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難
學生學習語文的途徑無外乎四條,即閱讀、背誦、表達和寫作。通過學習獲得三項成果,即思想、口才和文筆。作為一名教師,要想讓學生的大腦有思想,要想讓學生具備出口成章、下筆千言的能力,只有讓學生自己去“練得”,去“習得”。教師萬不可越俎代庖。“少教多學”無疑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新課程理念“以生為主”的最簡潔的表達。
“少教”指的就是教師少指點,少講說,“多學”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情趣盎然的涉幽、探險、解疑、參悟,讓他們在學習中真正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思考、創(chuàng)造的愉悅,進而獲得人生道路上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美德等人生不可或缺的儲備,以便將來有更輝煌和蓬勃的創(chuàng)造。
“少教”與“多學”是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的,教師在處理這個問題時,要有這樣的幾點認識:
一是觀念的轉變?!皩W會學習”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fā)出的倡導。而“新課程標準”又有明確的規(guī)定,包括三維目標的確定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倡導。教師能否引導和組織學生深刻而熱烈的討論,是新課改能否成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忠實執(zhí)行國家課改意圖,要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架空分析,學生端坐筆記等以講代練、以考代學的教學行為及以師為本的陳舊的教學理念。
二是“少教”并不意味著不講,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講要講在關鍵處,力要用在刀刃上。要讓學生生活在語文的深度里,教師的“講”,要有高度,有深度。同時,“少教”并不意味著教師負擔的減輕,相反是教師擔子的加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像螞蟻那樣工作,像蝴蝶那樣的生活,擺正心態(tài),感悟人生,去追求學習、創(chuàng)造、養(yǎng)育的快樂。學而不厭,方能誨人不倦。這就更需要教師下大功夫查閱書籍、研究課改,提高自身水平,并和學生一起走進文本,走進人生,從而形成能力,培養(yǎng)美德,收獲成功,享受教學相長的快樂。
其三是“多學”并不是把時間、空間全部交給學生之后就完事,就放任自流,隨其自然,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之下的高效的課內課外獨立自主的學習、探索,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在質疑、解疑、領悟、思想、實踐中獲得廣博的知識,具有一定的能力,養(yǎng)成偉大的人格。教師要關注三維目標的達到,真正落實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以便讓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得到真正提高,讓他們成為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語文是文化的傳承,思想是生命的支撐。
那如何“少教多學”,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其實“少教多學”有范式可循,不少專家學者對此已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在此筆者僅就自己教學中的嘗試談最簡易的一種模式,當然,我們不能唯“范式”而“范式”,教師可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法而無法,靈活變通”。
少教多學語文課堂三步法:
(一)充分預習
1.回顧舊課,導入新課,激趣設疑,問題誘導,學生初讀課文,完成四個任務:
(1)標注自然段序號,初讀課文;
(2)查找工具書,解決生字生詞;
(3)仔細閱讀課下注釋。思考課后習題
(4)動筆寫初讀感受。
2.學生默讀課文,完成兩個任務:
(1)圈劃重點詞句,為課文作批注,寫感受,質疑。
(2)教師根據課后題,設置四道思考題、討論題,出示在白板上,學生閱讀相關資料并思考這四道題;
此環(huán)節(jié)注意的問題:
1.把學習思考的快樂還給學生,教師不可越俎代庖,更不能輕蔑、無視、踐踏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權利。
2培養(yǎng)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機械記憶、盲目接受只能是蹉跎歲月、浪費生命,只能讓學生感到勞累且日子難捱。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讀書的快樂。
(二)陽光展示
(1)閱讀初讀感受。
(2)朗讀,由學生分小組輪流朗讀課文,做到準確、流利、有感情,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范讀、交流、評價。
(3)學生交流讀書感受。
(4)解答上節(jié)課布置的思考題,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5)小組合作、探究,討論上節(jié)課布置的討論題。教師的職責是激勵學生思考。
(三)能力遷移,布置作業(yè)
“教育要在這上頭下功夫: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葉圣陶先生曾如是說。確實,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學習境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憑自己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去探索、去辨析、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人生所需要的習慣、能力、品質,讓他們自己在學習、參悟、歷練中獲得學習、思考、體驗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