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莉
古籍整理指對中國古代書籍進行審定、???、注釋等加工整理,使新出版本更便于現(xiàn)代人閱讀。嚴格來說,就是對古籍進行標點、???、注釋。因為古籍沒有現(xiàn)代意義上的標點,而用句讀表示語氣的停頓,標點不同,對文意的理解可能就會大相徑庭,因此,整理古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古籍的標點問題,標點的質(zhì)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古籍整理質(zhì)量。近年來,筆者有幸參與一個古籍整理項目的編輯出版,發(fā)現(xiàn)古籍整理類書稿中普遍存在標點問題?,F(xiàn)據(jù)筆者在編輯工作中所見分別舉例加以說明。
唐人李濟翁說:“學識何如觀點書?!鼻迦祟櫷ち忠苍凇度罩洝分姓f:“句讀之不通,而欲從事于九丘之書,真可謂千載笑端矣?!笨梢姅嗑涞膹碗s性和重要性。標點古書,稍不留心,就有可能出錯。
如:
鹽賈金在镕,海門廳人,精會計,財雄一鄉(xiāng)。妻歐陽氏貌美性賢好,施與年逾不惑,襁褓猶虛,夫婦憂之。(周明泰《續(xù)劇說》)
上段中,“貌美性賢好,施與年逾不惑”文不成義,乃由整理者錯解詞意、當斷不斷造成。上段應斷為:
鹽賈金在镕,海門廳人,精會計,財雄一鄉(xiāng)。妻歐陽氏,貌美性賢,好施與,年逾不惑,襁褓猶虛,夫婦憂之。
又如:
清初蒙陽高君守信州,吳、耿反信州,密邇閩郊,信之婦女多為閩軍所掠,閩民之避亂山中者,其妻女亦多為信營所獲。平閩之后,兩地居民覓妻尋女者,日以千百計。時軍中例不許贖,高令俱各供狀,開列姓名、籍貫并其妻女形貌,何地被擄,現(xiàn)在某旗,不數(shù)日而滿三大柜。持赴軍門,謂將軍曰:“此號泣而來者,皆不從賊之良民也。今其妻女咸在軍中,色且少者堅不許贖,老且陋者又故勒高價,當死亡之余,家業(yè)衰替,僅存一身耳,顧安所得金錢耶?今數(shù)千百失業(yè)之民,日夜環(huán)城而泣,勢必至相聚為盜,將軍不速為之計?吾地方官也,法不敢隱,即據(jù)此報簡藩矣?!睂④姄]手曰:“止。止。吾即從汝趨,下令軍中,有留婦女一人者,立斬?!币粫r歡聲震地,獲團聚者數(shù)千家。復諭閩鎮(zhèn)以國法,而信民之婦女亦得發(fā)還千余人。時閩中好事者,有為傳奇名《三夢春》者,備載其事。將軍名額,楚良將也,高逸其名。(周明泰《續(xù)劇說》)
上例中的“趨”,讀為“促”,急速、趕快之意,應當作為時間狀語置于句首。段末的“高逸其名”不可解,聯(lián)系上文,即知其與上句為并列關(guān)系,乃介紹將軍與高君的,“高”后應點段。故上段當斷為:
……將軍揮手曰:“止,止,吾即從汝!”趨下令:軍中有留婦女一人者,立斬。一時歡聲震地,獲團聚者數(shù)千家。復諭閩鎮(zhèn)以國法,而信民之婦女亦得發(fā)還千余人。時閩中好事者,有為傳奇名《三夢春》者,備載其事。將軍名額,楚良將也;高,逸其名。
標點古籍并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它牽涉古代訓詁、音韻、語法、修辭、校勘以及古代的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要求點校者具備廣博的知識,專業(yè)書籍更要求點校者具備相當?shù)膶I(yè)知識。下面就是幾個因缺乏專業(yè)知識而又不求甚解造成的錯誤。如:
