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士利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37-01
打籃球是中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對于中學生而言,打得一手好籃球,在球場上飛舞,流汗時的沸騰,激情的澎湃,無疑于給他們增添了信心;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為更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外部條件。用物理知識來指導籃球運動,學生對物理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對籃球運動會更加熱愛。
一、看籃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
籃球從高處落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球接觸地面且向下運動: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接觸地且向上運動(未離地):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和重力勢能;離地上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當然,有空氣阻力和球與地面接觸時有摩擦力等因素,總的過程有能量損失。
二、看打籃球時,人和球相互作用的過程
人主動施力:拍球、傳球、接球、帶球轉身、投籃舉臂等過程。
拍球:拍球的過程需要確定的事情是手部的實際發(fā)力點,究竟是手掌某部分、還是手指。
傳球:所有的傳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應該盡可能地張開(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彈性。
接球:兩眼注視來球,手指自然分開,兩拇指相對呈“八”字形,兩手成半圓形(球形)。來球前,主動伸臂迎球,肩臂腕指放松。接球時,指端先觸球,同時兩臂隨球后引緩沖來球力量,并做好銜接下一動作的準備姿勢。
帶球轉身:帶球轉身的過程實際就是三個時間段的比較:
(1)球反彈起來被手從接觸、手在垂直方向上給球減速,在水平方向上給球加力,使球與手臂一起隨身體轉動,同時,在手臂快轉動到身體預定位置的時候,手在水平方向上給球減速,否則球會被甩飛;時間段為T1。
(2)在垂直方向上,因為球自身的重力和手掌摩擦力,在球垂直方向減速為0(相對手靜止)后,球就會下落,此時雖然手的摩擦力抵抗球重,但是肯定會小,所以球會離手向下墜落;時間段為T2。
(3)運球人的轉身速度;時間段為T3。
(4)成功轉身需要的條件:T2≯T3=T1。
投籃過程:先說說原地投籃,兩膝微曲,重心落在兩腳之間,下肢蹬地發(fā)力,帶動身體向上方伸展,右臂隨腰腹伸展向前上方抬肘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動作,使球從食指、中指指端柔和飛出。在上述過程中,手對球有沖量,改變了球的動量,當然若想將球準確地投進籃筐,球需要合適的速度(大小方向合適),即球離手時要有合適的動量(即大小、方向合適),而手就應該提供合適的沖量。
再說說跳投,設跳起高度為h,離地速度為v,則由v2-0=2gh,知h=,所以上升的高度主要取決于初速度,而事實上在到達所謂的最高處后,我們還可以通過收縮身體來達到提高質心的效果,因為收縮身體產(chǎn)生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使我們在原有高度上能再向上運動,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滯空”了。運用好滯空能夠很好地破解對方的干擾。
當然,在籃球運動中還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物理知識,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僅是籃球運動,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也是不甚枚舉,我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現(xiàn)象,把學過的知識再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會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37-01
打籃球是中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對于中學生而言,打得一手好籃球,在球場上飛舞,流汗時的沸騰,激情的澎湃,無疑于給他們增添了信心;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為更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外部條件。用物理知識來指導籃球運動,學生對物理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對籃球運動會更加熱愛。
一、看籃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
籃球從高處落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球接觸地面且向下運動: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接觸地且向上運動(未離地):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和重力勢能;離地上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當然,有空氣阻力和球與地面接觸時有摩擦力等因素,總的過程有能量損失。
二、看打籃球時,人和球相互作用的過程
人主動施力:拍球、傳球、接球、帶球轉身、投籃舉臂等過程。
拍球:拍球的過程需要確定的事情是手部的實際發(fā)力點,究竟是手掌某部分、還是手指。
傳球:所有的傳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應該盡可能地張開(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彈性。
接球:兩眼注視來球,手指自然分開,兩拇指相對呈“八”字形,兩手成半圓形(球形)。來球前,主動伸臂迎球,肩臂腕指放松。接球時,指端先觸球,同時兩臂隨球后引緩沖來球力量,并做好銜接下一動作的準備姿勢。
