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衡山方言的輕重音及與其有關的變調*1

2014-07-30 06:32:48李如龍
關鍵詞:字組平調讀音節(jié)

劉 娟,李如龍

(廈門大學 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引言

湖南省的衡山、衡東二縣和衡陽市的南岳區(qū)原屬衡山縣。這個縣有兩種主要方言:前山話和后山話。以南岳衡山為界,山的東南面講前山話,包括南岳區(qū)、湘江西岸衡山縣的大部分地區(qū)和湘江東岸的衡東縣大部分地區(qū)。山的西北面講后山話,僅用于衡山縣的幾個鄉(xiāng)鎮(zhèn)。本文所說的衡山方言是指前山話,按鮑厚星、陳暉[1]的分區(qū),屬于湘語衡州片。

湘語中有輕聲是大家公認的,那衡山方言到底有沒有輕聲?早期研究衡山方言的專家毛秉生先生認為衡山方言是有輕聲的,他的《湖南衡山方言音系》[2]一文中的聲調部分雖沒有明確說明有輕聲,但他后來發(fā)表的論文中的例句標音中表明有輕聲,但只見于虛詞和詞綴,有的標了調值,有的沒有標調值(參看毛秉生[3]、[4]、[5]、[6])。其中《衡東前山話的語氣詞》一文明確提到:“前山話的語氣詞的特點之一是:多念輕聲,但都有固定的高低度?!盵3]另一位研究衡山方言的專家彭澤潤先生說:“衡山話輕聲不明顯,一般保留原調色彩,只是發(fā)音相對短一點點,或者改讀平調類?!盵7]15可見彭澤潤先生認為衡山方言“輕聲不明顯”,但他又明確指出有“發(fā)音相對短一點點,或者改讀平調類”的現(xiàn)象。汪化云說“衡山方言輕聲本調保持,而調值略短,且其調值取決于自身而與前字無關,當屬自主的調值的輕聲。”[8]

其實,毛秉生先生論文中的標音情況及他所說的“語氣詞都有固定的高低度”[3]同彭澤潤先生所說的“發(fā)音相對短

一點點,或者改讀平調類”是同一種現(xiàn)象,但為什么兩位先生對這種現(xiàn)象的界定有不同意見呢?“改讀平調類”有沒有系統(tǒng)的變化規(guī)則?引發(fā)這種變調的原因是什么?鑒于前賢們對這些問題還沒有深入的探討,本文進行了細致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與輕重音有關,變調都是因輕讀而引發(fā)的,并且有著成系統(tǒng)的變調規(guī)則,且輕重音與字組的語法結構、語素的虛實等密切相關。在未對“輕聲”的界定作討論之前,我們先把這種因輕讀而引發(fā)的變調稱為“輕讀變調”。下面我們將對衡山方言的輕重音和輕讀變調進行探討。

1.衡山方言的聲韻調系統(tǒng)*主要參考彭澤潤《衡山方言研究》的記音,少數(shù)韻母的記音略做調整,對應如下(“-”前為彭文的記音,“-”后為本文記音):-a, -,-?,ei-?i,ī-ī,m′ -′,e-,?-o。

1.1 聲母(19個)

1.2 韻母(39個)

??ea o?auou?iī? īo ? m′ ′i ie io i? iau ioui?io i? uuau?u?iu?u ī u? yye yay?y? y īy?

1.3 聲調(6個,輕聲在外)

陰平33 陽平11 上聲13 陰去55 陽去44 入聲24

2.衡山方言的輕重音

2.1兩字組的輕重音

兩字組的輕重模式與語法結構有關。具體關系大致如下:單純詞和“詞根+詞綴”構成的雙音節(jié)復合詞一般是重輕式;并列式、偏正式、重疊式復合詞一般是重輕式;動賓式、主謂式、動補式的復合詞一般是輕重式。例詞如下:

重輕式:

單純詞 葡萄 香蕉 蘋果 枇杷 葫蘆 沙發(fā)

詞根+詞綴 叫子 壁頭 玩氣 搞手 上里 腳里

并列式 尖猾 大細 來往 爺娘 娘女 公婆

偏正式 白紙 平路 田墈 小學 高手 中藥

重疊式 爸爸 哥哥 妹妹 叔叔 坐坐 菜菜

輕重式:

述賓式 走路 看書 吃飯 想事 張本 要命

主謂式 眼紅 心慌 腰酸 腳痛 皮厚 命苦

述補式坐好 做完 站直 講清 吃飽 曬干

以上輕重式兩字組例外的情況有:

(1)詞化傾向非常明顯,也就是已經是一個詞,而不是短語了。如:“子實”意思是“顆粒飽滿”,是主謂結構,但因為詞化傾向很明顯,音節(jié)內部結合較緊,可念重輕式。再如“吃屈”,意思是“欺負”,述補結構,其詞化傾向也很明顯,也念重輕式。

(2)補語是“死”、“動相補語”時,一般是重輕式。如:氣死、坐起、打倒。我們認為這些動補式因為口頭經常使用,也有“詞化”的傾向。

可見,兩字組的輕重模式首先與是否成詞有關,成詞的兩字組一般都是重輕式。而不成詞的并列式、偏正式的兩字組內部結構關系都較緊密,多為重輕式;述賓、主謂、述補式的兩字組內部結構關系較松散,多為輕重式。

2.2三字組的輕重音

三字組的輕重模式也與詞性(體詞性和謂詞性)和結構關系有關。偏正結構的三字組一般是體詞性的,大多是成詞的,通??醋鲆粋€韻律單位,這時,不論內部結構關系是[1+2]還是[2+1],輕重模式都為重輕輕。但內部結構關系為[2+1]的三字組也有例外,常常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讀做兩個韻律單位,這時輕重模式為重輕重。如以下三組例詞中:

(1)禾老虎蝗蟲 圞手板 叫雞公 正局長 剁班椒用鹽和酒腌制的辣椒老人家 單眼皮 豬腦殼

(2)機關槍 屋里人 禾草紙 結子拐結巴 糯米酒 電燈泡 老弟嫂 精怪鬼指喜歡欺負別人的人

(3)撮手棍 吃水筒 洗澡水 打屁蟲 安眠藥 見面禮 扯怪婆指喜歡說人壞話的人

例(1)組內部結構關系是[1+2],例(2)、(3)組內部結構關系是[2+1],都可以看做一個韻律單位,輕重模式都是重輕輕。但例(2)、(3)組的例詞也可以看做兩個韻律單位,輕重模式是重輕重。

述賓結構的三字組都是謂詞性的,不成詞的,輕重模式由三字組內部的韻律邊緣決定。述賓結構三字組的內部結構關系也有[1+2]和[2+1]兩種,韻律單位2的前字一般都念重音。內部結構關系為[1+2]時,輕重模式多為輕重輕。如:

剁班椒 剁腦殼 猜謎子 講價錢 擺事實

內部結構關系為[2+1]時,輕重模式多為重輕重。如:

罵死人 慪死人 吃屈人 氣死人 失破人

吃屈:欺負 失破:丟面子

2.3衡山方言的輕重音的語法功能

1)輕重模式不同有區(qū)別詞性(體詞和謂詞)和詞義、區(qū)別詞和詞組、表明結構關系的功能。有些同形詞或聲韻母及本調都相同的詞,就是靠輕重音模式的不同來區(qū)別。例如(“≠”左邊是重輕式,右邊是輕重式,以下例詞都用重音符號“′”標出重音位置。):

′有線iau13ī55(詞)~電視≠有′線iau13ī55(動賓結構)

′對頭t?i55t‘e11(名詞)關系不融洽的人≠對′頭t?i55t‘e11(動賓結構)方法、線路等正確

′齋菜tsa33ts‘a55(名詞≠栽′菜tsa33ts‘a55(動賓結構)

′蓋被ka55pi44(名詞)覆蓋在身上用來保暖的被子≠蓋′被ka55pi44(動賓結構)

′浮頭p‘ou11t‘e11(名詞)魚漂≠ 浮′頭p‘ou11t‘e11(動賓結構)魚頭探出水面

′看氣k‘?55i55(名詞)看頭≠看′戲k‘?55i55(動賓結構)

′聽訴t‘i?55i55(動詞)聽從、相信≠聽′戲t‘i?55i55(動賓結構)

2)語句中的語法、語義辨別功能

在句子中,輕重音具有區(qū)別語素是否為虛語素和實語素的功能,如:

“起來”是“想”的補語,意為“我想起了某事”?!跋搿睉刈x,不變調,而“起”在這里是動相補語,意義虛化,應輕讀,“起”由本調[13]變?yōu)閇33]。

“起來”是“想”的賓語,意為“我想起床了”?!捌稹痹谶@里是實語素,應重讀,不變調。

輕重音具有辨別數(shù)詞的確數(shù)義和約數(shù)義的功能,如:

(3)過′兩日再走。ku55lio13ī24-44tsa55tse13.