又張秋水《冬青館集》書《綠牡丹傳奇》后云:“此吾鄉(xiāng)溫氏啟釁于復社之源。書中以管色為烏有、亡是之辭,其實柳五、柳車。尚公范思訶據(jù)《復社紀略》各有指斥,其于越人疑亦王元趾、陳章侯一流。而吳興沉重者,以在朝則影黎媿庵、倪三蘭,在野則影張?zhí)烊?、楊子常、周介生輩,大致如《十錯認》、《燕子箋》,亦明季文字風氣所趨,而語語譏切。社長極喜笑怒罵之致,宜媿庵當日厲禁之要,其詞藻有不能沒者。蓋相國之弟育仁暨二子儼伉倩人為之,謝英、顧粲直用自況,惜乎!名氏湮沒,世茍有鍾丑齋,不又取以入《錄鬼簿》歟?”(周明泰《續(xù)劇說》)
上面這一段話真是讓人如墜五里霧中,不知所云。弄懂這段文字需要整理者具有專業(yè)的古典戲曲知識?!毒G牡丹傳奇》是明末吳炳的傳奇“粲花五種”之一,柳五柳、車尚公、范思訶均為劇中人物。另,聯(lián)系上下文,“亦明季文字風氣所趨,而語語譏切”,顯然“譏切”的對象應為“社長”,“惜乎”所“惜”乃“名氏湮沒”,而非“謝英、顧粲直用自況”。故這段話正確的斷句應為:
……書中以管色為烏有亡是之辭,其實柳五柳、車尚公、范思訶,據(jù)《復社紀略》,各有指斥。其于越人疑亦王元趾、陳章侯一流。而吳興沉重者,以在朝則影黎媿庵、倪三蘭,在野則影張?zhí)烊?、楊子常、周介生輩。大致如《十錯認》《燕子箋》,亦明季文字風氣所趨,而語語譏切社長,極喜笑怒罵之致,宜媿庵當日厲禁之,要其詞藻有不能沒者。蓋相國之弟育仁暨二子儼伉,倩人為之,謝英、顧粲直用自況。惜乎名氏湮沒,世茍有鍾丑齋,不又取以入《錄鬼簿》歟?
又如:
《紅葉傳情》、《鴛鴦會》、《烏林皓月》、《梅梢月》、《謊郎君》、《藍橋》、《劉公緘言》,以上七種,見《太平樂府》卷六《孫季昌集》雜劇名【端正好】套之詞句內(nèi),其余尚有《鴛鴦被》、《蝴蝶夢》等五十一,名已見原錄。此七名內(nèi)《紅葉傳情》、《烏林皓月》、《謊郎君》三種,且見于《太霞新奏》卷一,《沈璟集》雜劇名,翻吳昌齡北詞【八聲甘州】套后所列雜劇。名目之內(nèi),特傳情作題情耳。(任訥《曲錄初補》)
讀到這里,感覺“《太平樂府》卷六《孫季昌集》雜劇名【端正好】套之詞句內(nèi)”及“《沈璟集》雜劇名,翻吳昌齡北詞【八聲甘州】套后所列雜劇”兩句相當費解。嚴謹起見,查《太平樂府》和《太霞新奏》原文,發(fā)現(xiàn)內(nèi)無《孫季昌集》和《沈璟集》,而孫季昌和沈璟分別有《集雜劇名》,上段當斷為“《太平樂府》卷六孫季昌《集雜劇名》【端正好】套之詞句內(nèi)”,“且見于《太霞新奏》卷一沈璟《集雜劇名》翻吳昌齡北詞【八聲甘州】套后所列雜劇”。再如:
終日穿長街,大皮鞭怎的捱?學成本事人前賣,賣將過來成功唱啋。箱中鬼臉輪著帶。把鑼揌(雜字音“篩”),街坊烘動,兒女鬧咳咳。(明李開先《詞謔》)
“雜字音‘篩’”似注“揌”字讀音,如此,“雜字”二字作何解?是否為書名?查資料,果然,“雜字”是古代的啟蒙讀物,類似于《百家姓》、《千字文》之類。故此處“雜字”應加上書名號。
為使文章言辭妍麗、音調(diào)優(yōu)美,或為委婉表意,或為使行文簡潔,古人作文往往引用過去之有關(guān)人、地、事、物之史實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我們現(xiàn)在將之統(tǒng)稱為用典。缺乏對典故的理解,往往會造成錯誤。如:
迨至銅龍將盡,玉兔漸低,而青樓之姍姍來遲者,猶復蘭麝煙迷,綺羅云集,誠不夜之芳城、銷金之巨窟也。此外,又有山西班、紹興班、廣東班,時開時歇。論者等諸自鄶以下而選勝,名流聽歌,雅侶未免掉頭不顧矣。(周明泰《續(xù)劇說》)
“自鄶以下”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評論,但從鄶國以下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自鄶以下,無譏焉)。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評論。故上段最后一句應斷為:
