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峰峰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也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然而,學生寫作水平和能力的現(xiàn)狀令人堪憂,正如趙謙翔老師所言,作文的灰色污染已經不容忽視,學生作文中東拼西湊、拷貝他人、生搬硬套、無病呻吟、矯揉造作、胡編濫造、缺乏個性的情況屢見不鮮,還出現(xiàn)了“一湊、二抄、三套”的所謂作文訣竅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寫作套路。
那么,如何走出寫作的困境,如何引來源頭活水,又如何切實解決學生怕寫作文的問題,筆者認為,閱讀和訓練是兩條必由之路。
作為一名一線語文老師,在這個信息不斷更新的時代,學生作文素材的獲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能局限于作文課。應多方面利用好資源,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多聯(lián)系生活實踐,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而閱讀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
語文教材是最經典的作文范例,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可以拿來訓練學生細節(jié)描寫的能力,一線貫串的組織材料能力和詳略得當?shù)哪芰ΑM瑯邮侵熳郧逑壬纳⑽摹毒G》則能訓練學生抓住特征,運用各種手法描寫景物的能力。而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就能訓練學生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巧妙安排情節(jié)的能力。蘇教版的教材是按體裁分單元的,每一個單元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訓練側重點。所以,讀好課文并運用課文去仿寫,是作文訓練的有效途徑,也是新形勢下“用教材教”教學理念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
初中教材中有六部推薦名著,這些名著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世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能起到寫作的示范作用。老師不光要組織學生閱讀,還要進行跟蹤檢測,讓每一部名著都能真正走進學生心田。
學校圖書館藏書幾萬冊,每個學生都有借書證,如果不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實在是一種資源浪費。筆者每周五下午都會組織學生到圖書館去自由閱讀,或派兩名學生去圖書館借閱資料到班閱讀,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報刊,并組織學生寫讀后感,定期在班級交流,切實做到讀寫結合。
網絡上信息龐雜,教師應當幫助學生進行取舍,讓他們學會篩選、整合、利用網絡資源,而不是“談網色變”。網絡上有很多對學生寫作有益的信息,比如《尚書網》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每年都會組織網上閱讀和征文比賽。多鼓勵學生進行網絡閱讀,還可結交各地“讀友”,交流讀書心得體會,讓網絡真正為“我”所用。
自從“三進”之風吹進校園,學校里班級圖書柜的作用就日益凸顯出來了。學生把自己已經閱讀的書籍帶到班級,一人兩三本,算不上多,但全班50個人的書籍加起來,數(shù)量還是相當可觀的。圖書借閱有專人管理,做到借閱、歸還手續(xù)齊全,并且定期更換新書。這種做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拓寬了知識面,而且增進了同學友誼,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當閱讀成了學生生活的習慣,教師就要進行寫作的訓練了。
我們的傳統(tǒng)做法是寫作前指導少,注重寫作后評講。每一節(jié)作文課,筆者都把前一次作文中的主要問題列出,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有時一節(jié)課只解決一個問題,不求數(shù)量,只求質量,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問題復作,然后由學生互閱,小組討論,學生興趣盎然,富有實效。
學校每個班級都有一塊美文鑒賞角,每周都要更換新的內容。它可以是學生的作文,也可以是學生的讀書心得,但每篇美文都是學生自己推選出來的,上面有學生的閱讀感悟,也有老師的批注,覆蓋面比較廣,學生參與度高,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增強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
如果讓學生閉門造車,那么,作文必定空洞無物,枯燥無味。因此,要經常開展各項活動,為學生提供鮮活的寫作素材。比如,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我們就舉行了“中秋賽詩會”和“中秋班級聯(lián)歡會”,活動氣氛熱烈,精彩不斷,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經典詩文的優(yōu)美和節(jié)日的快樂,也在歡聲笑語中捕捉到了寫作的靈感。
開學初,筆者就開始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和周記的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已經由開始的怕寫變成了現(xiàn)在的能寫,學生已經愛上了寫作。筆者經常在班上表揚寫得認真的學生,在班上朗讀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學生作文,并將其推薦到校報《今日洋思》上發(fā)表。同時向學生介紹優(yōu)秀刊物,鼓勵他們積極寫作、投稿。
寫作的道路是艱辛的,它需要堅定的意志和刻苦的訓練。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愛上閱讀,從閱讀中吸收營養(yǎng),學以致用,并通過饒有趣味的訓練讓學生愛上寫作。這樣做到讀寫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