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敏寧
精讀就是通過學生不同形式的讀,了解課文大意,體會作者感情,品讀作品語言,學會寫作方法。略讀是通過快速閱讀,了解課文大意。在閱讀教學中,精讀是基礎,略讀是主體,閱讀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精讀與略讀的方法,這樣學生的閱讀就會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精讀中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是閱讀教學的前提,學生通過朗讀、默讀等,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讀的基礎上,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情節(jié)、結構,文字的準確性在哪里體現(xiàn),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這樣才對整篇文章真正理解了。學會思考,閱讀將會豁然開朗,這正如孔子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在教學《小攝影師》這一課時,學生在讀通課文后,思考:通過男孩扔紙團,表明小男孩很聰明、會想辦法。高爾基同意男孩給他照相,配合小男孩的工作,說明高爾基有一顆童心,關心小朋友。小男孩忘記膠卷回家取時,高爾基在默默地等小男孩,雜志社的記者給他照相時,他不接受,并告訴秘書一定要讓小男孩進來。反映了高爾基對少年一代的關懷與愛護。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要求學生續(xù)寫,學生會想:小男孩晚上一定會來,來時和高爾基交談,最終拍下滿意的相片。為什么男孩直到晚上才來,來時會給高爾基說些什么,高爾基會給男孩怎樣的鼓勵?學生在這時想象的空間就拓展開了。閱讀課文的教學,就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通過閱讀解決問題。又如,在教學《巨人的花園》這一課時,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學生了解了童話的內(nèi)容,巨人回來前和巨人趕走孩子們后,景色的對比,巨人對待孩子前后態(tài)度的對比,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巨人的語言有特點,學生想象巨人說話時的聲音、神態(tài)及心理。童話揭示了深刻道理,學生能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來。帶著問題讀,才能有所收獲。
記憶力是人天生具有的能力,知識的積累靠的是記憶,通過閱讀,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記憶力增強了,學生的閱讀水平就會提高。如《我們的民族小學》,學生讀通課文后,了解了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小學的環(huán)境是怎樣的,這些兒童是怎樣學習和游戲的,同時了解了幾個少數(shù)民族名稱。有機會到那兒旅游時,學過的知識就會顯現(xiàn)在腦海里,體驗便會加深。記憶力提高的同時,閱讀效果也在提升。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通過多讀,學生很容易復述故事情節(jié):作者是兩次去看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鳥的天堂。大榕樹長得非常茂盛,幾乎不留一點兒縫隙,葉子鮮亮翠綠,鳥的天堂里鳥兒很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看的人目不暇接。在閱讀中鍛煉記憶力,記憶力提高了加大閱讀量,這樣就將閱讀教學推向一個高峰。
略讀是快速閱讀的一種方法,是略去或繞過文章中某些次要的方面,迅速掌握全篇的大意和綱目,抓住要領和主旨的閱讀方法。通過略讀,可以拓寬知識面,獲取更多知識。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略讀的方法——默讀。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篇目,如高爾基的童話,限期學生幾天讀完,課上交流讀后感受,在競爭的機制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閱讀,閱讀的目的性增強。通過課內(nèi)閱讀,可以拓展到課外,學完《觸摸春天》,可以給學生推薦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習海倫頑強的毅力,勇于面對挫折的決心。教學《盤古開天地》,課外可讓學生閱讀《山海經(jīng)》,感受神話的魅力。
精讀和略讀是兩種不同的閱讀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精讀與略讀方式的選擇。一般來說為了擴大知識面,增加知識積累,可采用略讀的方式,而為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以及對文章進行鑒賞,宜采用精讀;分析文章宜用精讀,查找資料宜用略讀;課內(nèi)多用精讀,課外多用略讀。精讀和略讀結合得好,學習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