……論者等諸自鄶以下。而選勝名流、聽歌雅侶,未免掉頭不顧矣。
又如:
嘗考之呂文穆公微時渴睡、漢饐瓜亭、寒爐撥灰事,頗見傳記,今從而飾之曰:“他日相府退衙,片雪沾衣,欲斬執(zhí)役人,其妻因反撥灰詩諷之”云云。(明葉盛《水東日記》)
“微時渴睡、漢饐瓜亭、寒爐撥灰”讀起來似乎很整飭,但語義不可解。查資料可知,這句用了三個典故,均是關(guān)于宋代名相呂蒙正的?!邦瘽h”,典出《六一詩話》,是說呂蒙正未及第時,因詩中“挑盡寒燈夢不成”句,被譏為“乃是一瞌睡漢耳”。“饐瓜亭”出自宋人筆記《邵氏聞見錄》:“公在龍門時,一日行伊水上,見賣瓜者,欲得之,無錢可買,其人偶遺一枚,公悵然取食之。后作相,買園洛城東南下臨伊水起亭,以饐瓜為名。”“寒爐撥灰”出自呂詩“撥盡寒爐一夜灰”。故上段首應斷為:“嘗考之呂文穆公微時,渴睡漢、饐瓜亭、寒爐撥灰事,頗見傳記。”
又如上例中的“書中以管色為烏有、亡是之辭”,“烏有”“亡是”出自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和《上林賦》,指代不存在或不真實的事情,與“子虛烏有”同一意思,中間不應斷開。
古人作文常用韻語,標點時,應盡量在符合原意的前提下保留其音韻的和諧。下面這個例子是明代沈?qū)櫧棥抖惹氈芬粫杏懻撘繇嵉模?/p>
出字總訣
一、東鐘,舌居中。二、江陽,口開張。
三、支思,露齒兒。四、齊微,嘻嘴皮。
五、魚模,撮口呼。六、皆來,扯口開。
七、眞文,鼻不吞。八、寒山,喉沒擱。
九、桓歡,口吐丸。十、先天,在舌端。
十一、蕭豪,音甚淸高。十二、歌戈,莫混魚模。
十三、家麻,啟口張牙。十四、車遮,口略開些。
十五、庚靑,鼻里出聲。十六、尤侯,音出在喉。
十七、尋侵,閉口眞文。十八、監(jiān)咸,閉口寒山。
十九、廉纖,閉口先天。(明沈?qū)櫧棥抖惹氈罚?/p>
這段歌訣很明顯就是押韻的,每一句均為押韻的三字句或四字句,所以,應將上段中“一”“二”“三”等數(shù)字后的頓號去掉,斷為“一東鐘,舌居中。二江陽,口開張”,即朗朗上口。
常用的標點符號有十六種,古籍整理經(jīng)常用到的是句號、逗號、分號、冒號、引號、書名號、感嘆號、間隔號、括號、專名號、省略號等,用它們來表示停頓、語氣、語法關(guān)系,各司其職,各有分工,使用得當,可使文章行文流暢,氣韻生動,能很好地表達原作者的用意,使用不當,也極易造成古文的誤讀。
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話,用引號表示。古籍整理書稿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且不易??钡膯栴}是引號的起訖錯誤。如:
袁子才《隨園詩話》云:“今人稱伶人女妝者為花旦,誤也?!秉S雪槎《青樓集》曰:“凡妓以墨點面者號花旦?!鄙w是女妓之名,非今之伶人也。《漢·郊祀志》:“樂人有飾為女妓者。”此方是今之小旦。按:古人名稱,往往有至今日仍其詞而異其用者,非獨梨園為然也。錄此亦以供傳奇家研究之助。(任二北《曲海揚波》)
按這種引號的標法,讀者會誤認為,《曲海揚波》的作者在這里引用了三部文獻的三種說法,引號之外的即為作者自己的觀點。實際上,查《隨園詩話》可以發(fā)現(xiàn),此處除按語外,全為《隨園詩話》中語。應當標為:
袁子才《隨園詩話》云:“今人稱伶人女妝者為花旦,誤也。黃雪槎《青樓集》曰:‘凡妓以墨點面者號花旦。’蓋是女妓之名,非今之伶人也?!稘h·郊祀志》:‘樂人有飾為女妓者?!朔绞墙裰〉??!卑矗汗湃嗣Q,往往有至今日仍其詞而異其用者,非獨梨園為然也。錄此亦以供傳奇家研究之助。
