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利
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聽說讀寫中重要的一環(huán),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說普通話的興趣
普通話是學生今后能正確、規(guī)范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基礎??勺寣W生跟周圍普通話說得好的人學習,也可在飯前飯后收聽廣播、收看電視時跟播音員正音,然后自己在空閑時練習說話,這樣長久堅持下去,說起普通話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二、培養(yǎng)學生即席朗讀的能力
學生在練說普通話一段時間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上午、下午課前五分鐘進行朗讀訓練。每次可讓一名學生到講臺前即席向全班同學朗讀報刊文摘等,其他同學可邊聽邊記下報刊文摘中的重點內(nèi)容。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又訓練了大部分學生速記重點內(nèi)容的能力。訓練中要求學生朗讀時聲音要洪亮,咬字要清晰,語音要準確,斷句要無誤,語句要流暢,且能抑揚頓挫。
三、培養(yǎng)學生即興演講的能力
在學生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后,教師每周可提出一兩個論題,讓學生分別到講臺前即興演講3~5分鐘,學生只要能談出自己的觀點即可。教師可模擬一些場面,讓學生即興回答。如:遇見割、燙傷病員該如何搶救,發(fā)現(xiàn)有人吵架該如何處理,遇上壞人該怎么辦……通過學生的口述,不僅提高了即興演講的能力,也讓學生從小具備應付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對他們今后走上社會將大有裨益。也可讓學生對班中出現(xiàn)的一些事件即興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及建議。
四、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學生畢業(yè)后面對的將是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學生在這個圈子里如何去生活、去適應,這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又一個嚴峻的課題。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與人交際。教師可模擬多種社交場面,去正確引導學生,可讓學生輪流主持班會,或每人主管一天班級工作;也可讓學生模仿節(jié)目主持人對某人某事進行專題采訪等。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
學生都是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個體,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小品、相聲、歌曲、啞劇、雙簧等表演節(jié)目,力爭使學生動作到位、聲情并茂;也可讓學生把學過的一些課文或生活中的材料自編成小品,進行自導自演。這樣,既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氣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肯下功夫、愛動腦筋,把學生點滴的課余時間利用起來,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去學習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本領,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單位:河南省虞城縣鄭集一中)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