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瑤
摘要:
風箏,又叫紙鳶,在我國已經(jīng)有27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風箏被用作軍事器械和通訊工具,后來逐漸運用于娛樂和健身。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xiàn)了用竹、木制的風箏。到了漢代,紙的使用較為普遍,紙做的風箏隨之出現(xiàn)。據(jù)史料記載,五代時有人做紙鳶放飛,上裝竹笛,有風吹入,竹笛便發(fā)出“箏箏”的絲竹之聲,,風箏也因此得名。
關鍵詞:風箏;藝術;文化傳承
一、風箏的制作過程
風箏的制作過程分為扎、糊、繪三個工藝環(huán)節(jié)。扎,就是扎制風箏的骨架。傳統(tǒng)風箏一般是由高粱秸或竹子作為骨架材料的,竹子為上等材料。在扎制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材質(zhì)的質(zhì)地,既要有強度,又要輕;對稱用料既要均勻,又要重量一致,這樣會保證風箏的放飛效果。糊, 就是將紙糊到扎好的骨架上。上等的風箏用紙也有講究,一般是宣紙。一是因為后面有繪的工序,假若紙的質(zhì)地不高,就會影響到繪制的效果。二是宣紙質(zhì)地薄、韌性好,可提升風箏的放飛效果。繪,就是在糊好的風箏上面畫上豐富多彩的圖案,這是十分講究的一道工序。風箏的繪畫體現(xiàn)出了我國民間博大的繪畫藝術文化,在其中融入了我國的國畫藝術、民間繪畫藝術和木板年畫藝術。使風箏具有造型別致、多樣,圖案豐富,顏色絢麗,繪畫精美且?guī)в袧庥裘耖g風情的民俗文化特征。
二、風箏的象征和意義
在漫長的歲月里, 我們的祖先不僅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圖案。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 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 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tǒng)和民間習俗, 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風箏,是一種游藝競技娛樂民俗事像。民俗文化對風箏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 龍” “ 鳳” 的吉祥風箏:
龍,是人們幻想的動物,傳說中的四靈之一,是掌管雨水的神, 《山海經(jīng)》中有“ 應龍畜水”,“ 去南方處之, 故南方多雨” 之說。龍能給人帶來祥瑞, 具有變化的神力。在上古神話中,人們則把黃帝的形象和龍聯(lián)系在一起, 《闊里志·古家》有“黃帝生壽丘” 的記載。炎黃子孫便自認為是龍族,龍的后代,龍的傳人?!?龍”被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對“ 龍” 的崇拜,產(chǎn)生了“龍文化”,即有了以“龍”為題材的“ 龍”風箏?!?鳳” 又稱鳳凰, 雄性為鳳,雌性為凰, 素有鳳求凰之說。也是幻想中的動物,傳說中的四靈之一,被認為是百鳥之王。傳說,鳳凰能給人帶來吉祥幸福。因此,鳳凰成了人間祥瑞,以鳳凰為題材制作風箏也日益增多?!褒垺焙汀傍P”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而“龍鳳呈祥”,“二龍戲珠”,“ 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風箏的出現(xiàn),就是人們對“龍”和“鳳”崇拜的具體體現(xiàn)。
“ 動物”的求福風箏:
動物崇拜,是信仰民俗的組成部分。人們對動物的崇拜,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原始圖騰信仰, 一種是對動物精靈的崇拜。人們在計算年齡時,將十二地支各配一相應的動物名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動物崇拜現(xiàn)象,十二生肖所涉及的動物,也自然成了風箏的好題材一些動物的名稱有吉利之辭,像蝙蝠有“?!钡闹C音,鹿有“祿”的諧音,鹿還是傳說中的四靈之一,人們以蝙蝠和鹿為題材做成風箏,象征有福,財運亨通。雞有“吉”的諧音,魚有“余”的諧音,人們以雞和魚為題材做成風箏,象征萬事吉利,年年有余。這也是人們動物崇拜的一種現(xiàn)象,也是人們對幸福的一種共同的追求心理的體現(xiàn), 與此有關的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余”,“鯉魚跳龍門”等等。
“ 吉祥與情趣圖案”的婚娶慶壽迎喜風箏:
風箏是一些禮俗的“載體”。其中關于慶壽、賀喜方面的風箏就有數(shù)十種,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以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為風箏的有老壽星風箏,祥云鶴壽,八仙賀壽、百壽圖風箏等等。用來慶?;槿?,寓意美滿婚姻、夫婦和諧的風箏有:天仙配、柳毅傳書、梁祝風箏、鴛鴦風箏、比翼鳥風箏、日月龍鳳、龍鳳呈祥, 百鳥朝鳳風箏等等。中國很早就有“ 多子多?!保?五子登科”的傳宗接代的民俗和生育觀。而這一民俗現(xiàn)象,在風箏制作題材中, 就出現(xiàn)了“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百子圖”等風箏。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坝病笔侵袊囊环N民俗現(xiàn)象。喜字有不少字形, “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征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 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 “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余” ,“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時頗具情趣的圖案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等, 而這種樣式的風箏都是我們較為常見的。在我國這個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的中國,人們選擇美觀和精工細做的風箏,作為“壽禮” “賀禮”相互饋贈,同時表達彼此的良好祝愿。
三、風箏在當代藝術作品中的表現(xiàn)
人們在放風箏的過程中,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問題,感悟人生。有的文人墨客便將所看到的生活萬象以及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借助風箏寫了出來,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和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繪畫作品。
有關以風箏為題材的詩文和藝術作品,不但具有美妙的意境和美學價值,而且還承載著大量的社會信息;有的作品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對人們還起到教育和警示的社會作用。
濰坊楊家埠的木版年畫全國馳名,是我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楊家埠,人們將風箏和木板年畫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將木板年畫糊到風箏上,然后借助風箏放飛到天空中,稱之謂“放年畫”。年畫和風箏相得益彰,烘托出更加濃郁的民俗風情。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