如此標注引號,則引語、按語一目了然,一層引語、二層引語層次分明。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古人引文,往往僅憑記憶,很少真正核對原書,故嚴格來說,很多引文只能算是意引,不應加雙引號。但此處,若不加引號,邏輯、層次就很不清晰,還是以加上為好。下面是一個很簡單的引號起訖位置錯誤的例子:
又嘗以試事至白門,居逆旅月余,而所記日用簿,每日止腐一文、菜一文。同學魏叔子(沖)見之,為諧語曰:“君不特費紙,并費筆墨矣。何不總記云:‘自某日至某日,每日買腐、菜各一文乎?’”(任二北《曲海揚波》)
顯然,“乎”字是表示疑問的句末語氣詞,應放于單引號之外。另外,“何不……乎”是疑問句,單引號內(nèi)的引語作為句子的一部分,是不完全引語,應將“云”字后的冒號去掉,即標為:
……為諧語曰:“君不特費紙,并費筆墨矣。何不總記云‘自某日至某日,每日買腐、菜各一文’乎?”
使用引號還要注意,整句引文,句末標點置引號內(nèi);局部引文,引文末尾的標點置引號外。如:
[生查子]《元夕》詞:“去年元夜時”,“今年元夜時”二語,徐極賞之,以為“元曲之稱絕者,不過得此法?!保ㄇ逡θA《曲海一勺》)
當改為:
《生查子·元夕》詞“去年元夜時”“今年元夜時”二語,徐極賞之,以為“元曲之稱絕者,不過得此法”。
書名、作品名、刊物名等應用書名號表示。書名號里面的名稱應與實際精神產(chǎn)品名稱一致,否則即為誤用。如:
甬東薛千《仞遺筆余》二卷中載:王渼陂好為詞曲,客有規(guī)之者曰……(明王驥德《曲律》)
筆者讀到這里,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薛千”的人名似有不妥,“仞遺筆余”不甚通,不像書名。于是,查資料,原來應當為薛千仞、《遺筆余》。又如:
劉豁安云:“有斥《西廂》為淫書、情書者,其然與否?余如游夏于魯史焉,惟美為文章,則余敢贊辭無他。即《紅娘之拒張生》折,夫人于包含辯護之中,有義正詞嚴之概。平心論之,允稱游戲春秋。”(任二北《曲海揚波》)
這里,感覺“紅娘之拒張生”不像折名,更像是對某一折內(nèi)容的概括,查《西廂記》,并無此折,當去掉書名號。
由前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許多錯誤,如果編輯稍一疏忽,就放過去了,卻造成貽誤讀者的不良影響。小小標點學問大,整理、標點古籍確實非常不容易。整理者不僅要精通古文,要具有廣博的文史知識,更要具有審慎、認真、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F(xiàn)如今,嚴肅認真的古籍整理者不少;受當代社會浮躁風氣影響,馬馬虎虎、敷衍了事的整理者亦不在少數(shù)。作為圖書出版前書稿質(zhì)量的最后一位把關(guān)者,編輯必須慎重從事,多下工夫,遇有疑問,即查閱相關(guān)資料,務求讀懂弄通原書,確保古籍整理標點的質(zhì)量。
[1]周明泰.續(xù)劇說:幾禮居,1940.
[2]任訥.曲錄初補:碧蕖館.
[3]葉盛.水東日記[M].中華書局,1980.
[4]沈?qū)櫧?度曲須知,1649(清順治六年).
[5]任二北.曲海揚波[M].中華書局,1940.
[6]姚華.曲海一勺[M].中華書局,1930.
[7]王驥德.曲律:毛以燧,1625(明天啟五年).
[8]廣東省教育廳材料編審室.語言文字應用規(guī)范手冊[M].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
[9]黎洪波.圖書編輯校對實用手冊(第2版)[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