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武
編者按:今天,我們日常生活,除了傳統(tǒng)的衣食住行,旅游也已成為許多人的最愛。據(jù)有關方面統(tǒng)計,2013年僅出國游一項,我國參與者已超過1億人次,更何況國內游呢!為此,本刊本期推出的特別關注專題為“我們旅游去”,刊發(fā)了七篇題材各異的文章,有跟團游,有自由行,有赴國外,有走小鎮(zhèn),豐富多彩,思緒飛揚,希望讀者能夠喜歡。今后,我們的“游天下”欄目歡迎各位“驢友”多多賜稿。
去年7月,趁美國國慶節(jié)放假之機,我們決定駕車去芝加哥看看。
芝加哥在美國有“風城”和“勞動城”之稱。前者是指芝加哥全年多風,特別是冬季,來自密歇根湖的寒風可以把你吹得周身凍僵,最低溫度可達-30℃;后者是指,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幾十萬工人舉行罷工,爭取八小時工作制,取得了巨大勝利,“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即起源于此。另外,喬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隊曾聲名顯赫,在中國有眾多擁躉,當今的總統(tǒng)奧巴馬應當說也是發(fā)跡于此,更不用說它是美國僅次于紐約和洛杉磯的國際化大都市以及最重要的鐵路、航空樞紐。當然還要考慮到,芝加哥離我們所在的底特律車程不足300英里(約480公里),駕車一天內到達綽綽有余,途中還可以看看其他風景,前后三天應當說是比較寬裕的。
湖邊的風景和芝加哥天際線
那天早晨8點我們一家三口從底特律出發(fā),驅車一路向西。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與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諾伊州共抱著美國五大湖中面積第三大的密歇根湖,而芝加哥更是臨湖而建。因此,我們的行車路線先是向西,到達密歇根湖附近時開始沿著該湖走一個U字形線路,便可以抵達芝加哥。
途中的午飯是在離密歇根湖不遠的一家比薩店解決的。兒子查到這家新開的比薩店與他常光顧的一家同屬一個連鎖集團,因為新開而以幾乎半價招徠客人。那家店只供外賣而不能堂吃,我們拿著一份大比薩、一份蔬菜色拉和一些雞翅,正好到不遠處的一個小湖泊邊用餐,很是愜意。
下午到了靠近密歇根湖的小城密歇根附近,那里有個比較著名的沙灘游泳場,就在密歇根湖邊,我們在那里盤桓片刻。雖時值7月初,風還是比較大,溫度不高,因此來這里玩的人不算太多,有曬太陽的,也有下湖的。沙灘非常漂亮,湖面非常寬闊,湖上除了星星點點的小帆船外,幾乎空空如也,除了沒有起伏的大浪,就如面臨大海一般。
傍晚抵達芝加哥,我們住在靠近郊區(qū)的一家旅館,但車近城市,還是可以看到芝加哥林立的高樓。芝加哥是現(xiàn)代摩天大樓的誕生地,美國最高的5座大樓中有3座在芝加哥,其中希爾斯大廈是美國的第一高樓,據(jù)說現(xiàn)在芝加哥百米以上的高樓有1000多座。
然而,人們也許不會想到,1871年10月8日至10日芝加哥市發(fā)生火災,約6.5平方千米土地上的市區(qū)(包括商業(yè)區(qū))建筑物幾乎全部被燒光,那場著名的大火整整燒了36個小時,導致300人喪生,9萬人無家可歸,有3/5的建筑化為灰燼。有一種傳說是這場火災是一頭牛踢翻燈籠所引起,但至今仍無定論。那是一個多風、干燥的秋季。當時芝加哥的建筑幾乎都是木質結構,為了精美的雕刻和外飾,他們把人行道都用木材包裹起來。這場大火催生了建筑學中的“芝加哥學派”。芝加哥人放棄了木質結構,開始采用鋼架結構。大火過后不到六個星期,就有300多座大樓開始建造。15年后,全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樓落成。為了在有限的地區(qū)和時間內重建城市,芝加哥的建筑師們暫時放棄了傳統(tǒng)的建筑美學,設計了一批鋼架結構、橫向大窗、簡潔立面的高層建筑。“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路易斯·亨利·蘇利文此時提出了“形式追隨功能”的理念。另一位建筑大師丹尼·伯南為這座城市提出了“只做大規(guī)劃”的口號。這些幾乎決定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芝加哥的城市格局。
千禧公園中的云門和皇冠噴泉
