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麗 華青芬 汪靜娜 陳威飛
(浙江省寧波市泌尿腎病醫(yī)院泌尿外科,寧波 315100)
·護理園地·
78例老年腎結(jié)石行經(jīng)皮腎取石術的護理
趙敏麗 華青芬 汪靜娜 陳威飛
(浙江省寧波市泌尿腎病醫(yī)院泌尿外科,寧波 315100)
經(jīng)皮腎取石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由于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結(jié)石取凈率高等優(yōu)點常用于治療上尿路結(jié)石。老年患者因心、肺功能代償能力差,且多伴有其他系統(tǒng)慢性疾病,手術風險大。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PCNL治療78例老年腎結(jié)石,手術風險控制良好并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齡61~88歲,平均69.2歲?;紓?cè)腰部疼痛不適53例,血尿6例,無癥狀19例。左側(cè)49例,右側(cè)29例。結(jié)石大小1.8~5.5 cm,平均3.4 cm。輕、中、重度腎積水分別為19、11、3例。腎功能不全16例,血肌酐168~369 μmol/L(我院正常值:44~133 μmol/L),尿路感染12例。合并慢性疾病25例,其中1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3種慢性疾病,10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2種慢性疾病,4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2種慢性疾病,6例合并原發(fā)性高血壓,4例合并慢性支氣管炎。10例曾行體外沖擊波碎石(extracorpor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療,8例有開放手術史。
病例選擇標準:①年齡>60歲;②腎結(jié)石直徑>2 cm或ESWL治療失??;③無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及凝血機制障礙。
1.2 手術方法
積極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使用敏感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改善心、肺功能。腎積水伴嚴重腎功能不全或難以控制尿路感染者,術前2例逆行留置雙J管,12例腎穿刺造瘺引流。對預計手術時間長、心肺功能不全、肥胖的64例行全麻,其余14例行腰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采用B超引導下建立經(jīng)皮腎通道F16~F24,留置相應工作外鞘置入F8.0/9.8輸尿管鏡或F20.8經(jīng)皮腎鏡,用鈥激光或EMS碎石清系統(tǒng)碎石并清除結(jié)石。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前護理
1.3.1.1 重視基礎疾病及心理護理 術前對78例進行心肺功能評估;嚴密監(jiān)控血壓、血糖,在血壓血糖穩(wěn)定狀態(tài)下再行手術。對16例腎積水伴嚴重腎功能不全或難以控制尿路感染者,術前2例逆行留置雙J管,12例腎穿刺造瘺引流以改善腎功能。置管期間,護理上嚴密觀察引流通暢情況,觀察引流液量、顏色。2例因使用抗凝血藥物,術前停藥2周,以糾正凝血功能障礙;21例老年患者因治療基礎疾病暫時無法手術情緒變得壓抑或急躁,給予及時的心理干預,解釋待手術的原因,并做好基礎護理,均安心配合治療。
