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晨
讀《國語·魯語》,被季文子崇尚節(jié)儉并身體力行的精神所打動。
季文子(季孫行父)乃春秋時期魯國的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tǒng)兵之權(quán),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高權(quán)重之人。按照制度規(guī)定,季文子擁有自己的田邑,也擁有自己的車輛馬匹。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家里的馬則只喂青草不喂糧食。
對于季文子的做法,朝中大臣仲孫頗不以為然,以譏諷的口氣質(zhì)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的正卿大夫,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家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yǎng)。難道你就不怕國中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就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到魯國的聲譽嗎?”
季文子坦然答道:“我當然也愿意穿綢衣、騎良馬??墒?,我看到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眼見全國父老姐妹粗糧破衣,而我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況且,我只聽說過人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奔疚淖硬槐恢賹O的指責所動,依然堅持節(jié)儉的美德。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大興儉樸之風,為后世所傳頌。
另據(jù)司馬遷《史記·魯世家》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梢?,《國語·魯語》的這段文字不虛。
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被季文子打動,在于他以儉為榮的見識。一句“我聽說人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話雖平實,卻是以事說理,令人折服。
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被季文子打動,還在于他不僅見識遠,而且行動實。季文子身居高位、權(quán)傾朝野,完全具備享受奢侈生活的條件,但他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到“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此舉,當令以“我有權(quán)享受”為由搞特權(quán)、過奢靡生活的官員無地自容。
古往今來,人們之所以被季文子打動,更在于他對儉樸美德的固守和堅持。在質(zhì)疑和挑戰(zhàn)面前,他理直氣壯地堅持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不動搖。當今社會,某些官員不同程度地掌握著可供支配的公共資源,常?!敖畼桥_先得月”,不顧國情民情、不顧道德法律地“先樂起來”“先富起來”。那些醉生夢死的貪官、蠹蟲,其言其行帶壞了風氣、污染了世俗,該好好整飭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