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凱濤
河南西平縣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 西平 463900
胸腔鏡微創(chuàng)輔助小切口手術對肺癌患者具有損傷小,術后疼痛輕,患者恢復快等明顯優(yōu)勢[1]。2011 -05—2013 -09,我院對52例肺癌患者分別采用胸腔鏡微創(chuàng)輔助小切口手術和微創(chuàng)組合對照組兩組,每組各26例。微創(chuàng)組采用胸腔鏡輔助微創(chuàng)小切口和傳統(tǒng)開胸肺葉切除術及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清掃?,F(xiàn)將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肺癌患者52例,隨機分為微創(chuàng)組和對照組兩組,各26例。微創(chuàng)組:男18例,女8例;年齡47~75 歲,平均年齡(61.7 ±2.6)歲。病理類型:肺腺癌15例,肺鱗癌11例。腫瘤分級:IA 期4例,IB 期8例,IIA 期4例,IIB 期10例。對照組:男17例,女9例;年齡48~76 歲,平均年齡為(62.5 ±2.2)歲。病理類型:肺腺癌12例,肺鱗癌14例。腫瘤分級:IA 期3例,IB 期15例,IIA 期2例,IIB 期16例。兩組患者全部通過胸CT、腹部彩超、骨ECT 掃描以及腫瘤標志物檢查,確診是非小細胞肺癌。腫瘤的直徑小于5 cm,除外縱隔淋巴結腫大,心、肺功能不全,未見顯著胸膜粘連,未見轉移病灶。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理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氣管插管全靜脈麻醉。取對側臥位,術中行健側單肺通氣。采用傳統(tǒng)的開胸肺葉切除術切除并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清掃[2]。微創(chuàng)組: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取對側臥位。術中行健側單肺通氣。選取患側腋中線處與第7、8 肋間進胸腔鏡的觀察孔。肺上葉切除選取腋前線第4~5 肋間。肺中下葉切除選取第5~6 肋間。腋中線到腋后線間同肋間隙平行。病變處附近開長約5~8 cm 輔助小切口。仔細觀察粘連情況,逐層分離。觀察腫瘤大小、位置以及縱隔淋巴結有無腫大情況。在胸腔鏡直視下逐層分離、電凝止血、縫合切除肺葉。如伴有肺斷裂或胸膜粘連情況較重肺葉可行直線型切割閉合器直接處理。緊密結扎肺血管,肺血管近端加縫扎仔細處理。切下的肺葉可從輔助小切口取出,系統(tǒng)止血。胸腔適當沖洗,注意觀察支氣管殘端處有無漏氣現(xiàn)象。全部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肺門及縱隔淋巴結清掃[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總出血量、術后持續(xù)引流量、術后止痛藥用量及清掃淋巴結數(shù)目。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8.0 軟件包進行系統(tǒng)分析。計量資料使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微創(chuàng)組患者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總出血量、術后止痛藥用量上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術后持續(xù)引流量、淋巴結清掃數(shù)目上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2 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傳統(tǒng)開胸手術入路為胸部后外側切口,具有很多缺點,例如切口過長、對機體損傷較大、出血量多、切口及肋間神經(jīng)持續(xù)疼痛,經(jīng)久不緩解等[4]。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及手術器械的不斷完善,胸腔鏡手術具有損傷小、治療效果顯著,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患者恢復快等特點,在胸部疾病的治療中廣泛采用[5-6],其具有很多的優(yōu)越性,逐漸取代開胸手術。胸腔鏡下輔助小切口手術同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有較多優(yōu)點,切口較小,不需要切斷肋骨,損傷相對較小,術中出血量較少,同時術中使用雙腔氣管插管,不會對肺組織產(chǎn)生擠壓、牽拉等副損傷[7],術后疼痛感較輕,應用止痛藥時間短,患者恢復快。使用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肺葉切除術,能夠對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行徹底清掃。小切口盡可能選擇于接近病變附近位置,依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切口的長度,從而對肺葉血管以及支氣管等的處理更加明確。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可直視下觸及病變區(qū)域,術野清晰,對腫瘤的大小、位置、質地以及周圍組織血運情況更加了解,對病變的判斷以及手術精準度更有利[8]。微創(chuàng)組患者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總出血量、術后止痛藥用量上顯著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肺癌患者,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葉切除術療效確切、安全可靠,是治療肺癌的有效治療手段,值得臨床推廣。
[1]夏發(fā)明,文石兵,潘曉鋒,等. 電視胸腔鏡輔助下小切口肺癌手術與開胸手術的對比研究[J]. 中國內(nèi)鏡雜志,2012,18(1):89 -91.
[2]鄧修平,寶福洲,瞿智祥,等. 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肺葉切除術體會[J]. 當代醫(yī)學,2011,17(33):87 -88.
[3]劉倫旭,梅建東,蒲強,等. 全胸腔鏡支氣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初步探討[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1,18(5):387 -389.
[4]李斌,譚雪梅,袁寧. 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與開放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肺癌的對比研究[J]. 重慶醫(yī)學,2011,40(18):1804 -1806.
[5]王如文,鄧波,譚群友. 電視胸腔鏡手術在肺癌治療中有待解決的問題[J/CD].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1,4(3):9 -12.
[6]黃佳,趙曉菁,林皓,等. 單向四孔法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12,19(2):125 -129.
[7]陳剛. 胸部腋下小切口、胸腔鏡輔助腋下小切口及電視胸腔鏡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對比研究[D]. 青海大學,2011.
[8]顧江魁,葛陽,陶立偉. 支氣管袖狀成形肺葉切除術治療中心型肺癌48例[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0,8(4):444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