
現(xiàn)在的兒童模仿動畫片,過去的兒童模仿戰(zhàn)爭片。當年成都武斗的“街娃”,現(xiàn)在的著名畫家黃振海認為,“文革”中的武斗與“文革”前的 “戰(zhàn)爭教育”有關。而最好的“戰(zhàn)爭教育”就是當時的戰(zhàn)爭片。“比如《上甘嶺》《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雞毛信》……而其中的李向陽、嘎子,都是我們崇拜的英雄……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恨自己晚生了幾十年,要不然就趕上打蔣匪了,或者是打日本人。沒準自己就是又一個小兵張嘎或者是李向陽呢?!保盅┎稍L、黃振??谑觯骸丁敖滞蕖钡奈涠贰罚蹲蛱臁?012年第3期)
渴望戰(zhàn)斗、崇尚暴力,是那個時代重要的精神現(xiàn)象之一。紅小兵歌曲為此作出了重大貢獻。我把這些歌曲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歌頌當兵打仗的,第二類是鼓吹大批判的,第三類是高喊打倒的。第一類是在高尚正義的旗號下,宣傳好勇斗狠;第二、三類是在燦爛的陽光下,播種黑色的種子。先說第一類。
歌頌當兵打仗的歌曲多來自“文革”時期的兒童片,如《小螺號》《阿夏河的秘密》《閃閃的紅星》《草原紅心》等。這些片子講述的,不是黃河少年打日本,就是冬伢子打還鄉(xiāng)團,要么就是紅領巾抓特務,紅小兵抓反革命。總之,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綿延四十載,這些片子講的全是孩子們與階級敵人斗爭的故事。這些影片中的歌曲有一個共同點:以保家衛(wèi)國的名義,把戰(zhàn)爭神圣化,把當兵打仗理想化。請聽《小螺號》的主題曲《海島紅小兵》——
吔,我們海島紅小兵,
學習人民解放軍。
紅纓槍手中拿,
懸崖上把根扎。
軍民聯(lián)防力量大,
……
再如歌舞劇《草原紅花》的插曲,蒙古民歌風格的《長大我也扛起槍》——
紅色帽徽紅領章,騎著軍馬背著槍,
毛澤東思想來武裝,解放軍日夜守邊疆。
啊,霍伊,啊,霍伊,
毛澤東思想來武裝,解放軍日夜守邊疆,
啊,霍伊,啊,霍伊,
長大我也扛起槍,學習叔叔好榜樣,
騎馬扛槍打豺狼,守衛(wèi)草原保國防。
把扛槍打仗作為人生至高理想,植入孩子的幼小心靈,會給孩子們的人生觀帶來何種影響?似乎沒有人探討過。如果我說這可能會在他們的心里種上好戰(zhàn)黷武的種子,一定會有人反對:“NO!那是培養(yǎng)孩子們的尚武精神!”
中華兒女的奇志,也表現(xiàn)在大批判上。不但成人要批,孩子也要批?!澳闷鸸P,做刀槍,口誅筆伐上戰(zhàn)場?!边@種大批判從一開始,就被看作一場戰(zhàn)斗。它的戰(zhàn)場是媒體和會議,武器是紙筆和口舌,指揮員是各級領導,戰(zhàn)斗員是人民群眾,戰(zhàn)斗對象是右派、黑五類、走資派,以及所有被改造者。
紅小兵其生也晚,只趕上了大批判的尾巴。盡管這些歌曲的創(chuàng)作者、傳播者、演唱者早把這些紅色的經(jīng)歷都付笑談中,但是,晚有晚的好處,這類歌曲至今仍舊活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請聽,《紅小兵越戰(zhàn)越堅強》——
紅小兵,氣昂昂,
滿腔怒火上戰(zhàn)場。
為了參加大批判,
戳穿林賊黑心腸。
階級斗爭天天講,
反修防修永不忘。
毛澤東思想來指引,
紅小兵越戰(zhàn)越堅強。
李鐵梅說:“仇恨入心要發(fā)芽?!边@些歌曲中的語言暴力——“滿腔怒火上戰(zhàn)場”,“戳穿林賊黑心腸”——同樣會在孩子們的心里生根發(fā)芽,長成黑色的植物,在適當?shù)臅r候,遮住他們的理性之光。
一位致力于兩岸文化比較的臺灣朋友跟我說:大陸文化人之所以擅說臟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把孔子看成了壞東西。而我們臺灣人,是在儒學中泡大的。由此觀之,今天對《喜羊羊和灰太狼》中暴力場面的刪剪,盡管有欠公平,但是從文明學的角度講,它是歷史的進步,標志著大陸人知道什么是野蠻,什么是現(xiàn)代文明。
我把這類歌曲稱為“打倒歌”。它是“口號+簡譜+口號”的組合。與其說是歌曲,不如說是口號。請看下面這首《打倒美帝,打倒蘇修,打倒新沙皇》——
(口號:打倒美帝,打倒蘇修,打倒新沙皇?。?/p>
打倒美帝,打倒蘇修,打倒他們的走狗!
