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講訴了礦工莫瑞爾一家的家庭悲劇。本文以莫瑞爾一家妻不妻,子不子的錯位家庭關系為切入點,從家庭婚姻生活的破滅以及兒子們的愛無能兩方面展開深入的人物和社會分析,指出工業(yè)化進程才是造成這個家庭以及更大范圍內(nèi)的社會不幸的根本原因,揭示出小說重大的社會批判意義。
關鍵詞:家庭;悲?。还I(yè)化;社會批判
勞倫斯被視為20世紀英國文壇的一個奇跡。在短暫的一生里,勞倫斯為全世界的讀者創(chuàng)作了許多充滿爭議和獨具特色的作品。讀者常常會驚嘆于他對性愛的大膽描述和對人物心理的深刻描繪。勞倫斯出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父親是礦工,母親在婚前是教師;家庭貧困且不和諧。幼時的勞倫斯深受母親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的政治動蕩和社會革命。所有的這些都在其作品中予以了深刻的體現(xiàn)?!秲鹤优c情人》作為勞倫斯的早期作品,具有濃重的自傳色彩。勞倫斯在作品中成功地將現(xiàn)代文明的災難和不幸融匯進了莫瑞爾一家的家庭悲劇,這也賦予了小說重要的社會批判意義。
一.家庭婚姻生活的破滅
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正在經(jīng)受工業(yè)革命的洗禮。工業(yè)化的實現(xiàn)極大地加速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同時也改變了社會結構,推動了社會化進程。越來越多的農(nóng)民和手工業(yè)者涌入城市成為雇傭工人。鄉(xiāng)村自然經(jīng)濟逐漸瓦解,其對應的人際關系也順而被打破。背井離鄉(xiāng)的人們并沒有在城市中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仍然過著貧苦的生活,甚至變成了機器的附庸。在此情況下,人性極大地被壓抑,甚至扭曲。家庭及其成員,作為最基礎的社會單元,首當其沖地經(jīng)歷了這種改變帶來的災難。
《兒子與情人》中莫瑞爾夫婦的相遇是美好的。華特?莫瑞爾從十歲起就從事礦工的工作。年輕的莫瑞爾有著英俊的外表。在一次舞會上,吉楚德?科帕德第一次見到莫瑞爾。在她看來,這位“留著隨意黑發(fā)”的年輕礦工舉止紳士,并“對每一位邀舞的對象都帶著同樣的笑容”。并且,“這位男子散發(fā)出的生命感官上的微黑的金色溫柔就像燭火,如同她的生命般不受思想和靈魂的阻礙和鉗制,甚至超越了她,這對她而言是如此的不同”[1](18頁)??婆恋略谶@之前從來沒接觸過礦工,對他們的生活更是一無所知。她只是想象著他和眾多的礦工一起在地下辛苦地勞作,直到深夜才走出礦井。每天,他都面對危險,但仍對生活抱持樂觀的態(tài)度,這一點極大地吸引了她。實際上,科帕德對莫瑞爾是一見鐘情。因此,在沒考慮兩人社會地位懸殊的情況下,科帕德就決定嫁給這位年輕的礦工??婆恋潞湍馉柕幕橐鼋⒃趷矍橹希@常被視為最理想的婚姻。他們應該過上幸福的生活。小說也是這樣描述的“第二個圣誕節(jié)他們就結婚了,婚姻的前三個月她感到極度地幸福,前六個月她也是很幸福的”(19頁)。
然而,在那時,如此的愛情只是一個美麗的泡影。一旦與現(xiàn)實相遇,它立即便會破碎。就在婚后的第七個月,現(xiàn)實的柴米油鹽將科帕德美麗的愛情擊碎。她偶然發(fā)現(xiàn)丈夫其實一文不名,他們居住的房屋是租的,家具的賬單尚未支付,之前提到的銀行里的存款也只是謊言??婆恋卤罎⒘?,一下從幸福的頂端跌落到了失望的深淵。她不再和丈夫言語,行為也發(fā)生了改變,因為“她驕傲尊榮靈魂中的某種東西晶體化了,堅硬如石”(22頁)??婆恋碌母淖冎皇球炞C了愛情不管多么的美好,在現(xiàn)實,或是金錢和財富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莫瑞爾夫婦生活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和環(huán)境里,他們的關系必然逃不過社會地位和財富的約束。