1.3.1.2 體位訓練 在體位訓練中,我們對69例采用常規(guī)俯臥位訓練;對9例心、肺疾病者采用斜臥位訓練,將患側(cè)身體與床的角度調(diào)整到45°左右并墊高,使肋間隙增大。術前2 d開始練習俯臥位或斜臥位,從30 min開始,逐漸延長至45 min、1 h、2 h。
1.3.2 術中配合
1.3.2.1 體位護理 俯臥位時在患者胸腹部下各放置一個軟枕,軟枕間留有一定空間。9例斜臥位將患側(cè)身體與手術床的角度調(diào)整到45°左右并墊高,腰部向患側(cè)突出,顯露腋中線至肩胛下角線,使肋間隙增大。
1.3.2.2 灌洗液準備 術中為保持術野清晰,需要準備大量生理鹽水灌洗液。保持室溫在24~26 ℃,0.9%氯化鈉灌洗液加溫35~37 ℃[1]。1天2次監(jiān)測恒溫箱的溫度,恒溫箱內(nèi)生理鹽水放置時間勿超過72 h。
1.3.3 術后護理
1.3.3.1 出血 對于術后出血夾閉腎造瘺管,絕對臥床休息,嚴密觀察血壓、血紅蛋白及中心靜脈壓的變化,注意腰部癥狀及體征,待尿色轉(zhuǎn)清后,放開腎造瘺管。2例術中、術后出血較多(分別出血1800、2500 ml)給予輸血治療,其中1例因假性動脈瘤行腎動脈高選擇性栓塞治療,護理上加強對血壓及中心靜脈壓的觀察,及時調(diào)整輸液、輸血速度。介入治療后動脈穿刺部位使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患肢制動24 h,注意觸摸足背動脈搏動及肢端皮溫,經(jīng)對癥治療與護理,出血狀況緩解好轉(zhuǎn)。
1.3.3.2 感染 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囑患者多飲水;保持腎內(nèi)低壓和留置導尿管及造瘺管的引流通暢;正確及時留取血、尿培養(yǎng)標本;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1.3.3.3 尿漏 保持引流管通暢,觀察造瘺管周圍有無漏尿、敷料潮濕情況。造瘺管引流不暢時注意觀察有無血塊、碎石堵塞造瘺管。護理措施除用手指向遠端擠壓尿管外,還可用生理鹽水低壓反復沖洗導管,以恢復通暢。注意傾聽患者主訴,觀察腹部有無腹脹、腹痛等癥狀,警惕尿漏導致腹膜炎的發(fā)生。
1.3.3.4 鄰近臟器的損傷 主要有胸膜損傷和腸管穿孔:術后嚴密觀察呼吸情況及腹部體征,注意傾聽病人的主訴。
1.3.3.5 下肢靜脈血栓 全麻病人術后2 h、腰麻聯(lián)合硬膜外麻醉術后6 h常規(guī)肢體按摩,以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78例采用俯臥位或斜臥位手術,手術耐受性均較為滿意。手術時間30~140 min,平均65 min。一期結(jié)石清除率79.5%(62/78)。16例結(jié)石殘留中,3例殘留結(jié)石大小0.7~1.0 cm,隨訪觀察;5例行二次PCNL,8例術后輔助ESWL,術后分別各有1例腎下盞少量結(jié)石殘留,結(jié)石大小分別為0.5、0.8 cm,未引起腎盞出口梗阻,隨訪觀察,余11例無結(jié)石殘留。2例術中及術后共出血1800、2500 ml,給予輸血治療,其中1例因假性動脈瘤行腎動脈高選擇性栓塞治療好轉(zhuǎn)。1例術后體溫>38.5 ℃,經(jīng)抗感染治療后好轉(zhuǎn)。本組未發(fā)生輸尿管穿孔、尿漏、下肢靜脈血栓,無一例損傷肝脾等重要臟器及誘發(fā)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衰竭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
由于老年患者心肺功能代償能力差且常合并慢性疾病,行PCNL風險大。術前重視基礎疾病的護理,改善心、肺功能,使機體重要臟器功能處于較好及較穩(wěn)定狀態(tài)下手術,以提高手術耐受性及降低手術風險,確保手術的順利。
PCNL時患者采取俯臥位壓迫胸腹部,妨礙膈肌活動和壓迫主動脈乃至下腔靜脈,導致呼吸和循環(huán)等生理功能的相應改變。斜臥位PCNL減少了對呼吸、循環(huán)的影響,提高了患者耐受手術的能力,降低了手術風險[2]。本組對9例有心、肺疾病者采取斜臥位PCNL,患者手術耐受性均較為滿意。
