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華棟
一
杰克·凱魯亞克(1922—1969)去世的那一年里我出生。他死在1969年10月,據(jù)說是因為長期酗酒導(dǎo)致腹腔出血而死,而那個時候我已經(jīng)10個月大了。多年之后的1990年,我在大學(xué)里第一次讀到了《在路上》,深深地為這部作品所吸引。
那個時候我年輕氣盛,體內(nèi)有著躁動不已的氣力,需要通過“在路上”的那種不羈的感覺來釋放青春力比多。于是,利用假期,我跑了很多地方,深深地感覺到中國的復(fù)雜和巨大,路途的遙遠和沒有盡頭,人生的蒼茫和寬闊。這都是《在路上》帶給我的指引。在大學(xué)里,我和中文系班上的一些同學(xué)都很喜歡這部小說,深以為“在路上”是一種年輕人永遠的夢想——脫離眼下,脫離庸常的生活,走到曠野、荒野和大路上,去看坐在屋子里永遠也想象不出來的那無盡的風(fēng)景。
在隨后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在中國,《在路上》不斷有新譯本問世——我的手里就有五六種,說明一代代讀者都很喜歡這部書;而且,《在路上》毫無疑問成了經(jīng)典,上海譯文出版社甚至還出版了英文版的“原稿本”,就是不加編輯的最初的原始稿本,可見這部書經(jīng)典化的過程還在深化。同時,他的其他長篇小說也在陸續(xù)出版,我發(fā)現(xiàn)他竟然是一個很多產(chǎn)的作家,而不是只有《在路上》這么一部。接著,關(guān)于杰克·凱魯亞克的回憶錄和傳記也翻譯出版了,一個立體的、多側(cè)面的杰克·凱魯亞克正在我們的心目中建立起來。同時,與杰克·凱魯亞克一同被歸為“垮掉的一代”——其實,直譯是“敲打的一代”,就是隨著搖滾樂爵士樂的鼓點敲打的節(jié)奏起舞的一代——的很多作家、詩人的作品,如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等作家的作品被陸續(xù)翻譯出版,成為了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美國文學(xué)現(xiàn)象。
“垮掉的一代”是一種意譯,但我覺得它很傳神地傳達出了以金斯伯格、杰克·凱魯亞克等為代表的美國一批作家詩人的精神特征,就是有著反叛社會、突破傳統(tǒng)的精神,放浪形骸,在文學(xué)上和生活方式上都離經(jīng)叛道的形象。我想,杰克·凱魯亞克是深具美國特色的作家,也只有美國的廣闊、狂野、自由和多元,能夠誕生杰克·凱魯亞克。多年以來,“垮掉的一代”屬于毀譽參半、爭議很大的一個作家群以及一種文學(xué)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他們有一種強烈的反社會情緒,有一種崇尚自由、蔑視傳統(tǒng)道德的姿態(tài),在生活方式上也放浪形骸,酗酒、吸毒、濫交、輕度違法、搞反戰(zhàn)游行等等。不過,仔細觀察,我倒覺得,“垮掉的一代”作家們其實有很要求進步的一面,他們在美國戰(zhàn)后一片追求物質(zhì)和金錢的令人窒息的社會氣氛里,企圖找到精神自由的天地和空氣,并且通過漫游、藥物和皈依佛教禪宗等來尋求升華,這又是一種很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杰克·凱魯亞克1922年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他父母親是從加拿大“大湖區(qū)”的法語區(qū)來到美國的。這是一個天主教家庭,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工人,但是天主教的清規(guī)戒律在家庭里還是很嚴的。他父親一生辛勞,撫養(yǎng)了好幾個孩子,是個勤勉的法裔美國人。杰克·凱魯亞克從小就很想遠離小鎮(zhèn),遠離家庭,于是,他來到了紐約讀中學(xué)。根據(jù)同學(xué)后來的回憶,除了杰克·凱魯亞克的記憶力超群之外,這個清瘦的孩子留給他們的印象很淡。
杰克·凱魯亞克當(dāng)時的夢想,不過是想當(dāng)一個美國橄欖球明星。他身上一點都沒有顯露出要當(dāng)作家的跡象。1940年,18歲的杰克·凱魯亞克進入到美國常青藤大學(xué)的名校、哥倫比亞大學(xué)求學(xué)。就是在大學(xué)期間,他結(jié)識了艾倫·金斯伯格、威廉·巴勒斯等人,是他們將他引向了文學(xué)。這些人后來都成為了所謂的“垮掉的一代”的核心人物。
