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梁昭華
摘 要:布貼藝術是陜北民間藝術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夸張的造型和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以心靈的震撼。本文從色彩表現(xiàn)的角度出發(fā),以延川布堆畫為例,以求更加深入認識和理解陜北民間布貼藝術的色彩魅力。
關鍵詞:陜北;民間布貼;色彩對比;色彩調和;象征性色彩
0 引言
陜北的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近代由于陜北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與外界交流較少,因此這片土地上較多保留了原生態(tài)的藝術特質,陜北的布貼藝術就是這片土地上一個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不論是從傳統(tǒng)文化還是現(xiàn)代設計的角度審視,都是極具藝術研究價值的。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延川的布貼畫藝術也逐漸被發(fā)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境界對當代藝術設計將產生很好的啟迪作用。
1 陜北布貼藝術的歷史脈絡
布貼是以各類花色布塊拼出紋樣并貼縫在服飾或織物上的一種裝飾形式,布貼普遍流行于民間鄉(xiāng)里。它起源于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是由婦女給孩子打補丁演變而來,在縫補過程中,人們有意剪成一定的形狀,別出心裁的變成花草鳥獸,細針納補。原始布貼的應用范圍都是日常用品,如布貼枕頭、被褥、布貼門簾以及兒童布制品,是以實用原則為主體的裝飾形式。在陜北,大多數民間藝術都是代代相傳,布貼的圖案和花樣也是通過前人流傳下來的,其傳承方式為口傳心授,通過長輩對于故事的講述,產生對民間口頭文化的基本認知,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和戲文人物等等。體現(xiàn)著陜北人古老的生殖崇拜和祈福心理。民間布貼藝術形式根植于人民群眾,也正是這種口頭的技藝傳播,才得以保留和延續(xù)了我們今日所見的獨立而自然的黃土文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服裝上打補丁的時代早已結束,而快節(jié)奏的生活已經逐漸影響了鄉(xiāng)村的閑適,手工拼貼的裝飾也已經被機器制作所取代?,F(xiàn)今布貼的實用功能大為降低,但布貼藝術那種原始純粹的藝術特征在今天卻更顯出文化價值,并開始成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的行為,人們借用這種形式制作裝飾畫,布貼材料起初為服裝的下腳料,后來逐漸發(fā)展為專門采購布料,染色,通過縫制、粘貼來進行創(chuàng)作,形成了今天家喻戶曉的陜北布貼畫?,F(xiàn)今的陜北布貼畫裝飾性強、造型夸張,其中色彩的表現(xiàn)尤為突出,同時又具備了濃厚的黃土鄉(xiāng)情,充分體現(xiàn)出其特有的色彩文化意蘊以及個性的地域特點。其中色彩的表達也成了陜北布貼藝術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2 陜北布貼藝術色彩的構成分析
由于特殊的地貌特點和特定的氣候環(huán)境,形成了陜北以暖黃色、灰褐色為主較沉重的環(huán)境色彩,一年當中有一多半時間寒冷和干燥,相對單調的色彩環(huán)境使得人們向往鮮艷色彩的心理更加迫切。因此,在延川布貼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人們喜歡利用強烈色彩對比,明快的色調來表達自身的心理愿望,這種對色彩的補償心理,也體現(xiàn)出陜北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的無限向往。[1]這種簡單、明快的色彩關系主要從以下方面展現(xiàn)。(1)色相要素的對比關系。色相對比是指由色相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從色彩學的角度看,最為強烈的色相對比是指色彩體系中處于180度的色彩組合,也稱補色關系,是色彩配合中最飽和、最鮮明的對比。陜北民間布貼藝術色相對比是紅與綠,明黃與暗紫等補色關系,這些色彩形成了一個獨特的色域對比,一方面具有活潑而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人類最初的原色審美意識,凸顯了布貼藝術原生態(tài)的文化特征。在延川布貼畫中,顏色多以朱紅、桃紅、檸黃、粉綠為主,經常看到以大面積紅色為底的畫面,還有紅黃、紅藍、黃紫等大塊面對比。除此之外紅藍黃、紅綠藍、紅黃綠以及與黑、白二色的組合搭配也很普遍,局部還有其他色系進行裝飾,這雖然是最傳統(tǒng)的設色方法,但卻體現(xiàn)了深刻而非凡的色彩審美觀。(2)色彩平衡關系中的調和運用。色彩調和是指當色彩產生不協(xié)調時對色彩的進行適當調整,色彩的平衡關系應符合人們生理、心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現(xiàn)象。