Malhotra等[3]證實PCNL術中存在大量沖洗液吸收,尤其是集合系統(tǒng)嚴重積水或術中發(fā)生腎盂腎盞撕裂時,對于心肺功能不全及循環(huán)調(diào)節(jié)代償能力差的高齡患者,隨著術中沖洗液的大量吸收,會出現(xiàn)急性肺水腫等危象[4],也可以出現(xiàn)稀釋性凝血功能障礙、低鈣血癥、低蛋白血癥、低血鉀及高氯性酸中毒等并發(fā)癥[5]。術中調(diào)節(jié)好液壓灌注泵的流量和壓力,加強血流動力學及血生化、血氣分析的監(jiān)測。
室溫下大量沖洗液流經(jīng)機體可導致體溫降低,老年患者基礎代謝率低,手術時麻醉藥物的應用進一步減少了機體熱量的產(chǎn)出,其體溫更容易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當患者體溫的明顯降低可發(fā)生寒戰(zhàn),同時組織耗氧增加、患者心率變快、血壓增高、心排出量降低,增加老年患者心血管病變發(fā)作的危險性[6]。所以灌洗液加溫對穩(wěn)定老年患者心率、血壓,減少心腦血管等不良反應有積極意義。本組病例均未出現(xiàn)術中并發(fā)癥。
術后出血、感染、輸尿管穿孔、尿漏、下肢靜脈血栓,是PCNL較常見和嚴重的并發(fā)癥[7]。術后護理中嚴密的生命體征、腹部體征觀察,保持導管引流通暢是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重要措施。
PCNL治療老年腎結(jié)石的療效可靠。積極的術前準備、熟練的手術技巧及加強圍手術期監(jiān)測和護理是提高手術安全性的關鍵。
1 劉 婷,陳興婭,周 萍.盲穿法微造瘺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2):24-25.
2 宗益平,周偉民,曹才新,等.斜臥位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治療上尿路結(jié)石.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11(9):813-814.
3 Malhotra SK,Khaitan A,Goswami AK,et al.Monitoring of irrigation fluid absorp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the use of 1% ethanol as a marker.Anaesthesia,2001,56(11):1103-1106.
4 Grove JJ,Shinaman RC,Drover DR.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and venous air embolus as complication of operative hysteroscopy. J Clin Anesth,2004,16(1):48-50.
5 甘麗霞,劉 剛,劉燕潔,等.老年患者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血氣分析和血流動力學變化的研究.廣西醫(yī)學,2010,32(8):917-918.
6 葉 敏,陳建華,康 健,等.經(jīng)尿道電切術中不同溫度沖洗液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2,23(7):417-418.
7 沈美亮.微創(chuàng)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及護理.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6B):47-49.
(修回日期:2013-08-23)
(責任編輯:李賀瓊)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第四屆編輯委員會