在“二戰(zhàn)”爆發(fā)前夕,美國大學(xué)的那種拘謹和刻板讓杰克·凱魯亞克很不適應(yīng),于是,他們這些文學(xué)青年就一起體驗大麻的幻覺、爵士樂的自在和性愛的快感。這些年輕人熱衷的,與美國主流社會的清教傳統(tǒng)不一樣。很快,美國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杰克·凱魯亞克輟學(xué)參了軍,在美國海軍某部從事文職工作,但是,他那年輕人的狂放不羈、自由散漫,導(dǎo)致部隊對他十分不滿,沒有多久他就以“精神異常和分裂傾向”而被送回了社會。
他就回到了家鄉(xiāng)、馬薩諸塞州的洛威爾鎮(zhèn),擔(dān)任了《洛威爾太陽報》的體育記者。這是他文字生涯的開始。由寫新聞報道開始,他逐漸體會到了文字和文學(xué)的魅力。然后,父親的去世也觸發(fā)了他寫一本小說的沖動,他開始動筆寫小說了。幾年后的1950年,他完成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鎮(zhèn)與城》,這部小說翻譯成中文有42萬字,是一部很嚴整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小說的開頭是這樣的:
小鎮(zhèn)叫做加洛韋。梅里馬克河寬廣寧靜,從新罕布什爾山流向小鎮(zhèn),斷于瀑布處,在巖石上制造出泡沫浩劫,在古老的石頭上吐出白沫,奔向前方,在廣闊安寧的盆地上陡然轉(zhuǎn)彎,繞小鎮(zhèn)側(cè)翼繼續(xù)前行,去向勞倫斯與黑弗里爾,穿越草木繁茂的谷地,在李子島流向大海,匯于無限大水。加洛韋以北遙遠某地,靠近加拿大的上游,河流被無數(shù)來源與神秘泉水持續(xù)供養(yǎng)、充滿。[1]
從這個小說的開頭,我們可以體會到杰克·凱魯亞克的語言和文風(fēng),是那種開宗明義的開闊和明朗感。這部完成于他28歲的小說是一部自傳體小說,小說以精確的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詳細描述了以他父親為原型而塑造的喬治·馬丁的一生。同時,杰克·凱魯亞克在洛威爾鎮(zhèn)度過的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他自己化身為“彼得”——也在這部小說里得到了清晰的展現(xiàn)。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杰克·凱魯亞克的成長所經(jīng)歷的一切,那些小鎮(zhèn)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在他看來,洛威爾就是鎮(zhèn),而紐約就是城;鎮(zhèn)和城之間,是杰克·凱魯亞克成長的足跡。最后,在小說的結(jié)尾,引向了他未來的方向:
彼得在雨夜,獨自一人。他又上路了,漫游大陸,向西而去,去往以后再以后的歲月,一個人在生命的水邊,一個人,望向河岬的燈光,望向城里溫暖燃燒的細長的蠟燭,沿海岸俯瞰,想起了親愛的父親和所有的生命。[2]
這部處女作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有評論家甚至認為這部小說受到了美國小說家托馬斯·沃爾夫太多的影響,尤其是那種彌漫在小說里的詩意的感傷。這使杰克·凱魯亞克十分郁悶。但是,幾個朋友卻對他有很大的鼓勵,使他對自己有了信心。
為了養(yǎng)活自己,他需要工作。那些年,他干過很多工作:輪船廚工、加油站服務(wù)員、記者、信差、汽水供應(yīng)員、摘棉花工、建筑工人、搬家工、五角大樓金屬薄板技工學(xué)徒、看林人、水手、火車司閘員等等,還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撰寫過電影梗概。這些工作都是臨時性質(zhì)的。
在40年代后期,他和幾個朋友多次穿越美國大陸,最遠到達了墨西哥。路途中的見聞,使他頓時擺脫了第一部小說出版之后遭到冷遇的挫折感;“在路上”看到的美國的闊大和繁榮,人性的豐富,風(fēng)景的壯美,讓他靈感頓生。
1951年4月初的某一天,他開始寫作《在路上》了。他日夜不停,連續(xù)在一卷30米長的卷筒打字紙上打字;用了三個星期,以自動寫作和意識流動的方式,完成了小說《在路上》。其后幾年,他又完成了其他多部小說的寫作,但都沒有出版。一直到1957年,杰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才在著名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的幫助下,由維京出版社出版了,結(jié)果一下子就引起了美國文壇的轟動。杰克·凱魯亞克一炮走紅了。