“兩日”為確數(shù),指確切的兩天,“兩”要重讀,不變調。

(4)′過兩日再走。ku55lio13-33ī24-44tsa55tse13.

“兩日”為約數(shù),指大概兩三天,“兩”要輕讀,由本調[13]變?yōu)閇33]。

3.衡山方言的輕讀變調

3.1輕讀變調的語音特征

衡山方言中重讀音節(jié)與輕讀音節(jié)的最大差別表現(xiàn)在發(fā)音時間的長短上,重讀音節(jié)比輕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時間長。因此,重讀音節(jié)保持原調,輕讀音節(jié)弱調。輕讀音節(jié)的弱調表現(xiàn)為平調輕讀時時長相對縮短,非平調輕讀時變讀為與調尾音高相同的平調,即上聲[13]變讀為陰平[33],入聲[24]變讀為陽平[44],并且時長也相對縮短。如果從語音學角度出發(fā),衡山方言的六個調類輕讀時都是保留調尾音高的短平調,嚴格記音可以分別記為:輕陰平[3]、輕陽平[1]、輕上聲[3]、輕陰去[5]、輕陽去[4]、輕入聲[4]。但是,這樣未免使聲調系統(tǒng)變得繁復,而且平調輕讀時只是時長略短,并未造成調類的改變,只有非平調輕讀時造成了調類的改變,因此我們從音系學角度出發(fā),把非平調輕讀時的變調叫做輕讀變調。輕讀變調的調值取決于本字調值,而與前后字的聲調無關。這可以通過以下重輕式和輕重式兩字組例詞*本文所舉例詞的讀音都是指正常語流中的讀音,而不是念詞表的讀音。念詞表時語速有時會放慢,突出單個音節(jié)聲調的完整性,輕重不突出,而正常語流中輕讀音節(jié)的變調現(xiàn)象才相對明顯。來證明:

以上例(1)、(2)中的例詞都是重輕式,前字重讀保持原調,后字“子”和“日”不論前字屬于何調類,調值都分別由[13]變?yōu)閇33]、[24]變?yōu)閇44]。例(3)中的例詞都是輕重式,后字重讀保持原調,而前字“吃”不管后字屬于何調類,調值都可以由[24]變?yōu)閇44]。

因為上聲和入聲在輕讀時分別變讀為陰平和陽去,所以聲韻相同但本調并不相同的詞如果輕重模式相同的話就可能變成同音詞。這也可以通過比字來證明:

′大書ta44y33=′大水ta44y13-33

′大淤ta44y33=′大雨ta44y13-33

′筆畫pi24f44=′筆法pi24f24-44

′大路ta44lau44=′大陸ta44lau24-44

′聯(lián)系lī11i44=′憐惜lī11i24-44

相反,聲、韻母及本調都相同甚至同形的兩字組,可以通過變調來判別是否成詞和區(qū)別意義。如:

′曰拐ye11kua13-33(名詞)喜歡吹捧或胡說的人≠曰′拐ye11kua13(動詞)吹捧、胡說、吵鬧

′扶手fu11iau13-33(名詞)≠扶′手fu11iau13(動賓結構)

′墊底tī44ti13-33(名詞)鞋墊≠墊′底tī44ti13(動賓結構)

′作業(yè)tso24e24-44≠作′孽tso24-44e24

上聲和入聲在輕讀時不僅變調,同時時長也較重讀音節(jié)相對縮短,因此,變調后同音的詞還是可以通過輕重模式的不同來區(qū)別。例如:

′墊子tī4413-33≠墊′資tī4433

3.2輕讀變調的分類

衡山方言中有些輕讀變調具有隨意性,比如“明日”在正常語流中一般讀“重輕式”,“日”讀輕讀變調,但在語速慢或要強調“日”的情況下,則輕重不明顯,“日”恢復讀本調,是否變調并不會造成歧義。而有些輕讀變調則是非常穩(wěn)定的,即便是語速很慢或是要強調這個本該輕讀的音節(jié)時,都不能恢復讀本調,比如“桌子”的“子”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讀變調[33]。如果硬要念成本調[13],是不會被本地人語感所認同的。因此,根據變調的穩(wěn)定性,衡山方言的輕讀變調可以分為非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和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兩種。非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指的是變調具有隨意性,一般情況下念輕音,但不輕讀時可恢復讀本調也不會造成歧義,只是聽感上有點不自然、不緊湊的情況。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是指穩(wěn)定性很高的,無條件的,即便是強調時也不能恢復讀本調的變調。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的音節(jié)一般是以下幾種情況:

(1)表示語法意義的虛詞。虛詞一般都是由實詞虛化來的,在虛化的過程中,在語法功能改變的同時,語音上也發(fā)生輕讀變化,本字調值是非平調的虛詞就會變成平調。所以,衡山方言中常用的單音節(jié)結構助詞、語氣詞(本調都很難確定)等不論是單念時還是在句子中都是平調。我們舉最常用的幾個為例:

咕ku33吃~一碗飯?!?4ku33i24uī13f?44.

得ti44/ti33困~香k‘u55ti44/33io33

(2)詞綴。衡山方言的常用后綴有“子、嘰、頭、氣、手、里、得”等,其中“子、嘰、手、里、得”都發(fā)生輕讀變調。例詞如下:

看手k‘?55iau13-33做手tsau55iau13-33(~手:這類詞都指“~”的必要性或價值。)

肚里里面tau44li13-33腳里下面o24li13-33

要得可以iou55ti24-44曉得iou13ti24-44

(3)少數(shù)重輕式的口語詞,變調非常穩(wěn)定,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恢復讀本調,我們把它們也歸入規(guī)定性的輕讀變調,如:豆腐te44fu13-33、蘿卜lo11po13-33。有些口語詞,變調也非常穩(wěn)定,不能恢復讀本調,但輕讀變調不遵循變化規(guī)則,我們把這些口語詞也歸入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如:

可見,“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的穩(wěn)定性是因語法和語義的需要所形成的,這種變調的形成已不僅僅是韻律的需要,更是作虛化標記和別義(包括區(qū)別詞匯義和語法義)的功能的需要。

3.3對“輕讀變調”的認識

3.3.1“輕讀變調”的發(fā)生原理

趙元任早就指出“漢語重音首先是擴大音域和持續(xù)時間,其次才是增加強度?!盵9]23林茂燦等也證明“北京話兩字組正常重音在聲學上的表現(xiàn),是那個字音有較長的長度和較完整的音高形式?!盵10]57-73總而言之,漢語重讀音節(jié)是以增加時長、凸顯聲調完整性為主要特征。與之相反,輕讀音節(jié)則必定表現(xiàn)為時長相對縮短。在有限的時長范圍內,非平調的曲折升降是有礙于縮短時長的,這時發(fā)音器官必定會尋找捷徑實現(xiàn)縮短時長這一目的。于是便壓縮調幅、簡化調型,變讀為平調。所以,衡山方言的輕讀變調是適應發(fā)音器官的生理需要、遵循省力和經濟的原則而產生的。

3.3.2輕讀變調不是純語音的聯(lián)合音變,而是“語法變調”

聯(lián)合音變是指純語音條件的,不受結構、意義等制約的音變。比如北京話的“上上連讀,前字變讀陽平”,不管前字和后字是什么結構關系,只要符合“上聲+上聲”這一連調模式,就要發(fā)生變調。衡山方言的“輕讀變調”不是這種純語音條件的連讀變調。李如龍先生[11]曾把變調分為“語音變調”、“詞匯變調”和“語法變調”三種,從衡山方言“輕讀變調”的成詞功能、結構關系的區(qū)分功能、語素虛實的辨別功能等來看,“輕讀變調”應屬于“語法變調”。

3.3.3“輕讀變調”與“詞調模式化”

彭澤潤曾用“詞調模式化”來解釋“桌子、明日”的后字變調現(xiàn)象。他說“‘詞調模式化’是一個詞的全部音節(jié)或者部分音節(jié)的聲調固定地讀成一個高、低或者弱的聲調,沒有語流語音條件地形成一種高低、強弱模式的語音現(xiàn)象?!盵12]“詞調模式化”用來解釋成詞的字組中非語音條件的變調現(xiàn)象是可行的,比如彭文中所例舉的“明日”、“桌子”等的后字變調。但若要解釋不成詞的詞組中的變調和句法層面中的虛語素的輕讀變調恐怕還有些困難,比如上文例舉的“吃飯”,當語速快時,“吃”是可以由入聲[24]變讀為陽去[44]的,但這個變調并不能改變“吃飯”是一個“詞組”而非一個“詞”的性質。同樣,“想?起來想起某件事”和“想起來想起床”,“起”輕讀時由上聲[13]變讀為陰平[33],這種變調是有關詞的虛實意義和句法結構的,也不能用“詞調模式化”來解釋。而“輕讀變調”是因輕讀產生的弱調現(xiàn)象,即可以出現(xiàn)于詞內,也可以出現(xiàn)于詞組和句子中。“輕讀變調”更能解釋這些不同層級的語音單位中的變調現(xiàn)象。

