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理性迷失后的倫理困囿——麥克尤恩《愛無可忍》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2014-08-15 00:45:22
關(guān)鍵詞:洛根尤恩麗莎

陳 麗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241003)

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當今英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在英美廣受歡迎不僅在于其善于書寫敏感禁忌題材的“黑色敘事”,還在于其注重以戲謔敘事寄寓著重構(gòu)人性倫理道德的訴求。

《愛無可忍》正是這樣一部書寫現(xiàn)代社會倫理困囿的小說。敘述者“我”以倒敘和內(nèi)聚焦的方式,欲說還休地追憶了自己因參與援救一起熱氣球意外墜落事件而陷入一樁同性病態(tài)迷戀的故事。一只失控熱氣球如“巨大的淚珠”空中乍現(xiàn),眼見快要被狂風吹撞到附近的高壓線。熱氣球猶如巨大的磁場將“我”(即科普作家喬)、喬的戀人克拉麗莎、杰德·帕里以及其他幾名救援者吸引到一起。然而在熱氣球再次被狂風拽入空中的一瞬間,幾位救援者先后松手落地自救,唯有救援者洛根堅守到最后,卻因體力不支不幸墜亡,而被救小男孩也奇跡般地自救成功。這一結(jié)果在眾人心中激起難以言說的倫理困囿,并且引發(fā)了一場有違倫理且耐人尋味的“三角戀”:杰德·帕里介入喬與戀人的感情,開始了一段極具驚悚元素的同性迷戀。有趣的是,大部分論者都從“理性”的主題剖析該部小說,認為“喬始終通過建構(gòu)理性話語確立其男性身份與話語權(quán)力”[1],“故事發(fā)展和結(jié)局最終證明喬所代表的理性的勝出”[2],“喬閃耀的理性光輝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這部作品的陰暗色調(diào)”[3]。實際上,除了“理性”主題,在這部小說中也同時存在著“倫理”這一不容忽視且又發(fā)人深省的主題。本文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研究視角出發(fā),通過緊扣小說中“援救熱氣球”和“同性病態(tài)迷戀”兩起核心事件,解構(gòu)敘述者“我”在追求理性名義下進行的科學推理過程中做出悖論式倫理選擇,回避道德承擔,因此深陷倫理身份的困囿,并在重構(gòu)倫理意識努力中遭遇理性迷失的尷尬。作者對理性的譏諷和對人性復雜性的解剖順應了當今英國文壇后現(xiàn)代語境中現(xiàn)實主義回歸的潮流,寄寓著重構(gòu)倫理意識、喚回文學社會責任的訴求。

一、理性迷失與倫理困囿

文學倫理學批評主張文學批評必須“回到歷史現(xiàn)場”,“對文學的理解必須讓文學回歸屬于它的倫理環(huán)境和倫理語境”[4]19。在小說中,敘述者“我”一再宣稱自己生活的突變?nèi)窃从谀谴问聼釟馇虻脑?,進而陷入一場惱人的同性病態(tài)迷戀,其敘事的意圖就是為了還原救援的事實真相,解析這段七年感情難以為繼、分崩離析的真實原因,力證自己在“理性”基礎(chǔ)上作出了無懈可擊的倫理選擇,為困囿于倫理深淵中的心靈求得救贖。然而,透過文本所再現(xiàn)的倫理環(huán)境,“理性”究竟是引導了敘述者“我”在兩次倫理事件中的選擇,還是迷失在因選擇造成的倫理困囿中?這種不斷衍生的質(zhì)疑與懸念使得“我”的“理性”追求走向了敘事意圖的反面。

