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春江花月夜》詩意與樂境之比較

2014-07-25 18:28趙燕玲
北方文學·下旬 2014年4期
關鍵詞:春江花月夜詩意

摘 要:《春江花月夜》 超越了一般詩作的意境達到了“和”的境界,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體現了“和”的精神。筆者以《春江花月夜》詩意與樂境之比較為題,探討《春江花月夜》的詩意、樂境何在,詩意與樂境的關系。

關鍵詞:《春江花月夜》;詩意;樂境

人們在欣賞《春江花月夜》的過程中,總會很自然的想到詩作《春江花月夜》,在欣賞樂曲優(yōu)美旋律的過程中,去體會、領略詩人張若虛的用意和情感,這樣的結合,似乎讓人更容易發(fā)現樂曲的美。然而,現實中,人們將音樂審美與文學審美相結合進行專門的分析論述,用于研究的卻很少,因此,筆者以《春江花月夜》詩意與樂境之比較為題,探討《春江花月夜》的詩意、樂境何在,詩意與樂境的關系。

一、歷史上的詩與樂

中國古代的詩歌起源于勞動者創(chuàng)作的民歌,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便是《詩經》。從《詩經》的內容來看它是一部以詩為載體的古代音樂的匯集,因此可以說詩與樂是相伴而生的。

詩是我國古代文藝文字的總稱,是吟詠言志的文學體裁與表現形式,詩在漢代的代表作即為樂府詩,其特色為敘事性,比如樂府詩的代表作《孔雀東南飛》。唐代是我國詩詞發(fā)展的最高峰,唐詩講究聲韻和格律,讀起來朗朗上口且意境深遠。音樂是通過有規(guī)律的聲音效果表達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音樂的起源要早于詩,關于音樂的最早文字記錄是在周朝,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音樂的形式不斷豐富多樣。

詩詞在和音樂的相互交流吸收中,表現出了相容性,詩詞和音樂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吸收,詩歌本質上與音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二、《春江花月夜》之詩意、樂境

詩歌講究詩意,音樂講究意境,我國文學史上能將二者完美結合的作品莫過于《春江花月夜》。如今,人們對《春江花月夜》一詩都非常熟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能夠流傳千古,得益于作者以非凡的創(chuàng)作力賦予了《春江花月夜》鮮活的生命力。

(1)《春江花月夜》的詩意。《春江花月夜》描繪了一幅人生中美好的一個畫面,江水、花、明月構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作者將江、花、夜作為背景,極力渲染了明月,月光所及之處,天下蒼生無不覆蓋著那份純凈與清雅,巧妙而完美的呈現出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之美。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美,是詩人完全沉浸在江天一色的美景之中,內心也得到了凈化。詩中問月八句,是詩人的感嘆,詩人在感嘆宇宙的廣袤、寧和的同時,也認為江月雖在人們心中恒久存在,卻是沒有什么變化的,不似人類生命雖短暫,卻處于不斷變化之中,世代相傳,綿延生息,又世事難料,詩人感嘆應該珍惜難得的人生,珍惜人生中難得之“情”。詩人抓住“春江明月”這個主題,衍生出各種情懷,例如“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道出游子對思婦的憐愛和不能陪伴的歉疚,而“卷不去”、“拂還來”、“愿逐月華流照君”又細膩地刻劃出思婦的癡與怨。在詩人眼中,人生的喜怒無常、悲歡離合正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宇宙自然包羅萬象,卻顯得越發(fā)虛無,人雖然渺小,但人的煩惱和情感造就了有意義的人生,人生更值得珍惜,體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2)春江花月夜的樂境。到底是描繪了美麗的大自然,贊美了大好河山?還是哀而不傷?一個作品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看來,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見,我們《春江花月夜》理解不能固定化,這首樂曲幾經變遷,曲調據傳是陳后主所作,但已失傳,說《春江花月夜》是根據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的,而《夕陽簫鼓》由來又說法不一。《夕陽簫鼓》由清代姚燮的《今樂考證》,到浦東派琵琶宗師鞠士林的《閑敘幽音》,到《陳子敬琵琶譜》,再到李芳園的《得陽琵琶》等等,這曲目都一直處于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之中。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柳堯章學得該曲目,利用絲竹樂器合奏,將其改編為《春江花月夜》,一舉成為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經典。

一首樂曲的樂境是隨著時間而不斷改變的,《春江花月夜》對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人生的感悟及“哀而不傷”的韻味,在不斷的改編中或存或失,這也是無數的詩人、作家的藝術追求,時代的不斷變化,作曲家們是務實的,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圖、情感都受現實情況的局限,這種富有強烈時代氣息的意圖和情感通過音樂作品很自然的傳遞給欣賞者。《春江花月夜》的曲目幾經變遷,但樂境始終沒有脫離旋律質樸、怡人、雅致、秀美。

三、《春江花月夜》詩意與樂境的關系

詩歌與音樂因其載體與展示的不同導致其各有所長,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審美上自然不同,更好的解析詩意,領略樂境,才能更好的抒發(fā)、欣賞作品。從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發(fā)展來看,詩歌與音樂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所以對二者的審美上必定有相通之處。張若虛在詩中營造的意境超出了一般作品的高度,不僅僅是詩人的情感交融,不僅僅是欣賞者的聯(lián)想,達到了人與天地萬物和諧的審美境界,詩中沒有刻畫現實的沉重,而是“哀而不傷”的甜美韻味。樂曲定名《春江花月夜》至今未改,說明這一曲名比較準確的概括了意境,該曲旋律婉約流暢,配樂細膩,符合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氣質,全曲采用散、慢、快、散的線性結構,虛實合一,統(tǒng)一中再對比。曲調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由遠至近,由近至遠。再加上使用了箏、琵琶、簫等絲竹樂器,取材大自然,贊美大自然。曲目音色極具自然之美,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天地萬物,渾然一體”的樂境。

所以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超越了一般詩作的意境達到了“和”的境界,民族器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體現了“和”的精神。這樣看來,《春江花月夜》的詩意與樂境是相通的,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詩與樂都達到了審美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鄭祖襄,《中國古代音樂史學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年10月版,2000年5月第2次印刷

[2]程千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文學評論》,1982年第4期

[3]柳堯章,《我是怎樣改編<春江花月夜)的》,《音樂周報》,1991年10月18日

[4]陳正生,《關于<月兒高)和<春江花月夜)的傳譜問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作者簡介:趙燕玲(1979-),女,貴州省畢節(jié)市人,本科,中級,畢節(jié)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春江花月夜詩意
詩意地棲居
大地上的詩意棲居
邂逅周莊,詩意盎然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張若虛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詩意的麥子(外二首)
被耽擱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