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代文學(xué)家吳少微佚文的發(fā)現(xiàn)及其價值

2014-08-15 00:46:34吳兆民
黃山學(xué)院學(xué)報 2014年6期
關(guān)鍵詞:氏族譜序文宗譜

吳兆民

(黃山學(xué)院 科研處,安徽 黃山245041)

一、吳少微及其文學(xué)地位

吳少微及其文學(xué)地位可從《舊唐書》、《新唐書》和《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中得到查證。

吳少微是唐代新安籍(后為徽州,現(xiàn)安徽省黃山市)文學(xué)家?!杜f唐書》中將吳少微與富嘉謨并列記載:“富嘉謨,……與新安吳少微友善,同官。先是,文士撰碑頌皆以徐庾為宗,氣調(diào)漸劣,嘉謨與少微屬詞皆以經(jīng)典為本,時人欽慕之,文體一變稱為‘富吳體’。嘉謨作《雙龍泉頌》、《干蠋谷頌》,少微撰《崇福寺鐘銘》,詞最高雅,作者推重?!傥⒁嗯e進士,累至?xí)x陽尉,中興初調(diào)于吏部,侍郎韋嗣立稱薦,拜右臺監(jiān)察御史。臥病,聞嘉謨死,哭而賦詩,尋亦卒。有文集五卷。嘉謨與少微在晉陽,魏郡谷倚為太原主簿,皆以文詞著名,時人謂之‘北京三杰’?!雹?/p>

《新唐書》也將吳少微與富嘉謨并列記載:“富嘉謨、吳少微皆知名?!傥ⅲ掳踩?,亦尉晉陽,尤相友善。有魏谷倚者,為太原主簿,并負文辭,時稱‘北京三杰’。天下文章尚徐庾,浮俚不競,獨嘉謨、少微本經(jīng)術(shù),雅厚雄邁,人爭慕之,號‘吳富體’。豫修《三教珠英》,韋嗣立薦嘉謨、少微并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已而嘉謨死,少微方病,聞之為慟,亦卒?!雹?/p>

《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對吳少微作了如下記載:

唐散文家。新安(今屬河南)人。曾舉進士,任晉陽縣尉。神龍年間,為左臺監(jiān)察御史。時臥病洛陽,聞富嘉謨卒,乃作《哭富嘉謨》詩,亦慟絕而卒。與晉陽尉富嘉謨、太原主簿谷倚,同以文辭鳴世,人稱‘北京三杰’。為文與嘉謨均以經(jīng)典為本,雅厚雄邁,號‘吳富體’。原有集,已佚?!度圃姟反嫫湓娏祝度莆摹反嫫湮牧?。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九O、《新唐書》卷二O 二。③

可以看出,其基本內(nèi)容均來自于《舊唐書》與《新唐書》,但其中對吳少微的籍貫表述不正確,“新安(今屬河南)人”應(yīng)為“今安徽黃山人”。雖然歷史上稱為“新安”的有多個地方,其中也包含今屬河南的“新安”。但徽州在唐代為新安郡,今為安徽黃山市,吳少微應(yīng)為“今安徽黃山”人。吳少微是“新安”(徽州)吳氏的始祖,在一系列徽州吳氏宗譜中均有記載,毋庸置辯。

從以上史書與辭典可知,吳少微是“吳富體”的創(chuàng)造者,是“北京三杰”之一,在唐初文學(xué)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中的“《全唐詩》存其詩六首,《全唐文》存其文六篇”的說法進行查證,《全唐詩》所存吳少微六詩分別是《古意》、《過漢故城》、《長門怨》、《怨歌行》、《和崔侍御日用游開化寺閣》、《哭富嘉謨(并序)》④;《全唐文》所存吳少微六文分別是《冬日洛下登樓宴序》、《為并州長史張仁亶進九鼎銘表》、《代張仁亶賀中宗登極表》、《為桓彥范謝男授官表》、《為任虛白陳情表》、《唐北京崇福寺銅鐘銘并序》⑤。吳少微文學(xué)作品存世情況確如《中國文學(xué)家大辭典》所說,可見其存世作品之少,為識者所憾,如有其佚文被發(fā)現(xiàn),自是彌足珍貴。

二、吳少微佚文的發(fā)現(xiàn)過程及其真實性

近期由于翻檢徽州吳氏族譜,發(fā)現(xiàn)在《左臺吳氏大宗譜》⑥中,在其所收序文部分有落款為吳少微的“唐譜序”一文。原文如下:

古者大宗,百世不遷,別子之道,群弟宗之。袞袞相承,宗子之歿,必制服焉。后世無大宗,士大夫得祭四室,有四小宗。五世必遷,故屬及五世祖外則無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為路人,蓋由宗法不立,莫知所本始也。吾實懼焉。原吳氏本長沙王吳芮,自黃帝之后,姬姓、姬周之隆于后稷,始至于公劉,傳緒于古公亶父,追尊為太王。長子泰伯,讓德居吳,仲雍曾孫周章受封,因著姓,世篤忠貞,夙烈服勞王家,錫爵胙土在延陵之地。積厚流光,蔓延天下,枝繁派衍,殆不可紀(jì)。家藏譜系,肇自長沙王三子淺得新安山水之勝,貽后來苗裔遷居焉。衍至我考,傳二十九世,距千百余年,委蛇節(jié)次,班班(斑斑)著見。予博采稽評,證以經(jīng)傳,其巍廟古篆,烈烈豐珉,拔萃英奇,積代塋域,罔不具備,敬編家乘,庶古之宗法仿佛,其余顧非幸歟。