就倫理環(huán)境而言,文本所展現(xiàn)的世界貌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濤洶涌。敘述者“我”作為一位“著名科普作家”[5]215,是英國社會中一位集“理性”、縝密、體貼于一身的典型中產(chǎn)階級人士。妻子克拉麗莎是一位整日沉浸于濟慈研究的大學教師。然而,在他們的生活中,理性與藝術(shù)之間并非水乳交融。在敘述者“我”眼中,這是一段讓他覺得超出理性解釋的婚姻。雖然“我”認定濟慈是一位與“理性”格格不入的“蒙昧主義者”[5]87,卻盡力以“濟慈”式的浪漫方式迎合妻子的喜好,無奈時常曲高難和并心生疑竇。在“我”冷靜的意識中,克拉麗莎“花在濟慈身上的功夫太多了”[5]10,這種似乎啼笑皆非的猜忌其實不無依據(jù),克拉麗莎時而不合時宜地吟誦濟慈詩句好似濟慈如影隨形。在這看似琴瑟和諧的倫理環(huán)境背后,實際上隱含著理性不甘退讓于情感并成為兩起事件中倫理兩難困境的禍根。更確切地說,理性與情感的張力從一開始便預設(shè)在倫理環(huán)境中,這種張力的失衡因“我”在接連出現(xiàn)的兩次事件中的倫理選擇而不斷升級:第一,親眼目睹熱氣球失控的那一刻,“我”做出丟下手中的開瓶器和葡萄酒,奮力奔向現(xiàn)場的選擇;第二,當熱氣球被狂風再次拖入空中營救出現(xiàn)危險時,“我”做出放棄繩索保命的選擇;第三,在杰德第一次打電話示愛時,“我”做出隱瞞克拉麗莎而后報警的選擇;第四,在杰德舉刀威脅克拉麗莎時,“我”沒有報警,果斷做出舉槍射擊的選擇。顯然,前兩個涉及的是利他主義與利己主義之間的倫理選擇,后兩個則涉及的是理性與情感之間的倫理選擇,而且對前兩個事件產(chǎn)生深刻影響。

首先,如果說,“我”丟下小別相聚后的克拉麗莎,從浪漫的田野樹下奮力奔向狂風咆哮中的失控熱氣球是理性驅(qū)使下利他主義的倫理選擇,那么在隨后營救出現(xiàn)危險放開繩索自保的行為則完全是本能求生愿望使然,無可厚非。然而緊接著救援者洛根不幸墜亡,“我”的行為則完全是滿足理性膨脹下“不合時宜的英雄主義”[5]46欲望。洛根墜落前已經(jīng)被拖曳至“一百英尺”[5]19高空,墜落時必死無疑?!拔摇泵髦甯鶋焊鶝]有生還的可能性,卻做出了一個并不理性的選擇——要去現(xiàn)場看一看。“我”極力壓抑著本能的恐懼、“惡心”,以至于中途“對著樹干撒了一泡尿,雙手顫抖得厲害”,拖延趕去墜落現(xiàn)場的時間,卻“不想看他一眼”[5]27。這個有些莫名其妙的選擇不但疏離了克拉麗莎對“我”一貫“理性”的認識,而且這一脆弱的倫理立場也為事后杰德對“我”癡迷、布道、拯救打開了一扇大門。再者,作為克拉麗莎的親密愛人,“我”理應在第一時間對杰德的表白、盯梢和騷擾坦誠相告,并及時化解杰德不道德的同性戀迷戀,但“我”的應對卻是拔掉電話線,報警,而后躲在窗簾后面觀察樓下示愛的杰德??梢哉f,這種選擇折射出“我”悖論式的理性追求。一方面,“我”作為具有“量子動力學博士學位”[5]94的科普作家,維護社會道德秩序,對倫理禁忌的抵制在所不辭;另一方面,杰德對“我”的追尋迷戀再次激發(fā)起“我”心中刨根問底的理性推理情結(jié),抽身其外,漠然回避反思自己在這起“三角戀”中的倫理角色,反而將杰德何以產(chǎn)生病態(tài)迷戀當做自己的一樁科學研究。結(jié)果是“我”自始至終采取單邊行動,將克拉麗莎排除在外。理性孤獨地在科學求證研究路上前行,最終迷失在倫理選擇的困囿中。不乏諷刺意味的是,“我”最終用私買槍支以暴制暴的非理性方式結(jié)束這種病態(tài)迷戀給自己婚姻帶來的危害,卻因“非法持槍罪和故意惡性傷人罪”[5]267在24小時中“第三次進警察局”[5]267,也由此陷入倫理身份認同的焦慮。

二、身份焦慮與倫理困囿

人物的倫理身份是構(gòu)建倫理秩序的基本因素和遵守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標志。人物的倫理身份發(fā)生變化勢必要重構(gòu)倫理秩序,引發(fā)倫理混亂,破壞倫理禁忌,造成倫理困囿。在《愛無可忍》中,敘述者“我”的倫理困囿主要源于倫理身份的認同焦慮,透過其敘述話語和行為活動,不難發(fā)現(xiàn)他的認同焦慮表征:身份焦慮產(chǎn)生的臆想虛妄,繼而走向理性的荒蕪。