打倒蘇修社會主義帝國主義,打倒新沙皇!
打倒新沙皇!
這首歌總共六句歌詞,六句全是口號,內(nèi)容全是打倒。而開唱之前,還要先呼口號??谔柧褪歉柙~,歌詞就是口號。下面這首《打倒叛徒、內(nèi)奸、工賊劉少奇》內(nèi)容略微豐富一些:
打倒劉少奇!打倒劉少奇!
怒火在燃燒,鐵拳高高舉。
劉少奇反動透頂,劉少奇罪大惡極,
撤銷他黨內(nèi)外的一切職務,永遠開除他的黨籍。
打倒叛徒劉少奇?。ê簦捍虻箘⑸倨妫。?/p>
打倒內(nèi)奸劉少奇?。ê簦捍虻箘⑸倨妫。?/p>
打倒工賊劉少奇!打倒帝、修、反的走狗劉少奇!
(高呼:打倒劉少奇!打倒劉少奇!打倒劉少奇!打倒劉少奇?。?/p>
“這首歌中,除了開頭的‘怒火在燃燒,鐵拳高高舉’兩句外,全是給劉少奇強加的罪名和‘打倒劉少奇’的口號……此歌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后邊幾句,在唱‘打倒叛徒劉少奇’‘打倒內(nèi)奸劉少奇’‘打倒工賊劉少奇’這三句之間,都要高呼口號‘打倒劉少奇’,在唱完最后一句‘打倒帝、修、反的走狗劉少奇’之后,還要連呼四聲‘打倒劉少奇’。”(何蜀:《瘋狂的音符:“文革”中的戰(zhàn)斗歌曲》)
這首歌入選當時的“革命文藝課”教材,成為中學生的校園歌曲。大概詞曲作者也覺得實在不好把它叫作歌曲,不好意思署上他們的大名。但是,他們沒有忘記,給歌唱者留下這樣的要求:“稍快,無比憤恨地”。而歌譜上,只有歌名中的劉少奇的“少”字沒有躺倒,而歌詞中的“少”字大部分呈橫臥狀(出處同前),以示中央決議威力無比,此人已經(jīng)打倒在地。
“言為心聲”,這三類歌曲在銀鈴般的童聲演唱中,吐露出那個時代的集體無意識—— 一種莫名的焦慮癥。我說它莫名,是因為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患者承認自己得過這種病,更沒有一個達人知道它的病因病源。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是怕別的將領也來個黃袍加身,奪了他的天下。如果他是憑真刀實槍打下來的天下,他還會怕手下的將領嗎?陳思和說,當代小說中有濃郁的戰(zhàn)爭心理。經(jīng)驗與心理的背后其實是對前景的擔心,對合法性的憂慮。這種擔心和憂慮,久而久之就成了焦慮癥,從成人世界蔓延到了中小學和幼兒園。
于是,成人就讓孩子們把當兵打仗當作人生理想,以緩解成人世界的恐懼。于是,就讓孩子們把大批判當作人生的第一個戰(zhàn)場,使他們也像父母那樣焦慮。于是,就念起“打倒”的咒語,來松弛上上下下緊繃的神經(jīng)。于是,紅小兵的哥哥姐姐們就大聲地“向全世界宣告:我們紅衛(wèi)兵是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死刑的執(zhí)行者,是舊世界的掘墓人。我們將親身參加埋葬美帝國主義的戰(zhàn)斗”(轉(zhuǎn)載自清華附中紅衛(wèi)兵的文章《打碎舊世界,創(chuàng)立新世界》)。
我想起了非洲的娃娃兵,那些赤裸上身,端著沖鋒槍的殺人機器。想起了電影《瘋狗強尼》中的歌曲——
我們是將軍手下的士兵。
我們是沒有好建議!
我們是該死的士兵,我是年輕少校,
我們是沒有好建議。
我們是小惡魔,我要把你的心剝出來!
沒有男人,就沒有戰(zhàn)爭!
……
沒有必要胡鬧了,沒有必要浪費時間了。
我要成為突擊隊員,突擊隊員是混賬東西。
突擊隊員是勇敢的戰(zhàn)士,
我是對,還是錯?
——你是對的!
他們之所以是對的,是因為他們的將軍告訴這些娃娃兵:殺人放火是“為了革命,為了自由,為了國家的資源用在正確的地方”;胡作非為是為了“解放人民,消滅杜高人”,總之,是為了正義,為了理想,為了真善美。
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說:“大批人總是服從詞語的威力。”
尼采有言:“我們是詞語的奴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