陜北民間布貼藝術的裝飾色彩除了高純度的色相對比外,其中利用黑白色達到色彩之間的調和平衡性。陜北民間傳有“紅喜綠,白為媒”的俗語,紅色和綠色的搭配看起來過于刺眼,所以經常在紅綠之間劃一道白線;在黃色和藍色的色塊對比中,會加入綠色作為協(xié)調色,由此產生統(tǒng)一和諧的秩序美感。在眾多布貼畫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布塊與布塊的連接處會上一圈黑邊,把過于強烈的對比弱化?!吧钆錅\,濃配淡,深淺濃淡要相間。”[1]由此可見,黑白的調和在布貼藝術用色中存在一定的原則性與規(guī)律性,這種看似本能的色彩搭配原則,體現(xiàn)了民間藝人天生的藝術氣質,也是人類審美意識的最純真天性,這正與我們現(xiàn)代的美學設計理念存在共通之處。陜北民間布貼畫不管是從細節(jié)還是整體效果,都做到精心的布置,既展現(xiàn)了視覺上的沖擊感,也保持了穩(wěn)定、和諧的韻律。在延川布貼畫中,對比效果一般體現(xiàn)在局部的色彩搭配中,畫面通常以一種顏色作為底色,確定畫面的基本基調,然后以小面積的色塊相互對比、呼應來表現(xiàn)色彩關系,達到了遠觀色彩,近看細節(jié)的效果。布貼畫以其高純度的色彩,在畫面中完美和諧的存在,這種黑白色的巧妙運用也是色彩體系中調和色彩平衡性的重要手法。(3)象征性色彩關系。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是表達情緒的最直接語音,由于色彩本身的象征意義,所體現(xiàn)出來文化理念也有所不同。陜北人對色彩的偏好,采用純度高,對比鮮明的色彩,除了符合人們心理的平衡外,色彩的象征意義也極其豐富。人們用色彩寄托著某種寓意、情緒和心愿。根據不同場景,用不同的色相表達其隱含的色彩語言。陜北民間藝術以紅色系為主色相,因為紅色是中華民族群體的神祇崇拜色彩,源于人們對大自然的太陽崇拜和對生命熱血的認識。它象征著紅火、喜慶、吉祥之意,是最具象征意義的色彩之一。延川布貼畫的主色調為“青、赤、黃、白、黑”五種基本色。這五色構成所有顏色的基本色,故稱之為“五行色”?!扒酁槲迳?,赤為五色之榮、黃為五色之主,白為五色之本,黑為五色之終”[2]這些是對民間色彩的象征性的歸納總結,由此也充分體現(xiàn)出延川布貼畫的色彩境界蘊含深厚的文化。在對實物的考察過程中,不難發(fā)現(xiàn)暖紅色是延川布貼畫的常用色,它普遍存在于婚慶,節(jié)日喜樂畫面中。所以紅色系的象征意義普遍是樂觀的、積極的,民間藝人更是利用這一點來祈愿幸福?!扒唷奔词蔷G。在蒼涼黃土地上,綠色即是生命的象征,人們也以此要寄托生殖繁衍的古老崇拜。在延川布堆畫中,綠色的使用率很高,而大面積的綠色幾乎是很少見的,普遍作為搭配出現(xiàn),襯托畫面的對比效果。綠色既不能沒有,也不能過多,藝人們在運用綠色系時十分謹慎。關于黑白二色的運用,從美學的角度分析,起到了協(xié)調色彩平衡的作用。在郭如林的布貼畫中包含著深層次的含義,其打破了原有華麗、濃艷的色彩觀,象征意義也更加深刻,從中也體現(xiàn)出作者內心的情愫,它舍棄了畫面火熱的對比色調,而只用黑白加紅的色調,以這樣的色彩關系強化了人物的形象,場面宏大,氣氛濃烈,效果不亞于色彩濃郁的作品。[3]在布堆畫的世界里,色彩已完全成為一種象征性、心理化的表達,而不單純是一種視覺感知的形式,人們對色彩的運用正是表達情感與文化的方式。所以說,順應這些傳統(tǒng)的色彩觀念,也是積極、樂觀、美好的象征。由此可見,色彩原始的象征性無疑是傳統(tǒng)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依據之一。
3 結語
陜北民間布貼藝術所體現(xiàn)的裝飾色彩文化,帶有深厚的沉淀與積累,是本地區(qū)民眾集體意識的藝術表現(xiàn)。其色彩的處理方式,如對比、調和、簡化用色、抽象思維等都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同時它超然脫俗的氣韻,正是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形式中不可或缺的條件,在視覺上達到色彩享受和精神愉悅的作用,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也為現(xiàn)代設計工作者的審美意識與思維創(chuàng)造注入新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韋鸞鸞.陜西民間布貼藝術在現(xiàn)代壁掛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2009:19,48.
[2] 彭德著.中華五色[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35.
[3] 周路.郭如林布堆畫[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2.
作者簡介:白曉(1989—),女,河南鄭州人,西安工程大學設計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裝飾藝術與環(huán)境藝術設計理論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