序文內(nèi)容完整,所敘思路清晰,文筆流暢,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這里問題的關(guān)鍵是:這一序文為吳少微所寫是否可信? 如果真實可信,那其中價值自是不可低估。為了查證其真實性,查找了相關(guān)吳氏宗譜,如清光緒《昌溪太湖吳氏宗譜》⑦、民國《北岸吳慎德堂族譜》⑧、民國《延陵吳氏族譜》⑨等,發(fā)現(xiàn)均收錄了該文。其中依次所標(biāo)題目為《左臺公序》、《少微公譜序》和《文惠公親制譜序》,而民國《左臺吳氏大宗譜》所標(biāo)題目為“《唐譜序一》(少微)”。因為這一序文最早是吳少微為自己所編撰的《吳氏正宗譜》寫的序,我們在這里把它統(tǒng)稱為《吳氏正宗譜序》。

基于此認為該序文為唐代吳少微所撰是真實可信的,其理由如下。

一是這一序文,徽州各種吳氏族譜基本上都作了收錄。歷史上名人著作在地方志和族譜中保存下來的情況甚多,況且吳少微對于新安(徽州)人來說,他不僅是文學(xué)家,而且是新安(徽州)吳氏的近祖,是吳氏后人祭祀追懷的對象,因而在新安(徽州)吳氏族譜中保存先祖序文實屬正常。

二是吳少微曾親自主持撰修《吳氏正宗譜》。既然編譜,就其中有關(guān)方面加以交代,或述本族發(fā)展歷史,或述修譜緣起經(jīng)過,或論族譜之重要意義,為其寫序是非常自然的,新發(fā)現(xiàn)的吳少微序文正是因此而寫。對吳少微撰修族譜一事在后來的徽州吳氏族譜中經(jīng)常提到,如清同治十三年周長森所撰《新安昌溪吳氏太湖支譜》序中說:“吳氏自太伯以下六十世始居新安。文惠公起于唐之盛時,文章勛業(yè),彪炳當(dāng)世。手輯譜系,原原本本,令嗣中書舍人定國繼之。歷九世遷于歙之豐溪,又九世遷于昌溪豐溪,始祖自唐咸通至今理卿大令歷三十三世昌溪始祖自宋紹興至今理卿大令歷二十五世,而譜之支分派別閱世屢修,皆如文惠公之制。嗚呼! 懿哉! ”⑩

三是其子吳鞏所寫序文可以佐證其撰修族譜與撰寫序文的可信性。不妨把同時收在《左臺吳氏大宗譜》中的吳鞏序文照錄如下:

譜何為而作也,吾家君慮經(jīng)歲月,殘缺失次而作也。蓋古圣人制禮,首重乎宗法,宗法之重又莫大乎譜書。譜書之作,宗族以之而合,昭穆以之而明,親疏厚薄之別以之而著。是故,家有譜則宗法立,宗法立則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祖而禮制定矣。情義維矣。今人不知此義,高曾祖考之外,則不識一人之來何自也。雖宗族不知也,昭穆不知也,親疏厚薄之別不知也。吾家君居官之暇,則索諸譜書,考諸事實,參諸經(jīng)史,溯自受封得姓祖始,一昭一穆,編輯了然。衍自家君,凡六十一世,遂成譜帙三本,一伯父太微公收,一家君收,一叔父保微公收。去是為貴溪派,而家君由歙徙休石舌山者,承祖莊之書舍也。解官修德于此,遂世居焉。不侫述。家君余意,聊敘一言于譜首,若后吾譜書之作與不作,乃見子孫賢與不賢也,有志者尚相勉諸。11○

該序文所寫的內(nèi)容直接陳述了吳少微主持撰修家譜的事實,“譜何為而作也,吾家君慮經(jīng)歲月,殘缺失次而作也。”“吾家君居官之暇,則索諸譜書,考諸事實,參諸經(jīng)史,溯自受封得姓祖始,一昭一穆,編輯了然。衍自家君,凡六十一世,遂成譜帙三本,一伯父太微公收,一家君收,一叔父保微公收?!边@些都直接證明了吳少微主持修譜的真實性,也由此間接證明了吳少微寫序的可能性與可信性。

三、新發(fā)現(xiàn)吳少微佚文的價值

新發(fā)現(xiàn)吳少微佚文《吳氏正宗譜序》的價值在于:

一是從這一譜序可以直接了解到吳少微當(dāng)初撰修《吳氏正宗譜》的目的、內(nèi)容與時間,從而起到對已經(jīng)失傳的《吳氏正宗譜》的再認識作用,幫助判定《吳氏正宗譜》的歷史價值。對此,吳少微子吳鞏序文自可參證。

二是吳少微《吳氏正宗譜序》是現(xiàn)存最早的徽州吳姓譜序,甚至是全國范圍內(nèi)最早的吳姓譜序。這一譜序被新安(徽州)吳姓宗譜廣泛收錄,這本身就說明吳少微有關(guān)宗族的思想被他的后裔廣泛認同與接受,客觀上激勵了后來新安(徽州)吳氏族譜的續(xù)修,使得撰修吳氏族譜成為傳統(tǒng)。這正如吳鞏序文中所規(guī)勸的“若后吾譜書之作與不作,乃見子孫賢與不賢也,有志者尚相勉諸”;也激勵了后來新安(徽州)吳姓的發(fā)展,使吳姓成為“新安八大姓”之一; 吳少微作為徽州吳氏近祖被長久地祭祀與供奉,在宗族中具有崇高地位。如《歙南昌溪吳氏譜》序:“新安巨族,莫予吳姓若矣。然皆始自少微公。公至予凡三十有五世,子孫敷衍,散居六邑?!?《昌溪吳氏太湖支譜》序:“吾族吳氏自唐左臺公,始顯新安?!?《新安昌溪吳氏太湖支譜》序:“吳氏自太伯以下六十世始居新安。文惠公起于唐之盛時,文章勛業(yè),彪炳當(dāng)世?!?。

三是這一譜序可以從一個特定側(cè)面認識吳少微的特定心理世界,序文本身就是一篇散文佳作,為我們進一步認識“吳富體”、“北京三杰”的創(chuàng)作情況提供了重要認識資料?;诖?,我們可以修正《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中有關(guān)吳少微的“《全唐文》存其文六篇”一說,應(yīng)該是除“《全唐文》存其文六篇”外,在徽州吳氏族譜中新發(fā)現(xiàn)序文一篇,吳少微現(xiàn)存文七篇。

四是從這一譜序內(nèi)容本身和被新安 (徽州)吳氏宗譜廣泛收錄的事實,可以看出吳少微對新安(徽州)的強烈認同和新安(徽州)吳氏對他的強烈認同,這也直接證明吳少微是新安(徽州)人,可以借此糾正有關(guān)史書和詞典對他籍貫的錯誤記載,如《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對其籍貫的“新安(今屬河南)人”的錯誤記載。

總之,《吳氏正宗譜序》的被發(fā)現(xiàn),對于唐初文學(xué)家吳少微的宗族思想與文學(xué)創(chuàng)作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

注釋:

①劉昫:《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列傳》第一百四十《文苑》。

②宋祁:《新唐書》卷二百〇二。

③《中國文學(xué)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51-252 頁。

④《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237-238頁。

⑤《全唐文》(三),中華書局,1983年11月版,2377-2380 頁。

⑥《左臺吳氏大宗譜》(中華民國二十三年),黃山學(xué)院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收藏。

⑦《昌溪太湖吳氏宗譜》,黃山學(xué)院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收藏。

⑧《北岸吳慎德堂族譜》,黃山學(xué)院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收藏。

⑨《延陵吳氏族譜》(民國),黃山學(xué)院徽州文化資料中心收藏。

⑩《吳氏族譜》(敘倫堂),光緒年版。

?吳之麟:《歙南昌溪吳氏譜序》,《吳氏族譜》(敘倫堂),光緒年版。

?吳綬:《昌溪吳氏太湖支譜序》,《吳氏族譜》(敘倫堂),光緒年版。

?周長森:《新安昌溪吳氏太湖支譜序》,《吳氏族譜》(敘倫堂),光緒年版。

猜你喜歡
氏族譜序文宗譜
蘇州大學(xué)藏《吳中葉氏族譜》考述
尋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民國《姜山陳氏新祠宗譜》述介
天一閣文叢(2019年0期)2019-11-25 01:32:16
劉禹錫詩序研究
>> 聊城市東昌府區(qū)檔案館舉行清代李氏族譜捐贈儀式
山東檔案(2016年2期)2016-02-04 05:58:29
魏晉南北朝序文芻議
明清時期洞庭秦氏家族研究——以《洞庭秦氏宗譜》為中心
遷瓊《海氏族譜》研究
王羲之與《蘭亭集序》
淺談宗譜的文化意義和現(xiàn)狀保護
泰興市接收《倪氏宗譜》進館
公安县| 台山市| 钟祥市| 朝阳区| 边坝县| 江川县| 全南县| 庄浪县| 彭山县| 建昌县| 子长县| 常宁市| 沭阳县| 麦盖提县| 保康县| 高陵县| 弥渡县| 米泉市| 集安市| 诏安县| 沿河| 普洱| 博客| 鹤壁市| 满城县| 白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台山市| 克什克腾旗| 黄山市| 岳普湖县| 习水县| 通许县| 措美县| 体育| 门头沟区| 灵宝市| 鲁山县| 通许县| 通城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