這一下他是真的大紅大紫了,《在路上》的發(fā)行量很快超過了350萬冊。他不僅獲得了豐厚的版稅,徹底改變了經(jīng)濟困窘,還獲得了巨大的文學(xué)影響。此前,在1956年,他的文學(xué)同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領(lǐng)袖艾倫·金斯伯格已經(jīng)發(fā)表了震撼人心的《嚎叫》,而《在路上》的出版,則加深和擴大了“垮掉的一代”的影響。要知道,在1957年,美國依舊處于“麥卡錫主義”的陰影中,美國人普遍沉湎于戰(zhàn)后的物質(zhì)豐富中沾沾自喜,思想的貧乏和冷戰(zhàn)的國際氣氛讓他們壓抑、封閉、保守、刻板。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傳統(tǒng)社會也逐漸走向了瓦解,一個解放的、反戰(zhàn)的、性解放的爆炸性的60年代,正在孕育中,而杰克·凱魯亞克正是這樣的先聲奪人的預(yù)言者和推動者。
1957年《在路上》的出版,也由此成為了一個歷史事件。到如今,美國每年都要印刷超過10萬冊《在路上》,它已經(jīng)成了美國人精神的一個寫照,成了標志性的作品。
2001年5月22日,長達30米的《在路上》的手稿,在紐約的一場拍賣會上以243萬美元的價格成交,超過了卡夫卡的長篇未竟之作《審判》的手稿拍賣價190萬美元的記錄。
二
那么,《在路上》是一本什么樣的書?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為什么會在美國社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為什么到現(xiàn)在為止,中國讀者也將這部作品奉為經(jīng)典之作?
早在1948年,杰克·凱魯亞克就寫過3萬多字,這是這個題材的早期版本。但很快進入到了死胡同,杰克·凱魯亞克找不到合適的語調(diào)繼續(xù)寫下去,而且,他也無法使用在《鎮(zhèn)與城》中的那種略帶感傷的語調(diào)和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來寫這部“路上小說”。1950年12月,他的好朋友,多次一同“在路上”旅行、據(jù)說和他長得非常相像的尼爾·卡薩迪,給他寫來了一封沒有標點的長信,信中詳細描述了自己和一個叫瑪麗的女人的愛情經(jīng)歷。就是這封沒有標點的長信,忽然點燃了杰克·凱魯亞克重寫《在路上》的熱情,他感覺自己一下子找到了寫這部小說的語感了。
在文學(xué)發(fā)生學(xué)上,這樣的時刻叫做“打開”狀態(tài)。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常常有茅塞頓開的時刻。的確,我都可以想象,杰克·凱魯亞克一定是一下子就感覺到他前些年和朋友們“在路上”的見聞全部以語言洪流的方式涌到了跟前,剩下的事情就是打字了。于是,就像我前面說過的,他用了三個星期,在30米長的卷筒打字紙上一口氣完成了這部小說。幾年之后,35歲的杰克·凱魯亞克拿到了《在路上》的樣書,看到了報紙上登載的各種評論,心情十分激動。那些評論大都是褒獎,但批評的聲音也有一些,比如著名作家杜魯門·卡波蒂聽說這部小說的寫作方式后,就說:“那不是寫作,那是打字?!币苍S更多的人希望杰克·凱魯亞克是用三個星期“在路上”,然后用七年來寫這部小說。
《在路上》寫了這么一個故事: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某一天,幾個美國人薩爾、迪安等,突然決定從東部的繁華城市出發(fā),驅(qū)車前往美國西部。于是,一路上,廣袤的美國大陸上的風(fēng)景、人物、奇遇,就在他們狂放不羈的旅程中次第出現(xiàn),帶給了這幾個漫游者以驚喜,使他們自由地、欣喜若狂地重新領(lǐng)悟了生命。杰克·凱魯亞克寫這本書使用的是自發(fā)寫作的方式。他讓所有的東西在他寫作的瞬間,以語言噴瀉的方式形成。于是,這種寫作本身與以往很多作家構(gòu)思成熟之后再寫作,寫完了還不斷修改的方式完全不一樣,杰克·凱魯亞克的寫作追求一種自動、自發(fā)和自由的狀態(tài),讓句子來沖撞腦袋,讓思維跟著打字的手在游走。于是,《在路上》就獲得了自由聯(lián)想、奔騰萬里和一氣呵成的風(fēng)格。
翻開上海譯文出版社《在路上》的王永年的新譯本,撲入我們眼睛的是小說的第一段:
