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霞
摘 要: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tǒng)一的活動,只有講究藝術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集認知活動與技術活動相互支持和內(nèi)在統(tǒng)一的學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從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方面就如何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藝術談了自己的感悟。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藝術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tǒng)一的活動,只有講究藝術的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藝術表現(xiàn)在教學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而課堂教學藝術則是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集認知活動與技術活動相互支持和內(nèi)在統(tǒng)一的學科,其知識更新之快、實踐性之強、應用之廣及其操作過程中豐富的多媒體感官刺激使這門學科對學生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如何充分發(fā)揮課堂中的教學藝術,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是所有信息教師教學實踐中的一項課題。
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從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評價三個方面談一談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教學藝術。
一、教學語言的藝術
語言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教師教學思想最直接的反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學語言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睆闹锌梢钥闯觯處煹恼Z言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信息技術作為一門集理論與操作技能于一體的學科,具有明顯的工具性、應用性、人文性。比如,鼠標操作中的“單擊”就不能說成“點擊”。其次,教師的教學語言還應要富有情趣,生動形象,易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信息技術學科中概念性和理論性的教學內(nèi)容,往往是比較枯燥且晦澀難懂的,當教師呆板、教條式地進行知識傳授,學生就難以對知識理解和內(nèi)化。如果教師把知識點通過通俗易懂、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時,就能化繁雜為簡潔,化枯燥為輕松,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再次,教學語言的表述還要做到簡明扼要、要有啟發(fā)性,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可以說,教學中的語言藝術同時也彰顯著教師的自身素質和人格魅力。
二、教學方法運用的藝術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說:“沒有任何一種最好的教學方法能適應教學情境,唯有符合師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應有的教學效果?!闭n堂教學中只有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合乎教學原則的情況下靈活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避免教師說教、學生硬學的“滿堂灌”的方法,注重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巧用多種教學方法,讓信息技術課生動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說,在對“文本的信息加工”這一內(nèi)容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用Word制作相關主題作品。將Word軟件中基本知識要點和操作技能融入整個任務的設計中,可以說最終作品的呈現(xiàn)無論
從技術的角度還是整體版面效果的達成都能夠反映出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素養(yǎng),這也正是信息學科新課程的目標所在。再比如,說針對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可采取小組協(xié)作式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差異分成若干小組,學生間通過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取長補短,縮短差距,從而達到對知識掌握程度的平衡?!敖虒W有法,但無定法”也正說明了教學方法的藝術性、靈活性。
三、教學評價的藝術
新課標下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就是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
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達成情
況。評價是一種手段,但不是目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教學評價的藝術,強調評價對教學的激勵和促進作用。首先,教學評價要做到及時、恰當。教師應細化學習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評價,做到既關注過程,又注重結果。比如,在完成一個綜合性作品中,學生要完成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處理和發(fā)布,這些并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因此,教師要充分肯定并關注學生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操作中出現(xiàn)的共性或個性問題,并適時進行評價,使評價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指導性。
用的同時將自我評價、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等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程稚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語言問題探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02).
(作者單位 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