第二天上午,我們來到芝加哥最著名的經(jīng)典景觀——千禧公園。公園位于芝加哥城區(qū),離密歇根湖不遠。其地位相當于上海的外灘,因為身在公園內,抬眼便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
最先吸引我們的當然是著名雕塑“云門”(Cloud Gate),它是由印度出生的英國藝術家Anish Kapoor創(chuàng)造的公共藝術雕塑。這個雕塑由168塊不銹鋼板焊接在一起,在它銀色的外表之下,看不到一點接縫。總尺寸為10米×20米×13米,重100噸。Kapoor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液體水銀,雕塑的表面反射和扭曲了城市的輪廓線。游客可以在云門4米高的拱下面行走。但它的形狀很像一個碩大的豆粒,市民們把芝加哥的這一地標性雕塑戲稱為“豆子”(“The Beans”)。我們在它的周邊和底下走了好幾圈,好像每從一個角度看都有新的收獲。這真是一個創(chuàng)意十足的藝術品。
云門附近還有一個有趣的去處,就是同樣著名的皇冠噴泉(Crown Fountain)。它建于2004年,由兩個相對應的15米高的大玻璃塔和一個水池組成。它們建在反射水池的兩邊,整個塔分別顯示各種芝加哥人的頭像視頻圖像,而水就是從屏幕噴出,猶如水從屏幕里的人的口中吐出,格外有趣。這里也是孩子的嬉戲天堂,許多孩子光著腳,甚至連同他們的家長,在水里奔跑、喊叫。它被專家譽為互動性公共空間設計的典范,因為它不僅供人觀看,也是讓人玩耍的場所。
千禧公園里還有個大型戶外音樂廳,據(jù)說在夏季也常常舉行免費音樂會。那天傍晚我們參觀藝術博物館后路過這里,已經(jīng)有許多人帶著椅子,攜家?guī)Э诘刈诓莸厣希上覀円s回旅館,只好與絡繹不絕趕來聽音樂的人們擦肩而過。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接著我們就去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參觀,其實它的全稱應當是芝加哥藝術學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它是美國頂尖的藝術教育機構之一,由博物館和學校兩部分組成,建校于1866年。我們所參觀的其實只是它的博物館部分,坐落于離千禧公園不遠處。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由三幢三層建筑聯(lián)接而成。外觀呈維多利亞風格,門前有兩只巨大的青銅獅子,我們去參觀時,不知何故其中一個獅子頭上戴了一個現(xiàn)代的“帽子”,引來人們的圍觀。endprint
博物館中有大小展室、長廊上百個,收集展品極為豐富,以繪畫、雕塑為主,輔有建筑、攝影、手工藝制品、紡織等,時間跨度由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古陶乃至當代的波普藝術,以希臘、羅馬、歐洲、美國的藝術品為主,兼收印度、東南亞、中國、日、韓、非洲與美洲的藝術品,簡直可以稱為是萬國博物館,是美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建館者引入了當時并不為美國人所知的藝術家——喬治·修拉,文森特·梵·高和克勞德·莫奈等等——的許多作品,于是這些作品就形成了館中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中最為精致的作品系列。
談到印象派,很多中國人不太了解,以為這是一個相當前衛(wèi)的西方現(xiàn)代藝術流派,其實印象派只是一個同傳統(tǒng)藝術一脈相承的畫派。如果說文藝復興運動是近代繪畫的開端,確立了科學的素描造型體系,把明暗、透視、解剖等知識科學地運用到造型藝術之中;那么印象派則是現(xiàn)代繪畫的起點,它完成了繪畫中色彩造型的變革,將光與色的科學觀念引入到繪畫之中,革新了傳統(tǒng)固有色觀念,創(chuàng)立了以光源色和環(huán)境色為核心的現(xiàn)代寫生色彩學。它還認識到藝術形式的獨特的審美價值,在形式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為現(xiàn)代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當然這里不得不指出,19世紀物理科學的發(fā)展也為印象派的產生提供了色彩理論方面的科學依據(jù)。