敘述者“我”作為一名小有名氣的科普作家,“對這份職業(yè)一直內(nèi)心矛盾”。對倫理身份的臆想,一方面讓“我”在寫作中天馬行空,另一方面卻“對科普寫作中的虛擬假設(shè),不切實際的大膽敘事頗為反感”,并且成為“我”生活中的一種習慣:“為一切事件給出科學解釋”。[6]這種影響首先出現(xiàn)在洛根遇險中,“我”做出啼笑皆非、倫理混亂的判斷。當洛根被狂風拖曳高懸空中,彼時恐怖驚險沒有讓敘述者內(nèi)疚難當,反而“猛地驚笑了一聲”[5]19,讓“我”想起發(fā)生在“兔八哥、湯姆和杰瑞”身上的事情。在洛根墜亡現(xiàn)場,面對這一悲劇,“我”卻妄想著有“一種技術(shù)、一條我毫不知曉的物理法則或者方法”[5]28復活洛根,甚至膽怯詢問死去的洛根,“你需要幫助嗎?”[5]28類似有違倫理禁忌的虛妄臆想不斷出現(xiàn),不僅讓“我”自己感到“愚蠢”[5]28,而且催生出倫理混亂下的罪惡感。麥克尤恩坦言在其小說中“有一種被投射出的罪惡感,類似于一個人為了抓住最好的東西而去努力想象一個最糟糕的東西一樣”[7]。這樣最糟糕的臆想無疑是麥克尤恩將人性的復雜性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絕佳方式,隱喻式告訴讀者,即使是一個極具理性思維的人也不是那么單純。

不僅如此,在隨后處理杰德的同性迷戀中,在理性求證的指引下,“我”的身份焦慮表征不斷加深,并最終走向本能判斷下的極端選擇。在收到杰德頻繁的表白信后,“我”沒有以理性交談的方式化解杰德的單相思,反而孜孜不倦地查找這種病態(tài)同性迷戀的科學依據(jù)。這種所謂的研究無疑成為“我”驗證科學研究者身份的一種慰藉。即便是故事到后來杰德餐館雇兇刺殺未果,確實印證了“我”的理性分析結(jié)論,即男性“德·克萊拉鮑特綜合癥”患者有一半以上都會因為示愛受挫而“施暴”[5]174,但是這種以科學研究者姿態(tài)做出的理性求證在這場風波中卻滋生出無可名狀的不安、孤獨、落魄和猜忌,進而導致家庭中倫理混亂的產(chǎn)生。在“我”未得到克拉麗莎的理解支持后,開始懷疑她是否“另有新歡”[5]127,萌生出翻查她往來書信的念頭,以至于去她書房之前給自己編造了查看可能弄混的信件和“找訂書機”[5]129的借口。這種話語反映出“我”彼時的內(nèi)心斗爭,一方面是內(nèi)心深處不斷上升的求證欲望,另一方面是深植于心的理性和倫理屏障。雖然理性和倫理規(guī)范告訴“我”,偷窺信件將是對其“誠實、天真和自尊”倫理身份的瓦解,但是所謂重塑愛意的欲念當頭,消退了理性把持的倫理規(guī)范?!拔摇钡耐蹈Q行為不僅破壞了婚姻中基本道德秩序,而且充分反映出其人性的復雜面——心存理性卻又倫理失足,講究邏輯卻又行事魯莽。這也成為小說中“最令人不安的潛文本”[8],即“心中默認的浪漫愛情其實與心中的疾患彼此相鄰,愛的病態(tài)發(fā)展與日常經(jīng)驗不僅互相連接,而且時有重疊”[8]。

令人扼腕嘆息的是,敘述者的復雜人性最終在槍擊杰德事件中完結(jié)了自己重塑“與克拉麗莎多年來茁壯成長的愛意”的期望[5]129。在面對已經(jīng)消除威脅意欲自殺的杰德,“我”沒有施以援手開解杰德,沒有及時抓住契機在妻子面前復位自己的倫理身份,而是用槍擊這種非理性的方式強力結(jié)束這種應激環(huán)境下的倫理混亂。這無疑徹底顛覆了喬在克拉麗莎心中理智行事的形象,喪失了在危機和壓力面前挽救愛人和婚姻的理性。表面上看來,代表科學理性的喬正確推理出杰德患有“德·克萊拉鮑特綜合癥”,并成功保護了克拉麗莎,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敘述者試圖“訴諸于理性建構(gòu)家庭生活中的男性身份與地位”,卻使其理性本身的合理性遭受質(zhì)疑”[9],其敘事安排的真實意圖就值得我們拷問了。