4.小結

據鮑厚星等[13]、鐘奇[14]、陳暉[15]、崔振華[16]、顏清徽等[17]、賀凱琳[18]、李永明[19]、李維琦[20]、羅昕如[21]等對湘語各點有關輕重音和輕聲的描寫及例句標音所反映的情況,衡山方言的“輕讀變調”現(xiàn)象在湘語中是普遍現(xiàn)象。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與衡山方言“非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相當?shù)那闆r大多被稱為“輕重音”(或與輕重音有關的“連讀變調”);與“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相當?shù)那闆r都被稱為“輕聲”。這些成果雖然公認湘語中有輕聲,但真正對湘語的輕聲進行仔細描寫的非常少,有些成果對湘語的輕聲既不作描寫,也不作說明,只是有輕聲的用例反映在例句標音中,只標輕聲符號,不標調值,這讓大家以為湘語輕聲的聲學特征大概和普通話的輕聲相同。在這些成果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家都認為湘語有輕重音和輕聲之別。我們贊同對湘語的輕重音和輕聲加以區(qū)別的處理,因此也把衡山方言的“規(guī)定性的輕讀變調”稱作“輕聲”。我們這樣定性的理由是:輕聲作為一種語言范疇,其本質屬性應該包括語音形式和內容特性兩個方面,即用特定的語音形式來表達一定的內容特性。這兩個方面是一個統(tǒng)一體,缺一都不能稱其為輕聲。只具有輕聲的語音形式,而不負載內容特性;或者負載內容特性,但不符合輕聲特定的語音形式的都不能稱為“輕聲”。輕聲的語音形式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輕聲的失調是因輕讀所產生,所以失調要符合“輕讀”的特性(當然不只是縮短時長才是“輕讀”的特性,有的方言的“輕讀”表現(xiàn)為壓縮調幅、變?yōu)槠秸{,而有的則變?yōu)橐粋€發(fā)音較為省力的降調或低調等);二是失調的穩(wěn)定性,即不能恢復讀本調(或者因長期輕讀而沒有固定的調值)。輕聲的內容特性就是負載別義功能(包括區(qū)別詞匯義或語法義)。而衡山方言的“規(guī)定性的輕讀變調”正是這樣一種范疇。

湘語的輕重音和輕聲的區(qū)別和關系具體如何,以往大家也沒有仔細的討論過。因此,學界對湘語“輕聲”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晰。李如龍先生說“在湘贛語,輕聲相當發(fā)達,而且有輕重音和輕聲之別,輕重音是前輕后重或前重后輕,沒有失去原來聲調的輕讀,輕聲是‘失去原來的調,調值的高低取決于前字’”。[22]50在贛語中,確實有些方言的輕聲是“失去原來的調,調值的高低取決于前字”,如豐城方言[23]、余干(明湖)方言[24]等。但也有些贛語的輕聲的表現(xiàn)并不如此,調值的高低取決于本字,如江西境內的萍鄉(xiāng)話[25]、湖南境內贛語耒陽話[26]、瀏陽話[27]。新湘語中,從衡山方言的輕聲(即“規(guī)定性輕讀變調”)和長沙方言的輕聲的情況來看,湘語的“輕聲”的調值并不取決于前字,而是取決于本字。老湘語婁底方言中,據路繼倫、王嘉齡[28]的研究,顏清徽、劉麗華[17]所說的“輕聲”是“與本調無關的輕聲”,但調值也并不由前字決定,而是統(tǒng)一表現(xiàn)為變讀低調。從這幾種方言來看,湘語的輕聲具有與普通話輕聲最明顯的語音區(qū)別特征就是調值并不由前字決定。