我第一次遇見迪安是在我同妻子分手不久之后。我害了一場大病剛剛恢復(fù),關(guān)于那場病我懶得多談,無非是同那煩得要死的離婚和我萬念俱灰的心情多少有點關(guān)系。隨著迪安·莫里亞蒂的到來,開始了可以稱之為我的在路上的生活階段。在那以前,我常常幻想去西部看看,老是做一些空泛的計劃,從來沒有付諸實施。迪安是旅伴的最佳人選,因為他確確實實是在路上出生的,那是一九二六年,他父母開了一輛破汽車途經(jīng)鹽湖城去洛杉磯的時候。[3]
《在路上》分為五個部分,前面的四個部分詳細描寫了主人公穿越美國大陸的幾次經(jīng)歷。第一部分講述了1947年,小說主人公薩爾和迪安穿越美國大陸的故事,以薩爾和一個墨西哥姑娘特麗的相遇、相愛到分手而告終。其間穿插了迪安和薩爾的很多談話,透露了迪安過去的生活。小說的第二部分,講述1948年薩爾回到了紐約,住在自己的姑媽家。這一年的圣誕節(jié),迪安開著汽車帶著女朋友突然造訪了薩爾,然后他們再次向西部進發(fā),最后又返回了紐約的情況。第三部分則講述1949年,薩爾再次出發(fā)到達了丹佛,他和迪安的友情也達到了一個高點,而迪安與一些女人的來往構(gòu)成了這個部分的主要情節(jié),投射出美國年輕人當(dāng)時的那種渴望解放的心態(tài)。第四部分則講述薩爾和迪安往美國的南部走,最后到達墨西哥的壯舉,他們自己也稱這次旅行為一次“偉大的旅程”。小說的最后一個部分只有幾頁,非常短,算是小說的尾聲。薩爾回到了紐約,回憶與迪安的最后一次見面,并表達了對“在路上”的無限懷念:
于是,在美國太陽下了山,我坐在河邊破舊的碼頭上,望著新澤西上空的長天,心里琢磨那片一直綿延到西海岸的廣袤的原始土地,那條沒完沒了的路,一切懷有夢想的人們,我知道這時候的衣阿華州允許孩子哭喊的地方,一定有孩子在哭喊,我知道今夜可以看到許多星星,你知不知道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臨之前,把它的閃閃光點撒落在草原上,使所有的河流變得暗淡,籠罩了山峰,掩蓋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誰都不知道誰的遭遇,這時候我想起了迪安·莫里亞蒂,我甚至想起了我們永遠也沒有找到的老迪安·莫里亞蒂,我真想迪安·莫里亞蒂。[4]
《在路上》這部小說的內(nèi)部時間跨度有好幾年,主人公穿越美國“在路上”也進行了很多次,人員也是多次組合的。每個部分都講述了不同的經(jīng)歷,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斷從東部到西部,還遠抵墨西哥;一路上,幾個人吸大麻、找女人、談禪宗、喝大酒、攔火車、宿野地、看月亮、數(shù)星星,最后在美國西海岸作鳥獸散。因此,很多次翻閱這本書,我常常想,沒有哪本書像這本書這么的“美國”。實際上,杰克·凱魯亞克寫的就是美國的大地風(fēng)景、美國的風(fēng)土人情,刻畫的就是美國人崇尚自由的靈魂。而且,美國的風(fēng)景在這幾個美國人內(nèi)心里的投射,也非常地豐富,變形為多種意識。
《在路上》在中國的命運也是不錯的,讀者甚眾。我就想,為什么我們也需要《在路上》?一本書在社會上的走紅總是有著特殊原因和社會基礎(chǔ)的,答案也很簡單,當(dāng)我們?nèi)找孀非笪镔|(zhì)和被物質(zhì)社會所擠壓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心靈和行動的自由??赡芪覀?nèi)巳硕加幸粋€潛在的欲望,那就是逃出城市,去“在路上”,向著那些蠻荒之地而去。因此,很多白領(lǐng)需要這本書,因為他們在城市大樓的間隙里討生活,成了房奴和工作的奴隸;這樣一本解放之書、自由之書,就會成為大家的夢想之書。
可是,像杰克·凱魯亞克這樣的自由漫游,有多少人有那樣的膽量、心志和時間來進行呢?就不好說了。看來,“在路上”不過成為了很多人的向往和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成為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一種渴望和情結(jié)罷了。我就多次計劃過和朋友一起開車,從北京出發(fā)一路向西,一直到伊犁河谷或者干脆就到新疆南疆的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干;還有一條線路,就是一路向西南方向進發(fā),一直到達西藏的高原上。但到今天也沒有實現(xiàn)。我知道,有些人實現(xiàn)了,就是被稱為“驢友”的人,很多這樣的人正“在路上”,我覺得他們肯定讀過、也會十分喜歡《在路上》這本書。
