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經(jīng)常思索這樣的問題,語文課如何保持較高的人氣指數(shù),擁有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如何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放開手腳,解放思想,說真話,抒真情?為此,我總要和學生一起探討語文教學的新理念,新思路,以期在思想上達成共識,步調(diào)一致。
學期伊始,師生共同商量、摸索著“活”的語文學習的模式:人人是學習之人,天天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地;打出了“語文,我們形影不離”、“在語文中尋覓生活,從生活中感受語文”的旗幟;確定了一種開放的課堂交流的模式,由學生自由表達,并起到多向互動、水漲船高的作用。
二.案例設想
本次“交流”受各類傳媒“侃點、聲音、言論”等板塊的影響,同時也因為帶教初一起始班,很想了解他們的視野,聽聽他們的心聲,我騰出了課前五分鐘作為“交流”的時間,也可稱之為“聊天”。我想,學生平時聽到的,看到的,做過的,想到的,讀過的,經(jīng)過大腦的過濾,眼光的提煉,只要不是低級趣味的,都可進入課堂。為把質(zhì)量關(guān),我提出建議,每次交流時,同學們要作好筆記,把要點概括后記錄下來,作為品評依據(jù)。試行一個月后,評出五個最佳侃點,看誰會成為班級能說會道的幸運星。這個建議得到了全體同學的響應。
說真的,我私下里的打算是:在作文教學中走一次群眾路線,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由學生提供話題,來一個作文“自助餐”,讓學生真正有感而發(fā),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同時也配合好我自己的校級課題“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與作文個性化發(fā)展研究方案”的實施,遵循新課標的精神,“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三.案例準備
課堂“交流”是“自助式”作文訓練的準備階段,同學們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興趣。我們的聊天是個性化的,但隨意性較大,第一周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課堂變成了少數(shù)幾個“精英”的表演,很多同學需要一種外界的推力。我及時作了調(diào)整,我說按學號輪流,每天推出兩個同學,大家機會均等,這樣也可培養(yǎng)同學們的學習責任感。
以后的日子里,上語文課成了同學的期盼,大家談“生活和學習”話題:如“多媒體教室的課桌文化”,“普通班實驗班分班的利弊”,“好好珍惜與年輕教師之間的師生情”,“把筐倒過來,別只看到他人的缺點”等。
談“勵志和哲理”話題:如“你用不著跑在任何人后面,沒有人在原地等你”,“沒有一種草不會開花,善待自己”,“跟自己作戰(zhàn),不要憐憫自己”,“敢想就是成功的一半”,“要多彎腰,小事不干,將在更多的事上操勞”等。
談“情感和道德”話題:“不要放棄愛,不要放棄你的美德”,“年輕人要保持純真”,“乘車時有同學向車窗外扔垃圾”,“要勇于表達愛,愛要早說”,“世界怎么樣,先看你的心靈怎么樣”。
也有同學能直擊熱點話題,如“飆車與酒駕的危害”,“語文教材中魯迅作品該不該削減”,“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浙江人道德素質(zhì)問題”,也有同學拋出了敏感話題,大膽說出“真正的愛情只存在于青少年之中,讓愛作主”,有一男生大膽指出了女生的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出口臟話,舉止粗野。
在此過程中,我看到有些話題像一個個“炸彈”,大面積在班中爆炸,學生底下竊竊私語,氣氛非常熱烈,而有的話題也的確值得討論,于是又及時修改規(guī)則,可以由其他同學提問發(fā)言者。這樣有幾次就成了答記者問,有幾次又形成了全班大討論,如對“早戀”問題,大家討論認為每個年齡段有不同的風景,要讓最美的花開在它適時的季節(jié),給未來留一份美麗和憧憬。
四.案例操作
二十多天過去后,第一輪“交流”結(jié)束,同學們急于評出最佳話題,怎么評呢,我說,我們總不至于像評三好生那樣來唱票,這樣做太機械了,要不我們來個“自助餐”如何?學生們胃口來了,爭著問什么意思?我說,就是以我們?nèi)嗤瑢W說的內(nèi)容為話題,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個,把它寫成文章,其中按話題被寫人數(shù)的多少來選出最佳話題,同時也評選五篇最佳作文,你們也可以在作文后面寫寫對本次活動的感想,如何?同學們有好奇心,興奮地表示同意,過了兩天把大作文交了上來。
同學們在作文中大致分三步走,第一步,寫出能引起寫作觸點的話題和發(fā)言者的名單;第二步,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寫好正文;第三步,意猶未盡者再寫寫后記。有同學在后記中這樣說:原來生活是這樣美好,原來生活也同樣沾染著種種污點,課前幾分鐘的交流漸漸地讓我們從多個側(cè)面看到了社會,看到了大自然。有同學甚至化用了《大話西游》的經(jīng)典對白,如果上天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依然毫不猶豫地選擇“侃”!更多的同學在后記中解釋了寫作沖動產(chǎn)生的原因。
