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濤
(廣東省電子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東廣州 510515)
由于興奮劑的不斷演變與發(fā)展,體育界對興奮劑的定義也不斷地趨于嚴密和完善。國際奧委會把興奮劑定義為:“競賽運動員應用任何形式的藥物或以非正常量通過不正常途徑攝入生物物質(zhì),企圖以人為的和不正當?shù)姆绞教岣咚麄兊母傎惸芰礊槭褂门d奮劑?!盵1]利用藥物提高競技體育的成績早在古奧運會上就有記錄,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在奧運會和其他國際比賽中開始興起了服用興奮劑的不良風氣。服用興奮劑的事件在空間上已經(jīng)擴散到各大洲的幾乎所有體育大國;在項目上,幾乎涉及到體育的各類項目;在人群上,不僅有高水平的運動員也有業(yè)余選手甚至已滲透到社會的其他層面,涉及的人群也越來越多。運動員使用的藥物和手段也越來越高科技化和多樣化,不僅嚴重地影響了體育在人們心目中的良好社會形象而且阻礙了體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新型興奮劑也在不斷地研制出新,種類和形式都越來越多。1967年規(guī)定了5類8種藥物被禁用,1988年為99種,1993年為105種,2004年為159種。不但傳統(tǒng)的興奮劑不斷推陳出新,新型興奮劑也在不斷問世,出現(xiàn)了“激光興奮劑”、“基因興奮劑”等新型興奮劑。[2]
業(yè)內(nèi)人士預言:“如果有一天奧林匹克運動退出人類社會舞臺,那絕不是源于外界的毀滅,而是來自堡壘內(nèi)部的自潰。致命的傷很可能就是興奮劑?!庇拇骶S爾.米爾勒在他的《奧林匹克革命》一書中指出:“興奮劑對奧林匹克和整個體育界的嚴重威脅,遠遠大于職業(yè)體育和商業(yè)體育。使用興奮劑欺騙是從根基上打擊體育的可信賴性,它比本世紀以來任何一種危害體育的弊病,都更加摧毀公眾的信任?!迸d奮劑不僅從根基上侵蝕、打擊和摧毀體育發(fā)展的基礎,對社會也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
體育運動的根本目的是增強體質(zhì)、振奮精神、提高素質(zhì),通過體育來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既在身體方面達到盡可能高的程度,同時又具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強的意志,從而能在其身處的社會環(huán)境或更大的范圍內(nèi)生存,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盵3]從而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興奮劑的使用,背離了體育的根本目的,顛倒了體育目的和手段的關系,把體育的目的異化為“不惜一切手段與代價獲取勝利”。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龐德說:“運動的魅力在于你能否正確使用訓練方法和比賽技巧,以超越人類的極限。興奮劑只會損害體育的魅力?!痹诋斀耋w育中,興奮劑的使用,已使體育參賽選手追求崇高精神價值的目的發(fā)生了偏轉(zhuǎn),通過興奮劑的作用改變生理機能來提高成績,不顧一切追求比賽的勝利成為最直接的動機,不擇手段地獲取各種精神利益和物質(zhì)利益成為他們追求的直接目的。不僅不能給運動員帶來真正的樂趣,反而使一些運動員成為藥物的崇拜者,喪失了自我的正視以及自信和勇氣;不僅沒有發(fā)揮良好榜樣的作用,反而給社會帶來了消極的影響。
《奧林匹克憲章》把“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以友誼、團結和公平、互相了解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貢獻”作為體育的宗旨。也賦予了體育為人全面發(fā)展服務的重要功能,通過體育的鍛煉和各種形式的競技,培養(yǎng)人的智力、意志和情感能力,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在體育鍛煉與訓練中形成的各種能力內(nèi)化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和高尚品格。可使用興奮劑的行為卻使人淪為藥物的奴隸和犧牲品,使運動員成為比賽的機器,這不僅給運動員帶來了不求進取、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不良的生活態(tài)度,甚至釀成了許多社會問題。興奮劑的濫用使人們對體育比賽的真實性產(chǎn)生懷疑,一有新的記錄誕生便會聯(lián)想到興奮劑,互相猜疑、互不信任;由于各國反興奮劑的態(tài)度不一致或雙重標準引起的興奮劑風波和官司一直不斷;甚至把興奮劑問題政治化,成為相互攻擊的武器等嚴重地危及了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團結。
興奮劑的使用已對現(xiàn)代體育所倡導的“身體、意志和思想的統(tǒng)一”發(fā)出嚴重的挑戰(zhàn),也削弱了體育應有的社會號召力,嚴重地背離了體育的根本目的與宗旨。
公平競爭作為體育道德的基本原則,也是體育比賽、體育競技能夠存在的根本前提,正是因為有了公平、公正的體育原則,體育競技才有了意義。同時,公平的體育競賽也承認個體的生理和種族差異,但競技時必須處于同一起跑線上。一小部分運動員通過使用興奮劑,來改變生理條件、增強體能,而不是科學的訓練。這不僅損害了體育的公平競爭的精神,也有損于體育道德和社會公德,實際是一種欺騙行為:它掩蓋了運動員的真實水平,嚴重地動搖了體育道德的基礎。