對于莫瑞爾和他的妻子,不同的社會地位從一開始便決定了他們婚姻的悲劇。莫瑞爾出生下等家庭,沒有機會獲得良好的教育。他粗俗,甚至是粗魯、不可理喻。他不可能理解生活的意義,對此他也不感興趣。并且,他沉迷于喝酒來逃避生活的苦難。她的妻子出生中等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也堅守嚴格的清教倫理道德。她嫁給莫瑞爾,是因為在那時她確是愛莫瑞爾的,也部分地因為她家庭的貧困狀態(tài)限制了她嫁給具有更高社會地位男士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她曾相信她能將她的丈夫改造成一個具有中產(chǎn)階級倫理道德的理想男士?;楹螅e極地幫助丈夫戒酒,努力讓他有所擔當,并培養(yǎng)他的風度和宗教信仰。然而,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莫瑞爾不僅沒被塑造成理想的男士,反而被逼得情緒失控。
莫瑞爾的天性是極度感官化的。對他而言,只有能感知的才是真實的,他不可能用妻子的邏輯來改變自己。作為一名礦工,莫瑞爾只能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勉強養(yǎng)家糊口。幾乎整個白天他都只能待在黑暗的礦井里,像牲畜一樣勞作,這極大地壓抑、甚至是扭曲了他的天性。他沒有別的選擇,因為失去工作將帶來更大的災難。生活是如此的殘酷,只有酒精才能讓感覺麻木。也許這正是許許多多像莫瑞爾一樣的礦工沉迷于喝酒的根本原因。而這也正是科帕德所不能接受的。并且,辛苦的勞作也使得莫瑞爾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更談不上交流,這使得家人漸漸疏離他。在婚姻破裂之后,莫瑞爾夫人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照顧孩子上,并將自己對莫瑞爾的恨潛移默化地灌輸?shù)搅撕⒆有睦?。孩子們逐漸長大,自然地站在了母親一邊,將父親視作是無關緊要的人,甚至想取而代之,如保羅。因此,在這一場婚姻和家庭之戰(zhàn)中,莫瑞爾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也注定是個悲劇的角色。
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zhàn)斗??婆恋乱彩鞘≌?。她帶著對愛情的美好愿望和對生活的幸福期許進入婚姻,但卻只在七個月之后,就迅速地跌入了萬丈深淵,從此以后是無休止的掙扎、冷漠和絕望。夫妻之間不再有溫情,而是曠日持久的漠視和冷戰(zhàn)—“一場只能以一方死亡才能終結的殘酷、血腥的戰(zhàn)斗”(23頁)。最終,曾經(jīng)的愛人成為了她眼中的路人。然而,作為一名有著正常情感的女性,科帕德仍然擁有對愛的渴望。在對夫妻生活感到徹底失望之后,她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撫養(yǎng)兒子身上,并試圖用兒子來取代他們的父親,從而部分地補償自己從丈夫處缺失的對男性愛的渴求。
二.兒子們的愛無能
莫瑞爾默許了妻子情感的轉(zhuǎn)嫁,也將自己的地位讓渡給了兒子們。科帕德厚重的母愛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出口,但這一出口并未給她帶來真正的解脫,而是更多情感上的糾結、錯位和迷茫。對于她的兒子們,過于濃烈的母愛使他們對母親有著異乎常人的依賴,在心理上形成了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這一情結既毀掉了他們與父母正常的關系,也壓抑了他們天性中對女性的愛,并為他們與其他女性建立起正常和諧的性關系制造了重重障礙。
威廉是家中的長子,也是母愛的第一位受害者。小威廉漂亮聰明,母親為他感到驕傲。她把他打扮得像富家小孩,“戴著裝點有鴕鳥羽毛的小白帽,配上白色的外套”(24頁)。盡管這樣的裝束與他們的礦工生活不服,但卻符合莫瑞爾夫人的品味。她不能忍受兒子在將來成為礦工,甚至僅僅是這樣的想法。她希望兒子成為有著穩(wěn)定收入的紳士,因此她讓兒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小威廉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當他二十歲到倫敦工作時,他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有著120磅年收入的中產(chǎn)階級。