名譽顧問
顧問
黃志強 吳孟超 湯釗猷 張金哲 鐘世鎮(zhèn) 汪忠鎬 鄭樹森 王澍寰 顧玉東 盧世璧 邱貴興
趙玉沛 郎景和 夏恩蘭 魏麗惠 陳孝平 鄒聲泉
名譽主編
曲綿域 黨耕町
InternationalAdvisoryBoard
Charles Koh(美國) Chung Yuen(C.Y.)Liu(美國) Felix Wong(澳大利亞) Homero Rivas(美國)
Maurice K.Chung(美國) Michael Cooper(澳大利亞) Michael S.Kavic(美國) Paul Alan Wetter(美國)
Peter Maher(澳大利亞) Yasuyoshi Hayashi(日本)
特邀編委
曹月敏 陳昌瑋 陳積圣 黃格元(中國香港) 回允中 蔣建渝 冷希圣 李達財(中國香港) 李徐生 李學佩
林本耀 陸少美 蒙家興(中國香港) 尤玉才 張 武 張同琳 張志庸 周漢新
主編
陳仲強
副主編(按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敖英芳 蔡秀軍 段 華 方馳華 傅賢波 胡盛壽 李 龍 李光儀 劉 彥 劉昌偉 劉忠軍 馬潞林 孫穎浩
王 俊 王秋生 張亞卓 鄭成竹 鄭民華 周 躍
編委(按姓氏漢語拼音排序)
敖英芳 蔡秀軍 曹紅勇 陳 軍 陳春林 陳大偉 陳德興 陳煥偉 陳蘭萍 陳素琴 陳小伍 陳仲強 程樹群
池永龍 仇 明 崔 彥 鄧 勇 董國祥 段 華 范瑞芳 范志寧 方馳華 馮力民 傅 衛(wèi) 傅賢波 高 鵬
高 下 高江平 谷涌泉 官泳松 郭宏騫 郭紹紅 郭文斌 郭向陽 何 文 何曉宇 何援利 洪德飛 胡 冰
胡盛壽 胡衛(wèi)列 黃 浩 黃 薇 黃東生 黃曉強 嵇 武 蔣 青 蔣宏傳 克力木 喇端端 冷金花 李 斌
李 箭 李 健 李 龍 李 明 李 遜 李光儀 李健寧 李金鋒 李索林 李曉陽 梁久銀 梁志清 藺 莉
劉 昶 劉 榮 劉 彥 劉昌偉 劉開江 劉倫旭 劉齊貴 劉曉光 劉雪峰 劉玉祥 劉原照 劉忠軍 柳曉春
盧榜裕 魯永鮮 羅 健 羅光楠 駱成玉 馬彩虹 馬華松 馬寬生 馬潞林 馬全福 孟元光 倪 磊 彭 毅
彭彥輝 秦鳴放 邱 勇 邱曉紅 任紅霞 施永鵬 石 彬 史其林 宋茂民 隋 龍 孫寒松 孫穎浩 譚 敏
譚黎杰 湯紹濤 唐勁天 田 文 涂遠榮 王 剛 王 歡 王 俊 王成峰 王存川 王國民 王惠君 王建六
王俊杰 王昆華 王秋生 王任直 王少斌 王素敏 王偉鵬 王英紅 王予彬 王振宇 魏 輝 吳 忠 吳德全
吳碩東 吳聞文 吳曄明 伍冀湘 夏 春 夏亞一 肖明第 辛世杰 熊光武 修典榮 徐 智 徐大華 徐培坤
徐忠華 許 軍 宣立學 薛冰川 閆天生 楊 波 楊 劼 楊江根 姚書忠 禹 亮 余家闊 余佩武 袁忠祥
曾 騏 詹世林 張 寰 張 旭 張春禮 張大宏 張進生 張小為 張亞卓 張彥芳 張震波 張震宇 趙 艷
甄作均 鄭 哲 鄭成竹 鄭民華 鄭樹國 鄭召民 智緒亭 周 躍 周利群 周應芳 周總光 朱 蘭 朱 麗
朱江帆 朱天岳 宗緒毅 鄒曉平 鄒英華
通訊編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玉樹 陳 龍 陳 明 陳康寧 陳澤波 崔華雷 崔玉尚 鄧學東 丁士剛 范應方 傅振超 高 旭 郭劍明
韓 威 黃惠娟 金鳳斌 劇永樂 李貴斌 李劍鋒 李敏哲 李偉東 林 華 劉 暴 劉 劍 劉 青 劉 術
盧 丹 盧宏章 陸安偉 馬成斌 馬旭波 滿國彤 歐彤文 喬貴賓 秦建國 尚慧玲 沈立翡 史玉林 孫金豹
孫凌波 孫慶林 童強松 王 尉 王 翔 王少剛 王樹松 王衛(wèi)軍 王永軍 衛(wèi) 兵 魏明發(fā) 溫海濤 吳志明
肖 慶 謝洪哲 徐 虎 徐惠成 徐小東 姚 健 姚吉龍 葉 輝 葉建宇 應小燕 張 軍 張學利 趙福杰
趙玉龍 朱宏建 莊虔忠
R473.6
:B
:1009-6604(2014)02-0191-02
10.3969/j.issn.1009-6604.2014.02.035
201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