我和同學們一樣好奇,想快點揭開“謎底”,于是馬上批改,作文又一次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面貌,有的同學還當仁不讓,干脆推薦自己的話題。我為同學們敏捷的思維,豐富的感情,自由的表達而叫好,同時也為文章中流露出來的思辯意識和人文精神而感動。
經(jīng)過批改、篩選和討論,最后評選出了這樣五個最佳話題(按所寫人數(shù)的多少排列):許青同學的“要活就活這輩子”;王坤同學的“所謂英雄不是為了諾言縱身山崖的人,而是懸崖勒馬的人”;鄭波同學的“對農(nóng)民工進城的感想”;章萍同學的“理想和現(xiàn)實之間的千難萬險”,沈幸同學的“高考與中國學生的命運”。
另評出了五篇最佳作文。其實學生的關(guān)注有很多相通之處,可以看出他們對生活的意義和自我實現(xiàn)的追求,對社會現(xiàn)象的褒貶和對真善美的企盼,對摯愛親情和孝心的贊頌。寬容、拼搏、快樂、愛、奉獻,孝心這些詞語高頻地出現(xiàn)在作文中,表現(xiàn)出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的自我教育。
五.案例分析
這次作文對學生而言,自由度較大,打破了話題作文的既定框框——由命題者提供話題,學生機械應付,用現(xiàn)成的套路編寫作文,有時甚至宿構(gòu)作文,以不變應萬變。另外,也能夠解決學生平時作文時由于找不到觸發(fā)點而無話找話、七拚八湊的問題。更是這次作文,使學生有全新的感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打破了寫作的僵局,是對生活的提取,是交流的結(jié)晶,是課堂的延伸。
這次作文還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果,充分激發(fā)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潛能,訓練了語文的基本能力,大體經(jīng)過了“感悟、交流、碰撞、結(jié)晶、回音”五個階段?!案形颉笔菍W生閱讀生活,閱讀書本并擷取其中的浪花的過程;“交流”是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張揚個性、表達己見的過程;“碰撞”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心中泛起漣漪,蕩起波瀾的過程;“結(jié)晶”是學生有感而發(fā),形成書面表達的過程;“回音”是學生對此次活動的感觸和建議。學生處于動態(tài)學習之中,每一階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又不互相割裂,而是有機融合的。
本次作文同時也是對新課標的一次實踐演繹,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初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含下列內(nèi)容:“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應當密切關(guān)注學生的發(fā)展和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變化……還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而本次活動正是在“交流和表達”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放飛思想、鍛煉了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六.案例反思
一.寫作要有激勵機制,寫作教學中如能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將起到很好的效果。激勵的方式有很多,如朗讀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編作文集,推薦發(fā)表,出黑板報,進行作文競賽,或創(chuàng)建校園文學網(wǎng)。
二.課前五分鐘的利用問題很值得探討,猶如樂曲的前奏,能定下全曲的基調(diào)。語文課如能在前五分鐘調(diào)動起大家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整節(jié)課就能在很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度過,并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雖然只是五分鐘的時間,但價值何止五分鐘。
三.本次活動也存在著不足,隨意性大,缺乏科學、系統(tǒng)的指導,有的學生抱應付的態(tài)度,過分依賴文摘本,或者采取“零度風格”,不敢介入主觀感受。學生發(fā)言和作文水平也存在著不平衡性。下階段打算在課前五分鐘安排“名句運用”活動,學生按學號輪流,在下列兩種形式中選擇一種,一是說說“我喜歡的一句名句”,一是設置一個語境,至少運用一句名句。
陳炯炯,教師,現(xiàn)居浙江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