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lar+Tsai
幾百萬年以來,九種不會飛的大型鳥類在新西蘭繁榮發(fā)展,它們統(tǒng)稱“恐鳥”(Dinornithiformes)。然后,大約600年以前,它們突然滅絕,恰好趕在13世紀人類第一次到達新西蘭的時候。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想知道,在恐鳥衰亡過程中,智人的獵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我們的存在是導致這些巨型鳥類陷入絕境的唯一原因嗎?又或者說,由于疾病和火山爆發(fā),它們已經(jīng)走上了滅亡的道路呢?
而今,對恐鳥化石進行的一項新的遺傳學研究指出,人類的確是造成這種鳥類滅絕的唯一“兇手”。這項研究補充了一個長期爭論的話題:過去人類的生存和捕獵動物的方式是可持續(xù)的呢,還是應該為大量物種的滅絕而負責呢。
“關(guān)于人類導致滅絕,論文提出了很有說服力的實例,” 卡勒斯·拉魯扎-福克斯(Carles Lalueza-Fox)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進化生物研究機構(gòu)工作,她并沒有參與這項研究,她說,“滅絕并不是長期的、自然的衰退結(jié)果?!?/p>
9000到13000年前人類開始遍布世界各地,幾乎與此同時許多巨型動物——猛犸、乳齒象、恐鳥——也開始絕滅。這是什么原因?qū)е碌??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長期的爭論。通常,在人類到達它們的棲息地之后不久,這些動物就消失了,這使得一些研究者認為人類的過度捕獵導致了它們的滅絕。但是另一些科學家也指出了一些自然因素,比如火山噴發(fā)、疾病以及末次冰川期結(jié)束時的氣候變化,這些都可以作為導致這些物種滅絕的關(guān)鍵因素。研究者認為,恐鳥是一個特別有趣的特例,因為它們是最后消失的巨型物種,而且它們滅絕的時期也非常晚,氣候變化已經(jīng)不能夠再作為其中的一個誘因了。但是,正如前不久一篇論文里提出的,有沒有可能是別的自然原因讓它們走上了滅亡之路?
哥本哈根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莫頓·艾倫托夫特(Morten Allentoft)對這個假說表示懷疑??脊艑W家們都知道,首先定居新西蘭的波利尼西亞人不管長到多大的恐鳥都照單全收,連鳥蛋也不放過。不同恐鳥物種從12kg到250kg大小不等,因此這些鳥——在人類到來之前從未見過其他陸生哺乳動物——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你能夠在考古挖掘坑里看到成堆成堆的恐鳥骨骼,” 艾倫托夫特說,“如果人們不管恐鳥的年齡段如何,一律大開殺戒,那它們完全沒有存活的希望。”
艾倫托夫特和他的同事們提取了281只恐鳥個體的古DNA,來自4個不同物種,其中包括Dinornis robustus(最高的恐鳥,肩高2米,能吃到地表以上3.6米的葉子),并利用碳同位素測年法,著手研究恐鳥在過去4000年中的遺傳和種群歷史。這些恐鳥化石來自新西蘭南島的5個化石坑,年代跨度從602年到12966年。研究者們分析來自這些骨骼的線粒體DNA和核DNA,并用于檢測四個物種的遺傳多樣性。
通常來說,物種滅絕事件能夠在物種的遺傳史中表現(xiàn)出來;當一個物種的數(shù)量縮小時,他們就失去了遺傳多樣性。但是研究者通過分析,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跡象表明恐鳥的種群數(shù)量瀕于崩潰。事實上,科學家認為,正相反:過去的4000年中,恐鳥的數(shù)量在他們滅絕之前一直處于穩(wěn)定的狀態(tài),相關(guān)論文前不久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D. robustus 的種群數(shù)量在波利尼西亞人到來的時候甚至還在緩慢的增長。但不到兩百年之后,這種鳥類已經(jīng)消失了。在它們的基因中,沒有任何痕跡能表明它們即將滅絕。艾倫托夫特說,“一瞬間恐鳥還在,下一瞬間就沒了。”
特雷弗·沃西(Trevor Worthy)是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福林德大學的進化生物學、恐鳥研究專家,他說,論文中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證據(jù),表明了人類是導致了恐鳥滅絕唯一因素?!安豢杀苊獾慕Y(jié)論顯示,這些鳥并沒有‘衰老,沒有進入它們種系的衰退期。相反,在人們遭遇并消滅它們的時候,恐鳥的種群狀態(tài)還相當健康強壯。”盡管如此,他還是覺得,就算是艾倫托夫特團隊的“嚴謹?shù)臄?shù)據(jù)”可能也不會為這場爭端——人類在恐鳥滅絕中的作用——劃下定論,因為“總有些人堅持一種信念,覺得人類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源:果殼網(w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