衡山方言和長沙方言中,輕聲的調值并沒有完全脫離與本調的關系,基本上都是保留本調的某一調素,輕聲和輕重音的輕音在語音形式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其區(qū)別只體現(xiàn)在失調的穩(wěn)定性和是否負載語法、語義功能上,輕聲的失調非常穩(wěn)定且負載語法、語義功能,輕音的失調不穩(wěn)定,不負載語法、語義功能。這可以為“輕聲因輕音而發(fā)生”[29]的結論提供現(xiàn)實依據。這也說明衡山方言和長沙方言的輕聲正處于由輕音向輕聲發(fā)展的最初級階段,在這個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中,我們可以對輕音和輕聲不作區(qū)別。因此,彭澤潤先生說“衡山方言的輕聲不明顯”也不是沒有道理的。相對而言,婁底方言的輕聲的發(fā)展更向前一步,輕聲的調值已出現(xiàn)脫離本調的表現(xiàn),與輕音在語音形式上有別。

任何一種語言范疇的發(fā)展和變化在漢語方言中都是不平衡的,輕聲也一樣。湘語的輕聲并不是和北京話的輕聲一樣調值由前字決定,其發(fā)展階段也不如北京話輕聲成熟。而“輕聲”在湘語中的發(fā)展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階段性?!拜p聲和輕音在語音形式上同形”說明一些湘語(如:衡山方言)的輕聲處于最初級的形成期。

參考文獻:

[1]鮑厚星、陳暉.湘語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5(3).

[2]毛秉生.湖南衡山方言音系[J].方言,1995(2).

[3]毛秉生.衡東前山話語氣詞[M]//伍云姬主編,湖南方言的語氣詞(修訂本).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毛秉生.衡山方言(前山話)的介詞[M]//伍云姬主編,湖南方言的代介詞(修訂本).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5]毛秉生.衡山方言的代詞[M]//伍云姬主編,湖南方言的代詞(修訂本).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6]毛秉生.衡山方言動態(tài)助詞“噠”和“咕”[M]//伍云姬主編,湖南方言的動態(tài)助詞(修訂本).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彭澤潤.衡山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8]汪化云.自主的輕聲和非自主的輕聲[J].語文研究,2003(1).

[9]趙元任.漢語口語語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10]林茂燦,顏景助,孫國華.北京話兩字組正常重音的初步實驗[J].方言,1984(1).

[11]李如龍.廈門話的變調和輕聲[J].廈門大學學報,1962(3).

[12]彭澤潤.論“詞調模式化”[J].當代語言學第8卷,2006(2).

[13]鮑厚星,等.長沙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4]鐘奇.長沙話的輕聲[J].方言,2003(3).

[15]陳暉.漣源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6]崔振華.益陽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7]顏清徽,劉麗華.婁底方言詞典[M].南昌: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18]賀凱琳.溆浦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9]李永明.衡陽方言[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0]李維琦.祁陽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1]羅昕如.新化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2]李如龍.漢語方言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3]曾莉莉.豐城方言的輕聲和連讀變調[J].方言,2007(2).

[24]曹振中.余干(明湖)方言輕聲研究[D].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5]魏鋼強.調值的輕聲和調類的輕聲[J].方言,2000(1).

[26]鐘隆林.湖南耒陽方言紀略[J].方言,1987(3).

[27]夏劍欽.瀏陽方言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8]路繼倫,王嘉齡.漢語輕聲的優(yōu)選論分析[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2.

[29]劉俐李.20世紀漢語輕聲研究綜述[J].語文研究,2002(3).

猜你喜歡
字組平調讀音節(jié)
國學周周讀
找字組名言
老友(2021年8期)2021-09-09 11:33:05
“青”字組字歌
論東巴文對稱型字組的結構特征及音義功能
菏澤大平調的傳承及保護策略研究*
黃河之聲(2019年5期)2019-12-18 12:47:03
有關r音節(jié)的讀音規(guī)則
拜拜
《一年級上冊期中檢測題》參考答案
RCM維修管理模式在平調系統(tǒng)設備維修中的應用
朗讀基本技能:語調(一)
太康县| 四平市| 长兴县| 泰和县| 藁城市| 习水县| 普安县| 上高县| 永善县| 晋城| 马龙县| 怀安县| 丹江口市| 井陉县| 闵行区| 濉溪县| 江达县| 淮南市| 灌云县| 扎赉特旗| 衡阳市| 星子县| 阿拉善右旗| 铁岭市| 怀柔区| 永川市| 宝应县| 都兰县| 雅安市| 建昌县| 贵州省| 临江市| 荥经县| 东光县| 淮北市| 潢川县| 琼海市| 镇康县| 历史| 承德市|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