19世紀英國科學家托馬斯揚、法國化學家謝弗雷爾等人對光和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總結出許多新的色彩科學理論。后者分析了由紅橙黃綠青藍紫組成的太陽光譜色,指出物體之所以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是因為它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光線的能力等等。這些對光和色的研究成果對畫家有很大的啟發(fā)。這對古典繪畫僅把色彩視為物體的固有色的明暗變化,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所以我們在觀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陳列的大量古典繪畫時,雖然也很震撼,但總有一種平面化的、靜止的感覺,而在印象派畫作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光線在每一樣東西上的跳動。而在印象派崛起的那幾十年,正與美國成長為世界強國的進程同步,所以大量的印象派力作都被美國各博物館收藏,也就毫不奇怪了。我在底特律藝術博物館中也曾看到不少印象派畫作。
而到了1920年代,由于照相術的發(fā)明和日趨完善,更把那些慣于精細描繪人物和景色的畫家們逼到了墻角:難道你妙手繪畫,能夠比得過那些高清晰度的照片嗎?于是現(xiàn)代藝術流派,如后印象派、波普藝術和奧普藝術等流派就應運而生了。
所以,我們在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學和藝術之間互相促進、共同發(fā)展的軌跡。我拍攝了其中的許多展品,現(xiàn)在陳列部分,與讀者共同欣賞。
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芝加哥游覽的最后一個上午,我們都用于參觀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
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一座龐大宏偉、莊重典雅的古老建筑物,共展出及收藏了從埃及木乃伊到中國西藏民族服飾、從史前恐龍骨架到美洲原始建筑等稀世珍品,按時間順序再現(xiàn)了人與自然千萬年來的演變進化歷程,堪稱當今世界上品種最齊全、規(guī)模最宏大的生物博物館。它與我曾參觀過的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相比,重點似乎有所不同,但其規(guī)模應當超過后者。
菲爾德博物館最早建立于1893年9月,至今該館已收集有兩千多萬種生物及人文標本,每年組織有大量的展覽、研究和教育項目,館內的自然史圖書館藏書達25萬冊。
博物館外型很壯觀,前門以希臘廊柱為支撐,前面的梯級讓它看起來莊嚴大氣。博物館內的收藏也極其豐富,其中一些還大有來頭。博物館分為西北部、西南部、大草原等主題區(qū)域,展品不僅數(shù)量多,品位也很高。博物館的大廳中陳列著猛瑪象和圖騰柱,地下層是古代埃及文物,可以看到帝王的墳墓,了解盜賊尋寶的情景。一樓展出的是印第安文明。二樓北側為恐龍展廳,包括恐龍出現(xiàn)前、恐龍時代、恐龍滅絕后三個時代,并根據(jù)模型呈現(xiàn)恐龍演變、生存、滅亡的完整過程,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還原的巨大恐龍骨骼。
擺放在離入門不遠處有一個盛名遠播的名為“Sue”(暴龍?zhí)K)的暴龍標本,是至今為止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大暴龍標本。Sue暴龍于1990年被古生物學家Sue Hendrickson在美國南達科他州所發(fā)現(xiàn),并以她的名字命名。Sue暴龍標本的完整度達到80%,我們可以完整觀察一只28歲、身長12.8米、身高4米的巨型暴龍的身形,這是館內最令人震撼的展品。
中午飯后,我們驅車返回底特律,途中未再耽擱,到天黑才回到家中。
盤點芝加哥之行,雖然已經(jīng)參觀了芝加哥最典型的景觀和博物館,其實還遺漏了不少景觀,我期待著將來再次去風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