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周利秋
《西方經濟學》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形成經濟道德意識。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基本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西方經濟學》課程具有如下幾方面基本特征:
《西方經濟學》以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兩部分為主,現有的相關教材一般設置十一章內容,涵蓋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等內容。當前各高校設置的總學時一般是80學時,教學中教師普遍感覺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常抱怨每節(jié)課內容太多,很難完全消化。
現代西方經濟學研究中廣泛使用數學方法,數學模型、圖形、微積分運算在教材很多章節(jié)中都有所體現。大一的新生還不熟悉經濟學的思維方式,高等數學的基礎又較差,導致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相當困難。
1776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出版標志著西方經濟學的產生,歷經200多年的發(fā)展,又相繼形成了新的理論流派,主要包括凱爾斯主義、新古典綜合派、現代貨幣主義、理性預期學派等等。理論流派的眾多導致了理論體系的復雜性。同時,《西方經濟學》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條理性,系統(tǒng)性很強,各知識環(huán)節(jié)銜接比較緊密。[1]
經濟學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科學,它是社會生活生產實踐規(guī)律的總結,又為新的實踐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要真正掌握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就要大量結合社會生產生活實踐,在實踐中逐漸理解理論、掌握方法、領會思想、完成教學目標。
《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特征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科學合理的有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遵循兩個方面原則:一是要因地制宜,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對于不同的學生,由于教學目標設置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二是要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遇到抽象性很強的內容可以將教師講授、案例教學、提問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反復的認知中形成理性認識。
不同的教學方法由于其本身所強調的重點不同,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和運用時所需注意的事項也不同,下面選取《西方經濟學》教學中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分別討論:
案例教學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把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入角色,再現案例情景,通過案例分析以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方法。[2]案例教學的作用包括:一是真實的案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經濟學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通過實踐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案例教學對教師要求較高,需要教師做大量準備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師素質。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要注意如下幾方面:一是要有充分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合理選擇案例和案例切入點,這就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注重積累案例,有條件時建立案例庫;二是有效組織對于案例的討論,將案例與理論有效結合;三是做好對于案例教學的講評,有理有據的分析學生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討論,肯定優(yōu)點、指出不足。
案例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有著廣泛的使用,如在消費者行為理論中可以運用“吃漢堡”數量遞增給人帶來的滿足解釋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在政府的宏觀調控理論中運用《伊索寓言》中“兩只小猴”的故事來解釋政府對企業(yè)的行為等等。
提問式教學是《西方經濟學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以師生之間的有效對話為基礎,增進教師和學生的溝通,提高教學效果。提問式教學的作用包括:一是通過提問教師可以更好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和教學側重點;二是在對話過程中啟發(fā)學生進行獨立深入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三是雙向交流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共同討論、相互交流的主動性。在運用對話式教學法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主要包括何時提問、如何提問、預期效果等;二是注重激發(fā)學生發(fā)問,引導學生通過預習、思考提出質疑;三是合理選擇提問模式。
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提問,如在廠商理論中教師可以提問廠商如何確定價格,有哪些主要的影響因素,定價后的結果如何,引起學生的思考。
參與式教學,是在自由寬松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中,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靈活多樣的活動為學習載體,培養(yǎng)學生自由、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發(fā)展教師探索、反思、求精的專業(yè)素質。[3]參與式教學的作用包括:一是參與式教學更容易帶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它是使“學習更好發(fā)生”的一種途徑;二是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不同特點,讓學生能在更輕松的環(huán)境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主張;三是更容易體現課堂上師生雙方的平等關系,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沖突,達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包容和統(tǒng)一;二是逐漸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將學生與自己放在完全平等的位置;三是教師要不斷進行反思,對整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運用進行經驗整理。
參與式教學的運用主要是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如在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中以小組為單位對失業(yè)和通貨膨脹的理論和現實進行探討,為更好的理解二者之間關系奠定基礎。
[1]林素鋼.《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初探.職大學報,2007.1.
[2]錢方明.改進案例教學,提高案例教學質量.嘉興學院學報,2002.11.
[3]牛東亞.參與式教學的反思策略.出國與就業(yè),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