三、倫理意識與道德承擔

文學倫理學批評認為,人類倫理意識的產(chǎn)生是由于“理性的成熟”[4]17。洛根死后,雖然敘述者極力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他人敘述這起失敗的救援,苦苦避談自己本能選擇引發(fā)的內(nèi)疚自責,回避道德承擔,但是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悲傷、悔恨與罪惡的倫理意識依舊盤纏縈繞,并最終在忐忑不安中選擇驅(qū)車牛津拜訪洛根的妻子瓊,選擇直面悲傷帶來的道德自責。拜訪的初衷卻是口口聲稱“為了確定自己無罪”[5]132。拜訪的結(jié)果非但沒有讓“我”解開心中郁結(jié)的道德罪惡感,卻因為瓊懷疑洛根婚外戀的推測讓“我”再起疑慮。毋庸置疑,瓊的猜測不可能在善于理性推理的敘述者腦中輕易溜走,更不可能改變洛根在“我”倫理意識中業(yè)已扎根的英雄形象。還死去的洛根以清白,即成為“我”心中的一種道德承擔,也成為“我”重啟道德承擔的契機。

正如吉爾·拉森在論述小說的倫理敘事時所言,“任何一種行為,無論多好,都存在殘酷性或麻煩之處,但認識到這一點,比盲目地造成別人痛苦以便適應自己的道德選擇要好,會令人在倫理意識上更具優(yōu)勢”[10]。敘述者追蹤所謂洛根婚外情真相的努力看似偏出小說的敘事主線,但是事情的真相大白卻還原了倫理意識中對人性從善的向往,洛根的確是個好父親、好丈夫,英勇救人的好英雄。這也使敘述者終于直面之前一直逃避的真實記憶,終于鼓起勇氣釋解因洛根之死造成的道德自責。

然而,麥克尤恩的高人之處絕不僅滿足于書寫倫理意識的重塑,對道德承擔的回歸,對理性與情感融合的期許在麥克尤恩的小說中不時出現(xiàn)。在《愛無可忍》中,從敘事主線中延伸出的另一事件可以看出這種期許。瓊之前用于證據(jù)的野餐袋和玫瑰香水味絲巾另屬他人,那是一對忘年師生戀。事發(fā)當日他們?yōu)楸苋硕繘]有充當目擊證人,卻造成瓊的誤解??梢韵胂?,在當時的牛津大學城,這對師生戀無疑觸犯了倫理禁忌,一旦見光勢必會造成倫理混亂和對當事人的道德譴責。倫理禁忌的觸犯和道德秩序的混亂勢必導致倫理身份的喪失,師生戀中的教授里德不得不辭去學院和大學里的職位以換取“一種解脫”[5]283。實際上,與其說辭職是擺脫教授這種倫理身份帶來的束縛,不如說是對失衡道德原則的復位以換取這段炙熱的愛情。然而這種自私行為的后果是對自身在熱氣球事件中造成倫理混亂的逃避,是對道德承擔的消極規(guī)避。故事結(jié)束之時,教授里德和瓊“上氣不接下氣,爭相請求原諒的混亂場面”[5]286昭示著這場倫理混亂的平復,和為自己道德失衡犯下錯誤的反思。敘述者“我”出手為里德“解圍”,表明“我”開解這段因倫理身份帶來倫理困境的忘年戀,并對其有所期許。讀者也似乎看到“我”與克拉麗莎消弭感情隔閡的希望就在眼前,理性精神與藝術(shù)精神的和解與融合似乎也近在咫尺,似乎預示著經(jīng)受過倫理困境考驗的愛情會更持久。不過,這種對舊的現(xiàn)實主義的簡單搬用當然不會在麥克尤恩的小說中出現(xiàn),相反,為讀者留下無限的遐思,引起讀者對自我存在、自我倫理意識的反思是麥克尤恩一貫的高人之處。在小說最后的一則附錄中,運用模仿神經(jīng)學研究論文寫作,以學術(shù)論文中案例的形式簡縮了整個小說文本,隱含表露出“我”與克拉麗莎的重歸于好的完滿結(jié)局,“在本案例中,R和M最終和好如初,后來還成功地領(lǐng)養(yǎng)一個孩子”[5]300,就是一個例證。