帶球轉身:帶球轉身的過程實際就是三個時間段的比較:
(1)球反彈起來被手從接觸、手在垂直方向上給球減速,在水平方向上給球加力,使球與手臂一起隨身體轉動,同時,在手臂快轉動到身體預定位置的時候,手在水平方向上給球減速,否則球會被甩飛;時間段為T1。
(2)在垂直方向上,因為球自身的重力和手掌摩擦力,在球垂直方向減速為0(相對手靜止)后,球就會下落,此時雖然手的摩擦力抵抗球重,但是肯定會小,所以球會離手向下墜落;時間段為T2。
(3)運球人的轉身速度;時間段為T3。
(4)成功轉身需要的條件:T2≯T3=T1。
投籃過程:先說說原地投籃,兩膝微曲,重心落在兩腳之間,下肢蹬地發(fā)力,帶動身體向上方伸展,右臂隨腰腹伸展向前上方抬肘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動作,使球從食指、中指指端柔和飛出。在上述過程中,手對球有沖量,改變了球的動量,當然若想將球準確地投進籃筐,球需要合適的速度(大小方向合適),即球離手時要有合適的動量(即大小、方向合適),而手就應該提供合適的沖量。
再說說跳投,設跳起高度為h,離地速度為v,則由v2-0=2gh,知h=,所以上升的高度主要取決于初速度,而事實上在到達所謂的最高處后,我們還可以通過收縮身體來達到提高質心的效果,因為收縮身體產(chǎn)生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使我們在原有高度上能再向上運動,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滯空”了。運用好滯空能夠很好地破解對方的干擾。
當然,在籃球運動中還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物理知識,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僅是籃球運動,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也是不甚枚舉,我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現(xiàn)象,把學過的知識再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會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037-01
打籃球是中學生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對于中學生而言,打得一手好籃球,在球場上飛舞,流汗時的沸騰,激情的澎湃,無疑于給他們增添了信心;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身體,為更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外部條件。用物理知識來指導籃球運動,學生對物理知識會有更深的理解,對籃球運動會更加熱愛。
一、看籃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
籃球從高處落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球接觸地面且向下運動:動能和重力勢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接觸地且向上運動(未離地):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和重力勢能;離地上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當然,有空氣阻力和球與地面接觸時有摩擦力等因素,總的過程有能量損失。
二、看打籃球時,人和球相互作用的過程
人主動施力:拍球、傳球、接球、帶球轉身、投籃舉臂等過程。
拍球:拍球的過程需要確定的事情是手部的實際發(fā)力點,究竟是手掌某部分、還是手指。
傳球:所有的傳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應該盡可能地張開(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彈性。
接球:兩眼注視來球,手指自然分開,兩拇指相對呈“八”字形,兩手成半圓形(球形)。來球前,主動伸臂迎球,肩臂腕指放松。接球時,指端先觸球,同時兩臂隨球后引緩沖來球力量,并做好銜接下一動作的準備姿勢。
帶球轉身:帶球轉身的過程實際就是三個時間段的比較:
(1)球反彈起來被手從接觸、手在垂直方向上給球減速,在水平方向上給球加力,使球與手臂一起隨身體轉動,同時,在手臂快轉動到身體預定位置的時候,手在水平方向上給球減速,否則球會被甩飛;時間段為T1。
(2)在垂直方向上,因為球自身的重力和手掌摩擦力,在球垂直方向減速為0(相對手靜止)后,球就會下落,此時雖然手的摩擦力抵抗球重,但是肯定會小,所以球會離手向下墜落;時間段為T2。
(3)運球人的轉身速度;時間段為T3。
(4)成功轉身需要的條件:T2≯T3=T1。
投籃過程:先說說原地投籃,兩膝微曲,重心落在兩腳之間,下肢蹬地發(fā)力,帶動身體向上方伸展,右臂隨腰腹伸展向前上方抬肘伸臂,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撥球動作,使球從食指、中指指端柔和飛出。在上述過程中,手對球有沖量,改變了球的動量,當然若想將球準確地投進籃筐,球需要合適的速度(大小方向合適),即球離手時要有合適的動量(即大小、方向合適),而手就應該提供合適的沖量。
再說說跳投,設跳起高度為h,離地速度為v,則由v2-0=2gh,知h=,所以上升的高度主要取決于初速度,而事實上在到達所謂的最高處后,我們還可以通過收縮身體來達到提高質心的效果,因為收縮身體產(chǎn)生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使我們在原有高度上能再向上運動,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滯空”了。運用好滯空能夠很好地破解對方的干擾。
當然,在籃球運動中還涉及到很多其他的物理知識,就不一一列舉了。不僅是籃球運動,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識也是不甚枚舉,我們平時多觀察,多思考,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現(xiàn)象,把學過的知識再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會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更美好。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