我曾經(jīng)將上海譯文版王永年先生翻譯的《在路上》和漓江出版社九十年代出版的《在路上》兩個中文譯本做了比較,王永年先生的譯本扎實可信,他是經(jīng)驗豐富的翻譯家。但王先生的譯文似乎少了一點狂放和自由的氣息。而最早的一個版本,陶躍慶和何曉麗的翻譯本在翻譯語言的氣質(zhì)上更接近原作,但那個版本是1990年出版的,有刪節(jié)。
三
《在路上》于1957年的問世,可以說是石破天驚、空前的。小說的那種自由噴發(fā)的形式和主人公自由漫游的內(nèi)容,都動搖了美國50年代保守、僵化、令人窒息的物質(zhì)化的社會氣氛,給了美國人以極大的震撼。美國的資產(chǎn)階級和中產(chǎn)階級的價值觀,以及美國人的清教徒精神從此發(fā)生了松動,美國人似乎重拾了拓荒精神,開始追求物質(zhì)之外的那種精神性的釋放和自由的表達。這間接導(dǎo)致了上世紀60年代美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動蕩、沖突和繁榮。
杰克·凱魯亞克還以不菲的價格賣掉了《在路上》的電影版權(quán),由著名導(dǎo)演拍攝成了電影,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可以專門投身于寫作了。于是,他在紐約的長島上買了好幾處房子,還帶著母親四處旅行,到過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然后再回來。
對于自己過去的作品,他一部部地修改、重寫。他過去寫過的一些小說,大都是他那種即時寫作和自動寫作方式的成果。《在路上》獲得了成功之后,他寫于50年代的那些小說,如《薩克斯博士》(1952)、《夢之書》(1952—1960)、《瑪吉·卡迪西》(1953)、《地下人》(1953)、《墨西哥城藍調(diào)》(1955)、《特麗絲苔莎》(1956)、《吉拉德的幻想》(1956)、《金色永恒的經(jīng)書》(1956)、《荒涼天使》(1956—1964)……也都紛紛出版。這些早期的作品從各個側(cè)面讓我們看到了《在路上》中那種集中爆發(fā)的元素。
后來,他又接連出版了長篇小說《達摩流浪者》(1958)、《大南方》(1960)、《孤獨旅者》(1960)、《沙陀里在巴黎》(1965)、《杜洛茲的虛榮》(1968)等等,由此看,杰克·凱魯亞克的確可以說是一個多產(chǎn)的作家,他的中長篇小說累計起來,有18部之多。但是,他后來出版的所有作品,加起來也沒有《在路上》的影響大。可見,“一本書主義”在杰克·凱魯亞克這里是有效的。人們最終記住的,就是他的《在路上》。
我也多次閱讀了他的其他作品,總覺得不夠來勁。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同質(zhì)化很嚴重,還有題材的相同、敘述強調(diào)的相似性。但仍舊有些作品,我覺得還是值得我們來分析的。凱魯亞克的《達摩流浪者》,就是他后期作品中的一部代表作。而最值得一提的,還有記述他的夢境的那本《夢之書》。
1958年出版的《達摩流浪者》是《在路上》的姊妹篇,小說講的是杰克·凱魯亞克和幾個朋友攀爬一座山峰——馬特峰的故事。小說的敘述比《在路上》顯得平實,作品描述了想離開原來的生活軌道、去尋求人生新境界的男男女女的群像,還混雜了佛教和中國古代詩人寒山對這些美國人的影響;小說里他們在談話中,不斷地說到這些。《達摩流浪者》繼承了凱魯亞克一貫的敘事風(fēng)格,篇幅小一些,總之,主題就是他們要告別既定的生活,去尋找新的生活的可能性。無論是故事還是塑造的人物,《達摩流浪者》都和《在路上》有相似之處,不同的是,這部作品中有印度佛教和中國禪宗的某種影響。
《孤獨旅者》出版于1960年,這部作品似乎更像是他的作品的片段精選。就像杰克·凱魯亞克自己在自序中所說的那樣,《孤獨旅者》是一些已出版和未出版的片段的合集,把它們收集在一起,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旅行。行跡遍及美國,從南部到東部海岸、西部海岸乃至遙遠的西北部,甚至遠抵墨西哥、摩洛哥、巴黎、倫敦,包括船上所見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包括了那里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和城市。
