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麗麗
由于漢語作為母語對英語朗讀而言存在一定的障礙性,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要對漢語的習慣進行克服,因此在英語朗讀練習初期,英語學習者需要不斷的加強對英語的接觸度,以便培養(yǎng)語感。英語與漢語一樣以語言的形式被應用于生活中,其學習方式與漢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宏觀角度來看,高中英語的有效朗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
音標是朗讀的基礎,同樣音標也是保障學生發(fā)音準確性的主要標準之一。抓好音標的標準化學習,并使用教材內容的連貫性結合生詞和短語等進行以情入境式培養(yǎng),可以為學生的拼讀習慣的培養(yǎng)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為了保障朗讀的流利性,除教師代為朗讀作為舉例以外,還可以在課上和課下采取跟讀、領讀、錄音對比等方式。初期階段,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語音語調的標準性,可以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朗讀,并結合課本配套的錄音磁帶,從多聽和跟讀兩方面增強朗讀的標準性。模仿是進行朗讀的最佳辦法,正如中國在詩歌學習方面所提出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一樣,按照音標的標準性并結合課本內容來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長期加強訓練,自然能提升朗讀發(fā)音的標準性。
由于在校內無法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交流環(huán)境,因此在英語朗讀的訓練中,學生大部分都不好意思張嘴,或者無法克服內心阻礙,不敢于在公眾面前進行大聲誦讀。為克服這一心理,尤其是帶動英語學習的后進生一起培養(yǎng)朗讀的習慣,教師必須在課上和課下為學生群體營造一個較為良好的朗讀訓練環(huán)境,以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這種語言環(huán)境并非單純依靠寬松、民主和和諧的交際氣氛營造就可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而是需要學生群體中不分成績好差,均可以進行英語朗讀的交流。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單獨培養(yǎng)學困生為其做引導和輔導,或者發(fā)動學生相互合作,共同進行朗讀經驗的交流來促進班級英語朗讀環(huán)境和氛圍的培養(yǎng)等。在塑造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過程中,為提升效率,教師可以定期組織朗讀比賽,比如朗讀速度競賽、英語詩歌朗誦比賽、口語競賽等。在學生的課下作業(yè)里,教師也可以將朗讀作為課下作業(yè),借助學生同桌之間的相互監(jiān)督來督促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在教師進行朗讀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用電教手段來豐富朗讀訓練的方法和內容,并為朗讀訓練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為了營造朗讀的良好環(huán)境,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做朗讀對比記錄,比如定期舉辦朗讀評比賽事,將一些朗讀得比較好的、進步比較大的學生作為典型,為其進行朗讀錄音以作為其他學生學習的例子。引導學生將每一次進步都用錄音記錄下來,并作為對比,在一定時間內朗讀進步較大的學生,由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以作激勵。這種即時表揚和鼓勵,即時發(fā)現錯誤并當場糾正,給予成績具有明顯差異的學生同樣的公平對待,鼓勵他們積極進行朗讀訓練方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依靠課文進行自我朗讀練習而言,更具有執(zhí)行性和價值性。
在保障學生的日常朗讀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學生在朗讀訓練方面的力度,以不斷地激發(fā)學生朗讀練習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來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朗讀的訓練并考核,比如在課上隨機挑選一段文章,請學生進行朗讀并錄下來,在課上播放請學生們“找茬”。這種對比方式不但縮短了學生和課程講解之間的距離感,同時也潛移默化地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及時發(fā)現錯誤并由教師和其他同學當場糾正,相對于單純的課下練習而言,對學生朗讀能力和效率的提升更有幫助。目前高考中已經加入了口語的考核部分,為提升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編撰英語舞臺劇、相聲、學唱英語歌曲等來保障學生以集體的方式“被迫”參與到朗讀訓練的過程中來。從激發(fā)學生朗讀積極性角度出發(fā),教師可以選拔一些語音和語調均比較好的學生來充當日常訓練的監(jiān)督者和引導者,除日常協(xié)助老師進行朗讀訓練外,對于團隊合作的促進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綜上,除以上三種方式以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學唱英語歌,在考試試卷中增加朗讀的內容以作考查使用,這對學生提升對英語朗讀的重視度等方面均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以日常交流和表達為目標,不斷地加強對英語朗讀的訓練力度,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同時,對于新教改模式下英語學習質量的提升也能起到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