興奮劑誘使運動員在比賽中喪失了精神自律的力量,破壞了公平的體育比賽,在更大范圍上造成了行為的失范,榮辱的顛倒,是非的混淆。如加拿大的本.約翰遜當兩度被查出服用興奮劑而被驅(qū)逐出田壇時,就抱怨說:“我被抓出來是我倒霉,其實所有的高水平選手都服用藥,等以后就知道我其實也是被冤枉的”。英國的1500米歐洲冠軍馬休斯.葉茲聲稱:“誰說服用興奮劑不道德,誰能決定什么才是道德的,政治道德嗎,商業(yè)道德嗎,體育本身就不純正”。甚至有些人干脆提議把“興奮劑合法化”。[4]這代表了體壇中一部分人的錯誤心理和心態(tài),公平、公正的體育道德準則已被興奮劑使用者粗暴地踐踏了,體育道德的喪失與偏離比興奮劑本身的危害也許會更大。
體育成績的迅速提高,日益接近人類體能的極限,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更需要通過科學的訓練,改進技術,挖掘人的潛能,以提高競技能力,這是現(xiàn)代體育發(fā)展的特點和客觀要求。體育訓練更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但興奮劑的濫用,使人忽視對訓練規(guī)律的研究和掌握,造成一種從認識到實踐的錯誤偏差?,F(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催生了激光興奮劑、基因興奮劑等高科技化的興奮劑,為那些不想通過艱苦訓練、科學訓練而想迅速攫取體育成就的運動員客觀上提供了選擇的機會,更確切地講提供了冒險的機會。部分教練員和運動員考慮的不是如何進一步提高訓練的科學性,而是想借用外部手段或化學助力來迅速提高技能水平。認為用藥的訓練是科學的,用藥并且又能逃避檢查更是“高科學化”訓練的結果。這些錯誤的訓練觀念嚴重地褻瀆了科學的訓練理論和思想,在實踐上破壞了正常的科學訓練原則。
對運動員來說,藥物也許暫時會對提高運動能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決不會把體能低下、訓練落后的人塑造成為世界冠軍。使用興奮劑所帶來的暫時效應,致使部分運動員迷信藥物、依賴藥物,放棄艱苦的訓練,影響潛力的挖掘;特別是對青少年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無異于拔苗助長,違背人體的生長規(guī)律和訓練規(guī)律,造成早熟、早衰、患成年人疾病,喪送其體育生涯。使用興奮劑的長期惡果,便是從根本上破壞科學訓練的基礎,把訓練成果的展示演變成藥物大戰(zhàn)、職業(yè)吃藥“機器人”大戰(zhàn),最終會危及整個體育事業(yè)的基石。
自從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丹麥自行車運動員努德.詹森因服用過量的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劑導致死亡后,人們開始意識到興奮劑的嚴重性和危害性。醫(yī)學界和體育界都對興奮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已證明:興奮劑主要通過刺激人的大腦神經(jīng)中樞系統(tǒng)來提高運動者的敏感性,降低疲勞感覺,激發(fā)競爭欲望等,以提高運動成績;但使用興奮劑也會對人體帶來嚴重的副作用,甚至導致死亡。
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身體健康的人長期服用合成代謝類固醇藥物會帶來暴躁易怒、身體虛弱的負面后果;蛋白同化激素會導致肝硬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男性運動員性欲減退,前列腺肥大;女性運動員出現(xiàn)第二性特征男性化的傾向,如體毛增多、乳房減小、月經(jīng)紊亂等;超量服用刺激劑可導致心率失常、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就連現(xiàn)在認為比較安全的EPO(促紅細胞生成素)也可能導致心臟痙攣致死;血液回輸會造成高燒、濕疹等過敏性反應、急性溶血代謝性休克等;對于基因“興奮劑”或藥物,研究者也承認:“由于這種藥物具有潛在的副作用,并且還有可能引起癌癥”。運動員服用興奮劑不僅會對身體造成了嚴重的生理疾病,也會使運動員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障礙。
更為嚴重的是過量服用興奮劑容易導致運動員生命的衰竭和死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67年英國的800m世界冠軍湯姆辛普因服用興奮劑引起心力虛脫而死;1975年芬蘭舉重運動員岡卡斯尼因超量服用合成類固醇導致肌肉膨脹終生殘廢;1980年東德游泳世界冠軍庫拉烏塞因過量服用大量含有興奮劑的維生素,先后生了兩個先天性畸形兒。在1985年前的20年中,就有20多名美國運動員死于濫用興奮劑;在1987~1990年期間就有19名自行車運動員因服用興奮劑而死亡。在2004年又有意大利著名自行車選手潘塔等幾名選手因興奮劑而死亡。近幾年頻繁地發(fā)生運動員因服用興奮劑而猝死的事件。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向人們警醒了興奮劑的嚴重危害。
綜上所述,興奮劑的使用背離了體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侵蝕和瓦解了體育道德的基礎;侵蝕了體育科學訓練的原則;損害了運動者的身體健康;破壞了體育的良好社會形象;阻礙了體育的良性運行與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1]丁言美.當代科技與體育[M].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223.
[2]李慧.興奮劑對人體的危害[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1994(9).
[3]奧托.西惹密澤克,何群.奧林匹克主義、奧林匹克運動和奧運會[J].奧林匹克研究,1991(5),69-72.
[4]楊天樂.對興奮劑說不[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