《沙陀里在巴黎》翻譯成中文大概有5萬字,算是一部中篇,講述的是沙陀里在巴黎的一些經(jīng)歷,精巧、生動,但是我覺得也顯得太輕巧了。比較厚重的是《荒涼天使》,這部長篇小說他一直寫到1964年才完成。小說講述了杰克·凱魯亞克在華盛頓州的某個國家公園的一座山峰——荒涼峰上,當(dāng)了63天的山火觀察員的經(jīng)歷。這段經(jīng)歷被杰克·凱魯亞克鋪陳成一部十分飽滿的、38萬字的作品。在那個十分孤寂荒涼的山峰上,他試圖像一個禪者那樣,參悟生命的真諦,但是下山之后看到的,又是美國的俗世生活和物質(zhì)世界的滾滾紅塵。于是,主人公選擇了再度出發(fā),向西部的荒野而去。
杰克·凱魯亞克還有一部有趣的作品叫做《夢之書》,他寫了好多年。這本書記錄了他的四百多次夢境,可以看作他的隱秘的、變形的日記。他說,夢必須如實記錄下來,順其自然。因此,《夢之書》可以說是最為逼真的杰克·凱魯亞克;在夢中,他有多個側(cè)面,甚至更為豐富和復(fù)雜,那些夢也有著多重的象征。
我最為感興趣的,是杰克·凱魯亞克用什么樣的語言去描述自己的這些夢。夢是下意識、無意識、潛意識的各種活動,是非邏輯的、碎片化、蒙太奇和超越時間的呈現(xiàn),因此,寫自己的夢,與杰克·凱魯亞克的自動寫作、即時寫作有一定的關(guān)系,但是,也有著很大的區(qū)別。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他在文學(xué)語言上所做的大膽的實驗——在夢境消失之前,去捕捉那些迅速融化和消失的夢,難度非常大,但是,閱讀《夢之書》,你會感到饒有興味,會覺得這是一本富有趣味的書,我甚至拿它來和意大利導(dǎo)演費里尼的《夢書》一起看。《在路上》中的一些人物在這本書中再次出現(xiàn)了,不同的是,他們在詭異的環(huán)境中變成了其他的人,也有著別樣的故事。
杰克·凱魯亞克對寫作方法一直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他反對像傳統(tǒng)作家那樣反復(fù)琢磨精心潤色,他反對修改,只追求作品一次性的即時性完成,寫作的時候要“面對腦海里涌現(xiàn)的一切東西”,這種崇尚自發(fā)、自由、自覺寫作的觀點,似乎比較極端,因為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家都是要修改的。他的這個觀點,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更像是一種寫作的行為藝術(shù):每一次開筆,寫到哪里算哪里,寫成什么樣,就算什么樣。
這也真是寫作的一大發(fā)明和奇觀呢。這使我想起了法國的達達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者的各類極端的文學(xué)寫作實驗,但他們的那些實驗,大都是亂七八糟、完全失敗的。好在杰克·凱魯亞克有一大堆成型的長篇小說在那里,成為了他這種寫作方式、寫作觀點的有力支撐。
在很多人看來,杰克·凱魯亞克似乎是一個另類的作家,離經(jīng)叛道,很難歸類,一直到現(xiàn)在他也不是完全被人全部了解和認可。但是,他的影響卻在那里,而且從來都沒有衰減。
我覺得,杰克·凱魯亞克是一個被低估了的作家,因為他的小說所表達的,就是美國的自由、進取與拓荒精神。因此,僅僅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性作家”,肯定是不能概括他的全部價值的。他的作品遠遠地投射出來了一種巨大的光芒,照亮了美國大陸,也給其他的國家和族群以巨大啟發(fā)。因為1956年出版的金斯伯格的《嚎叫》、1957年出版的《在路上》和1959年出版的威廉·巴勒斯的《裸體午餐》,一起掀開了美國文學(xué)的新篇章。
杰克·凱魯亞克只活了47歲,死的時候還很年輕,留下了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形象。
注釋:
[1] 杰克·凱魯亞克:《鎮(zhèn)與城》,莫柒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3年版,第3頁。
[2] 杰克·凱魯亞克:《鎮(zhèn)與城》,莫柒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3年版,第499頁。
[3] 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王永年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頁。
[4] 杰克·凱魯亞克:《在路上》,王永年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