文學的根本目的在于“為人類提供從倫理角度認識社會和生活的道德范例,為人類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為人類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經(jīng)驗”[4]17。敘述者“我”從最初避開敘述自己在熱氣球事件中的道德評價,到最終主動聯(lián)系解開洛根妻子瓊的疑慮,其中雖然有“我”的逶迤敘事對事實造成的重重迷霧,凸顯自己作為同性病態(tài)迷戀對象的惱怒,誘使讀者對其理性行事和果斷作為施以同情和支持,然而,不難看出麥克尤恩用克拉麗莎和杰德兩人的書信解構(gòu)了“我”的敘事意圖,剝離了“我”回避道德承擔的真實意圖,含而不露地表達出對理性迷失的無可奈何。一直以來,麥克尤恩秉承英國小說中對人性與倫理的深切關(guān)注。從《水泥花園》中青少年的成長迷誤,到《愛無可忍》中道德選擇的爭議,再到《贖罪》中罪與贖的復雜人性的書寫,麥克尤恩采用不同題材來書寫人性與倫理的悖論與窘?jīng)r以及由此衍生的社會危機,其洞察幽微令人深思。麥克尤恩本人對此的解釋是,對于故事中之邪惡的投射是為了讓人試圖想象最壞的情況,以便抓住好的事物[11]。正是通過強迫我們見證當下社會的邪惡來呼喚倫理秩序的重建來喚醒對人性倫理道德的訴求。雖然“承認它們離改造它們只有一步之遙”,但是溫情的人性關(guān)懷較與刻板的理性說教更能讓人產(chǎn)生道德反思,并最終走出倫理困囿。

[1] Davis,Rhiamnon.Enduring McEwan[A]//In Childs,Peter(ed.).Ian McEwan’s Enduring Lov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7:67.

[2] Childs,Peter.The Fiction of Ian MacEwan:A Reader’s Guide to Essential Criticism[M].New York:Palgrave,2006:116.

[3]楊元.“愛”因何“無可忍”——評《愛無可忍》的理性主題[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1(4):75.

[4] 伊恩·麥克尤恩.愛無可忍[M].郭國良,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5] 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shù)語[J].外國文學研究,2010(1).

[6] Palmer,Alan.Attributions of Madness in Ian McEwan’s Endur?ing Love[J].Style,2009,43(3):296.

[7] Roberts,Ryan.Conversations with Ian McEwa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10:16.

[8] Greenberg,Jonathan.Why can’t biologists read poetry?[J].Twen?tieth-Century Literature,2007,53(2):113.

[9] Morrison,Jago.Narration and Unease in Ian MacEwan’s later fiction[J].Critique,2001(42):256.

[10] Larson,Jil.Ethics and Narrative in the English Novel,1880-1914[J].CambridgeUP,2001:9.

[11] McEwan,Ian.Points of Departure:interview with Ian Hamilton[J].New Review,1978(2):20.

猜你喜歡
洛根尤恩麗莎
與白求恩一起來中國的護士瓊·尤恩
書屋(2023年7期)2023-07-20 15:18:00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把虛構(gòu)的真實進行到底
出版人(2021年4期)2021-05-13 03:54:38
伊恩·麥克尤恩:《夢想家彼得》
白馬非馬
話語、視角與結(jié)構(gòu):伊恩·麥克尤恩的創(chuàng)傷敘事藝術(shù)
快遞愛情
反轉(zhuǎn):麥克尤恩《甜牙》之魅力、誘惑力及權(quán)力
田东县| 临安市| 正安县| 甘谷县| 邵阳县| 孙吴县| 阳春市| 普兰店市| 茶陵县| 横山县| 区。| 顺义区| 英超| 晋州市| 永寿县| 盐源县| 思南县| 石城县| 垦利县| 余江县| 阿拉善右旗| 衡南县| 怀柔区| 望谟县| 宝应县| 赫章县| 门头沟区| 惠来县| 买车| 连云港市| 梁河县| 武强县| 岑溪市| 峨山| 灌南县| 景德镇市| 沙河市| 沭阳县| 乌海市| 图木舒克市|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