在成功實現(xiàn)母親將他培養(yǎng)為上等人的愿望之后,威廉也開始追求年輕女士,和她們約會,這讓他的母親感到既驕傲又嫉妒。她希望兒子能在城市中立足,但同時,她也擔心兒子愛上某位女子,不再屬于自己。威廉選擇了年輕的莉莉為未婚妻。莉莉漂亮,但不那么聰明,品味也不好;并不符合母親給他設定的理想形象。威廉時而瞧不起她,但又無法抗拒她的吸引。他的身體渴望這位輕佻的女士,而腦海里想著的卻是自己的母親。當他決定與莉莉一起生活時,他對母親感到抱歉,并譴責自己。內(nèi)心的掙扎外化為身體的疾病,在身心的雙重打擊下,威廉年輕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威廉之死并未讓莫瑞爾夫人內(nèi)省。相反,她將自己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第二個兒子—保羅身上,并且付出了更多的愛。這是因為一方面他認為這個兒子不是因愛而生,因而每當看到他時都感到愧疚,希望用更溫柔的愛補償;另一方面在威廉死后,她也需要找新目標來轉(zhuǎn)移注意力,撫慰自己被丈夫傷害的靈魂。一出生,保羅就生長在滿滿的母愛里,他的性情也極大地受到了母親的影響。母親占據(jù)了他思維的全部,也是他童年時唯一的朋友。父親的急性子和情感上的粗枝大葉只會給他帶來壓力。隨著逐漸長大,他對父親的恨變得越來越強烈,而對母親的愛也變得越來越濃烈。他總是希望取悅母親。當莫瑞爾在礦下受重傷被送往醫(yī)院時,保羅對母親扭曲的愛達到了頂峰,他愉快地扮演著丈夫的角色并宣稱自己是一家之主。他希望父親從家消失,以便讓他和母親單獨相處。莫瑞爾夫人的反應進一步鼓勵了他。對兒子送給她的花束,她像接受愛的信物一樣接受了,并以“熱切的語調(diào)”稱贊花兒的美麗。莫瑞爾夫人視保羅為兒子,也為情人,這讓保羅也將她既待為母親,也待為情人。母子之間異常的關系喚醒了保羅對異性本能的欲望,同時也讓這種欲望變得畸形。
保羅經(jīng)歷了兩場戀愛。無論是米瑞安,還是克拉瑞,都不能成全保羅完整的愛。在與米瑞安的相愛中,保羅體驗到了愛情給靈魂帶來的愉悅,但也經(jīng)歷了身體本能被壓抑所帶來的不安、痛苦和仇恨;而與卡拉瑞的相處則帶給他性愛滿足之后的空虛、迷茫和失落。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母親扭曲的愛。正常情況下,母愛會幫助兒子和其他女性相愛;但對保羅而言,母親的愛已經(jīng)扭曲變形,愛的能力只能停留在母親身上。由于保羅無法擺脫母親的控制、形成自己獨立的性愛,他就根本不可能完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長蛻變。最終,他也不可能成長為一位真正的男性。
在《兒子與情人》中,勞倫斯講訴了一個家庭悲劇故事。莫瑞爾夫婦不和諧的婚姻給兒子們帶來了不幸,阻止了他們成長為正常的男性。本質(zhì)上,正是資本主義的工業(yè)化謀殺了這個家庭和它的成員。從這個獨特的視角出發(fā),勞倫斯向讀者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邪惡怪圈。工業(yè)化和艱難的工作環(huán)境毀掉了勞作的男人,他們順而毀掉了家中妻子的幸福,這些妻子又用過度的愛毀掉了兒子獨立的人格,有著畸形心理的兒子們又毀掉了他們的女人。周而復始,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悲劇,而是整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悲劇。
注釋:
[1]小說摘引內(nèi)容均由作者根據(jù)英文本翻譯。
參考文獻:
[1]D. 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td. 1913.
[2]鄧箐:《兒子與情人》中的家庭和社會因素透析,《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年第12期。
[3]蔣家國:《重建人類的伊甸園:勞倫斯長篇小說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4]徐曉晴:從《兒子與情人》中的婚姻裂變看英國工業(yè)文明的悲劇,《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